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时蛛网膜下隙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子宫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青林 徐铭军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8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时蛛网膜下隙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拟进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足月(孕周≥37周)孕妇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时蛛网膜下隙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拟进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足月(孕周≥37周)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A组于蛛网膜下隙推注0.5%罗哌卡因3mg,B组于蛛网膜下隙推注0.2%罗哌卡因3mg,C组于蛛网膜下隙推注0.1%罗哌卡因3mg,D组于蛛网膜下隙推注0.05%罗哌卡因3mg。A组、C组各有1例孕妇因进行紧急剖宫产而排除,B组有2例孕妇因进行紧急剖宫产而排除,最终A组、B组、C组和D组的例数分别为29例、28例、29例和30例。比较分析四组孕妇的运动阻滞效果,分娩镇痛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子宫收缩情况,以及母婴结局指标。结果B组、C组和D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长于A组(P<0.05),且D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C组(P<0.05)。推注罗哌卡因10min后,B组、C组和D组的改良Bromage分级为0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和D组的改良Bromage分级为0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B组(P<0.05)。推注罗哌卡因后5、10、15、30min,C组和D组孕妇的子宫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A组和B组(P<0.05),子宫收缩间隔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和B组(P<0.05);推注罗哌卡因后5、10、15min,D组孕妇的子宫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C组(P<0.05),子宫收缩间隔时间均显著短于C组(P<0.05)。四组孕妇的胎心监护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产钳使用率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时蛛网膜下隙应用0.05%的罗哌卡因对子宫收缩影响最小,且下肢运动阻滞较轻,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蛛网膜下 罗哌卡因 子宫收缩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黄青火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0期103-105,128,共4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SA)与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进行治疗的68例股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行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SA)与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进行治疗的68例股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行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SA麻醉,观察组采用CSEA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程度、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开始时(T1)、手术结束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均高于麻醉前(T0),观察组T1、T2的MAP及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 h、12 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采用CSEA麻醉镇痛效果确切,有利于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可避免Cor、NE及E水平的大幅度升高,减轻应激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 蛛网膜下阻滞 联合麻醉
下载PDF
腰硬联合阻滞、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及单纯硬膜外阻滞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应用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吕小静 朱立杰 +3 位作者 闫战秋 孟楠 张秋月 刘彦涛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阻滞(CSE)、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及单纯硬膜外阻滞(EP)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EP组(n=42)、CSE组... 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阻滞(CSE)、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及单纯硬膜外阻滞(EP)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EP组(n=42)、CSE组(n=46)和DPE组(n=48)。比较三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相关指标、新生儿健康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EP组、CSE组T1、T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呈下降趋势,但T3 VAS有所回升;DPE组T1、T2、T3 VAS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时点VAS均低于EP组、CSE组(P<0.05)。CSE组、DPE组使用催产素情况、镇痛泵(PCA)次数、舒芬太尼总量、罗哌卡因总量少于EP组(P<0.05),首次PCA时间晚于EP组(P<0.05);DPE组使用缩宫素情况、PCA次数、舒芬太尼总量少于CSE组(P<0.05)。DPE组、CSE组脐带血皮质醇水平均低于EP组(P<0.05)。DPE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EP组(P<0.05)。结论 相对于EP,CSE、DPE镇痛效果更好,可减少药物总量和PCA次数,并延长首次PCA时间,但DPE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穿破硬膜外阻滞 联合阻滞 硬膜外阻滞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分娩镇痛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如霞 徐晓俊 +1 位作者 柯善高 朱桃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050-2053,共4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简称腰-硬联合麻醉)时用罗哌卡因及芬太尼行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62例单胎,初产,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时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产妇与同期未行分娩...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简称腰-硬联合麻醉)时用罗哌卡因及芬太尼行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62例单胎,初产,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时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产妇与同期未行分娩镇痛的111例产妇作对照,观察产程、产时出血量、羊水粪染情况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镇痛有效率达100%。