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蜂毒液与不同介质刮痧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瑞迎 李万瑶 黎志光 《吉林中医药》 2019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临床比对使用蜂毒液或其他介质刮痧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方法临床收集颈源性头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清水组,万花油组,蜂毒液组,各30例。清水组、万花油组、蜂毒液组依次使用常温清水,跌打万花油以及蜂毒液对患者进行刮痧治疗。结果... 目的临床比对使用蜂毒液或其他介质刮痧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方法临床收集颈源性头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清水组,万花油组,蜂毒液组,各30例。清水组、万花油组、蜂毒液组依次使用常温清水,跌打万花油以及蜂毒液对患者进行刮痧治疗。结果从简化Mc Gill量表看出,5次治疗后,3组SF-MPQ评分均有所下降;10次治疗后,蜂毒液组和万花油组评分持续下降,且蜂毒液组明显低于万花油组,与清水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临床疗效上,蜂毒液组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为76%,均明显高于其余2组(P <0.05)。结论蜂毒液中含有多种消炎止痛活性物质,运用蜂毒液作为刮痧介质,配合刮痧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液 刮痧 颈源性头痛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冬菊 吴祥 杨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836-2839,共4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于攀枝花学院临床医学院、攀枝花中心医院及攀枝花攀钢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蜂蜇伤致AKI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于攀枝花学院临床医学院、攀枝花中心医院及攀枝花攀钢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蜂蜇伤致AKI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2例)和对照组(120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予血必净50 ml+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7 d。两组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根据病情变化确定透析次数。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 d晨起抽取静脉血,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根据患者出院时Scr水平评价临床疗效,记录少尿期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后与治疗方式在BUN、Scr、Cys-C、CRP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治疗前后在BUN、Scr、Cys-C、CRP水平上主效应显著,治疗方式在BUN、Scr、Cys-C、CRP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3、7 d BUN、Scr、Cys-C、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3、7 d BUN、Scr、Cys-C、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少尿期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蜂蛰伤所致AKI患者,可明显降低体内炎症状态,改善患者肾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蜂毒液 血必净注射液 血液透析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蜜蜂蜂毒致严重过敏反应临床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关凯 李丽莎 +1 位作者 王瑞琦 尹佳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6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 探讨蜜蜂蜂毒致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6年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蜜蜂蜂毒致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蜇刺后各系统症状和体征分为Ⅰ-Ⅳ级严重过敏反应,分析患者生活地域、暴露类型等特点,初步... 目的 探讨蜜蜂蜂毒致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6年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蜜蜂蜂毒致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蜇刺后各系统症状和体征分为Ⅰ-Ⅳ级严重过敏反应,分析患者生活地域、暴露类型等特点,初步探索变应原组分对鉴别蜜蜂蜂毒和胡蜂蜂毒交叉反应、双重过敏的临床意义。结果 30例蜜蜂蜂毒致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的男女之比为12∶18(2∶3),平均年龄35(27,38)岁。70.0%(21/30)来自京津冀地区,23.3%(7/30)生活在市区,76.7%(23/30)生活在郊区。