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早期蜻蜓眼式玻璃珠的传入看汉以前的中外交通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会 郑建国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77,共7页
中国早期的蜻蜓眼式玻璃珠的传入与欧亚大草原和伊朗高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蜻蜓眼式玻璃珠的传入路线反映了汉以前,中国不仅通过欧亚大草原与地中海一带发生联系,而且与伊朗高原一带亦有紧密的关系。同时,一些学者所认为的蜻蜓眼式玻... 中国早期的蜻蜓眼式玻璃珠的传入与欧亚大草原和伊朗高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蜻蜓眼式玻璃珠的传入路线反映了汉以前,中国不仅通过欧亚大草原与地中海一带发生联系,而且与伊朗高原一带亦有紧密的关系。同时,一些学者所认为的蜻蜓眼式玻璃珠从印度首先到达中国南部的云南和经海路商道引进的观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考古资料都无法证实西汉前这两条蜻蜓眼式玻播路线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蜻蜓眼式玻璃珠 地中海 伊朗
下载PDF
试论中国早期出土的蜻蜓眼式玻璃珠之功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光煜 《丝绸之路》 2014年第18期38-40,共3页
蜻蜓眼式玻璃珠是最早传入中国的玻璃制品之一,在西方作为防范恶眼意识的护符。在传入中国特别是进入中原之初就作为异域珍宝装饰品使用,完全没有护符之功能。传入中国后,蜻蜓眼玻璃珠制作材料发生变化,样式更加丰富,功用也变得完全不同。
关键词 蜻蜓眼式玻璃珠 意识 文化传播
下载PDF
曲阜鲁故城出土蜻蜓眼式玻璃珠研究
3
作者 刘良荣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7期1-3,共3页
曲阜作为鲁国都城,一直延续了八百年左右。在曲阜鲁故城战国墓葬中出土了具有异域色彩的蜻蜓眼式玻璃珠,此类纹饰独特的玻璃珠最早在地中海沿岸有所发现,后经欧亚大草原传入中国,在中国得到仿制和进一步传播。文章通过对曲阜鲁国故城中... 曲阜作为鲁国都城,一直延续了八百年左右。在曲阜鲁故城战国墓葬中出土了具有异域色彩的蜻蜓眼式玻璃珠,此类纹饰独特的玻璃珠最早在地中海沿岸有所发现,后经欧亚大草原传入中国,在中国得到仿制和进一步传播。文章通过对曲阜鲁国故城中出土的蜻蜓眼式玻璃珠的形制和来源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先秦时期中原地区与西亚地区的往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蜻蜓眼式玻璃珠 地中海沿岸 曲阜鲁故城
下载PDF
浅谈四川博物院藏的一颗战国蜻蜓眼式玻璃珠
4
作者 刘舜尧 《长江文明》 2021年第3期90-95,共6页
四川博物院收藏的这件蜻蜓眼式玻璃珠,出土于成都羊子山遗址一座战国墓葬。笔者运用类型学与国内同时期出土的蜻蜓眼式玻璃珠进行对比后,初步认为四川博物院藏的这颗蜻蜓眼式玻璃珠是战国晚期蜀人与楚人文化交流的证据,结合文献和考古... 四川博物院收藏的这件蜻蜓眼式玻璃珠,出土于成都羊子山遗址一座战国墓葬。笔者运用类型学与国内同时期出土的蜻蜓眼式玻璃珠进行对比后,初步认为四川博物院藏的这颗蜻蜓眼式玻璃珠是战国晚期蜀人与楚人文化交流的证据,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墓葬应该是蜀人之墓。蜀人受到楚文化的影响,接受了被楚地工匠改造后的几何纹蜻蜓眼式玻璃珠,并以其为装饰,随身携带,死后作为陪葬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蜻蜓眼式玻璃珠 羊子山 战国墓葬
原文传递
中国出土的蚀花肉红石髓珠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德云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8-78,111,共11页
蚀花肉红石髓珠起源于公元前三千纪的印度河文明,该类饰物及其制造技术在欧亚大陆传播。中国出土蚀花肉红石髓珠可分四型,通过将它们与国外的材料比对,可探究它们的不同来源及传播途径。中国出土的玻璃仿制品及蚀花肉红石髓珠对中国蜻... 蚀花肉红石髓珠起源于公元前三千纪的印度河文明,该类饰物及其制造技术在欧亚大陆传播。中国出土蚀花肉红石髓珠可分四型,通过将它们与国外的材料比对,可探究它们的不同来源及传播途径。中国出土的玻璃仿制品及蚀花肉红石髓珠对中国蜻蜓眼式玻璃珠的制造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花肉红石髓 印度河文明 传播途径 蜻蜓眼式玻璃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