镇痛组第1产程时间、活跃期时间、第2产程时间、第3产程时间分别为(393.08±101.75)min、(139.97±56.01)min、(78.23±26.84)min和(6.62±3.38)min;对照组分别为(396.25±148)min、(121.77±59.69)min、(42.25±17.17)min和(7.25±5.19)min,两组比较,活跃期及第2产程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组产后出血(163.36±86.49)mL,对照组(166.22±66.11)m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组羊水粪染发生率20.38%(33/162),对照组19.11%(19/111),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无1例重度窒息,镇痛组轻度窒息13.58%(22/162),对照组4.51%(5/1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镇痛组产钳助产8.02%(13/162),对照组3.24%(4/11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产程中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显著,第2产程及活跃期镇痛组较对照组时间长,未增加产钳助产率及产后出血,但新生儿轻度窒息的发生率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蛛网膜下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 罗哌卡因 芬太尼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范建辉 滕奔琦 +2 位作者 李萍 李晓芸 朱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8-632,共5页
【目的】探讨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分娩镇痛时机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370例产妇按照宫颈口开张程度分为2组,潜伏期组130例在宫颈口开张1~2 cm时开始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镇痛,活跃期组240例在宫颈口开张... 【目的】探讨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分娩镇痛时机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370例产妇按照宫颈口开张程度分为2组,潜伏期组130例在宫颈口开张1~2 cm时开始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镇痛,活跃期组240例在宫颈口开张3~8 cm时开始实施镇痛,记录2组产妇年龄、孕周、孕次、产程、分娩方式、缩宫素应用情况、产后24 h出血量、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体质量及新生儿生物物理评分(即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黄疸。【结果】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比较,潜伏期延长[(453±203)min vs,(338±182)min,P=0.000]。活跃期组的活跃期时间明显延长[(229±109)min vs(197±101)min,P=0.011]。第2、3产程和总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0,P=0.222,P=0.091)。潜伏期组的缩宫素使用率较高(43.08%vs 23.33%,P=0.012)。两组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生物物理评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实施联合分娩镇痛可能抑制子宫收缩、延长潜伏期,正确使用缩宫素可以减少分娩镇痛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 潜伏期 分娩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复合麻黄碱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中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黄珩 陈俊 +3 位作者 李萌 黄金晖 何艺 黄格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656-659,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预注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复合麻黄碱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中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足月妊娠行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麻醉前静脉... 目的探讨静脉预注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复合麻黄碱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中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足月妊娠行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麻醉前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B组、C组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液;A组、B组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开始注射药物的同时静脉注射麻黄碱,术中均用乳酸钠林格液维持。监测3组产妇麻醉前(T_1)、注射麻醉药物后1 min(T_2)、3 min(T_3)、5 min(T_4)、15 min(T_5)、30 min(T_6)的收缩压及心率。并监测新生儿出生时脐静脉血p H、Pa CO_2、Pa O_2、碱剩余(BE),评估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HR。结果 3组的收缩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收缩压及心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其中A组产妇的收缩压变化幅度小;B组产妇的收缩压在麻醉后前半程较平稳,但是在麻醉15 min(T_5)后出现明显下降趋势,C组产妇的收缩压在麻醉后即开始出现剧烈下降;3产妇的心率在整个过程的变化幅度均小。A组无在麻醉后及术中发生剧烈血压下降而需要使用麻黄碱的病例,B、C组使用麻黄碱的产妇比例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新生儿脐静脉血p H、Pa O_2、BE值及生后1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B、C组(P<0.05)。结论静脉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和麻黄碱对剖宫产术中产妇的低血压有防治作用,且有利于维持胎儿酸碱平衡稳定和提供足够氧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 剖宫产术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 麻黄碱 低血压 新生儿 产妇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宇 王玉环 +2 位作者 林莲莲 徐旭仲 全小珍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分娩过程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 5 5例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 ,实施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采用罗哌卡因加芬太尼 ,并与同期 5 5例未实施麻醉的产妇进行比较 ,观察两...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分娩过程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 5 5例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 ,实施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采用罗哌卡因加芬太尼 ,并与同期 5 5例未实施麻醉的产妇进行比较 ,观察两组的生命体征、镇痛评分、下肢运动评分、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及并发症等。结果 :镇痛前后产妇生命体征稳定 ,镇痛组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 ,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降低 (P <0 .0 5 )。