各级严重过敏反应构成:Ⅰ级20.0%(6/30),Ⅱ级26.7%(8/30),Ⅲ级40.0%(12/30),Ⅳ级13.3%(4/30)。蜜蜂蜂毒暴露类型:自然性6.7%(2/30),职业性86.7%(26/30),医源性6.7%(2/30),其中养蜂者高达86.7%。30例患者i1(蜜蜂蜂毒)sIgE检测结果为12.80(2.80,33.50)kUA/L,其中19例患者完成了蜜蜂蜂毒变应原组分i208(磷脂酶A2)sIgE检测;在8例i1和i3(胡蜂蜂毒)sIgE均为阳性的患者中,7例胡蜂蜂毒变应原组分i209(抗原V5)sIgE〈0.10 kUA/L,仅1例i209 sIgE为8.03 kUA/L,证实为双重过敏。33%(10/30)的患者在首次蜜蜂蜇刺后表现为大局部反应,3个月至1年后再次蜜蜂蜇刺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结论 职业性暴露是蜜蜂蜂毒致严重过敏反应最常见的暴露类型,使用变应原组分检测有助于确诊蜜蜂蜂毒和胡蜂蜂毒双重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液 过敏反应 变应原
下载PDF
蜂毒和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骨关节炎468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唐韬 雷英 赵敏奇 《上海针灸杂志》 2003年第12期21-22,共2页
目的 探索骨关节炎新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 运用纯中药制剂蜂毒注射液和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本病 ,并与局封治疗作对照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5 2 % ,对照组为 77.0 0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 ,且两组... 目的 探索骨关节炎新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 运用纯中药制剂蜂毒注射液和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本病 ,并与局封治疗作对照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5 2 % ,对照组为 77.0 0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 ,且两组副作用、复发时间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蜂毒和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局封治疗 ,且能减少副作用 ,延长复发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蜂毒液 针灸疗法 水针
下载PDF
蜂类螫刺致死的尸体检验与死因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桢 罗斯詹姆斯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782-1784,共3页
目的 :为蜂类螫刺致死的死因鉴定寻找客观诊断依据。方法 :对 3例蜂类螫刺致死尸体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相关抗体研究。结果 :蜂类螫刺致死尸体往往缺乏特征性形态学改变 ,但有蜂毒特异性抗体 Ig E血清学检查 RAST指数和类胰蛋白酶水平的升... 目的 :为蜂类螫刺致死的死因鉴定寻找客观诊断依据。方法 :对 3例蜂类螫刺致死尸体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相关抗体研究。结果 :蜂类螫刺致死尸体往往缺乏特征性形态学改变 ,但有蜂毒特异性抗体 Ig E血清学检查 RAST指数和类胰蛋白酶水平的升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液 司法鉴定
下载PDF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成功抢救蜂蜜中毒致急性肾衰竭四例报告 被引量:10
6
作者 秦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9-659,共1页
关键词 蜂毒液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灌流 肾衰竭
下载PDF
穴位注射蜂毒注射液加电热敷治疗痛痹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天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1-163,共3页
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痛痹,临床少见报道。笔者从1994年开始用此法治疗痛痹,取得满意效果。现初步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院门诊及住院痛痹患者271例,均符合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痹症专业委员会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 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痛痹,临床少见报道。笔者从1994年开始用此法治疗痛痹,取得满意效果。现初步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院门诊及住院痛痹患者271例,均符合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痹症专业委员会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18例,女153例;年龄14~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痹 穴位疗法 水针 蜂毒液
下载PDF
蜂螫不容忽视
8
作者 阿兰 《家庭中医药》 1996年第2期17-17,共1页
蜂有许多种类,如蜜蜂、黄蜂、马蜂等,被螫后伤情有轻有重。轻者数小时或数天自愈,而重者可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
