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风筝的人》双线条蝶化模式哲学解读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绍舫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89-92,121,共5页
分析了小说《追风筝的人》具有的明暗两条主线,认为明线是主人公阿米尔按照"乐园—犯罪—惩罚—忏悔—得救"模式完成救赎的心路历程;暗线是哈桑命运"乐园—凤凰涅槃-化蛹-蝶化"的描写。两条线索在成长引路人拉辛汗... 分析了小说《追风筝的人》具有的明暗两条主线,认为明线是主人公阿米尔按照"乐园—犯罪—惩罚—忏悔—得救"模式完成救赎的心路历程;暗线是哈桑命运"乐园—凤凰涅槃-化蛹-蝶化"的描写。两条线索在成长引路人拉辛汗那里发生交叉蝶化,升发出救赎观、入世实践观和人神合一等充满朝气和生命觉悟的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风筝的人》 双线条模式 蝶化 哲学思想
下载PDF
“相忘”与“蝶化”——《庄子》论审美欣赏的心态及其最高境界
2
作者 杜学霞 褚春元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庄子是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的现实生活的不自由。因此,摆脱现实中的困境和身心受到的羁绊,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一直是他的追求,而"相忘"正是他寻求到的一种有效的方式。"相忘&q... 庄子是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的现实生活的不自由。因此,摆脱现实中的困境和身心受到的羁绊,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一直是他的追求,而"相忘"正是他寻求到的一种有效的方式。"相忘"本意于其人生哲学,但庄子追求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审美的人生,这就使得"相忘"真实地揭示了审美欣赏时审美主体的心理状态特征。庄子还进一步论述了审美欣赏的最高境界——"蝶化"的境界。探讨和研究庄子的这一思想对更好地、全面地理解其文艺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相忘” 蝶化 心态 审美欣赏 最高境界
下载PDF
工学结合实现从技校生到职业人的蝶化
3
作者 李娜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19期146-146,共1页
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实现技校生到一个职业人的转化,这是教育管理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技校生 职业人 蝶化
下载PDF
当代艺术的中国化表达与文化输出——以杂技剧《化·蝶》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董迎春 王露霞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87,94,共7页
杂技剧《化·蝶》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民间传说和东方式审美情感为基础讲述中国故事,利用“意象”“留白”等强化情感表现张力,通过景观化、戏剧化的独特舞台形式对中国民间故事进行创新性经典改编和互文性建构,展示当代杂... 杂技剧《化·蝶》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民间传说和东方式审美情感为基础讲述中国故事,利用“意象”“留白”等强化情感表现张力,通过景观化、戏剧化的独特舞台形式对中国民间故事进行创新性经典改编和互文性建构,展示当代杂技剧的舞台表现和哲理观照的可能。当代杂技剧的审美创意、中国经典民间故事的创新改编与成功剧场营销相结合,形成了杂技剧讲述中国故事的可能,为我国更多当代艺术拓展中国文化的对外市场和输出中国文化提供了经典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 东方审美 输出
下载PDF
艺术再造:杂技剧《化·蝶》跨界创作研究
5
作者 贾东霖 陈颢文 《粤海风》 2023年第6期69-75,共7页
杂技剧《化·蝶》作为中国当代杂技剧的力作,在杂技的技术创新、戏剧建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上作出了众多有益探索,对杂技与不同艺术门类的创造性融合和传统故事的创新性改编堪称经典,为当代杂技剧的跨界创作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有... 杂技剧《化·蝶》作为中国当代杂技剧的力作,在杂技的技术创新、戏剧建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上作出了众多有益探索,对杂技与不同艺术门类的创造性融合和传统故事的创新性改编堪称经典,为当代杂技剧的跨界创作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以“跨界”创作的视角从跨界方向、跨界步骤、创作价值和文化体现四个方向对该剧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分析,尝试整理该剧的跨界思路与编创逻辑,重点研究其“艺术再造”过程,为杂技编创的理论建构作出一定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技剧 艺术再造 跨界创编 肩上芭蕾
