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虾夷锦”纹样在江户时代的传播与演变——以服饰和绘画为中心
1
作者 熊瑛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0,共8页
虾夷锦原本是清代的上等袍服和锦缎,在贡赏贸易中从北方丝绸之路进入日本北海道,又以“虾夷物产”之名传入日本内地,受到上流社会的珍爱。18世纪北海道的地方志插图、风俗画、肖像画中常常重点描绘虾夷锦制作的阿伊努盛装,其中清代蟒龙... 虾夷锦原本是清代的上等袍服和锦缎,在贡赏贸易中从北方丝绸之路进入日本北海道,又以“虾夷物产”之名传入日本内地,受到上流社会的珍爱。18世纪北海道的地方志插图、风俗画、肖像画中常常重点描绘虾夷锦制作的阿伊努盛装,其中清代蟒龙服饰纹样被提炼为新颖华美的图像程式,并传播至日本内地。虾夷锦被制为歌舞伎、艺伎服装之后,其典型纹样也迅速进入了版画,成为“役者绘”和“美人绘”服饰中的流行元素,不仅丰富了浮世绘创作的语言,还推动了江户晚期演艺服装纹样的效仿之风。尽管仿制的虾夷锦纹样从形象到内涵都发生了变化,却始终保留着蟒龙、祥云、江崖海水的固定格套,彰显着辗转而来的华夏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锦 阿伊努 清代官服 蟒龙纹样 浮世绘
下载PDF
东北亚丝绸之路下的虾夷锦及其文化现象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惠娥 张华怡 《服装学报》 2023年第2期156-161,共6页
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通过整理中日学者关于东北亚丝绸之路下虾夷锦的研究,对明清时期东北亚丝绸之路以及虾夷锦的研究现状、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虾夷锦是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历史的有力实证,也是对明清时期服饰文化创新和中日两国服... 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通过整理中日学者关于东北亚丝绸之路下虾夷锦的研究,对明清时期东北亚丝绸之路以及虾夷锦的研究现状、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虾夷锦是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历史的有力实证,也是对明清时期服饰文化创新和中日两国服饰文化传播交流案例的有力补充,对其研究有助于填补因研究视角及历史资料局限导致的虾夷锦艺术特征、文化内涵以及传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丝绸之路 夷锦 民族服饰 风尚
下载PDF
日本《夷酋列像》中的“虾夷锦”服饰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华怡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2,共9页
《夷酋列像》是江户时期“虾夷绘”的代表作,也是中日服饰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画中所描绘的十二酋长中有十位都穿着来自中国的“虾夷锦”。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夷酋列像》的源起及主要人物,尝试复原《夷酋列像》中“虾夷锦”的服饰形制... 《夷酋列像》是江户时期“虾夷绘”的代表作,也是中日服饰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画中所描绘的十二酋长中有十位都穿着来自中国的“虾夷锦”。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夷酋列像》的源起及主要人物,尝试复原《夷酋列像》中“虾夷锦”的服饰形制及图案,并与明清时期的蟒袍、龙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夷酋列像》虽然是松前藩对于十二位酋长功勋的嘉奖,但在绘制过程中人为加入了“蛮夷外邦”的特征元素,画中酋长所着的“虾夷锦”在服饰纹样类型上与明清龙袍、蟒袍无异,但在纹样刻画的细节、服饰穿着方式、搭配习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证实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在东北亚地区的主体地位,为东北亚地区文化交流融合提供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酋列像 夷锦 蟒袍 龙袍 阿伊努 虾夷绘
下载PDF
“贡貂赏乌林制度”与“虾夷锦”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德厚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4-70,共7页
“贡貂赏乌林制度”与“虾夷锦”王德厚现今收藏在日本北海道等地一些博物馆内的中国清朝官服蟒袍和锦缎丝绸面料等被日本学术界称为“虾夷锦”。近些年来,日本学者对其名称、来源和收藏保管情况,做了大量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贡貂赏乌林制度”与“虾夷锦”王德厚现今收藏在日本北海道等地一些博物馆内的中国清朝官服蟒袍和锦缎丝绸面料等被日本学术界称为“虾夷锦”。近些年来,日本学者对其名称、来源和收藏保管情况,做了大量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最近几年,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林 清朝 山丹贸易 库页费雅喀人 服饰 贡貂赏乌林制度 夷锦