关键词 马齿觅 危及生命 捣烂外敷 抗过敏药 全身反应 扑尔敏 蜂毒液 止痛消肿 息斯敏
下载PDF
生后发育期外周组织损伤对大鼠成年后痛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李萌萌 唐家广 +3 位作者 刘瑛辉 解葵 郝建华 陈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0-624,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生后发育期外周组织损伤对其成年后痛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生后1、4、7、14、21、28d SD大鼠,每时间点4窝,每窝10只。每窝大鼠均随机均分为损伤组(皮下注射蜜蜂毒20μl,n=20)和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0μl,n=20),饲养2个... 目的观察大鼠生后发育期外周组织损伤对其成年后痛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生后1、4、7、14、21、28d SD大鼠,每时间点4窝,每窝10只。每窝大鼠均随机均分为损伤组(皮下注射蜜蜂毒20μl,n=20)和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0μl,n=20),饲养2个月至大鼠成年后,测定自发缩足反射次数、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以反映大鼠成年后的基础痛阈,然后两组大鼠均给予0.4%蜜蜂毒50μl皮下注射,测定其痛反应性及痛阈改变情况。结果大鼠生后不同时间给予蜜蜂毒或生理盐水处理,成年后基础热痛阈值无明显差异(P>0.05),但生后21d前给予蜜蜂毒处理的大鼠成年后基础机械痛阈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损伤组大鼠成年后蜜蜂毒引起的持续自发痛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P<0.01)。生后1~28d给予蜜蜂毒或生理盐水处理的大鼠成年后原发性热痛敏无明显差别(P>0.05),但生后4~21d给予蜜蜂毒处理的大鼠成年后并不诱致机械痛敏或触诱发痛,而生理盐水处理可引致成年后原发性机械痛敏。生后21、28d给予蜜蜂毒处理可显著增强成年后蜜蜂毒诱致的机械痛敏或触诱发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大鼠生后发育期不同时间点给予蜜蜂毒伤害性刺激可明显影响其成年后的基础机械痛反射阈值和机械痛敏感性,但对成年后基础热痛潜伏期和热痛敏感性无显著影响。生后21d可能是大鼠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新生 创伤和损伤 炎症 蜂毒液 疼痛
下载PDF
2条新型抗菌肽的构效关系研究
10
作者 刘立伟 朱正煜 +1 位作者 张荐益 高腾超 《煤炭与化工》 CAS 2018年第11期140-142,共3页
以蜂毒肽mastoparan (简称MP)和孤蜂毒液肽Anoplin为母体,通过Leu、Lys连接起来组成具有25个氨基酸残基的2条新型抗菌肽AM-1、AM-2。实验研究表明,该新型抗菌肽的体外抗肿瘤明显高于母体,对正常细胞(NIH-3T3)的杀伤力低于肿瘤细胞,说明... 以蜂毒肽mastoparan (简称MP)和孤蜂毒液肽Anoplin为母体,通过Leu、Lys连接起来组成具有25个氨基酸残基的2条新型抗菌肽AM-1、AM-2。实验研究表明,该新型抗菌肽的体外抗肿瘤明显高于母体,对正常细胞(NIH-3T3)的杀伤力低于肿瘤细胞,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毒性,但是其溶血率却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肽 蜂毒液 抗菌肽 构效关系
下载PDF
问题解答
11
《中国蜂业》 1999年第6期37-37,共1页
问:对蜂毒过敏者应如何进行脱敏?结果如何判断?(梅河口市 姜振山)答:判别某人是否有蜂毒过敏症,可采用最简单的皮肤划痕诊断法。具体做法:用缝衣针在火焰上消毒后在受试者前臂内侧皮肤上纵横划两道长3~5毫米的划痕,在划痕处滴上1滴浓... 问:对蜂毒过敏者应如何进行脱敏?结果如何判断?(梅河口市 姜振山)答:判别某人是否有蜂毒过敏症,可采用最简单的皮肤划痕诊断法。具体做法:用缝衣针在火焰上消毒后在受试者前臂内侧皮肤上纵横划两道长3~5毫米的划痕,在划痕处滴上1滴浓度为1微克/毫升的蜂毒稀释液,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尼阿兰 王幼虫 问题解 脱敏疗法 毒过敏 转地放 蜂毒液 白酒浸泡法 杂交种 蛋白质
下载PDF
蜂螫伤中毒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与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夏成云 周京国 +2 位作者 张国元 谢建平 刘新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79-581,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内皮素(ET)在蜂螫伤中毒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97例蜂螫伤中毒患者分成轻度、中度、重度中毒3组,并根据预后分成死亡组、存活组。另选取35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内皮素(ET)在蜂螫伤中毒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97例蜂螫伤中毒患者分成轻度、中度、重度中毒3组,并根据预后分成死亡组、存活组。另选取35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与血浆ET水平,同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蜂螫伤中毒患者轻度中毒组血清TNFα(1.36±0.37)μg/L与血浆ET (55.20±12.60)ng/L的含量仅轻度升高,与正常对照组[(1.09±0.25)μg/L、(50.90±8.80)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组患者血清TNFα(2.82±0.79)μg/L、(4.02±0.93)μg/L与血浆ET水平(139.30±58.80)ng/L、(210.50±86.30)ng/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值均<0.01),中度组患者血清TNFα与血浆ET水平较轻度组为高(P<0.01),重度组患者又较中度组高(P<0.01)。