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素可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元的铁死亡
1
作者 朱婷 岳婷婷 +3 位作者 崔悦 鲁悦 李伟 杭春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背景:铁死亡是一种区别于凋亡、坏死等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方式,主要由累积的脂质过氧化引起,已被证实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病理过程。黄芩素是一种铁螯合剂,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但其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缓解神经元... 背景:铁死亡是一种区别于凋亡、坏死等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方式,主要由累积的脂质过氧化引起,已被证实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病理过程。黄芩素是一种铁螯合剂,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但其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缓解神经元铁死亡的作用仍未明确。目的:探讨黄芩素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对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提取孕16-17 d C57BL/6L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运用血红蛋白刺激原代神经元模拟体外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5,15,25,50,100μmol/L黄芩素作用24 h后原代神经元细胞的活力,确定黄芩素的最适浓度。然后将原代神经元细胞分为对照组、血红蛋白组、血红蛋白+黄芩素组,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和丙二醛水平,RT-PCR检测铁死亡相关标记物PTGS2、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的mRNA表达;进一步将原代神经元细胞分为对照组、SLC7A11抑制剂Erastin组、血红蛋白组、血红蛋白+黄芩素组、血红蛋白+黄芩素+Erastin组,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标记物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选取25μmol/L黄芩素作为后续实验浓度;(2)与血红蛋白组相比,血红蛋白+黄芩素组丙二醛和活性氧水平显著下降(P <0.05);(3)与血红蛋白组相比,血红蛋白+黄芩素组PTGS2的m RNA表达显著下降,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的m RNA表达显著升高(P <0.000 1);(4)SLC7A11抑制剂Erastin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黄芩素改善的铁死亡作用(P <0.05);(5)结果表明,黄芩素可通过SLC7A11/GPX4通路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元细胞的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出血 黄芩素 铁死亡 神经元 Erastin 小鼠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岁晨 孙新刚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星形胶质细胞在SAH后的脑损伤和恢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SAH基本概念、SAH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和极化、星形胶质细胞参与和介导SAH...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星形胶质细胞在SAH后的脑损伤和恢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SAH基本概念、SAH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和极化、星形胶质细胞参与和介导SAH后的早期脑损伤及迟发性脑缺血等环节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在SAH后与其他脑细胞(如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大量串扰的情况进行了综述。此外,文章还总结了SAH后关于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相关靶点及治疗方法,为减轻SAH的严重后果及未来的转化疗法提供了一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出血 星形胶质细胞 早期脑损伤 迟发性脑缺血
下载PDF
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的影响
3
作者 万腾 吴晓凡 李靖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aSAH患者为研究目标,根据手术方法...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aSAH患者为研究目标,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46例,观察组(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46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及sICAM-1、sVCAM-1、HMGB1水平变化,记录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并评估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2.03±14.97)min、(18.73±4.41)d均短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47.92±34.21)min,术后住院时间(23.35±4.15)d(均P<0.05);术后观察组免疫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HMGB1、sICAM-1、s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知期预后良好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aSAH手术耗时短、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免疫状态影响小,并可明降低血清HMGB1、sICAM-1、sVCAM-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栓塞术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下载PDF
异泽兰黄素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
4
作者 莫梦辉 张光谋 +3 位作者 周海燕 师利芬 常路路 程舒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833-3839,共7页
背景:异泽兰黄素是一种源自青蒿属的黄酮类活性成分,可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的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学评分,但其在学习记忆方面的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目的:探究异泽兰黄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P38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 背景:异泽兰黄素是一种源自青蒿属的黄酮类活性成分,可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的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学评分,但其在学习记忆方面的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目的:探究异泽兰黄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P38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传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异泽兰黄素组、橙皮素组、异泽兰黄素+橙皮素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通过血管内穿孔构建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造模成功2 h后,异泽兰黄素组尾静脉注射10 mg/kg异泽兰黄素,橙皮素组尾静脉注射50 mg/kg橙皮素(p38 MAPK/STAT3信号通路激活剂),异泽兰黄素+橙皮素组尾静脉注射10 mg/kg异泽兰黄素+50 mg/kg橙皮素,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尾静脉注射10 mL/kg生理盐水。