全文增补中
明清时期贡赏制度与虾夷锦文化现象
5
作者 竺小恩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0-64,共5页
明清时期,在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分别实行贡赏制度和贡貂赏乌綾制度,以致中华服饰及大量丝绸锦缎东传日本北海道,形成了特有的"虾夷锦"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的形成促进了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它反映了两国... 明清时期,在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分别实行贡赏制度和贡貂赏乌綾制度,以致中华服饰及大量丝绸锦缎东传日本北海道,形成了特有的"虾夷锦"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的形成促进了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它反映了两国人民要求和平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贡赏制度 贡貂赏乌綾 夷锦文化现象 中日服饰文化交流
下载PDF
明清时期中华服饰经由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东传北海道的研究(续上)——北海道“虾夷锦”考察纪行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旸 《黑河学刊》 2000年第5期75-80,共6页
关键词 清代 明代 黑龙江下游地区 噶珊制度 中国 夷锦文化 服饰 库页岛地区 北海道 夷锦
下载PDF
虾夷锦与北方交易 被引量:1
7
作者 中村和之 杨旸 白文花 《博物馆研究》 2001年第3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日本 江户时代 虾夷地区 夷锦 中国 朝贡交易
下载PDF
明清时期中华服饰经由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东传北海道的研究——北海道“虾夷锦”考察纪行
8
作者 杨旸 《黑河学刊》 2000年第4期87-93,共7页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中华服饰 流传渠道 北海道 “虾夷锦
下载PDF
关于古代东北亚丝绸之路的探索 被引量:10
9
作者 傅朗云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4期38-43,共6页
关于古代东北亚丝绸之路的探索傅朗云号称“文化运河”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按传统观点,始自张骞通西域,引来罗马、大食商贾,长安、洛阳为“胡人”乐土。而《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刊载王克林《北齐库狄洛墓》一文则报道了... 关于古代东北亚丝绸之路的探索傅朗云号称“文化运河”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按传统观点,始自张骞通西域,引来罗马、大食商贾,长安、洛阳为“胡人”乐土。而《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刊载王克林《北齐库狄洛墓》一文则报道了长安以东的丝绸古道,大同出土的胡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古代东北 夷锦 东北亚 北海道 山丹贸易 日本 虾夷人 黑龙江流域 “丝绸之路”
下载PDF
从“蝦夷绘”看清代东北边疆的贡赏体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安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中日两国18世纪皆出现以图像手段对边疆民族进行人种学描述的艺术传统。文章结合中日两国历史文献来分析有关库页岛"蝦夷"的视觉呈现,力求还原图像生产的历史情境,在此基础上聚焦江户"蝦夷绘"的代表作《夷酋列像》... 中日两国18世纪皆出现以图像手段对边疆民族进行人种学描述的艺术传统。文章结合中日两国历史文献来分析有关库页岛"蝦夷"的视觉呈现,力求还原图像生产的历史情境,在此基础上聚焦江户"蝦夷绘"的代表作《夷酋列像》及其成画背景,关注图像背后隐藏的清代东北边疆"贡貂赏乌林"制度,并探究这一制度所催生的跨国贸易与器物的授受关系如何借由图像的视觉符号来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绘 《夷酋列像》 贡赏制度 蝦夷锦 东北边疆
下载PDF
有清一代中华服饰东传北海道的溢彩——北海道钏路市立博物馆存藏的中国清代袍服
11
作者 黄松筠 杨旸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年第6期111-113,共3页
