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牛蛙蝌蚪变态 提高幼蛙成活率
1
作者 吴锦藻 吴蓓琦 《水产养殖》 CAS 1996年第6期12-12,共1页
长江流域一带,牛蛙在4月下旬至8月下旬产卵、孵化,蝌蚪变态成幼蛙的时间大致在7月下旬至10月下旬。9月中旬以前变态的幼蛙,由于在温度适宜、适口饵料丰富等有利环境条件下生长,越冬前可以长到100~150克,到第二年年底即可长成体重350~... 长江流域一带,牛蛙在4月下旬至8月下旬产卵、孵化,蝌蚪变态成幼蛙的时间大致在7月下旬至10月下旬。9月中旬以前变态的幼蛙,由于在温度适宜、适口饵料丰富等有利环境条件下生长,越冬前可以长到100~150克,到第二年年底即可长成体重350~400克的商品蛙。9月中旬以后变态的幼蛙,由于处在温度已经下降、适口饵料较少等不利于生长的环境条件下,因而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蛙 蝌蚪变态 幼蛙 成活率
下载PDF
调控蝌蚪变态 提高牛蛙越冬成活率
2
作者 包乐天 《农业装备技术》 1997年第1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蝌蚪变态 动物性饵料 牛蛙 降低水温 越冬前 日光温室 控制方法 变态幼蛙 越冬成活率 变态
下载PDF
中国林蛙变态蝌蚪对pH、盐度和碱度的适应性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富亿 邵庆春 +1 位作者 李景林 陈国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411-1415,共5页
在水温 16~ 18℃的野外条件下 ,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实验法 ,研究了水环境中pH、盐度和碱度对中国林蛙 (Ranachensinensis)变态蝌蚪的毒性效应 .结果表明 ,中国林蛙变态蝌蚪对 pH的适应范围为4 3~ 9 7,最低耐受限 3 6 ,最高耐受限 10 ... 在水温 16~ 18℃的野外条件下 ,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实验法 ,研究了水环境中pH、盐度和碱度对中国林蛙 (Ranachensinensis)变态蝌蚪的毒性效应 .结果表明 ,中国林蛙变态蝌蚪对 pH的适应范围为4 3~ 9 7,最低耐受限 3 6 ,最高耐受限 10 7;对盐度的最高耐受限为 9 98g·L-1,适应盐度上限 7 14 g·L-1,安全盐度上限 1 70g·L-1;对碱度的最高耐受限为 19 96mmol·L-1,适应碱度上限 8 76mmol·L-1,安全碱度上限 2 4 1mmol·L-1.野外变态蝌蚪饲养池水体 pH应控制在 6 5~ 8 5 ,盐度控制在 2 0 g·L-1以下 ,碱度不超过 4 0mmol·L-1.中国林蛙变态蝌蚪是一种狭酸碱、低耐盐、低耐碱生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林蛙 变态蝌蚪 PH 盐度 碱度 适应性
下载PDF
6月蝌蚪变态——幼蛙期管理
4
作者 张久方 《新农业》 2002年第6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林蛙 养殖作业历 蝌蚪变态 幼蛙期 管理
原文传递
棘胸蛙蝌蚪期变态幼蛙饲养培育技术
5
作者 刘细清 《渔业致富指南》 2014年第17期38-40,共3页
蝌蚪变态成幼蛙是棘胸蛙种苗培育关键的一个特殊生长发育阶段,其习性不同于成蛙,而与鱼类相似,生活在水中,靠鳃呼吸。福建省共有棘胸蛙养殖场35家,刚孵化的蝌蚪,因其身体细小、饲养不当极易造成大量死亡,所以蝌蚪成活率很低,我们在福建... 蝌蚪变态成幼蛙是棘胸蛙种苗培育关键的一个特殊生长发育阶段,其习性不同于成蛙,而与鱼类相似,生活在水中,靠鳃呼吸。福建省共有棘胸蛙养殖场35家,刚孵化的蝌蚪,因其身体细小、饲养不当极易造成大量死亡,所以蝌蚪成活率很低,我们在福建省梅列区列西村下村洋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使蝌蚪变态成幼蛙成活率达到84%培育技术,现小结如下,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蛙饲养 蝌蚪变态 培育技术 蝌蚪 棘胸蛙 生长发育阶段 种苗培育 大量死亡
下载PDF
pH和盐度对黑眶蟾蜍变态期蝌蚪的影响
6
作者 徐大德 罗斯特 李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7期92-95,共4页
在正常盐度不同pH、正常pH不同盐度和相同水温23.2~25.7℃的条件下,研究pH和盐度对黑眶蟾蜍变态期蝌蚪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7.6~8.0时,盐度在4.0~7.0 g/L范围内对变态期蝌蚪96 h内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均在80%以上),盐度对变态期蝌蚪的2... 在正常盐度不同pH、正常pH不同盐度和相同水温23.2~25.7℃的条件下,研究pH和盐度对黑眶蟾蜍变态期蝌蚪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7.6~8.0时,盐度在4.0~7.0 g/L范围内对变态期蝌蚪96 h内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均在80%以上),盐度对变态期蝌蚪的24、48、72、96 h TL m值分别为8.99、8.25、7.99和7.64 g/L,安全浓度为2.17 g/L。在不同pH试验条件下,黑眶蟾蜍变态期蝌蚪适宜生存的pH为3.6~10.4,pH对变态期蝌蚪24、48、72、96 h TL m值分别为10.90、10.76、10.57和10.50,最低耐受限为3.21,最高耐受限为1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眶蟾蜍 变态蝌蚪 盐度 PH
下载PDF
棘胸蛙人工繁育技术(二)
7
作者 汪长友 郑传雅 《农村百事通》 2006年第8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人工繁育技术 棘胸蛙 蝌蚪饲养 蝌蚪变态 平方米 幼蛙 长时间 排水口 面积 池形
下载PDF
《渔业致富指南》助刘伟网箱养牛蛙走上致富路
8
作者 王强 《渔业致富指南》 2012年第1期23-23,共1页
以往牛蛙人工养殖主要采取池塘散养、粗放投饵的传统模式,因蝌蚪变态成幼蛙后个体分化速度很快,加上牛蛙有自相残食的习性,所以传统的模式在牛蛙的大小分级和饵料投喂等方面有很多管理上的难点。湖北省钟祥市高湖渔场青年工人刘伟在... 以往牛蛙人工养殖主要采取池塘散养、粗放投饵的传统模式,因蝌蚪变态成幼蛙后个体分化速度很快,加上牛蛙有自相残食的习性,所以传统的模式在牛蛙的大小分级和饵料投喂等方面有很多管理上的难点。湖北省钟祥市高湖渔场青年工人刘伟在池塘养蛙失败亏损3万元后,仍不气馁,他依靠《渔业致富指南》杂志认真总结养殖失败的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蛙 致富 刘伟 指南 渔业 网箱 人工养殖 蝌蚪变态
下载PDF
青蛙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9