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活跃期与第一产程延长 ,产后 2h出血量增多 (P <0 .0 5 ) ,但所有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效果好 ,罗哌卡因浓度、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 硬膜外 联合阻滞 分娩 镇痛 麻醉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1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录平 张安生 +1 位作者 刘孟江 胡国华 《微创医学》 2010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一硬膜外腔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组(观察组)100例,宫缩规律且宫口开至2—3cm时选择L2-3间隙作腰硬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2.5mg布比卡因加25μg芬太尼共1.5mL。然后...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一硬膜外腔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组(观察组)100例,宫缩规律且宫口开至2—3cm时选择L2-3间隙作腰硬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2.5mg布比卡因加25μg芬太尼共1.5mL。然后向硬膜外腔头侧置管4cm,接PCA装置,泵内配0.15%罗哌卡因与2p.g/mL芬太尼合剂。对照组100例,自然分娩。观察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镇痛效果,并对比两组产程分娩方式、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器械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确切。起效快,神经阻滞完善可持续给药,对母婴无影响,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和体力,对胎儿有利,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简便的无痛分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硬膜外联合阻滞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芬太尼 分娩镇痛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2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战红 张燕 +2 位作者 刘爱民 周荣华 单祥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蛛网膜下-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对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玉华 董鹏 田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9-392,共4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75岁及以上ASAⅡ~Ⅲ级,择期行单侧下肢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记录脊麻或硬膜外给药前...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75岁及以上ASAⅡ~Ⅲ级,择期行单侧下肢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记录脊麻或硬膜外给药前、给药后15min和术毕时的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感觉阻滞平面和改良Bromage运动分级。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液体输入量、出现止血带疼痛的人数,需要给予麻黄碱或阿托品的病例数。结果2组患者感觉阻滞平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阻滞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个时间点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给予麻黄碱和阿托品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和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出现止血带疼痛的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实施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患者止血带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蛛网膜下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 高龄患者
下载PDF
麻醉前输注不同静脉制剂减轻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后低血压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柳 邱晓东 《现代医学》 2003年第5期304-306,共3页
目的 观察麻醉前输注不同静脉制剂以减轻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 -Ⅱ级妇科手术病人 6 0例 ,随机分为A、B、C 3组 ,每组 2 0例 ,3组均在麻醉前 2 0~ 30min预输液 5 0 0~ 10 0 0ml。其中A组... 目的 观察麻醉前输注不同静脉制剂以减轻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 -Ⅱ级妇科手术病人 6 0例 ,随机分为A、B、C 3组 ,每组 2 0例 ,3组均在麻醉前 2 0~ 30min预输液 5 0 0~ 10 0 0ml。其中A组输注液体为 70 6代血浆 5 0 0ml ,B组输注贺斯 (6 %羟乙基淀粉 ,相对分子质量 130 0 0 0 ) 5 0 0ml ,C组输注乳酸钠林格液 10 0 0ml。观察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后各组收缩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变化 ,低血压发生率及麻黄碱的用量。结果 C组在麻醉后收缩压、中心静脉压下降较为明显 ,低血压的发生率较A、B组明显升高 ,麻黄碱的用量也较A、B组大 ,而心率的变化 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胶体液较晶体液更能有效地预防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前用药 静脉制剂 蛛网膜下阻滞 硬膜外阻滞 低血压 联合麻醉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用药剂量和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静 吴高平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3期1017-1018,1021,共3页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用药剂量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于本院拟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用药剂量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于本院拟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给予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用药剂量、对产妇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用药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PT、aPT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b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较常规麻醉方式用药剂量更小,麻醉效果更佳,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且可以明显改善产妇凝血功能,有助于促进产妇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 剖宫产手术 用药剂量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士敏 魏晓永 姜丽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7期1106-1107,共2页