中日两国是海天相望的近邻。这样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有清一代中华服饰袍服、锦缎丝绸诸物传入北海道虾夷人地域,虾夷人便在其族名后加一个"锦"字,称之为"虾夷锦"。其中有一件至今还完好地珍藏在北海道钏路市立博物... 中日两国是海天相望的近邻。这样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有清一代中华服饰袍服、锦缎丝绸诸物传入北海道虾夷人地域,虾夷人便在其族名后加一个"锦"字,称之为"虾夷锦"。其中有一件至今还完好地珍藏在北海道钏路市立博物馆中。对其袍服进行考察研究,一方面佐证了中日两国人民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凝聚着深层意蕴的古代中华衣着文化,已远播和渗透东土,成为千古不朽的历史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清代袍服 夷锦 夷锦文化现象
下载PDF
有清一代中华服饰经由黑龙江及库页岛地区东传北海道溢彩
12
作者 杨旸 柳岚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1年第6期43-46,共4页
清继明,对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实行噶珊制度,这是清朝用以代替明代卫所制度对这一地区进行辖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噶珊制度其一重要内容是“贡貂与赏乌林制”,致使内地蟒袍、锦缎、面料丝绸诸品,通过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少数民族传... 清继明,对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实行噶珊制度,这是清朝用以代替明代卫所制度对这一地区进行辖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噶珊制度其一重要内容是“贡貂与赏乌林制”,致使内地蟒袍、锦缎、面料丝绸诸品,通过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少数民族传入北海道,称之谓“虾夷锦”。噶珊制度是北海道虾夷锦来源和发展的主要缘由,经库页岛南端“中国式土城”白主土城“至西山国穿官”是中国诸品进入北海道的主要渠道。中国蟒袍等东传北海道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噶珊制度 夷锦 白主土城 东北亚 清代 中华服饰
下载PDF
元明清时期东北亚丝绸之路考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禹浪 王天姿 《新丝路学刊》 2019年第2期148-158,共11页
元明两代在辽代鹰路、金代站铺的基础上,沿松花江、黑龙江水道设置了通往黑龙江口、库页岛、北海道地区的“水达达路”“海西东水陆城站”。清代在明代山丹贸易基础上正式建立了“贡貂赏乌绫”制度,重建了元明以来以“虾夷锦”为特色的... 元明两代在辽代鹰路、金代站铺的基础上,沿松花江、黑龙江水道设置了通往黑龙江口、库页岛、北海道地区的“水达达路”“海西东水陆城站”。清代在明代山丹贸易基础上正式建立了“贡貂赏乌绫”制度,重建了元明以来以“虾夷锦”为特色的东北亚丝绸之路。从松花江流域经三江平原进入黑龙江下游的丝路交通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全面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丝绸之路 海西东水陆城站 奴儿干都司 夷锦 贡貂赏乌绫
下载PDF
山丹贸易与清日两国的东北亚政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诗兰 《外国问题研究》 2019年第3期36-43,118-119,共9页
黑龙江下游流域的少数民族携带大量丝织品越过鞑靼海峡,前往库页岛与阿伊努民族进行皮毛、铁器等物品交换,这一贸易活动被称作山丹贸易,其路径被称为“北方丝绸之路”或“东北亚丝绸之路”。清朝在东北边境实行的贡貂赏乌林政策不仅体... 黑龙江下游流域的少数民族携带大量丝织品越过鞑靼海峡,前往库页岛与阿伊努民族进行皮毛、铁器等物品交换,这一贸易活动被称作山丹贸易,其路径被称为“北方丝绸之路”或“东北亚丝绸之路”。清朝在东北边境实行的贡貂赏乌林政策不仅体现了怀柔远人、羁縻边陲的政治思想,也为山丹人预留了极大的盈利空间,是山丹贸易持续进行的经济轴心。日本幕府以经济介入的方式,通过替阿伊努人偿还债务、制定以库页岛产貂皮为基准的价格体系等经济政策,逐渐掌控山丹贸易主导权,达到了向东北亚扩张势力的政治目的。清朝与日本的东北亚政策,都体现了前近代传统东亚国家以“治人”为核心的治世理念,进而形成相对开放式的国家边境,为代表跨国家、跨民族交流的山丹贸易提供了发展空间。但随着近代民族国家概念下“国境”的明晰,山丹贸易被迫走向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丹贸易 贡貂赏乌林 夷锦 丝绸之路
下载PDF
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四十年概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禹浪 张佳慧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5-11,共7页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学者傅朗云、杨旸研究明清虾夷锦及山丹贸易时,逐渐将“北方丝路”的概念转变为“东北亚丝绸之路”后,“东北亚丝绸之路”成为当时的热点。21世纪初,“丝路”研究热度有所降温。随着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学者傅朗云、杨旸研究明清虾夷锦及山丹贸易时,逐渐将“北方丝路”的概念转变为“东北亚丝绸之路”后,“东北亚丝绸之路”成为当时的热点。21世纪初,“丝路”研究热度有所降温。随着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首先积极响应,提出“丝路视域下文明的互鉴与互动”主题,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开始复苏。