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蝶形固定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朱小红 应雪 +1 位作者 游佳 敖红艳 《当代医学》 2024年第5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蝶形固定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的100例动静脉内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蝶形穿刺针固定,对照组... 目的探讨蝶形固定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的100例动静脉内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蝶形穿刺针固定,对照组采用横向穿刺针固定。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程度、内瘘穿刺针滑脱情况、血路管固定相关事件发生情况、透析血流量、静脉压及尿素清除指数(KT/V)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胶布松脱、穿刺针半脱出与穿刺针完全脱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路管固定过程中打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拉拽、重力下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透析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压、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蝶形固定能有效提升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并降低穿刺疼痛,有效防止穿刺针滑脱,减少血路管固定相关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透析血流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形固定 横向穿刺固定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下载PDF
蝶形固定法在双腔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慧 《护理与康复》 2017年第4期352-353,共2页
目的观察蝶形固定法在双腔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3例双腔PICC置管患者分别使用普通固定法和蝶形固定法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使用蝶形固定法期间,93.94%患者PICC导管无移位,96.97%患者皮肤无损伤,固定妥贴100.00%,96.97%... 目的观察蝶形固定法在双腔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3例双腔PICC置管患者分别使用普通固定法和蝶形固定法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使用蝶形固定法期间,93.94%患者PICC导管无移位,96.97%患者皮肤无损伤,固定妥贴100.00%,96.97%患者感觉舒适,与普通固定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蝶形固定法在双腔PICC导管妥善固定、减少局部皮肤反应等方面比普通固定法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导管 蝶形固定 应用
下载PDF
阴茎根部蝶形固定在隐匿性阴茎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健 钟光俊 熊鹰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6期473-475,共3页
目的 介绍并探讨阴茎根部蝶形固定在儿童隐匿性阴茎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0年8月在我科行阴茎根部蝶形固定隐匿性阴茎成形术(“蝶形固定法”)治疗的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时间、手术前后阴茎长度变... 目的 介绍并探讨阴茎根部蝶形固定在儿童隐匿性阴茎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0年8月在我科行阴茎根部蝶形固定隐匿性阴茎成形术(“蝶形固定法”)治疗的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时间、手术前后阴茎长度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阴茎回缩率及效果满意度。结果 80例隐匿性阴茎患儿均顺利实施蝶形固定法,平均手术时间(61.4±8.8)min。术后阴茎长度平均(5.61±1.15)cm,较术前(2.14±0.53)cm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个月复诊,阴茎水肿9例,伤口裂开未愈合1例,未见伤口感染及血肿形成;术后半年随访见阴茎瘢痕赘生5例,阴茎回缩1例,外观满意度为91.25%。结论 阴茎根部蝶形固定在儿童隐匿性阴茎成形术中应用效果较好,术后外观满意度高,再回缩率低,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阴茎 蝶形固定 阴茎成形术 儿童
下载PDF
蝶形固定加遮盖法在院外患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薛莲 利梅芬 陆敏娟 《循证护理》 2017年第4期368-370,共3页
我院儿科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低,为此对300例使用留置针患儿,采用蝶形固定加医用纱布敷料遮盖法固定留置针,留置率达83.7%,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无留置针问题的纠纷。
关键词 蝶形固定 遮盖法 患儿 留置针 院外
下载PDF
两种固定方法在重症患者PICC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5
作者 刘欢 李毅 +2 位作者 李彩花 付禄 匡文洋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1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纸胶蝶形交叉固定与加压固定胶带人字形交叉固定在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0月1日~2023年3月31日实施PICC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加压人字形组与纸胶蝶形组各40例,加压人... 目的:探讨并比较纸胶蝶形交叉固定与加压固定胶带人字形交叉固定在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0月1日~2023年3月31日实施PICC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加压人字形组与纸胶蝶形组各40例,加压人字形组患者以加压固定胶带人字形交叉固定PICC,纸胶蝶形组以纸胶蝶形交叉固定PICC;比较两组PICC渗液情况、固定材料更换次数、非计划拔管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红肿]、患者满意度。结果:加压人字形组PICC渗液情况优于纸胶蝶形组(P<0.05),固定材料更换次数、非计划拔管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纸胶蝶形组(P<0.01,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纸胶蝶形组(P<0.01)。结论:加压固定胶带人字形交叉固定用于PICC固定中可改善其渗液情况,减少固定材料更换次数,降低非计划拔管及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胶蝶形交叉固定 加压固定胶带 人字形交叉固定 PICC 非计划拔管
下载PDF
蝶形与普通固定方法在胸腹腔引流导管固定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海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6期281-282,共2页
