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蛛网膜绒毛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春 贺业春 +2 位作者 李晓哲 张忠声 郭琴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正常人的蛛网膜绒毛的三维结构.观察到人的蛛网膜绒毛的上皮间存在着较宽的裂隙和较小的孔洞.在上皮的表面可见微绒毛和球样突起.根据形态可把微绒毛分为两类:棒样微绒毛和末端有泡的微绒毛,微绒毛的分布不是均匀一致的... 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正常人的蛛网膜绒毛的三维结构.观察到人的蛛网膜绒毛的上皮间存在着较宽的裂隙和较小的孔洞.在上皮的表面可见微绒毛和球样突起.根据形态可把微绒毛分为两类:棒样微绒毛和末端有泡的微绒毛,微绒毛的分布不是均匀一致的,偶尔可见微绒毛聚集成花样结构.球样突起可有表面光滑完整的,也可见大面破碎者.结果支持脑脊液通过两种机制吸收入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 蛛网 蛛网膜绒毛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实验性脑积水蛛网膜绒毛内皮细胞CD31和vWF表达研究
2
作者 张恒 王恩任 +2 位作者 唐健 孙鸿 毛伯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8-412,共5页
目的了解脑积水不同时段动物蛛网膜绒毛内皮细胞CD31、vWF因子变化情况。方法通过经枕大池-四脑室内注射入硅油的方法,建立犬脑积水模型。观察术后实验犬行为学改变,根据改良Tarlov评分标准对犬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各实验组动物分别于术... 目的了解脑积水不同时段动物蛛网膜绒毛内皮细胞CD31、vWF因子变化情况。方法通过经枕大池-四脑室内注射入硅油的方法,建立犬脑积水模型。观察术后实验犬行为学改变,根据改良Tarlov评分标准对犬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各实验组动物分别于术后3d(急性期)、2周(亚急性期)及12周(慢性期)时行磁共振检查了解脑积水形成情况并进行脑室测量。并通过免疫萤光组织化学实验观察不同时期脑积水犬蛛网膜绒毛内皮细胞的CD31,vWF因子的表达。结果四脑室注射硅油法建立犬脑积水模型成功。注射后实验犬出现脑积水症状,Tarlov评分下降,磁共振影像显示脑室进行性扩大。在整个静脉窦内皮细胞上,都显示CD31阳性,包括蛛网膜绒毛表面的内皮细胞,其显色强度与窦内皮细胞无异。蛛网膜绒毛内皮细胞CD31因子的表达在脑积水各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在假手术对照组,蛛网膜绒毛顶端内皮细胞的vWF的表达较窦壁内皮细胞明显减弱。在脑积水急性期,vWF表达的增加尚不明显;但随着脑积水的进展,亚急性组、慢性组蛛网膜绒毛顶端内皮细胞的vWF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四脑室注射硅油法可以建立模拟临床的犬脑积水模型。实验动物脑积水进展期蛛网膜绒毛顶端内皮细胞vWF的变化可以提示蛛网膜绒毛吸收脑脊液的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蛛网膜绒毛 CD31 von Willebrand因子(vWF) 动物模型MRI
下载PDF
273例颅底脑膜瘤显微外科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4
3
作者 鲜继淑 苏红 +3 位作者 潘金玉 李翠红 孙德铃 李飞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6期1461-1462,共2页
脑膜瘤原发于蛛网膜内皮细胞,颅内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基底部与颅前、中、后窝底附着的脑膜瘤统称为颅底脑膜瘤。约50%脑膜瘤位于颅底,
关键词 颅底脑 术后并发症 显微外科 蛛网膜绒毛 护理 蛛网颗粒 内皮细胞 好发部位
下载PDF
脑脊液中大分子物质经淋巴途径引流评估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保亮 贾莉 +4 位作者 孙田歌 杨明峰 袁慧 王彦辉 高允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脊液(CSF)中大分子物质经淋巴途径引流的评估方法。方法采用颈淋巴管结扎和颈淋巴结摘除法制作大鼠颈部淋巴引流阻断(CLB)模型,将动物分为非CLB组和CLB组。将125I标记的人血清白蛋白(125I-HSA,CSF示踪剂)注入大鼠左侧脑室... 目的探讨大鼠脑脊液(CSF)中大分子物质经淋巴途径引流的评估方法。方法采用颈淋巴管结扎和颈淋巴结摘除法制作大鼠颈部淋巴引流阻断(CLB)模型,将动物分为非CLB组和CLB组。将125I标记的人血清白蛋白(125I-HSA,CSF示踪剂)注入大鼠左侧脑室,在24h内连续取动脉血样,并检测血浆中CSF示踪剂125I-HSA的浓度。根据药代动力学一室模型的基本原理,绘制浓度-时间曲线,计算出125I-HSA从CSF转运至血浆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血浆中125I-HSA的最大浓度(Cmax)、转运速率常数(Ka)、浓度达峰时间(Tmax)等药代动力学参数,根据两组的差值推算出大鼠CSF示踪剂经淋巴引流途径清除的AUC、Cmax、Ka和Tmax。结果大鼠CSF示踪剂125I-HSA经淋巴引流途径清除的AUC、Cmax、Ka分别为51.97mg·L-1·h-1、2.91mg·L-1、0.64h-1,分别占经蛛网膜绒毛和淋巴引流两条途径清除的AUC、Cmax、Ka的71.53%、44.02%、58.18%。CLB组Tmax(8.36±0.82)h长于非CLB组(3.57±0.54)h。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CSF中大分子物质经淋巴途径引流的评估方法,经淋巴途径的引流在大鼠CSF大分子物质清除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大分子物质 引流 淋巴 蛛网膜绒毛 大鼠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引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贾莉 孙保亮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7-380,共4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引流 淋巴回流障碍 蛛网膜绒毛 脑组织形态学 生理功能 FLUID CSF引流
下载PDF
颅内压的动态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任巧玲 张玉翠 《齐鲁护理杂志》 1996年第3期40-41,共2页