药物治疗24 h后,采用神经功能评分及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神经功能及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组织双皮质素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p38 MAPK/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学习记忆能力、双皮质素阳性细胞数均降低(P<0.05),神经细胞凋亡率及p-p38 MAPK/p38 MAPK、p-STAT3/STAT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异泽兰黄素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学习记忆能力、双皮质素阳性细胞数均升高(P<0.05),神经细胞凋亡率及p-p38 MAPK/p38 MAPK、p-STAT3/STAT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橙皮素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学习记忆能力、双皮质素阳性细胞数均降低(P<0.05),神经细胞凋亡率及p-p38 MAPK/p38 MAPK、p-STAT3/STAT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③与异泽兰黄素组比较,异泽兰黄素+橙皮素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学习记忆能力、双皮质素阳性细胞数均降低(P<0.05),神经细胞凋亡率及p-p38 MAPK/p38 MAPK、p-STAT3/STAT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④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相较于模型组,异泽兰黄素组神经细胞排列较为整齐,橙皮素组神经细胞排列紊乱,异泽兰黄素+橙皮素组神经细胞排列与模型组相似;⑤结果表明,异泽兰黄素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STAT3信号通路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泽兰黄素 p38 MAPK/STAT3信号通路 蛛网膜下出血 学习记忆能力 神经元死亡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中药干预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研究进展
5
作者 尚葛础 王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1期3043-3050,共8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目前临床上最难治疗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中血管痉挛(CVS)是aSAH后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之一。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参与了aSAH后CVS的病理进程,导致脑血管平滑肌细胞...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目前临床上最难治疗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中血管痉挛(CVS)是aSAH后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之一。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参与了aSAH后CVS的病理进程,导致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炎性因子释放,并激活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多种病理机制。目前临床多采用尼莫地平、法舒地尔、克拉生坦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然而目前尚无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完全预防或消除术后血管痉挛的发生。中药在治疗aSAH后CVS方面具有多功能、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可为aSAH后CVS的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本研究主要对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在aSAH后CVS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干预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治疗aSAH后CVS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血管痉挛 核转录因子-κ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半胱天冬酶-1信号通路 中医药 病理机制
下载PDF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疗法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研究
6
作者 陈为涛 潘良 王海舟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1期56-58,62,共4页
目的研究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疗法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莒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将患者分为双联抗血小板组(n=76... 目的研究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疗法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莒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将患者分为双联抗血小板组(n=76)与对照组(n=152),对照组患者行球囊辅助栓塞术或单纯栓塞,双联抗血小板组患者行支架辅助栓塞术和双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指标与安全性指标。结果双联抗血小板组治疗总有效率(90.7%)高于对照组(79.6%),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的患者比例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3、5.632,P均<0.05)。双联抗血小板组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率(6.6%)低于对照组(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7,P=0.049)。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后,迟发性脑缺血发病率明显降低,出血性并发症发病率没有明显升高,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出血 双联抗血小板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Hunt-Hess分级与并发症及功能障碍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鸣 李冰洁 +2 位作者 梅利平 赵军 周昊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的Hunt-Hess分级与并发症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95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Hunt-HessⅠ~Ⅲ级纳入...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的Hunt-Hess分级与并发症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95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Hunt-HessⅠ~Ⅲ级纳入低级别组(86例),Ⅳ~Ⅴ级纳入高级别组(10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量表评分、并发症及主要功能障碍,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unt-Hess分级与脑积水(OR 2.850、95%CI 1.560~5.206),运动功能障碍(OR 3.522、95%CI 2.026~6.121),语言功能障碍(OR 1.928、95%CI 1.062~3.500),意识障碍(OR 3.662、95%CI 1.558~8.607),吞咽障碍(OR 2.383、95%CI 1.248~4.550)呈正相关;与年龄(OR 0.970、95%CI 0.945~0.996),继发脑梗死(OR 0.414、95%CI 0.227~0.754),Fugl-Meyer平衡评分(OR 0.890、95%CI 0.818~0.968),ADL评分(OR 0.983、95%CI 0.971~0.994)呈负相关。结论:Hunt-Hess高级别组的患者脑积水的发生比率更高,整体功能障碍更重,年轻患者的存活率更高;但Hunt-Hess级别高低,患者均有认知障碍的风险,应注意及时筛查并进行个体化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HUNT-HESS分级 并发症 功能障碍 脑积水
