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脑梗死分期分时段分型辨证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光福 任平伟 +1 位作者 任雪梅 冯鑫利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09年第4期77-79,82,共4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动脉壁局限性变薄而形成的局部异常膨出的瘤体,在血流的冲击或血压骤然升高的情况下突然破裂引起SAH。本病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随着介入栓塞技术的应用,动脉瘤性SAH介入栓塞术后脑梗死的治疗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动脉壁局限性变薄而形成的局部异常膨出的瘤体,在血流的冲击或血压骤然升高的情况下突然破裂引起SAH。本病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随着介入栓塞技术的应用,动脉瘤性SAH介入栓塞术后脑梗死的治疗倍受关注。本病属中医学"中风"、"头痛"等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出血 动脉瘤 介入栓塞 脑梗死 分期 分时段 分型 辨证治疗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3
2
作者 林素华 李碧霞 洪燕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35期7382-7382,共1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的影响。方法:对2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护理、留置股动脉鞘的体位护理、药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行护理干预后,介入栓塞术后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的影响。方法:对2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护理、留置股动脉鞘的体位护理、药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行护理干预后,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术后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是栓塞介入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出血 栓塞介入 护理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脑脊液置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富英 邹志军 +2 位作者 黄翚 邓伟华 周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5期1178-1179,共2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介入栓塞术后行脑脊液(CSF)置换的护理。[方法]选择SAH急性期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后隔日行腰椎穿刺术并做CSF置换病人38例,观察病人症状缓解及疗效。[结果]38例中,26例痊愈,6例遗留轻微神经系统体征,但...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介入栓塞术后行脑脊液(CSF)置换的护理。[方法]选择SAH急性期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后隔日行腰椎穿刺术并做CSF置换病人38例,观察病人症状缓解及疗效。[结果]38例中,26例痊愈,6例遗留轻微神经系统体征,但不影响日后的生活质量,余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结论]SAH病人介入栓塞术后行CSF置换,能安全、有效地改善症状,术后体位护理及病情观察是护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出血 栓塞 脑脊液置换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的系统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莉 赵真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2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患者细致的观察、精心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结果114例治愈,12例死亡。结论系统护理促进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患者细致的观察、精心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结果114例治愈,12例死亡。结论系统护理促进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出血 介入栓塞 护理
下载PDF
激励护理模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治疗患者心理状态、自护能力及院外新发血管事件的影响
5
作者 李源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7期857-859,共3页
目的:探讨激励护理模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治疗患者心理状态、自护能力及院外新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实施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探讨激励护理模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治疗患者心理状态、自护能力及院外新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实施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激励护理模式干预,均持续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院外新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64、14.853、8.897,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0.271,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1、3.381,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ESCA量表中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4、0.985、0.395、1.133,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SCA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7、3.630、5.035、4.436,P<0.05)。观察组院外新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9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0,P<0.05)。结论:激励护理模式干预可以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自护能力,降低院外新发血管事件发生率,促进术后的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护理模式 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 心理状态 自护能力 院外新发血管事件
下载PDF
盐酸法舒地尔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Rho-激酶调控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余丹枫 周格知 +4 位作者 童民锋 陈俊良 李征阳 虞凯杰 袁坚列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0期13-17,共5页
目的研究盐酸法舒地尔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后Rho-激酶的调控及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方法收录我院于2010年6月~2016年5月a SAH患者43例,均行介入栓塞治疗处理动脉瘤,术后分别应用盐酸法舒地尔或尼莫地... 目的研究盐酸法舒地尔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后Rho-激酶的调控及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方法收录我院于2010年6月~2016年5月a SAH患者43例,均行介入栓塞治疗处理动脉瘤,术后分别应用盐酸法舒地尔或尼莫地平进行SAH后脑血管痉挛的预防治疗,测定不同时间段脑脊液Rho-激酶mRNA含量及相应时间段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分析盐酸法舒地尔对于不同病程aSAH后Rho-激酶的调控和对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结果盐酸法舒地尔组及尼莫地平组在治疗14 d后GC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两组病例Rho-激酶在SAH后1周内均逐渐升高,在第2周下降,相比尼莫地平组,盐酸法舒地尔组在第3、7和14天Rho-激酶的浓度更低(P<0.05),且在相同时间点,盐酸法舒地尔组能够更有效降低大脑中动脉流速(P<0.05)。结论 Rho-激酶在aSAH后1周内逐渐升高,在第2周下降,盐酸法舒地尔能够有效的抑制a SAH后Rho-激酶的表达,降低Rho-激酶在脑脊液中的浓度,从而降低相应时间段的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其对脑血管痉挛的预防效果优于尼莫地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介入栓塞 Rho-激酶 脑血管痉挛 盐酸法舒地尔 尼莫地平