1 颅内压(ICP)的动态 1.1 代偿 ICP是指封闭在颅脑内的脑组织(占80%)、脑脊液(CSF,占10%)和脑血量(占10%)所产生的压力,其中某一项体积增加,另一项或两项的体积就必然减少,才能保持ICP正常,这就是所谓的代偿。颅脑损伤后,脑组织、脑... 1 颅内压(ICP)的动态 1.1 代偿 ICP是指封闭在颅脑内的脑组织(占80%)、脑脊液(CSF,占10%)和脑血量(占10%)所产生的压力,其中某一项体积增加,另一项或两项的体积就必然减少,才能保持ICP正常,这就是所谓的代偿。颅脑损伤后,脑组织、脑血量或CSF增加时,代偿作用包括(1)通过CSF从脑室流到蛛网膜下腔,ICP升高,脉络层减少CSF的产生,蛛网膜绒毛增加CSF的吸收;(2)通过减少脑血流量,主要是将受损区域的静脉血分流到周围的静脉窦。这些代偿作用有一定限度并受脑损害的速度和面积大小的影响,损伤重、面积大,代偿失效,ICP就升高。此外,血压增高,体位改变,脑血氧量降低或二氧化碳量升高以及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使脑、腹压升高的因素均可使颈静脉回流受阻,致ICP升高。正常ICP是0.785~1.766kPa,超过2kPa并持续不降即称为高颅压,往往使脑组织缺血,加重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升高 动态观察 自动调节 代偿作用 蛛网下腔 脑血管阻力 蛛网膜绒毛 体积增加 脑损伤 高颅压
下载PDF
蛛网膜颗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克磊 王守森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总结蛛网膜颗粒(AG)的相关研究进展,为临床更好地开展AG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蛛网膜颗粒”“蛛网膜绒毛”“颅内高压”“脑静脉窦血栓”和“arachnoid granulation”“arachnoid villi”“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cer... 目的总结蛛网膜颗粒(AG)的相关研究进展,为临床更好地开展AG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蛛网膜颗粒”“蛛网膜绒毛”“颅内高压”“脑静脉窦血栓”和“arachnoid granulation”“arachnoid villi”“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等为关键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等数据库检索1960年1月—2018年9月关于AG或蛛网膜绒毛的文献,并对AG的组织学特点、解剖形态、影像学研究及其在相关脑血管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AG是蛛网膜绒毛增大形成的肉眼可见的正常解剖结构,两者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相似。AG最常出现在上矢状窦,其次是横窦。巨大AG(>10 mm)可引起静脉窦堵塞、颅内高压、甚至颅骨的外压型改变等。脑静脉血管造影是观察AG的优选方法,可结合CT、MRI等与相关性脑血管疾病鉴别诊断。结论熟练掌握AG的组织解剖结构及影像学表现是研究临床病理状态下AG变化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 蛛网颗粒 蛛网膜绒毛 颅内高压 脑静脉窦血栓
原文传递
超声技术在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明 杨舒萍 +1 位作者 黄宁结 庄顺福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6期70-71,共2页
脑膜瘤(meningiomas)为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发生占颅内肿瘤的15.31%,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原发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好发于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多见,其中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常累及... 脑膜瘤(meningiomas)为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发生占颅内肿瘤的15.31%,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原发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好发于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多见,其中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常累及上矢状窦并可引起其闭塞。处理受累的上矢状窦特别是其中后部1/3处是脑膜瘤切除术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准确评价病变与邻近静脉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外科医生选择手术方法及范围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矢状窦旁脑 超声技术 手术中 蛛网膜绒毛 应用 颅内肿瘤 瘤切除术 蛛网颗粒
原文传递
婴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荣延平 仇离原 《证据科学》 1995年第4期185-185,共1页
婴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一例荣延平,仇离原程某,男,出生后三个多月。1994年3月29日被几个四五岁的小孩,扔到深约4米的地窑里。半个小时左右被抱出时已无呼吸,面部青紫。村医抢救后苏醒,自此后经常哭闹、双手拍头、抽搐,抽... 婴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一例荣延平,仇离原程某,男,出生后三个多月。1994年3月29日被几个四五岁的小孩,扔到深约4米的地窑里。半个小时左右被抱出时已无呼吸,面部青紫。村医抢救后苏醒,自此后经常哭闹、双手拍头、抽搐,抽搐时伴尖叫。4月6日病历记载:代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积液 外伤性 硬脑下积液 婴儿 穿刺引流 蛛网颗粒 硬脑积液 蛛网膜绒毛 医学专科学校 病理学
原文传递
交通性脑积水纤维化发生机制及抗纤维化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绍林 王占祥 陈玉英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22-2023,共2页
交通性脑积水可自发于老年人、新生儿或作为脑外伤、颅内出血和脑膜炎等疾病的并发症。血液、炎症因子等局部刺激引起蛛网膜、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绒毛、软脑膜以及神经根周围间隙等部位的纤维增生、粘连,甚至发生闭塞,引起脑脊液(CS... 交通性脑积水可自发于老年人、新生儿或作为脑外伤、颅内出血和脑膜炎等疾病的并发症。血液、炎症因子等局部刺激引起蛛网膜、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绒毛、软脑膜以及神经根周围间隙等部位的纤维增生、粘连,甚至发生闭塞,引起脑脊液(CSF)回流和吸收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性脑积水 抗纤维化 发生机制 蛛网下腔 蛛网膜绒毛 颅内出血 局部刺激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