下载PDF
解痉汤联合地佐辛注射液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8
作者 丁奇 高永荣 +4 位作者 刘熙鹏 曹兵 张艺 王鹏飞 乔建新 《河北中医》 2024年第7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观察解痉汤联合地佐辛注射液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将88例SA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地佐辛注射液治... 目的观察解痉汤联合地佐辛注射液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将88例SA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地佐辛注射液治疗,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解痉汤治疗,2组均治疗14天。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7天、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BF)、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损伤因子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42/44),对照组总有效率79.55%(35/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7天、治疗后MBF、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2组治疗后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丙二醛(MDA)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GSH、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sFlt-1、sICAM-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GCS、MMSE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S、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痉汤联合地佐辛注射液治疗SAH,能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改善患者脑部血流、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出血 中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艾司洛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9
作者 焦继超 马玉德 +1 位作者 王艳 孙林林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07-111,共5页
目的分析艾司洛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接受治疗的98例SAH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术,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A组(50例)术中予以艾司洛尔,B组(48例)术中予以美托洛尔。比较2... 目的分析艾司洛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接受治疗的98例SAH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术,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A组(50例)术中予以艾司洛尔,B组(48例)术中予以美托洛尔。比较2组术前,术后1、3、7 d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儿茶酚胺水平[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3、7 d,A组的LVESD、LVEF、LVEDD、cTnⅠ、BNP、NE、DA、IL-6及TNF-α水平均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42%,B组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应用于SAH的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儿茶酚胺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美托洛尔 蛛网膜下出血 心功能 炎症因子 心肌损伤 儿茶酚胺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10
作者 王涛 岳双柱 +2 位作者 李文超 李富光 周文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899-1904,2003,共7页
目的探究红景天苷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水肿、炎症反应、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6只。模型组及红景天苷组大鼠通过颈内动脉穿刺法构建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红景天苷... 目的探究红景天苷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水肿、炎症反应、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6只。模型组及红景天苷组大鼠通过颈内动脉穿刺法构建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红景天苷组大鼠给予红景天苷50 mg/(kg·d)腹腔注射,每24 h注射1次,空白组、假手术组大鼠于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分别于腹腔注射24 h、48 h、72 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改良Garcia评分及脑组织含水量测量;取腹腔注射72 h后大鼠脑组织,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结构形态,TUNEL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损伤脑组织中核因子E 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测定损伤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腹腔注射24 h、48 h、72 h后,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改良Garcia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期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均<0.05),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高于同时期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均<0.05);腹腔注射24 h、48 h后,模型组改良Garcia评分、脑组织含水量与红景天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腔注射72 h后,红景天苷组改良Garcia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尼氏染色显示,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神经元规整,可见大量尼氏体;模型组神经元形态结构紊乱,尼氏体减少;红景天苷组神经元受损较轻,尼氏体较模型组增多。模型组脑组织中Nrf2、HO-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均<0.05),红景天苷组脑组织中Nrf2、HO-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假手术组、模型组、红景天苷组神经元凋亡指数和脑组织中IL-6、IL-1β、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红景天苷组神经元凋亡指数和脑组织中IL-6、IL-1β、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红景天苷可通过上调Nrf2/HO-1表达,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水肿、脑组织炎症反应,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蛛网膜下出血 脑水肿 细胞凋亡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11