死亡组血清TNFα(4.53±0.89)μg/L与血浆ET(267.50±98.70)ng/L水平高于存活组(2.40±0.82)μg/L、(107.60±57.90)ng/L(P值均<0.01)。蜂螫伤中毒患者血清TNFα与血浆ET水平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TNFα与ET可能协同参与了蜂螫伤中毒患者的发病过程。血清TNFα与血浆ET升高越明显,蜂螫伤中毒患者病情越重,病死率就越高。血清TNFα与血浆ET的检测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一个重要临床指标。应用TNFα与ET拮抗剂或抑制剂对防治蜂螫伤中毒的发生发展、改善预后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蜂毒液 内皮缩血管肽类 肿瘤坏死因子
原文传递
蜂毒主动免疫对预防蜂蜇伤严重毒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鹏 倪芬 +1 位作者 许树云 曹钰 《华西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575-1577,共3页
蜂蜇伤属于常见动物致伤病,伤后轻者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部分患者中毒症状明显,甚至因感染或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死亡。目前国内对蜂蜇伤的治疗基本局限于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很少采取主动免疫方式防患于未然。蜂毒液主动免疫即是将少量蜂... 蜂蜇伤属于常见动物致伤病,伤后轻者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部分患者中毒症状明显,甚至因感染或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死亡。目前国内对蜂蜇伤的治疗基本局限于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很少采取主动免疫方式防患于未然。蜂毒液主动免疫即是将少量蜂毒提取液对高危人群进行注射,以使其获得主动免疫的方法,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已成为国外防治蜂蜇伤严重中毒反应的最主要方法。现就蜂毒液主动免疫的应用机制、安全性、应用范围、使用方法等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蜇伤 速发型过敏反应 蜂毒液主动免疫 疗效
原文传递
群蜂蛰伤后急性肾损伤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倩兰 王琼 +3 位作者 张琳萍 白旭升 闫晓辉 董龙浩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9年第6期1103-1105,共3页
目的 观察群蜂蜇伤后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表现及肾组织病理改变,进一步认识蜂毒对肾脏的损伤.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群蜂蛰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并行肾穿刺活检患者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肾组织呈现急性肾... 目的 观察群蜂蜇伤后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表现及肾组织病理改变,进一步认识蜂毒对肾脏的损伤.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群蜂蛰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并行肾穿刺活检患者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肾组织呈现急性肾小管坏死表现,临床表现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随访中肾功能完全恢复;2例表现为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其中1例呈现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另1例无明显少尿,随访过程中前者肾功能恢复,后者进展为慢性肾脏病.结论 群蜂蛰伤后急性肾损伤的组织病理改变多见急性肾小管坏死,无少尿和尿量恢复而肾功能不能及时恢复患者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改变、指导治疗,改善患者愈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蜂毒液
原文传递
蜂毒疗法临床研究进展
15
作者 朱福平 贾超 杨顺益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蜂毒疗法是一种民间自然疗法,一直被用来治疗风湿性疾病、哮喘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蜂针是用活蜂蜇刺于经穴部位,具有蜂毒和针灸的双重作用。现代的药理研究扩大了蜂毒的药理作用范围,蜂毒对心脑血管、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 蜂毒疗法是一种民间自然疗法,一直被用来治疗风湿性疾病、哮喘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蜂针是用活蜂蜇刺于经穴部位,具有蜂毒和针灸的双重作用。现代的药理研究扩大了蜂毒的药理作用范围,蜂毒对心脑血管、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功能均有良好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蜂毒对抗肿瘤、抗艾滋病也有一定治疗前景。但是目前对于蜂毒疗法的治疗适应证和机制研究,尚缺乏系统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液 临床试验 综述
