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性腰椎蛛网膜下腔血肿机化致下肢瘫痪一例
1
作者 陆晓文 陈步俊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外伤性腰椎蛛网膜下腔血肿 机化 下肢瘫痪 X线诊断 CT 诊断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内血肿早期体位摆放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爱梅 梁虹霞 马晶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07-708,共2页
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伴脑内血肿的早期体位摆放。方法完成患者急性期在床上渡过体位摆放的护理,杜绝不良卧位给病人造成的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严重后果。结果正确的体位摆放过渡到移位是为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了可靠保障... 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伴脑内血肿的早期体位摆放。方法完成患者急性期在床上渡过体位摆放的护理,杜绝不良卧位给病人造成的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严重后果。结果正确的体位摆放过渡到移位是为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了可靠保障,并为肢体恢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打下基础。结论实践证明,体位摆放—移位—肢体恢复,不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并把残疾损害降到最低程度,积极努力地帮助患者充分发挥残余功能,达到生活自理,最后完全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出血伴脑内血肿 体化摆放 护理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性)伴脑内血肿早期体位摆放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3
作者 王少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7年第5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内血肿早期体位摆放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内血肿早期患者17例,观察体位摆放的护理方法,并分析其效...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内血肿早期体位摆放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内血肿早期患者17例,观察体位摆放的护理方法,并分析其效果。结果针对性的体位摆放及移位有效的缩短了肢体恢复与住院时间,为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打下基础。结论经实践证明,针对性的体位摆放护理,在患者康复中起到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在将患者生命安全隐患及残疾率降到最低的基础上,使患者早日康复,达到生活自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出血伴脑内血肿 体位摆放 护理 效果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颅内血肿早期体位摆放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4
作者 赵爽 刘益菁 张小兰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4期266-267,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颅内血肿早期体位摆放的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神经内科监护室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颅内血肿早期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体位摆放的方法、姿势和注意...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颅内血肿早期体位摆放的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神经内科监护室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颅内血肿早期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体位摆放的方法、姿势和注意事项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为(69.8±5.4)和(76. 4±3.9),显著优于对照组(52.3±4.9)和(61.2±5.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8.9%,对照组为77.8%,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治疗和护理后出院,大部分患者并具备一定的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充分说明了早期体位摆放护理应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颅内血肿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出血伴颅内血肿 体位摆放 护理效果
下载PDF
CT在硬膜下 硬膜外血肿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启祥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32期4303-4304,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CT在硬膜下、硬膜外血肿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1例硬膜下血肿、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硬膜外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合并硬膜外血肿患者的CT影像特点。结果 21例硬膜下血肿表现为颅板下新月形或弧状... 目的探讨CT在硬膜下、硬膜外血肿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1例硬膜下血肿、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硬膜外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合并硬膜外血肿患者的CT影像特点。结果 21例硬膜下血肿表现为颅板下新月形或弧状高密度影;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表现为纵裂池、小脑幕及部分脑池、脑沟密度增高,余3例表现为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但均有不同程度伸进脑沟、裂、池的毛刺样征象;20例硬膜外血肿均表现为颅板下局限性凸透镜样高密度影;3例硬膜外血肿合并硬膜下血肿表现为跨越颅缝的波浪状高密度影,与脑实质边界部分清楚,部分模糊。结论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血肿各有其CT表现特点,鉴别困难时应局部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定期复查CT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血肿蛛网膜下出血硬血肿鉴别诊断CT
下载PDF
少见部位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
6
作者 曲海生 《丹东医药》 2006年第3期19-20,共2页
目的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是属特殊形态的硬膜下血肿,发病率相对较少。以前常常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因此,本文在于对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能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方法分析了2例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 目的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是属特殊形态的硬膜下血肿,发病率相对较少。以前常常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因此,本文在于对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能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方法分析了2例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情况,CT诊断及血肿演变过程。探讨了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理及血肿形态。结果为避免误诊,讨论了大脑镰小脑幕硬膜血肿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诊断。结论重点论述了CT表现及CT诊断。为今后认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镰小脑幕 膜下血肿 蛛网膜下腔血肿 CT诊断
原文传递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ies 被引量:30
7
作者 焦庆芳 刘展 +4 位作者 李松 周良学 李三中 田伟 游潮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7年第3期159-162,共4页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ie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 Retrospective study ...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ie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made on 139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ies in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hydrocephalus group and non-hydrocephalus group.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ple factor analysi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ed factors and hydrocephalus. Multiple factor 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 was found in 19.42% of patients. Age ( OR=1.050, 95% CI: 1.012-1. 090 ),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 OR =4.312, 95 %CI : 1. 127-16.503 ),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 OR = 43.421, 95 % CI : 7. 835-240. 652 ) and continuous lumbar draina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 OR =0.045, 95%CI: 0. 011-0. 175) were screened out from nine factors a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 Conclusions : Risk factors for PTH are as follows: age, deeompressive eranieetomy and subaraehnoid hemorrhage (SAH). Continuous lumbar drainage of eerebrospinal fluid can greatly reduce 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 injuries HYDROCEPHALUS Subaraehnoid hemorrha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