下载PDF
化蝶
6
作者 戴攀 《作文(5-6年级适用)》 2023年第7期62-63,共2页
这不是我家的后院儿吗?火红火红的辣椒、翠绿翠绿的黄瓜、细长细长的豆角……那不是老妈吗?她正在菜园里忙着摘番茄呢,肯定是要做香喷喷的捞面条!“妈……”我的嗓子好像被卡住了。我下意识地看看自己,天哪,我怎么变成一只七彩的蝴蝶了... 这不是我家的后院儿吗?火红火红的辣椒、翠绿翠绿的黄瓜、细长细长的豆角……那不是老妈吗?她正在菜园里忙着摘番茄呢,肯定是要做香喷喷的捞面条!“妈……”我的嗓子好像被卡住了。我下意识地看看自己,天哪,我怎么变成一只七彩的蝴蝶了?老妈回院里了,我赶紧跟着老妈飞过去,那里有一个小姑娘正在掐五香叶儿,那不是我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意识 豆角
下载PDF
梁祝化蝶考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宁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196,共5页
化蝶情节的出现是梁祝传说基本成型的重要标志;对化蝶最早出现的时间、地点及其成因,学界存在诸多误解;高丽古籍《十抄诗》与《夹注名贤十抄诗》发现后,化蝶情节来由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梁祝化蝶最早在南宋末年出现于江苏宜兴,其由来... 化蝶情节的出现是梁祝传说基本成型的重要标志;对化蝶最早出现的时间、地点及其成因,学界存在诸多误解;高丽古籍《十抄诗》与《夹注名贤十抄诗》发现后,化蝶情节来由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梁祝化蝶最早在南宋末年出现于江苏宜兴,其由来并非受韩凭妻化蝶影响,与宜兴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梁武帝传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梁祝 祝英台 起源 中国传统文 传承
下载PDF
梁祝“化蝶”出宁波——梁祝“化蝶”情节发源地新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如安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年第5期6-10,共5页
梁祝化蝶最早发源地在江苏宜兴,现已成为学界的定论。从日本"五山时代"早期学者义堂周信汇纂的宋元僧人诗选中,新发现南宋释绍隆《梁山伯墓》诗,经考证后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梁祝化蝶"第一诗,顺此提出宁波地区为梁祝&... 梁祝化蝶最早发源地在江苏宜兴,现已成为学界的定论。从日本"五山时代"早期学者义堂周信汇纂的宋元僧人诗选中,新发现南宋释绍隆《梁山伯墓》诗,经考证后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梁祝化蝶"第一诗,顺此提出宁波地区为梁祝"化蝶"发源地的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季宣 释绍隆 发源地
下载PDF
对川剧《柳荫记》结局“化鸟”不“化蝶”的多维解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卢婕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4,共4页
川剧《柳荫记》被普遍看作是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改编,但其"化鸟"结局引发了褒贬不一的评论。文章从川剧《柳荫记》的剧本内容、剧本发展、考古发现、田野调查四个维度综合研究了其"化鸟"不"化蝶"的... 川剧《柳荫记》被普遍看作是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改编,但其"化鸟"结局引发了褒贬不一的评论。文章从川剧《柳荫记》的剧本内容、剧本发展、考古发现、田野调查四个维度综合研究了其"化鸟"不"化蝶"的铺排、沿袭、必然和缘由,揭示出川剧《柳荫记》"化鸟"结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柳荫记》 鸟” “梁祝”
下载PDF
破茧化蝶历沧桑——简述20世纪以来中国民间文学概念的发展历程
10
作者 王轩 《文化产业》 2022年第29期78-80,共3页