原文传递
蜂针配合传统针灸及中药治疗痹证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明孝 李伟洁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2年第2期39-41,共3页
蜂针疗法是比较古老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对关节炎、背痛以及类风湿有独特的疗效。蜂针疗法与传统针灸有类似之处,是中国医学的一部分。介绍运用蜂针与传统针灸和中药结合治疗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 针刺 中草药 关节炎 类风湿 蜂毒液
原文传递
乡村生活防蜂蜇
17
作者 徐栋华 《祝您健康》 2010年第8期46-46,共1页
乡村旅游,农业生产,花香树密处,蝶飞蜂舞,带来赏心悦目和经济效益,但也有潜在的麻烦和危险。这里所说蜂类包括蜜蜂和黄蜂。蜜蜂腹部最后数节内有毒腺。
关键词 蜂毒液 乡村生活 毒素 局部 抢救 乡村旅游 过敏反应 部位
原文传递
蜂毒蛇毒除顽症 疗效独特领风骚
18
作者 丁志贤 《祝您健康》 2006年第5期22-23,共2页
人们都害怕被蜂蜇,殊不知,蜂蜇也能够创造人类健康的奇迹。1960年被誉为中国的保尔和著名小说《军队的女儿》中的女主人公原型,新疆军区女战士王孟筠,为抢救国家财产受伤致残、致聋。有一次她不慎打开蜂箱,被蜜蜂群猛蜇,当时便发高热、... 人们都害怕被蜂蜇,殊不知,蜂蜇也能够创造人类健康的奇迹。1960年被誉为中国的保尔和著名小说《军队的女儿》中的女主人公原型,新疆军区女战士王孟筠,为抢救国家财产受伤致残、致聋。有一次她不慎打开蜂箱,被蜜蜂群猛蜇,当时便发高热、昏迷。可是不久后,奇迹出现了,她居然摘下了助听器,之后,经5年蜂针治疗又丢掉了拐杖。在以后几十年中,她不断总结蜂针医治顽症的经验,成为一名蜂毒疗法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液 蛇毒 针治疗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人类健康 女主人公 顽症 毒疗法 疗效 助听器
原文传递
Expression of a bee venom phospholipase A_2 from Apis cerana cerana in the baculovirus-insect cell 被引量:1
19
作者 Li-rong SHEN Mei-hui DING +3 位作者 Li-wen ZHANG Wei-guang ZHANG Liang LIU Duo LI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42-349,共8页
Bee venom phospholipase A2(BvPLA2) is a lipolytic enzyme that catalyzes the hydrolysis of the sn-2 acyl bond of glycerophospholipids to liberate free fatty acids and lysophospholipids.In this work,a new BvPLA2(AccPLA2... Bee venom phospholipase A2(BvPLA2) is a lipolytic enzyme that catalyzes the hydrolysis of the sn-2 acyl bond of glycerophospholipids to liberate free fatty acids and lysophospholipids.In this work,a new BvPLA2(AccPLA2) gene from the Chinese honeybee(Apis cerana cerana) venom glands was inserted into bacmid to construct a recombinant transfer vector.Tn-5B-4(Tn)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the recombinant bacmid DNA for expression.Sodium dodecyl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 analysis revealed a double band with molecular weights of 16 and 18 kDa.Products of hexahistidine AccPLA2 fusion protein accumulated up to 5.32% of the total cellular proteins.The AccPLA2 fusion protein was cross reactive with the anti-AmPLA2(BvPLA2 of the European honeybee,Apis mellifera) polyclonal serum.The reaction resulted in a double glycosylation band,which agrees with the band generated by the native AmPLA2 in Western blot analysis.The PLA2 activity of the total extracted cellular protein in the hydrolyzing egg yolk is about 3.16 μmol/(min·mg).In summary,the recombinant AccPLA2 protein,a native BvPLA2-like structure with corresponding biological activities,can be glycosylated in Tn cells.These findings provided fundamental knowledge for potential genetic engineering to produce AccPLA2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is cerana cerana Bee venom phospholipase A(BvPLA) Insect cell Express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