下载PDF
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血清miR-124、miR-27a-3p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伦 段建 幸文利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介入栓塞术治疗前后血清miR-124、miR-27a-3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动脉瘤性SAH经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200例,根据术后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182例和... 目的观察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介入栓塞术治疗前后血清miR-124、miR-27a-3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动脉瘤性SAH经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200例,根据术后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182例和死亡组1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3、7 d的血清miR-124、miR-27a-3p。绘制术后3、7 d血清miR-124、miR-27a-3p预测患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根据临界值,比较术后3、7 d不同血清miR-124、miR-27a-3p水平患者的28 d生存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7 d血清miR-124水平均升高、miR-27a-3p水平均降低,且死亡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术后3 d血清miR-124、miR-27a-3p预测患者死亡的AUC均小于术后7 d,术后7 d血清miR-124、miR-27a-3p联合预测患者死亡的AUC为0.906(95%CI:0.834~0.954),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44%、76.67%。根据临界值,术后3 d不同血清miR-124、miR-27a-3p水平者28 d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血清miR-124>10.31、miR-27a-3p≤0.06者28 d生存率均低于血清miR-124≤10.31、miR-27a-3p>0.06者(P均<0.05)。术后3、7 d miR-124水平升高、miR-27a-3p水平降低均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老年动脉瘤性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血清miR-124水平升高、miR-27a-3p水平降低,且死亡患者变化更明显,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 miR-27a-3p miR-124 生存分析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温玉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介入栓塞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3例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aSAH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aSAH病人术后3个月认知功能损害情况并将其...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介入栓塞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3例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aSAH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aSAH病人术后3个月认知功能损害情况并将其分为认知障碍组37例与认知正常组66例。检测2组病人入院24 h内血清学指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进行比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aSAH术后3个月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aSAH病人年龄、手术距发病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双侧A1对称发育以及新发脑梗死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2组SAH病人性别比、烟酒史等其余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病人血清NSE、S100β、Cys-C、hs-CRP、Hcy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而MoCA评分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距发病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新发脑梗死、NSE、S100β、Cys-C、hs-CRP、Hcy为aSAH介入治疗术后3个月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而存在双侧A1对称发育为aSAH术后3个月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结论:aSAH介入栓塞术后3个月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的入院时血清NSE、S100β、Cys-C、hs-CRP、Hcy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病人,且手术距发病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新发脑梗死、NSE、S100β、Cys-C、hs-CRP及Hcy为aSAH术后3个月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存在双侧A1对称发育为aSAH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张明文 于志虎 +3 位作者 何咏超 林其炎 张晓峰 孙异春 《大医生》 2022年第20期5-9,共5页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shunt-dependent hydrocephalus,SDH)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提供临床经验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shunt-dependent hydrocephalus,SDH)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提供临床经验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收治的104例行脑脊液引流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并发SDH与否”的标准分为两组,即SDH组(并发SDH,15例)和非SDH组(未并发SDH,89例),对两组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统计学差异的结果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讨并发SDH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Fisher分级、术前脑室积血、术前Hunt-Hess分级、术前再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急性脑积水脑脊液引流方式在SDH组、非SDH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室积血(OR=2.738,95%CI:1.249~5.803)、Hunt-Hess分级Ⅲ~V级(OR=6.034,95%CI:3.243~28.663)、再出血(OR=7.582,95%CI:4.503~49.431)、急性脑积水脑脊液引流方式为脑室外引流术(OR=3.828,95%CI:3.198~13.697)是SDH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SDH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危险因素包括脑室积血、Hunt-Hess分级、再出血、急性脑积水脑脊液引流方式。临床应该为上述术后患者进行脑积水高危因素评估,积极采取措施预防脑积水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分流依赖 脑积水1
下载PDF
血清MBL、HRG、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和预后的关系