“民间文学”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源头是威廉·约翰·汤姆斯提出的“Folklore”一词,最早将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的学者是梅光迪。梅光迪虽然借用了汤姆斯的概念,实质上却在延续郑振铎的观点。此后,在民间文学与俗文学相分离的过程中... “民间文学”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源头是威廉·约翰·汤姆斯提出的“Folklore”一词,最早将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的学者是梅光迪。梅光迪虽然借用了汤姆斯的概念,实质上却在延续郑振铎的观点。此后,在民间文学与俗文学相分离的过程中,形成了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鲜明的历史特征。随着“帕里—洛德口头程式理论”以及鲍曼的“表演理论”等理论的传入,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中国民间文学的概念经历了一场革命性转变。这一转变的突出表现,是对民间文学生活属性的重视和强调。现通过比较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及使用,大致描绘出民间文学概念在中国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并以此作为进入民间文艺学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文学 破茧 口头程式理论 俗文学 表演理论 学术概念 郑振铎 梅光迪
下载PDF
金融助推返乡创业“破茧化蝶”
11
作者 李鹏 胡日忠 李艾珍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08年第6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破茧 资金周转 信贷政策 农村信用社 机床有限公司 农村信用工程 综合授信 县域经济发展 利息支出 信用社主任
下载PDF
《化蛹为蝶》:一种挣扎的美丽——纪录片编导王冬冬访谈
12
作者 刘洁 《南方电视学刊》 2007年第2期88-94,共7页
【访谈背景】 一个攻读自动控制专业的人,却有着一种天然的诗情,在缜密与疏放之间,这两种思维方式与感知情绪竟交结出了一种生命的和谐。这种和谐。又那么自然地交融在他的纪录片里。王冬冬就是这么—个人。
关键词 蛹为 纪录片 编导 挣扎 自动控制 思维方式 和谐 诗情
下载PDF
梁祝“化蝶”成因及其文化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静书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6年第1期29-32,共4页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源于浙东鄞县,但其“化蝶”结尾却产生于外地。本文对此作了考证,并论述了这一结尾产生的社会心理依据及其文化意义,对“团圆”性的结局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梁祝 团圆结局 意义
下载PDF
破茧化蝶,绽放精彩——《春联》教学设计及反思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第8期34-38,共5页
教材分析《春联》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4课的内容。本文是一篇优美的知识小品文,主要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用生动精练的语言介绍了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讲究对仗和声律美"的特点以及读春联的好处。
关键词 教材分析 破茧 自主学习 学语文 苏教版 贴春联 语言实践活动 激发动机 语言文字 多元评价
下载PDF
世界级超大型镍矿夏日哈木“破茧化蝶”——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找矿重大突破纪实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海虎 王丽华 《青海国土经略》 2014年第4期38-40,共3页
在"358"地质找矿行动纲要指引下,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中,夏日哈木——世界级超大型镍矿的破茧化蝶、浴火重生,无疑令世人为其惊艳面世而震惊,又为其诞生印迹想一探究竟。因为夏日哈木的找矿突破在中国地质找矿发展史上值... 在"358"地质找矿行动纲要指引下,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中,夏日哈木——世界级超大型镍矿的破茧化蝶、浴火重生,无疑令世人为其惊艳面世而震惊,又为其诞生印迹想一探究竟。因为夏日哈木的找矿突破在中国地质找矿发展史上值得一笔书写。夏日哈木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地处全国19个重点成矿区带之一的东昆仑西段。在以前找矿资料几乎空白的情况下,青海省地矿局下属的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于2011年在该地区发现夏日哈木铜镍钴矿床,并在不足三年的时间,完成从异常查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哈 地质矿产勘查 破茧 镍矿资源 重点成矿区带 一笔书 东昆仑 战略行动 异常查证 钴矿床
下载PDF
以身体极限喻精神超拔——评大型当代杂技剧《化·蝶》 被引量:2
16
作者 申霞艳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1年第5期101-108,共8页
