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解释与王朝认同——南宋士人的蜀汉正统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缪喜平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3,共7页
基于对南宋政权合法性的考虑,南宋士人在诠释三国正闰时,皆以蜀汉为正,魏、吴为闰。南宋士人的蜀汉正统诠释,一是以帝王血胤为依据,表明刘备以汉室后裔身份建立的蜀汉政权当属正统;二是基于汉王朝连续性的角度,将蜀汉作为西汉、东汉的... 基于对南宋政权合法性的考虑,南宋士人在诠释三国正闰时,皆以蜀汉为正,魏、吴为闰。南宋士人的蜀汉正统诠释,一是以帝王血胤为依据,表明刘备以汉室后裔身份建立的蜀汉政权当属正统;二是基于汉王朝连续性的角度,将蜀汉作为西汉、东汉的继承和延续。在此基础上,南宋时期编纂的三国史书中,或将蜀汉帝王纳入“帝纪”,或取蜀汉年号纪年叙事,直观呈现蜀汉的正统地位。南宋士人的蜀汉正统主张,与南宋君主的帝室血胤以及“赓续”北宋的立国方式紧密相关,是其王朝认同意识在历史解释层面的典型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士人 蜀汉正统论 诠释路径 王朝认同
下载PDF
朱熹蜀汉正统论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静静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4-97,共4页
朱熹不光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见解深刻、思想独特的史论家。在朱熹之前,以陈寿《三国志》为代表,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魏为正统一脉始终占据三国正统史观的主流,至朱熹在《资治通鉴纲目》中完整系统的阐述自己的正统观念,这... 朱熹不光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见解深刻、思想独特的史论家。在朱熹之前,以陈寿《三国志》为代表,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魏为正统一脉始终占据三国正统史观的主流,至朱熹在《资治通鉴纲目》中完整系统的阐述自己的正统观念,这种局面才开始慢慢被打破,逐渐动摇甚至取代了魏正统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后来很多史学文学作品也受到影响而洋溢着尊刘抑曹倾向,如郝经的《续后汉书》和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蜀汉正统论 资治通鉴纲目
下载PDF
蜀汉正统视域下的诸葛亮七擒孟获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强 《文史杂志》 2023年第5期52-56,共5页
三国历史上的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深切地展示了诸葛亮建构华夏正统在仁德而不在地理的努力。在对待以孟获为代表的南中民族问题上,诸葛亮审慎地反思汉代的德柔和威服民族政策,有意识地区别于曹魏政权的武力震慑民族政策,改而采用攻心的... 三国历史上的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深切地展示了诸葛亮建构华夏正统在仁德而不在地理的努力。在对待以孟获为代表的南中民族问题上,诸葛亮审慎地反思汉代的德柔和威服民族政策,有意识地区别于曹魏政权的武力震慑民族政策,改而采用攻心的以德怀远民族政策,树立起“恢复汉室”和“蜀汉正统”的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统 七擒孟获 民族政策
下载PDF
金元之际“蜀汉正统”论的文史演进与南北汇流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勇耀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92-103,共12页
金元之际是蜀汉正统思潮形成和定型的关节点。从金人普遍存在的尊刘抑曹倾向到郝经完成《续后汉书》,再到三国剧流行,北方的蜀汉正统思潮经历了百余年的演进。对刘备“自家儿童”的偏爱,对“当阳之役”“永安之命”中刘备民本思想、公... 金元之际是蜀汉正统思潮形成和定型的关节点。从金人普遍存在的尊刘抑曹倾向到郝经完成《续后汉书》,再到三国剧流行,北方的蜀汉正统思潮经历了百余年的演进。对刘备“自家儿童”的偏爱,对“当阳之役”“永安之命”中刘备民本思想、公天下之心的揭示,是北方蜀汉正统思潮形成的基础。而南方的蜀汉正统论更多是为偏安江左的南宋争得正统地位。南北路径不同,但最终以元初北方对朱熹《通鉴纲目》的认同和增补而殊途同归。曹操形象的滑落和对诸葛亮的礼乐寄托,对这一思潮的生成和演进起到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统 刘备 诸葛亮 《续后书》 《三国演义》
下载PDF
关公信仰中“忠义”观念的演变及其影响
5
作者 王崇任 《运城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8-14,共7页
“忠义”是关公信仰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念,这一观念形成于南宋时期。三国的武将关羽对刘备极为忠诚,但他的忠诚主要是部曲对豪强的忠心,并没有上升到忠诚于家国的高度。南宋初期,宋金之间的战争与对抗极为严重,南宋军民开始将关公树... “忠义”是关公信仰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念,这一观念形成于南宋时期。三国的武将关羽对刘备极为忠诚,但他的忠诚主要是部曲对豪强的忠心,并没有上升到忠诚于家国的高度。南宋初期,宋金之间的战争与对抗极为严重,南宋军民开始将关公树立为“忠义”楷模,借其影响力凝聚人心、团结抗金。宋元明的戏曲、小说受到南宋学术界“蜀汉正统论”的影响,成功地将关羽塑造为忠于大汉和蜀汉的忠臣义士,使关公的“忠义”形象深入人心。元明清历代统治者为教化民众、维护统治,也纷纷尊崇关公,宣扬关公的“忠义”,使得关公的“忠义”精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公信仰中的“忠义”观念,对增强国人的国家意识、民族认同感有很大的帮助,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公信仰 忠义 蜀汉正统论
下载PDF
浅谈《三国演义》中关羽“义绝”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1
6
作者 唐芬 《文化产业》 2018年第20期11-13,共3页
关公精神是现实世界中人们追求的道德标准之一。一千多年来,在关公信仰和关公精神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义'的观念始终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探讨《三国演义》中关羽'义绝'形象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缘由,并通过小说中具体的... 关公精神是现实世界中人们追求的道德标准之一。一千多年来,在关公信仰和关公精神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义'的观念始终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探讨《三国演义》中关羽'义绝'形象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缘由,并通过小说中具体的故事阐述了'义绝'形象的塑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羽 义绝 正统
下载PDF
朱子的“正统论” 被引量:3
7
作者 赵金刚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100,共7页
朱子的正统论着眼于"一统",强调统一对政治秩序建构的重要作用,朱子提出"无统"说,也是建立在他对"一统"的强调之上。正统强调的是政治秩序本身的价值意涵,而不涉及过多的价值理想问题,但是朱子强调政治... 朱子的正统论着眼于"一统",强调统一对政治秩序建构的重要作用,朱子提出"无统"说,也是建立在他对"一统"的强调之上。正统强调的是政治秩序本身的价值意涵,而不涉及过多的价值理想问题,但是朱子强调政治秩序是政治理想实现的前提。蜀汉在朱子那里是作为"正统之余"而存在,其正统性并不在于其创立者本身的德性,曹魏非正统同样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统 无统 大一统 正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