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ITIC-AHP复合赋权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蜜桑叶炒制工艺
1
作者 陈泽键 徐晓青 +1 位作者 韩燕全 朋汤义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0期48-55,共8页
目的优选蜜桑叶的炒制工艺。方法以炒制温度、炒制时间、辅料用量为考察因素,以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醇溶性浸出物、总黄酮、水分为指标成分,采用CRITIC熵权法及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成分的权重,以上述指标成分的综... 目的优选蜜桑叶的炒制工艺。方法以炒制温度、炒制时间、辅料用量为考察因素,以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醇溶性浸出物、总黄酮、水分为指标成分,采用CRITIC熵权法及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成分的权重,以上述指标成分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蜜桑叶炒制工艺并验证。结果优选的炒制工艺为加25%辅料,170℃炒制10 min。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醇溶性浸出物、总黄酮平均含量分别为1.412,1.038,2.207,1.231,31.816,106.702 mg/g,水分平均含量为10.99%。综合评分的理论值为98.019分,实测值(97.585分)与之接近(RSD为0.843%)。结论优选出的蜜桑叶炒制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为蜜桑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桑叶 炒制工艺 Box-Behnken响应面法 CRITIC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的桑叶蜜炙前后差异性标志物研究
2
作者 闫蓓蓓 张晓平 +4 位作者 秦焕云 赵祥君 邵冰梅 田景振 马大龙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比较桑叶蜜炙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筛选差异性标志物并进行含量测定,为蜜炙桑叶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桑叶蜜炙前后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以生桑叶、蜜炙桑叶共有峰峰面积为指标,运... 目的比较桑叶蜜炙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筛选差异性标志物并进行含量测定,为蜜炙桑叶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桑叶蜜炙前后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以生桑叶、蜜炙桑叶共有峰峰面积为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桑叶蜜炙前后差异性标志物,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从10批生桑叶、10批蜜炙桑叶HPLC指纹图谱中分别标定出23、24个共有峰,2类样品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7;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生桑叶和蜜炙桑叶分为2类,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峰2、峰H(5-羟甲基糠醛)、峰1、峰17(异绿原酸C)、峰16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均大于1;生桑叶、蜜炙桑叶中差异性标志物异绿原酸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936、0.1278 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筛选得到异绿原酸C等5种差异性标志物;桑叶蜜炙后异绿原酸C含量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桑叶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差异性标志物
下载PDF
桑叶蜜炙工艺优化研究
3
作者 白华 白娟 张雪涛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3,共6页
目的:桑叶蜜炙工艺的优选。方法:以黄酮类化合物:芦丁、绿原酸、紫云英苷、异槲皮苷,槲皮素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桑叶的蜜炙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桑叶蜜炙工艺的优选方案是:药材与熟蜜的重量比为5∶1,闷... 目的:桑叶蜜炙工艺的优选。方法:以黄酮类化合物:芦丁、绿原酸、紫云英苷、异槲皮苷,槲皮素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桑叶的蜜炙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桑叶蜜炙工艺的优选方案是:药材与熟蜜的重量比为5∶1,闷润时间为20 min,用武火(900W)炒制3 min时,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结论:本次实验中桑叶与蜜的重量比、闷润时间、炒制火候、炒制时间等因素对桑叶的蜜炙影响较大,利用正交试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有助于有效准确地测出桑叶蜜炙后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今后桑叶的蜜炙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