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蜱类区系分布及其与相关疾病关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继荣 王开胜 +1 位作者 刘勇 刘国庆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72-75,共4页
初步调查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3种不同生境条件下蜱的种群组成及区系分布,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收集蜱,11个不同考察点,共获蜱2152只,计4属8种。结果表明,以古尔班通古特南缘为主的沙漠区,优势种群为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34.6... 初步调查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3种不同生境条件下蜱的种群组成及区系分布,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收集蜱,11个不同考察点,共获蜱2152只,计4属8种。结果表明,以古尔班通古特南缘为主的沙漠区,优势种群为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34.67%)、盾糙璃眼蜱(Hyalomma scupense)(26.20%);以奎屯、石河子等地为主的垦区,优势种群为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28.15%)、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26.20%);以天山山麓北坡为主的山地森林草原区,优势种群为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100%)。其中以沙生植物构成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区蜱密度指数最高(111.75只/人工小时)。同时,采用动物体摘采法,首次在绵羊和刺猬体表分别发现了盾糙璃眼蜱和短垫血蜱。另外,列出这些主要蜱种与人类疾病间的关系。此调查结果可为准噶尔盆地的蜱类组成与分布及其与疾病间的关系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 蜱类区系 生态分布 媒介分析
下载PDF
新疆博尔塔拉和伊犁地区蜱类区系考察 被引量:5
2
作者 于心 叶瑞玉 +1 位作者 张自建 陈欣如 《地方病通报》 1993年第2期39-43,共5页
本文报道了1990年4月3日至5月9日在博尔塔拉自治州的博乐、温泉和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新源、巩留、特克斯和昭苏等7县15个点,在北纬42°30′~45°15′,东经79°55′~84°35′,之间蜱类区系的考察结果。在此期间共获... 本文报道了1990年4月3日至5月9日在博尔塔拉自治州的博乐、温泉和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新源、巩留、特克斯和昭苏等7县15个点,在北纬42°30′~45°15′,东经79°55′~84°35′,之间蜱类区系的考察结果。在此期间共获蜱类2700余只,结合既往的标本和资料,共记述该地区已知蜱类7属23种的采集地点、宿主及与疾病的关系。其中全沟硬蜱、边缘革蜱、森林革蜱、草原革蜱和残缘璃眼蜱的数量占优势,分布亦较广。业已证实,全沟硬蜱是森林脑炎和莱姆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从边缘革蜱和草原革蜱体内已分离到土拉伦斯菌和蜱媒斑点热的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地区 新疆 考察 蜱类区系
下载PDF
中国蜱类地理分布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70
3
作者 陈泽 杨晓军 +1 位作者 杨晓红 刘敬泽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0-823,共4页
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中国蜱类的分布和地理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蜱类呈点状和带状分布;蜱类在中国分布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中国的动物地理区划基本一致,但华北区及甘肃、安徽、河南、云南与中国大陆动物区系差异较大。因此,有... 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中国蜱类的分布和地理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蜱类呈点状和带状分布;蜱类在中国分布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中国的动物地理区划基本一致,但华北区及甘肃、安徽、河南、云南与中国大陆动物区系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地区作进一步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 蜱类区系 分析 中国
下载PDF
湖北地区已知蜱类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亦仁 杨振琼 《蛛形学报》 2001年第1期18-21,共4页
湖北地区已知蜱类计有6属26种,其中属东洋界种类15种,占57.7%;属古北界种类8种,占30.8%;广布2界种类3种,占11.5%。分析认为,湖北地区蜱类区系应划归东洋界。
关键词 蜱类区系分析 动物地理 古北区 东洋区 湖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