作者 彭艳梅 《养殖技术顾问》 2010年第9期206-206,共1页
青蛙的生长发育比较迅速,只要能保证充足的饵料并管理有方,在正常情况下,从小蝌蚪变态的幼蛙,经过人工精心饲养70~80天,个体重一般可达100克左右。此时雄蛙已会开始鸣叫求偶,再饲养10~20天,即可捕捉上市出售。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 青蛙的生长发育比较迅速,只要能保证充足的饵料并管理有方,在正常情况下,从小蝌蚪变态的幼蛙,经过人工精心饲养70~80天,个体重一般可达100克左右。此时雄蛙已会开始鸣叫求偶,再饲养10~20天,即可捕捉上市出售。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要点 青蛙 饲养 蝌蚪变态 生长发育 个体重 产卵池 养殖池
下载PDF
中国林蛙温室大棚全人工养殖技术
10
作者 林崇峰 《吉林畜牧兽医》 2013年第11期66-66,共1页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就是根据林蛙的生物学特性,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从林蛙抱对产卵、孵化、蝌蚪变态、幼蛙、成蛙的饲养及越冬等完全在人工条件下进行的一种集约化养殖方法。全人工养殖林蛙使林蛙生产走向高密度、集约化、快速化...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就是根据林蛙的生物学特性,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从林蛙抱对产卵、孵化、蝌蚪变态、幼蛙、成蛙的饲养及越冬等完全在人工条件下进行的一种集约化养殖方法。全人工养殖林蛙使林蛙生产走向高密度、集约化、快速化、科学化的道路,提高了林蛙的回收率,稳定了林蛙的收成;扩大了林蛙饲养区域,在庭院、平原地区都可以用全人工方式养殖中国林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养殖技术 中国林蛙 温室大棚 全人工养殖 生态环境条件 生物学特性 抱对产卵 蝌蚪变态
下载PDF
Lack of functional link in the tadpole morphology induced by predators
11
作者 Maria Gabriela PEROTTI Mariana PUETA +2 位作者 Fabian Gaston JARA Carmen Adria UBED Debora Lina MORENO AZOCAR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27-235,共9页
Most studies of predator-induced plasticity have focused on documenting how prey species re- spond to predators by modifying phenotypic traits and how traits correlate with fitness. We have previously shown that Pleur... Most studies of predator-induced plasticity have focused on documenting how prey species re- spond to predators by modifying phenotypic traits and how traits correlate with fitness. We have previously shown that Pleurodema thaul tadpoles exposed to the dragonfly Rhionaeschna varie- gata responded strongly by showing morphological changes, less activity, and better survival than non-exposed tadpoles. Here, we tested whether there is a functional link between morphological plasticity and increased survival in the presence of predators. Tadpoles that experienced predation risk were smaller, less developed, and much less active than tadpoles without this experience. Burst speed did not correlate significantly with morphological changes and predator-induced deeper tails did not act as a lure to divert predator strikes away from the head. Although we have previously found that tadpoles with predator-induced morphology survive better under a direct predator threat, our results on the functional link between morphology and fitness are not conclu- siv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P. thaultadpoles (1) burst speed is not important to evade preda- tors, (2) those exposed to predators reduce their activity, and (3) morphological changes do not divert predator attacks away from areas that compromise tadpole survivalEE. Our results show that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P. thaul tadpoles do not explain burst speed or lure attraction, al- though there was a clear reduction of activity, which itself reduces predation. We propose that changes in tadpole activity could be further analyzed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with morphological change as an indirect product of behavior mediated by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ced morphology lure effect predator exposure swimming performance tadpol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