10
作者 沈晨 施巍 +2 位作者 张元杰 杨治荣 程华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富组氨酸糖蛋白(HRG)、白细胞介素(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95例行介入栓塞...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富组氨酸糖蛋白(HRG)、白细胞介素(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95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aSAH患者,根据术后第4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是否发生CVS及严重程度分为无CVS组(126例)、轻度CVS组(18例)、中度CVS组(39例)和重度CVS组(12例)。比较4组术前及术后3 d血清MBL、HRG、IL-23、IL-17水平。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预后的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137例)和预后不良组(5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BL、HRG、IL-23、IL-17水平及其联合应用模型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195例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CVS发生率为35.38%。术后3 d,轻、中、重度CVS组血清MBL、IL-23、IL-17水平高于无CVS组,其中重度CVS组高于中度CVS组,中度CVS组高于轻度CVS组(P<0.05);轻、中、重度CVS组血清HRG水平低于无CVS组,其中重度CVS组低于中度CVS组,中度CVS组低于轻度CVS组(P<0.05)。术后3 d,4组血清MBL、IL-23、IL-17水平高于术前,血清HRG水平低于术前(P<0.05)。预后良好组动脉瘤直径≥6 mm、动脉瘤个数>1个、手术时间>24 h、Hunt-Hess分级Ⅲ/Ⅳ级、术后CVS患者例数占比及术后3 d血清MBL、IL-23、IL-17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术后3 d血清HRG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直径≥6 mm、Hunt-Hess分级Ⅲ/Ⅳ级、术后CVS、术后3 d MBL、IL-23、IL-17水平升高及HRG水平降低均是导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后3 d血清MBL、HRG、IL-23、IL-17这4项指标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4项指标联合应用的预测模型效能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853)。结论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血清MBL、IL-23、IL-17水平升高及HRG水平下降可导致CVS发生风险增加,且与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的预后不良有关。上述指标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介入栓塞 脑血管痉挛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富组氨酸糖蛋白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血清Caspase-8、sICAM-1表达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价值
11
作者 廖磊 李明浩 张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10期1140-114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ase-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间新乡医学院附属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ase-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间新乡医学院附属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08例,根据介入栓塞术后不同程度脑血管痉挛将患者分为无脑血管痉挛组121例,轻度脑血管痉挛组25例,中度脑血管痉挛组42例,重度脑血管痉挛组2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患者介入栓塞术前、术后3 d、术后7 d的血清Caspase-8、sICAM-1水平。结果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3 d、术后7 d血清Caspase-8、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术后7 d血清Caspase-8、sICAM-1水平明显低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3 d和术后7 d,重度脑血管痉挛组患者血清Caspase-8、sICAM-1水平明显高于中度脑血管痉挛组和轻度脑血管痉挛组,轻度脑血管痉挛组、中度脑血管痉挛组以及重度脑血管痉挛组患者血清Caspase-8、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脑血管痉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介入栓塞术后3 d、7 d的血清Caspase-8与sICAM-1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介入栓塞术后3 d血清Caspase-8、sICAM-1单独和联合检测在预测脑血管痉挛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P<0.01);其中Caspase-8与sICAM-1联合检测的AUC值和灵敏度最高。结论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Caspase-8、sICAM-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联合检测对脑血管痉挛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出血 脑血管痉挛 介入栓塞 CASPASE-8 SICAM-1
下载PDF
黄芩素可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元的铁死亡
12
作者 朱婷 岳婷婷 +3 位作者 崔悦 鲁悦 李伟 杭春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背景:铁死亡是一种区别于凋亡、坏死等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方式,主要由累积的脂质过氧化引起,已被证实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病理过程。黄芩素是一种铁螯合剂,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但其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缓解神经元... 背景:铁死亡是一种区别于凋亡、坏死等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方式,主要由累积的脂质过氧化引起,已被证实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病理过程。黄芩素是一种铁螯合剂,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但其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缓解神经元铁死亡的作用仍未明确。目的:探讨黄芩素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对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提取孕16-17 d C57BL/6L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运用血红蛋白刺激原代神经元模拟体外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5,15,25,50,100μmol/L黄芩素作用24 h后原代神经元细胞的活力,确定黄芩素的最适浓度。然后将原代神经元细胞分为对照组、血红蛋白组、血红蛋白+黄芩素组,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和丙二醛水平,RT-PCR检测铁死亡相关标记物PTGS2、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的mRNA表达;进一步将原代神经元细胞分为对照组、SLC7A11抑制剂Erastin组、血红蛋白组、血红蛋白+黄芩素组、血红蛋白+黄芩素+Erastin组,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标记物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选取25μmol/L黄芩素作为后续实验浓度;(2)与血红蛋白组相比,血红蛋白+黄芩素组丙二醛和活性氧水平显著下降(P <0.05);(3)与血红蛋白组相比,血红蛋白+黄芩素组PTGS2的m RNA表达显著下降,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的m RNA表达显著升高(P <0.000 1);(4)SLC7A11抑制剂Erastin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黄芩素改善的铁死亡作用(P <0.05);(5)结果表明,黄芩素可通过SLC7A11/GPX4通路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元细胞的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出血 黄芩素 铁死亡 神经元 Erastin 小鼠