作者 王菁菁 吴苏 +1 位作者 蔡桂兰 甄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95-99,104,共6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方法选取250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将患者分为DVT组(n=45)和非DVT组(n=205)。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比较2...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方法选取250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将患者分为DVT组(n=45)和非DVT组(n=205)。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比较2组患者的常规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SAH患者发生DVT的风险因素,建立aSAH后DVT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区分能力,采用临床决策曲线分析列线图的临床实用性。结果DVT组年龄、高血压史、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Hunt-Hess分级、住院时间与非DVT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非DV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与非DV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Hunt-Hess分级、住院时间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aSAH患者发生DVT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表明,列线图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均表现出良好预测性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5(95%CI:0.802~0.948)和0.872(95%CI:0.757~0.987)。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列线图预测aSAH患者发生DVT在大范围阈值中均有较高的净收益。结论aSAH患者的年龄、Hunt-Hess分级、住院时间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发生DVT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建立的预测aSAH后发生的DVT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校准度和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更好地识别高风险患者,便于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深静脉血栓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联合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非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价值
12
作者 张娆娆 郭科航 +10 位作者 卜克 王璐 徐瑞华 王明珠 丁一芮 段文文 刘贤良 翟萌萌 张强 郑亚绘 秦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Ⅱ)对非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的108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标...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Ⅱ)对非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的108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3~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独立影响因素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108例非老年aSAH患者中预后不良组48例,预后良好组6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CRP、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SⅡ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sher分级、CRP、SⅡ是非老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RP与SⅡ预测非老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9.9%、60.0%、0.874和95.8%、63.3%、0.881,二者联合预测非老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72.9%、95.0%、0.911。结论升高的CRP与SⅡ是非老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非老年 C反应蛋白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
下载PDF
银杏总黄酮通过ERK/NF-κB信号通路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影响
13
作者 汤华 陈少军 +3 位作者 韩晶 夏开来 姜莱 郑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8-1422,共5页
目的 探究银杏总黄酮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ERK)/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总黄酮(156 mg/kg)组、3,4,5,4′-四甲氧基二苯乙烯(DMU-212,ERK激活剂,... 目的 探究银杏总黄酮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ERK)/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总黄酮(156 mg/kg)组、3,4,5,4′-四甲氧基二苯乙烯(DMU-212,ERK激活剂,18 mg/kg)组、银杏总黄酮(156 mg/kg)+DMU-212(18 mg/kg)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用药组兔建立SAH模型。分组处理后,检测各组神经功能并进行评分;尼氏染色检测各组大脑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大脑基底动脉痉挛情况,比较各组管壁厚度及管腔横截面积;测定各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脑组织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脑组织ERK/NF-κB通路相关蛋白p-ERK/ERK、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脑海马神经元出现明显损伤,基底动脉表现出严重的痉挛现象,管壁厚度、神经功能评分、血流速度、MDA水平、p-ERK/ERK、核内NF-κB p65表达明显升高,管腔横截面积、SOD和GSH-Px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银杏总黄酮+DMU-212组相比,银杏总黄酮组大脑海马神经元损伤和基底动脉痉挛明显减轻,管壁厚度、神经功能评分、血流速度、MDA水平、p-ERK/ERK、核内NF-κB p65表达明显降低,管腔横截面积、SOD和GSH-Px水平明显升高(P<0.05);DMU-212组大脑海马神经元损伤和基底动脉痉挛明显加重,管壁厚度、神经功能评分、血流速度、MDA水平、p-ERK/ERK、核内NF-κB p65表达明显升高,管腔横截面积、SOD和GSH-Px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银杏总黄酮通过抑制ERK/NF-κB信号通路激活,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进而改善兔SAH后血管痉挛症状,保护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总黄酮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ERK)/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 蛛网膜下出血 血管痉挛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水肿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
