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价值及实践路径——以青海省为例
1
作者 李婉侠 王博 《新丝路》 2024年第35期0090-0092,共3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是确保党始终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是助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打开新局面的内在要求。青海作为高原欠发达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独...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是确保党始终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是助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打开新局面的内在要求。青海作为高原欠发达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独特的政治地位和文化背景,历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文章以青海省为例,结合民族地区大学生特点,通过契合课程内容,夯实理论根基;完善协调育人机制,汇聚合力;建强教学队伍,强化师资力量等实践路径,探索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高校 习近平文化 青海省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路径研究
2
作者 张哲 乔德中 《文教资料》 2024年第9期89-92,共4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关乎民族地区高校立德树人成效,有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当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过程中,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面临困境,为了应对这些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关乎民族地区高校立德树人成效,有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当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过程中,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面临困境,为了应对这些困境,民族地区高校应通过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丰富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内容、开展“大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地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高校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3
作者 余婷 《贵州教育》 2024年第2期11-13,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是推进党的民族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课程,其不但关乎立德树人的成效,还关乎民族地区大学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是推进党的民族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课程,其不但关乎立德树人的成效,还关乎民族地区大学生的观念形成,更关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成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具有耦合性,可通过课程内容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引导民族地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助力党的民族工作有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高校 教学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路径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丽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26-29,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针对当前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结合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在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针对当前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结合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在系统科学视域下,整体考量民族地区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协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并探讨优化融入的系统创新路径,如通过结合各门思政课内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准融入教学;借助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载体创设有利融入的人文环境等,以便取得系统整体最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 路径探析
下载PDF
习近平民族团结思想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程欣 张舒 李琳颖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习近平民族团结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飞跃。这一思想在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过程中关键要坚持立德树人的融入理念,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入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入策... 习近平民族团结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飞跃。这一思想在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过程中关键要坚持立德树人的融入理念,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入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入策略。每门课程各有侧重,协同发力;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充分运用案例式教学;积极探索参与式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 高校 路径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雪萍 首莉 《百色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92-97,共6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增强各族人民“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优势,必须充分发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增强各族人民“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优势,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具有特殊性,也存在一些困难。民族地区高校应当积极主动在思政课程建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共知”“共情”“共行”等方面着力,切实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程体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 高校 程建设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卓 黄滩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8-82,共15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目标高度契合,旨在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同时关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民族地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因此,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不仅是高... 在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目标高度契合,旨在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同时关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民族地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因此,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不仅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民族地区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涵,即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培养历史自觉与自信,有效彰显育人功能;梳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内涵,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中的具体内容,确保融入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此基础上,研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课程思政共融之道,构建一套系统的融入机制,包括挖掘政治元素、构建协同育人模式、拓展场域实践以及实施长效规划等方面。以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使其成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自觉认同和践行的价值理念,有助于培养出一批具备深厚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 高校
下载PDF
论“两个确立”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理路
8
作者 蒋永强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两个确立”作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成果,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两个确立”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其必然的逻辑理路,具体表现在为何融、融什么、怎么融的逻辑架构中。从为何融入的视角看,需要从“两个确立”教育... “两个确立”作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成果,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两个确立”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其必然的逻辑理路,具体表现在为何融、融什么、怎么融的逻辑架构中。从为何融入的视角看,需要从“两个确立”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先进价值方面,阐明融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两个确立”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契合方面,说明融入可行性和可能性。从融什么的视角看,核心在于将“两个确立”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实践要求融入思政课。从怎么融的视角看,“两个确立”教育融入思政课既要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贯通性与融通性、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又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协同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确立”教育 高校 融入 逻辑理路
下载PDF
“四个自信”融入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进路探析
9
作者 钟彬彬 王海亭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5期15-20,共6页
“四个自信”为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关系到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团结和繁荣发展。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将“四个自信”有机融入思政课,对边疆民族地区提升思政育人能力、巩固思政课育人实效,必要且重要。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从深... “四个自信”为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关系到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团结和繁荣发展。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将“四个自信”有机融入思政课,对边疆民族地区提升思政育人能力、巩固思政课育人实效,必要且重要。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从深挖地方特色资源、优化思政课堂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着力,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增强中华民族认同,使“四个自信”入脑、入心、入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自信” 边疆民族地区 高校 实践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融入民族自信教育研究
10
作者 杨建春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共3页
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民族自信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其主要内容体现在增强学生对民族自信的全面认知,增强学生对民族自信的深厚情感,增强学生对民族自信的坚定意志,增强学生对民族自信的行动自觉。其主要路径包括在教... 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民族自信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其主要内容体现在增强学生对民族自信的全面认知,增强学生对民族自信的深厚情感,增强学生对民族自信的坚定意志,增强学生对民族自信的行动自觉。其主要路径包括在教学目标上着力提高民族自信教育引领力,在教学内容上着力提高民族自信教育渗透力,在教学形式上着力提高民族自信教育吸引力,在教师素质上着力提高民族自信教育驾驭力。通过教育教学大力增强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起奋发向上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民族自信教育 内容及路径