大型当代杂技剧《化·蝶》对经典爱情故事《梁祝》进行创造性演绎,以开放的姿态融入戏剧、舞蹈、魔术等多种艺术和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本文对《化·蝶》进行细读,尝试从理论层面对其在美雅化和当代化方面所作的努力进行小结。... 大型当代杂技剧《化·蝶》对经典爱情故事《梁祝》进行创造性演绎,以开放的姿态融入戏剧、舞蹈、魔术等多种艺术和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本文对《化·蝶》进行细读,尝试从理论层面对其在美雅化和当代化方面所作的努力进行小结。杂技表演以象形、谐音、会意等多种方式探索蝴蝶破茧而出、重获新生、竭尽所能展现飞舞之蝶的精神光芒,弘扬中国文化的含蓄之美、中和之美。肩上芭蕾将整个杂技剧推上高潮,英台立于白云之巅,纯洁、高尚、专注,世俗的成见与之相形见绌,《化·蝶》以身体极限喻精神超拔的崇高品格对当代改造传统经典具有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杂技剧 肩上芭蕾 当代 杂技评论
下载PDF
蝶画,化蝶——学者型画家章利国先生花鸟画印象浅谈
17
作者 周鼎 张曼华 唐正妍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9期64-66,共3页
蝶画和花鸟画等内涵有别而又渊源不浅;章利国先生以"蝶画"《穿雪》等为代表的花鸟画作品创建出一方别样的世界;而先生的这种蝶画艺术创作可以说就是其毕生修为和学养的"化蝶"过程,这对当前传统的中国画艺术的创作... 蝶画和花鸟画等内涵有别而又渊源不浅;章利国先生以"蝶画"《穿雪》等为代表的花鸟画作品创建出一方别样的世界;而先生的这种蝶画艺术创作可以说就是其毕生修为和学养的"化蝶"过程,这对当前传统的中国画艺术的创作不无启发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鸟画 代表 美术学 艺术学 先生
下载PDF
多模态符号学视角下杭州城市身份构建研究——以中国民歌《化蝶》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兰艺婧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4期44-46,共3页
本文将以中国民歌《化蝶》为研究对象,以多模态符号学、音乐话语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歌曲歌词的活动图式,分析歌词的参与者、过程类型和歌词的环境等,从歌词的语言选择展示了民歌《化蝶》的身份:追求男女平等和谐,与外来文化求同存异,... 本文将以中国民歌《化蝶》为研究对象,以多模态符号学、音乐话语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歌曲歌词的活动图式,分析歌词的参与者、过程类型和歌词的环境等,从歌词的语言选择展示了民歌《化蝶》的身份:追求男女平等和谐,与外来文化求同存异,与时俱进,独立自主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符号学 身份
下载PDF
试论梁祝“化蝶”的文化内涵
19
作者 白宁 《商情》 2013年第31期162-162,共1页
“梁祝”是民间四大传说之一,流传时间久远,其中“化蝶”的结局更是让人们称颂,通过对“梁祝”故事的产生及其结尾进行分析,探讨梁祝“化蝶”背后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梁祝 内涵
下载PDF
破茧化蝶:语文教学拓展的原则和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丽君 《语文天地(小教版)》 2014年第9期3-4,共2页
语文教学的拓展是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展开的教学内容的延伸。"润物细无声"的拓展应该有效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巧妙设计教学拓展方式,能够非常容易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够非常轻松地深化文章主旨和思想,能够极... 语文教学的拓展是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展开的教学内容的延伸。"润物细无声"的拓展应该有效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巧妙设计教学拓展方式,能够非常容易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够非常轻松地深化文章主旨和思想,能够极大程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们要扩大语文教学的"生存空间",高效利用课堂内外的时间,在日常教学中不断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内容。具体来说,要通过五类不同方式的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效果 课堂内外 破茧 阅读教学 文章主旨 日常教学 教学重点 拓展阅读 生存空间 古诗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