下载PDF
激励护理联合细节化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恢复情况、情绪状态的影响
13
作者 马桂霞 曹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6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激励护理联合细节化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恢复情况、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7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 目的探讨激励护理联合细节化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恢复情况、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7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激励护理联合细节化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情绪状态、自护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护理联合细节化干预,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其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出血 介入栓塞 激励护理 细节化干预 恢复情况 情绪状态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朱然 黄晓勇 +2 位作者 张欢 靳宝利 郝振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13-0016,共4页
研究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应用介入栓塞术以及尼莫地平治疗的效果。方法 于我院aSAH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分为对照组(介入栓塞术)和观察组(介入栓塞术+尼莫地平),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GOS(3.13±0.23)... 研究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应用介入栓塞术以及尼莫地平治疗的效果。方法 于我院aSAH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分为对照组(介入栓塞术)和观察组(介入栓塞术+尼莫地平),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GOS(3.13±0.23)分,治疗4周GOS(4.80±0.32)分,高于对照组[治疗2周GOS(2.54±0.29)分,治疗4周GOS(4.11±0.34)分](P<0.05)。观察组IL-8(25.80±5.78)ng/L,TNF-α(24.18±7.50)ng/L,CRP(12.62±4.18)mg/L,低于对照组[IL-8(34.80±5.19)ng/L,TNF-α(39.34±7.42)ng/L,CRP(19.25±3.90)mg/L](P<0.05)。观察组ET-1(73.69±9.67)pg/ml,VEGF(113.60±17.14)pg/ml,低于对照组[ET-1(98.60±10.56)pg/ml,VEGF(146.34±15.60)pg/ml](P<0.05)。观察组脑积水1例(3.13%),脑梗死2例(6.25%),脑血管痉挛1例(3.13%),颅内感染1例(3.13%),合计5例(15.63%),少于对照组[脑积水3例(9.38%),脑梗死5例(15.63%),脑血管痉挛4例(12.50%),颅内感染2例(6.25%),合计14例(43.75%)](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19例(59.38%),死亡1例(3.13%),优于对照组[预后良好6例(18.75%),死亡8例(25.00%)](P<0.05)。结论 对aSAH患者采取介入栓塞术以及尼莫地平治疗有助于改善炎症反应以及血管内皮功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对预后有积极影响,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 尼莫地平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下载PDF
血清microRNA-27a、核因子-κB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疗效的关系
15
作者 刘滢 王静 赵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microRNA-27a(miR-27a)、核因子-κB(NF-κB)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枣庄市立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6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后2周... 目的探讨血清microRNA-27a(miR-27a)、核因子-κB(NF-κB)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枣庄市立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6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后2周评估疗效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miR-27a、NF-κB水平,筛查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miR-27a、NF-κB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结果16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显效62例,有效78例,无效2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家族史、动脉瘤直径、动脉瘤颈宽、动脉瘤位置、发病至介入栓塞治疗时间、Hunt-Hess分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合酶及内皮素-1比较,经χ^(2)/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患者颅脑CT FisherⅢ~Ⅳ级占比高于有效组(P<0.05),NF-κB、miR-27a相对表达量高于有效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颅脑CT Fisher分级[OR=4.513(95%CI:1.801,11.304)]、NF-κB相对表达量[OR=4.406(95%CI:1.759,11.036)]和miR-27a相对表达量[OR=4.491(95%CI:1.793,11.248)]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27a、NF-κB和联合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的敏感性分别为67.9%(95%CI:0.541,0.759)、60.3%(95%CI:0.529,0.714)、72.5%(95%CI:0.641,0.816),特异性分别为77.1%(95%CI:0.681,0.863)、84.2%(95%CI:0.752,0.937)、96.1%(95%CI:0.814,0.998),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6(95%CI:0.631,0.854)、0.735(95%CI:0.629,0.851)、0.851(95%CI:0.772,0.958)。结论血清miR-27a和NF-κB的异常表达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的疗效反应相关。联合检测血清miR-27a与NF-κB可提高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介入栓塞 microRNA-27a 核因子-ΚB 疗效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杜建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1期69-72,共4页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SAH患者72例,根据投掷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SAH患者72例,根据投掷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单纯行介入栓塞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患者持续用药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治疗2周、3周和4周后的神经功能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7.432,P=0.006);治疗2周后,2组VEGF、ET-1水平与血清TNF-α、IL-8、CRP、HMGB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2周、3周、4周后,观察组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22.22%(χ^(2)=4.571,P=0.033)。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介入栓塞术治疗aSAH可获得良好效果,降低VEGF、ET-1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加快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康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尼莫地平 介入栓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素-1 血清炎性因子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血管介入栓塞术和显微瘤颈夹闭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7