下载PDF
民族地区高校中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11
作者 秦玉娜 张学武 崔昊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7-1498,共2页
课程思政是目前全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指导方向,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是高校教师的一项巨大的考验和重要的历史使命。延边大学坚持铸牢主线意识,提质思政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挖掘思政元素,加强师资培训和... 课程思政是目前全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指导方向,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是高校教师的一项巨大的考验和重要的历史使命。延边大学坚持铸牢主线意识,提质思政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挖掘思政元素,加强师资培训和发挥导师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课程思政在中医学学研究生教育教学中的发展应用提供了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 研究生 民族地区高校 中医学
下载PDF
数智、话语与变革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建设守正与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健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1-119,共9页
高校思政课建设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在数智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紧扣教育数字化的时代变革脉搏,突出课程领航地位,注重课程内涵建设,... 高校思政课建设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在数智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紧扣教育数字化的时代变革脉搏,突出课程领航地位,注重课程内涵建设,及时掌握教育数字化的话语权,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和智慧化创新变革,从而推动数智创新,加快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完善数智设施,优化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智慧化育人环境;培育数智思维,提高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推动数智共享,打造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集群结对共建机制;依托数智平台,构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数智生态体系,不断提高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育人质量,为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而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时代话语 教育变革 边疆民族地区 高校 守正创新
下载PDF
民族地区高校通识课中国古代科技史课程思政元素与路径探索——以西藏大学为例
13
作者 周艳霞 周毅 《大学教育》 2024年第6期98-101,共4页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通识课作为高校公选课有着不同专业的选课学生,民族地区因多处在祖国边陲尤其有着加强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文章以西藏大学开设的通识课中国古代科技史...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通识课作为高校公选课有着不同专业的选课学生,民族地区因多处在祖国边陲尤其有着加强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文章以西藏大学开设的通识课中国古代科技史为例,凸显其通识、历史与思政课相结合的特点,挖掘课程当中显性、隐性的思政元素并运用新教学方法进行实践,编写特色讲义,总结课程思政成效,找到更加适合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为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增添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通识 中国古代科技史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14
作者 曾宁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提出并论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一要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意义,二要把握融入教学领域的主要内容和着力点,三要探索融入的方式与路径,教育引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提出并论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一要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意义,二要把握融入教学领域的主要内容和着力点,三要探索融入的方式与路径,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立足基本国情,坚定历史自信,深刻领悟蕴含在中国人民中的磅礴伟力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坚信用新的团结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校 民族团结 融入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认同机制研究
15
作者 谢霄男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期188-191,196,共5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本质上是一个价值认同的过程,认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形成动力机制、建立导向机制、健全保障机制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本质上是一个价值认同的过程,认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形成动力机制、建立导向机制、健全保障机制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认同。形成动力机制,需要以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为思想动力,以认清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为利益动力,以唤起受教育者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为情感动力;建立导向机制,需要以深化理论学习为基石、以增强民族团结为支撑、以构筑精神家园为抓手,建立起相应的研究机制、育人机制以及宣传机制;健全保障机制,需要建设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认同规划设计保障机制、具有协调性与规范性的认同组织管理保障机制、具有多维性与动态性的认同评价反馈优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校 民族团结 认同机制 宣传机制
下载PDF
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金课”建设探索
16
作者 秦端茜 戚如强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9-125,共7页
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将理论课堂与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社会“大课堂”相连接的重要渠道。文章认为,推进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金课”建设工作,要充分认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强调运用地方民族元素深刻... 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将理论课堂与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社会“大课堂”相连接的重要渠道。文章认为,推进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金课”建设工作,要充分认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强调运用地方民族元素深刻讲好“道理”的必要之举,以“大思政课”提升民族地区教学效能的现实之需、适应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育人队伍培养的应有之策,阐述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金课”建设的基本遵循,强调地域特殊性与教育普遍性相融合、学法传统性与教法创新性相融合、情感高认同与文化重传承相融合,从由内而外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交融的高阶性、整合地域资源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性和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挑战度入手,探讨推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金课”建设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高校 实践教学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研究
17
作者 董西飞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6-80,共5页
高等学校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责任。思政课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是提升育人实效的必然选择。在... 高等学校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责任。思政课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是提升育人实效的必然选择。在当前的融入过程中,存在教育理念有待更新、课程协同性不强、资源平台运用不足等现实困难,需要打牢理论根基、夯实教学基础、培养情感纽带、强化技术支撑,全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校
下载PDF
应为、可为、何为:民族团结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18
作者 杨晓江 《教育进展》 2024年第1期775-780,共6页
民族团结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党的民族工作、加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必然要求。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分析思政课何以可能增进民族团结,为了落实立德树人任务、适应学生群体状况、守护意识形... 民族团结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党的民族工作、加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必然要求。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分析思政课何以可能增进民族团结,为了落实立德树人任务、适应学生群体状况、守护意识形态安全,思政课教学必须要承担起推进民族工作的责任。通过强化主体意识、整合优质资源、强化多维协同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方位高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人才、培育人才、输送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教育 高校 教学
下载PDF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19
作者 彭兰晔 《党史文苑》 2024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2014年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及党章中又使用“铸牢”一词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 2014年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及党章中又使用“铸牢”一词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对做好民族工作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大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使命,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 战略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 创造性 融入 基础性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高校思政课研究
20
作者 罗金拉么 《新丝路》 2024年第3期139-141,共3页
文章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高校思政课对深入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大学生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有着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高校思政课面临着师资队伍... 文章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高校思政课对深入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大学生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有着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高校思政课面临着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学方式有待创新、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共同体意识的占比小等现实困境,并提出了民族高校可以建设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政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高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