14
作者 何茜 樊朝凤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27-631,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并发脑水肿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生存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动脉瘤性SAH患者31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水肿将患者分为脑水肿组(n=78)及未发生脑水肿组(n=237)... 目的 探讨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并发脑水肿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生存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动脉瘤性SAH患者31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水肿将患者分为脑水肿组(n=78)及未发生脑水肿组(n=237),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并发脑水肿的危险因素;根据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42)及预后不良组(n=3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结果 年龄≥60岁、颅内感染为动脉瘤性SAH并发脑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访1年,36例患者预后不良,年龄、Hunt-Hess分级、CT Fisher分级、病灶数目为动脉瘤性SAH并发脑水肿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龄、颅内感染的动脉瘤性SAH患者应密切注意脑水肿的发生。对于高龄、Hunt-Hess分级Ⅲ~Ⅳ级、CT Fisher分级4级、病灶多发患者应关注预后情况,防止预后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出血 脑水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出血量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15
作者 陈磊 赵迪 +4 位作者 薛贵生 张伟航 焦建伟 赵照 贺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696-701,共6页
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发病后的神经功能缺失与aSAH出血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多使用基于CT影像评估的改良Fisher分级来评估aSAH的出血量。本研究拟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建立可能影响aSAH出血量的相关危险因素预测模型,通... 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发病后的神经功能缺失与aSAH出血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多使用基于CT影像评估的改良Fisher分级来评估aSAH的出血量。本研究拟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建立可能影响aSAH出血量的相关危险因素预测模型,通过模型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预防疾病。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55例aSAH患者,以回顾分析的方法收集相关临床数据,统计可能导致aSAH出血量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包括人口信息学因素、既往病史、院前血压水平和动脉瘤影像结构的相关特点等。剔除数据缺失的部分病历后,共有150例有效数据纳入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分析,得出AUC,并用特征重要性排名分析影响动aSAH出血量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团队使用一种机器学习方法-极度梯度提升树(XGBOOST),在aSAH样本中选择了14种可能影响出血量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aSAH患者出血量的评判采用改良Fisher分级为作为因变量,用机器学习预测后得出受试者工作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4。结论利用XGBOOST中特征重要性排序得出,年龄是最强的危险因素,说明年龄对动脉瘤患者出血量的影响可能较大,动脉瘤体颈比、动脉瘤最大横径、患者院前血压中的舒张压、动脉瘤瘤颈长度、患者院前血压中的收缩压和脉压等因素被认为是重要特征。患者院前血压中的舒张压与改良Fisher分级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使用机器学习有助于临床医生识别aSAH高危患者,具备疾病的诊疗与预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出血 危险因素 XGBOOST 机器学习
下载PDF
血清MBL、HRG、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和预后的关系
16
作者 沈晨 施巍 +2 位作者 张元杰 杨治荣 程华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富组氨酸糖蛋白(HRG)、白细胞介素(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95例行介入栓塞...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富组氨酸糖蛋白(HRG)、白细胞介素(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95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aSAH患者,根据术后第4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是否发生CVS及严重程度分为无CVS组(126例)、轻度CVS组(18例)、中度CVS组(39例)和重度CVS组(12例)。比较4组术前及术后3 d血清MBL、HRG、IL-23、IL-17水平。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预后的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137例)和预后不良组(5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BL、HRG、IL-23、IL-17水平及其联合应用模型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195例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CVS发生率为35.38%。术后3 d,轻、中、重度CVS组血清MBL、IL-23、IL-17水平高于无CVS组,其中重度CVS组高于中度CVS组,中度CVS组高于轻度CVS组(P<0.05);轻、中、重度CVS组血清HRG水平低于无CVS组,其中重度CVS组低于中度CVS组,中度CVS组低于轻度CVS组(P<0.05)。术后3 d,4组血清MBL、IL-23、IL-17水平高于术前,血清HRG水平低于术前(P<0.05)。预后良好组动脉瘤直径≥6 mm、动脉瘤个数>1个、手术时间>24 h、Hunt-Hess分级Ⅲ/Ⅳ级、术后CVS患者例数占比及术后3 d血清MBL、IL-23、IL-17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术后3 d血清HRG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直径≥6 mm、Hunt-Hess分级Ⅲ/Ⅳ级、术后CVS、术后3 d MBL、IL-23、IL-17水平升高及HRG水平降低均是导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后3 d血清MBL、HRG、IL-23、IL-17这4项指标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4项指标联合应用的预测模型效能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853)。结论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血清MBL、IL-23、IL-17水平升高及HRG水平下降可导致CVS发生风险增加,且与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的预后不良有关。上述指标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介入栓塞术 脑血管痉挛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富组氨酸糖蛋白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中的价值
17