目的探讨对自然分娩产妇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组行单纯硬膜外麻醉,研究组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 目的探讨对自然分娩产妇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组行单纯硬膜外麻醉,研究组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情况况及生命体征情况。结果镇痛前两组VAS法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5、30min研究组VAS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率(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中转剖宫产率(12.50%)低于对照组(32.50%),(P<0.05);两组T0时MAP、H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1、T2时研究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蛛网膜下-硬膜外联合阻滞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兵 刘琴湘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随着新的麻醉镇痛技术如CSEA和新的药物如罗哌卡因及脂溶性阿片类药如苏芬太尼的应用 ,使所谓“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成为可能 ,并接近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本文综述了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蛛网膜下-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分娩 镇痛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志林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9期6560-6560,共1页
目的:分析比较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EA)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0.5%布比卡因1~1.5 ... 目的:分析比较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EA)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0.5%布比卡因1~1.5 ml,用25 s左右注入蛛网膜下隙。两组患者均采取平卧位硬膜外导管注入1.5%利多卡因5 ml作为试验剂量。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硬膜外麻醉用药量、麻黄碱使用量和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硬膜外麻醉用药量减少,麻醉优良率高,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黄碱用量和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更适合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阻滞麻醉—硬膜外联合麻醉 高龄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致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柳红霞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45-46,共2页
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CSEA)行子宫切除术,24例麻醉10~15min后发生低血压(BP<90/60mmHg)。分析主要原因为CSEA致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阻滞后小动脉扩张或长期患病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而出现失血性贫... 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CSEA)行子宫切除术,24例麻醉10~15min后发生低血压(BP<90/60mmHg)。分析主要原因为CSEA致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阻滞后小动脉扩张或长期患病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而出现失血性贫血,患者术前过度禁食、禁饮所致。提出术前详细评估患者病情,指导患者按医嘱禁食、禁饮,及时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行扩容升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是防止CSEA后低血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蛛网膜下-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低血压 护理
下载PDF
国产丁卡因粉针剂用于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116例
17
作者 董铁立 邢群智 +1 位作者 盛宏广 王春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2-603,共2页
关键词 丁卡因 粉针剂 蛛网膜下-硬膜外联合阻滞 麻醉 统计学处理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105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显芬 《海峡药学》 2011年第8期142-143,共2页
目的分析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21~35岁单胎、初产、足月、无其他合并症的产妇105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进行任何镇痛处理的产妇10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 目的分析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21~35岁单胎、初产、足月、无其他合并症的产妇105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进行任何镇痛处理的产妇10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活跃期比较:镇痛组活跃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第二产程较对照组长,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分娩方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娩镇痛效果可靠,不增加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几率,对母婴均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硬膜外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下载PDF
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兰英 《实用医技杂志》 2011年第12期1325-1326,共2页
随着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的广泛应用,阻滞不全和腰椎穿刺无脑脊液(CSF)回流的病例经常碰到,并且剖宫产孕妇腰椎穿刺无脑脊液回流比率最高。我们总结了2008—2011年剖宫产CSEA 1 121例,分析CSEA失败的原因。1资料与... 随着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的广泛应用,阻滞不全和腰椎穿刺无脑脊液(CSF)回流的病例经常碰到,并且剖宫产孕妇腰椎穿刺无脑脊液回流比率最高。我们总结了2008—2011年剖宫产CSEA 1 121例,分析CSEA失败的原因。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足月剖宫产产妇1 121例,年龄22~38岁,身高155~175 cm,体质量55~10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阻滞 硬膜外联合麻醉 剖宫产孕妇 麻醉失败 原因分 椎穿刺 CSEA 剖宫产产妇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其其格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66-167,共2页
剖宫产手术要求麻醉科医师按照母婴平安,不延长产程来处理。麻醉诱导要求迅速、效果确切、肌肉松弛、便于手术操作,保证母婴安全、又可行术后镇痛。目前,临床应用的较多的麻醉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硬膜外麻醉(EA),一种是腰麻-硬膜外联合... 剖宫产手术要求麻醉科医师按照母婴平安,不延长产程来处理。麻醉诱导要求迅速、效果确切、肌肉松弛、便于手术操作,保证母婴安全、又可行术后镇痛。目前,临床应用的较多的麻醉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硬膜外麻醉(EA),一种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本研究将对在EA下与CSEA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剖宫产术 麻醉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