目的 :对比蝶形固定方法与普通固定方法在胸腹腔引流导管固定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96例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地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的引流导管采用普通固定方法进行固定,而对实验... 目的 :对比蝶形固定方法与普通固定方法在胸腹腔引流导管固定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96例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地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的引流导管采用普通固定方法进行固定,而对实验组患者的引流管采用蝶形固定方法进行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反应和导管固定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有15例患者出现了不适感,有10例出现了导管脱出情况。实验组患者有4例患者出现了不适感,有1例患者出现了导管脱出情况,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蝶形固定方法可明显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脱管的情况,并减轻导管对患者皮肤的牵拉,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更容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形固定方法 恶性胸腹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普通固定方法
下载PDF
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廖穗祥 郑勇强 +3 位作者 张东升 李洪吉 夏虹 王建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5-540,共6页
目的 :评价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选取6具新鲜冰冻人体枕颈部标本,年龄为20~35岁,男3具,女3具。每具标本解剖截取其C6以上的部位,保留枕骨粗隆以下的颅骨骨性结构及其与颈椎相连的韧带部分,仔细剔除附着... 目的 :评价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选取6具新鲜冰冻人体枕颈部标本,年龄为20~35岁,男3具,女3具。每具标本解剖截取其C6以上的部位,保留枕骨粗隆以下的颅骨骨性结构及其与颈椎相连的韧带部分,仔细剔除附着于颅脊交界区骨性结构周围的肌肉组织,完整地保留该区域的各种韧带与关节囊,制作为正常模型(N组),用Motion Analysis三维运动测试机测量C0~C3节段的屈伸、侧屈及旋转三维运动范围(ROM);然后离断寰枢椎间横韧带,制成寰枢椎的失稳模型(UN组),测量C0~C3节段的屈伸、侧屈及旋转三维ROM;再将每具标本进行新型蝶形枕颈系统固定,蝶形枕骨板先后依次以11枚螺钉固定(A组)、以7枚螺钉固定(B组)及以3枚螺钉固定(C组),最后每具标本进行SUMMIT系统固定(D组),每种固定后测量C0~C3节段的屈伸、侧屈及旋转三维ROM。对蝶形枕骨板不同的固定方式与寰枢正常模型、失稳模型及SUMMIT系统固定进行组间比较,比较A、B、C、D组内固定方式中枕颈部的屈伸、侧屈及旋转三维稳定性。结果:在6种不同工况下,A、B、C、D组固定方式稳定性均优于正常组及失稳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方向上的比较,A、B、C、D四种内固定方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左右旋转方向上,A、B、C、D四种不同固定方式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其中B、C、D三种内固定方式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与B、C、D三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固定与SUMMIT内固定系统固定一样能提供有效的力学固定强度,其中以11枚螺钉固定的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固定在旋转稳定性上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融合术 寰枢椎脱位 蝶形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用骶髂前路蝶形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8
作者 方新友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4期295-296,共2页
目的 :对比分析用骶髂前路蝶形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2例骶髂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重建钢板内固... 目的 :对比分析用骶髂前路蝶形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2例骶髂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重建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骶髂前路蝶形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其手术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术中钢板放置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的优良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10.882,P<0.05)。结论 :与采用传统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相比,采取骶髂前路蝶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骶髂关节损伤可取得更优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前路蝶形钢板内固定 传统重建钢板 骶髂关节损伤 疗效
下载PDF
改良蝶形夹板固定治疗本奈特骨折46例报告
9
作者 李得荣 辛俊宝 《中医正骨》 2000年第5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本奈特骨折 改良蝶形夹板固定 治疗
下载PDF
蝶形胶布牵拉固定并填塞食用白糖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罗春波 《西藏医药》 2012年第2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蝶形胶布牵拉固定并填塞食用白糖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53例,术后7d拆线后去除切口坏死肉芽组织,给予填塞食用白糖并用蝶形胶布牵拉固定... 目的探讨蝶形胶布牵拉固定并填塞食用白糖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53例,术后7d拆线后去除切口坏死肉芽组织,给予填塞食用白糖并用蝶形胶布牵拉固定处理;B组45例,按照常规消毒清创换药处理。结果两组均痊愈。A组术后住院(12±4)d,少于B组的(15±7)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总费用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蝶形胶布牵拉固定并填塞食用白糖是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蝶形胶布固定
下载PDF
3种固定腹腔引流管方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佳昕 姜秀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7期327-32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164例,随机分为A(59例)、B(54例)、C(51例),分别给予3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固定、导管固定装置固定、3M医用透气胶布蝶形交叉固定... 目的探讨不同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164例,随机分为A(59例)、B(54例)、C(51例),分别给予3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固定、导管固定装置固定、3M医用透气胶布蝶形交叉固定。结果A组脱管率、胶布过敏率(0.00%,0.00%)均低于B组(1.85%、3.70%)、C组(11.76%、15.69%),B组低于C组(P<0.05);A组固定材料更换时间较B、C组长(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护理中,采用3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固定法固定腹腔引流管固定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引流管 肝胆外科 3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固定 导管固定装置固定 3M医用透气胶布蝶形固定
下载PDF