作者 何丽 宿艳 +1 位作者 戴志成 寇明倩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SAH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7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SAH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7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搏动指数(PI)及平均血流速度(Mean),比较观察组发生与未发生脑血管痉挛患者的PI、Peak及Mean,分析PI、Peak、Mean单独及三者联合对SAH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PI高于常规组,Peak、Mean慢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脑血管痉挛10例,未发生脑血管痉挛75例,发生脑血管痉挛患者PI高于未发生脑血管痉挛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患者Peak、Mean慢于未发生脑血管痉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I、Peak、Mean是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I、Peak、Mean联合诊断脑血管痉挛的灵敏度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在SAH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中的应用价值较高,PI、Peak、Mean是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对脑血管痉挛的诊断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指数 经颅多普勒超声 蛛网膜下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障碍的诊治进展
18
作者 刘鹏 王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47-251,共5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作为一种极具危害性的脑血管疾病,常常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身体伤残以及认知功能损害。本文旨在全面综述aSAH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技术、治疗方法以...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作为一种极具危害性的脑血管疾病,常常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身体伤残以及认知功能损害。本文旨在全面综述aSAH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技术、治疗方法以及康复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生在面对此类疾病时,能够提供更为精准、全面的诊疗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出血 动脉瘤性 认知障碍 诊断 治疗 康复
下载PDF
以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影像特征的脑淀粉样血管病临床特点分析
19
作者 张玮玮 王力 +1 位作者 李晓晴 杨琼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4-167,189,共5页
目的:探讨以急性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onvexity subarachnoid hemorrhage,cSAH为影像特征的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与患者脑出血再发的风险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0年12... 目的:探讨以急性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onvexity subarachnoid hemorrhage,cSAH为影像特征的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与患者脑出血再发的风险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以cSAH为特征合改良Boston诊断标准的18例很可能的CAA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头颅CT/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信息。结果:18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25,发病年龄59~91岁,平均(75±9)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短暂性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发作(transient focal neurological episodes,TFNE,12/18),头颅影像学表现为局限型(14/18)和弥漫型c SAH(4/18)。随访15个月,平均(15±5)个月,8例患者出现反复TFNE发作,4例再发c SAH,4例脑出血。结论:以cSAH为特征的CAA多见于老年人,TFNE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头颅CT/MRI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应尽量避免抗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面蛛网膜下出血 脑淀粉样血管病 短暂性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发作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急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20
作者 张龙 揣瑞宇 +2 位作者 王桂林 田宇 杨大为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9期999-1008,共10页
目的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并发急性脑积水(acute hydrocephalus,AHC)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4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SAH患者的临床... 目的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并发急性脑积水(acute hydrocephalus,AHC)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4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7∶3比例,将aSAH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是否发生AHC分为AHC组和非AHC组,训练集用于构建AHC风险预测模型,验证集用于验证AHC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验证风险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果共纳入1062例aSAH患者,其中324例患者发生AHC,发生率为30.51%。训练集、验证集分别有患者744、31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60岁[OR=3.067,95%CI(1.710,5.499)]、破入脑室[OR=7.039,95%CI(3.792,13.068)]、Fisher分级为IV级[OR=3.371,95%CI(1.335,8.514)]、Hunt-Hess分级为IV级[OR=6.198,95%CI(2.218,17.324)]和高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OR=1.746,95%CI(1.581,1.928)]是aSAH患者发生AH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动脉瘤位于前循环[OR=0.397,95%CI(0.199,0.790)]是aSAH患者发生AHC的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95%CI)分别为0.950(0.932,0.967)和0.969(0.955,0.982);校准曲线显示“预测AHC概率”和“实际AHC概率”吻合;决策曲线均提示AHC风险预测模型临床净获益高于“全部”临床净获益。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年龄≥60岁、破入脑室、Fisher分级与Hunt-Hess分级为IV级和高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aSAH患者AHC的发生风险,本研究构建的AHC预测模型可为早期识别AHC提供便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脑积水 破入脑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