四十年来,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起始于明清时东北虾夷锦之路,后经历东北亚古代交通、朝贡道、廊道文化、流域文明筑城分布、稻作传播,直到东方(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燕行录等,研究所涉几乎都依托东北亚丝绸之路的载体不断充实“丝路”内容。“丝路”视域下中国东北与西北分别联结着东北亚、北亚乃至中亚、西亚、欧洲东部。因此,探讨东北亚丝绸之路的意义在于: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球视野下欧亚大陆板块间东西方文化的互动,以及东北亚区域所表现出的精彩画面。无疑,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是一个精深致远的课题,需要各位学人精耕细作,因为它是一个有着美好前景且能综合众多学科新成果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丝绸之路 朝贡道与交通 廊道与流域文明 夷锦
下载PDF
10世纪前的日本对外贸易
16
作者 傅朗云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34-39,共6页
10世纪前的日本对外贸易傅朗云日本是亚洲大陆东端的一个群岛国家,四面环海。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使得日本人很早便懂得了,离开了与外界的联系,失去了外界的助力,日本人的生存与发展都将是难以想象的。日本以善于吸收外国长处著... 10世纪前的日本对外贸易傅朗云日本是亚洲大陆东端的一个群岛国家,四面环海。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使得日本人很早便懂得了,离开了与外界的联系,失去了外界的助力,日本人的生存与发展都将是难以想象的。日本以善于吸收外国长处著称于世。要学习外国,就必须同外国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列岛 10世纪前 渤海国 民间贸易 新罗 官方贸易 夷锦 对外贸 公元 《日本书纪》
下载PDF
明代东北亚丝绸之路与“虾夷锦”文化现象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旸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8-124,142,共8页
1990年6月14日,日本《北海道新闻》社长岛影均先生飞抵长春,专程访问笔者和傅朗云先生。同年8月又派学者峰日东史来华进行学术访问,至9月末日本方面已完成东北亚丝绸之路5000公里的考察任务。我们也踏查了国内东北亚丝绸之路部分路段。... 1990年6月14日,日本《北海道新闻》社长岛影均先生飞抵长春,专程访问笔者和傅朗云先生。同年8月又派学者峰日东史来华进行学术访问,至9月末日本方面已完成东北亚丝绸之路5000公里的考察任务。我们也踏查了国内东北亚丝绸之路部分路段。近年来,该课题研究已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丝绸之路 奴儿干都司 夷锦 黑龙江 文化现象 明代 辽东都司 库页岛 永宁寺
原文传递
清代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噶珊制度与虾夷锦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旸 徐清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共5页
关键词 夷锦 噶珊制度 黑龙江 下游地区 少数民族 文化现象 虾夷人 日本北海道 乌林 满文档案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中华服饰东传北海道的溢彩——北海道“虾夷锦”考察纪行
19
作者 杨旸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3-161,共9页
关键词 明代 清代 中国 服饰 服饰文化 传播 北海道 夷锦 夷锦文化 噶珊制度
原文传递
关于暇夷锦的名称与形态 被引量:3
20
作者 矢岛睿 晓辰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所谓山丹贸易,就是指诸多民族辗转相接经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流域、萨哈林岛(桦太,即库页岛——译者注)、北海道、本州,几乎环日本海一周而进行的贸易.这种贸易的出发点是中国清朝的朝贡贸易.清朝时期(1644~1912年)管辖黑龙江流域的三... 所谓山丹贸易,就是指诸多民族辗转相接经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流域、萨哈林岛(桦太,即库页岛——译者注)、北海道、本州,几乎环日本海一周而进行的贸易.这种贸易的出发点是中国清朝的朝贡贸易.清朝时期(1644~1912年)管辖黑龙江流域的三姓副都统衙门每年都要派官员乘船装载被称作“乌林”的赏赐品沿江而下,到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德楞等“满洲行署”,把蟒袍之类的清朝官服或锦料以及青玉等下赐给居住于当地的乌里奇人或尼夫赫人,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丹贸易 夷锦 蟒袍 龙纹锦 清朝服制 朝贡贸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