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湿化管固定方法的改良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淑云 姜方方 +2 位作者 石晏荣 高静 吴楠楠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6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患者标准化的湿化管固定方法,为喉癌术后患者标准化护理管理准则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06~2019-01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咽喉头颈外科住院的91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3组,“一”形固...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患者标准化的湿化管固定方法,为喉癌术后患者标准化护理管理准则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06~2019-01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咽喉头颈外科住院的91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3组,“一”形固定组32例,蝶形固定组30例,弹力线固定组29例,“一”形固定组按照常规固定方法固定,蝶形固定组和弹力线固定组采用标准化固定方法固定,比较3组患者湿化管全天再固定次数、全天再固定总时间、全天再固定经济支出及湿化效果的差异。结果:3组间全天再固定次数差异显著,其中,弹力线固定组固定次数最少,“一”形固定组固定次数最多。且3组间全天再固定总时间、全天再固定经济支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力线组湿化满意可达96.6%,显著高于蝶形固定组73.3%和“一”形固定组68.8%(P<0.05)。结论:标化后的湿化管固定方法在保证湿化效果的前提下,能显著提高护士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患者 湿化管固定 蝶形固定 弹力线固定
下载PDF
蝶形胶布牵拉合并方纱填塞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脂肪液化50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豪 王岚 苏胜红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584-585,共2页
目的探讨蝶形胶布拉合并方纱填塞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脂肪液化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50例,术后7 d拆线后拉紧切口切缘对合用蝶形胶布固定并用方纱填塞,伤口每天换药;B组5... 目的探讨蝶形胶布拉合并方纱填塞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脂肪液化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50例,术后7 d拆线后拉紧切口切缘对合用蝶形胶布固定并用方纱填塞,伤口每天换药;B组56例,每天换药,尽量挤净切口渗液,用75%乙醇及50%葡萄糖注射液纱布交替湿敷,直到切口干燥,拆除缝线。结果两组均痊愈。A组术后住院(11±3)d少于B组的(15±8)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总费用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蝶形胶布拉合并方纱填塞是处理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脂肪液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腹部切口 脂肪组织液化 蝶形胶布固定
下载PDF
前端开口式PICC导管两种固定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盈 熊丹莉 马培芳 《中国临床护理》 2016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在减少前端开口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自由进出体内的频次和减轻导管翼对皮肤受损的效果。方法将180例前端开口式PICC带管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在减少前端开口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自由进出体内的频次和减轻导管翼对皮肤受损的效果。方法将180例前端开口式PICC带管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实验组使用无菌3M免缝胶带打2折后蝶形交叉固定导管翼。比较2组导管自由进出体内的频次和导管翼下皮肤受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自由进出体内的频次和导管翼下皮肤受损情况少于对照组(χ2=27.233,P=0.000;P=0.000)。结论在前端开口式PICC导管维护中使用无菌3M免缝胶带交叉固定,可减少患者带管期间导管的移位和皮肤受损,保证患者治疗和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3M免缝胶带 蝶形交叉固定 PICC
下载PDF
“蝶”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振华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18期56-56,共1页
目的探讨应用蝶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骨科2009年2月-2009年12月对40例桡骨远端骨折行掌侧切开复位蝶形LCP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5~10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 目的探讨应用蝶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骨科2009年2月-2009年12月对40例桡骨远端骨折行掌侧切开复位蝶形LCP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5~10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结论蝶形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尤其对于不稳定型以及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能够牢固维持复位,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形LCP内固定 桡骨骨折 掌侧入路
下载PDF
不同气管插管固定法对颅内病变急性期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玉福 《青海医药杂志》 2019年第8期17-18,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气管插管固定法对颅内病变急性期颅内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及ICU中的危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予以改良蝶形胶布固定法行固定处理,对照组予以传统固定法进行气管插管固定... 目的:分析不同气管插管固定法对颅内病变急性期颅内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及ICU中的危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予以改良蝶形胶布固定法行固定处理,对照组予以传统固定法进行气管插管固定。结果:观察组固定良好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前,两组患者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观察组患者颅内压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明显(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插管前后颅内压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插管后颅内压明显上升(P<0.05)。结论:改良蝶形胶布固定法在针对颅内病变患者气管插管治疗时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患者在该固定方式处理下有同样的固定效果,且不会对颈静脉造成压迫,不影响颅内静脉血回流,进而不会导致颅内压增高,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蝶形胶布固定 传统固定 颅内病变 颅内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