作者 王楠斐 张小军 +1 位作者 陈飞军 贺建雄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血管介入栓塞术和显微瘤颈夹闭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 目的分析比较血管介入栓塞术和显微瘤颈夹闭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显微瘤颈夹闭术与血管介入栓塞术,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免疫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各免疫功能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能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各免疫功能指标、MMSE评分、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术具有更小的创伤,能够减轻对aSAH患者免疫功能的损伤,可改善神经、认知功能,且并发症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神经功能 并发症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曹晓璐 揣春阳 +1 位作者 周梦 赵甜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实施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06例动脉瘤性SAH患者,...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实施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06例动脉瘤性SAH患者,男56例,女50例,年龄(60.33±5.18)岁,年龄范围为42~78岁。比较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及未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结果动脉瘤性SAH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46例,未并发脑积水患者6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脑积水患者的年龄≥60岁[65.2%(30/46)]、合并高血压[50.0%(23/46)]、动脉瘤最大径≥5 mm[60.9%(28/46)]、入院时GCS评分≤8分[67.4%(31/46)]、动脉瘤位于椎基底动脉系统[69.6%(32/46)]、Hunt-hess分级为Ⅲ~Ⅴ级[84.8%(39/46)]、术后合并ICH[41.3%(19/46)]、术后合并脑室出血[43.5%(20/46)]、采用脑室外引流[67.4%(31/46)]占比均高于未并发脑积水患者[46.7%(28/60)、28.3%(17/60)、41.7%(25/60)、36.7%(22/60)、48.3%(29/60)、50.0%(30/60)、33.3%(20/60)、25.0%(15/60)、21.7%(13/60)、43.3%(2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3.363,95%CI:1.339~8.414)、合并高血压(OR=3.803,95%CI:1.614~8.669)、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系统(OR=1.938,95%CI:1.326~7.661)、Hunt-hess为Ⅲ~Ⅴ级(OR=4.874,95%CI:1.288~8.617)、合并ICH(OR=9.801,95%CI:1.233~9.916)、合并脑室出血(OR=2.806,95%CI:1.252~8.931)、采用脑室外或腰大池引流(OR=5.807,95%CI:1.331~9.445)为导致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动脉瘤位于椎基底动脉系统、Hunt-hess为Ⅲ~Ⅴ级、合并ICH、合并脑室出血、采用脑室外引流为导致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介入栓塞 脑积水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王丽娜 高涛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9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出血(SAH)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动脉瘤破裂SAH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1...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出血(SAH)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动脉瘤破裂SAH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开颅夹闭术治疗)和观察组(61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通过术后为期6个月的短期随访评估并对比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64、2.674、3.550、6.213,P<0.05);术后,血管内皮素-1(ET-1)、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心率血压乘积(RP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20、19.258、15.277、4.007,P<0.05);观察组的格拉斯哥预后指数(GOS)、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PS)高于对照组,改良Fisher量表(mF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95、18.279、28.224,P<0.05);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0,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动脉瘤夹闭术而言,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SAH的效果更佳,对缓解患者脑组织炎症反应、术后应激反应、改善预后并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破裂 蛛网膜下出血 动脉瘤夹闭术 血管介入栓塞 预后情况
下载PDF
介入栓塞对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及并发症
20
作者 李金库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予以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介入栓塞的效果,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在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诊治的100例高分级aSAH患者,经奇偶法将其分成对比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比组采取开... 目的:探讨予以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介入栓塞的效果,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在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诊治的100例高分级aSAH患者,经奇偶法将其分成对比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比组采取开颅夹闭术治疗,实验组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预后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比组高,差异明显(P<0.05);(2)实验组治疗后的IgA、IgG、IgM水平均较对比组高,差异明显(P<0.05);(3)实验组植物生存率、中重度残疾率较对比组低,恢复良好率较对比组高,差异明显(P<0.05);(4)实验组并发症率较对比组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运用介入栓塞治疗高分级aSAH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并发症风险,且基本不会影响免疫功能,有利于改善预后,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 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 预后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