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化哲学视域下马克思哲学与先秦儒家思想的融通性建构--兼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飞
刘卓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4,共5页
从文化哲学的视域审视马克思哲学与先秦儒家思想,二者在理论进路、理论阈限和理论目的上的趋同使得对两者进行融通性建构成为可能。而两者在人与实践两个概念上的双重互补关系是这种融通性建构的基本要点。同时,对人与实践两个概念内涵...
从文化哲学的视域审视马克思哲学与先秦儒家思想,二者在理论进路、理论阈限和理论目的上的趋同使得对两者进行融通性建构成为可能。而两者在人与实践两个概念上的双重互补关系是这种融通性建构的基本要点。同时,对人与实践两个概念内涵的重新诠释,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这种建构的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帮助中华民族重塑其民族主体价值体系,并以此为文化力量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相抗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哲学
马克思哲学
先秦儒家思想
融通性建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哲学视域下马克思哲学与先秦儒家思想的融通性建构--兼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飞
刘卓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政行学院
出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4,共5页
基金
刘卓红教授主持的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理性与价值重建--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批准号:07BZX010)的中期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从文化哲学的视域审视马克思哲学与先秦儒家思想,二者在理论进路、理论阈限和理论目的上的趋同使得对两者进行融通性建构成为可能。而两者在人与实践两个概念上的双重互补关系是这种融通性建构的基本要点。同时,对人与实践两个概念内涵的重新诠释,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这种建构的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帮助中华民族重塑其民族主体价值体系,并以此为文化力量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相抗衡。
关键词
文化哲学
马克思哲学
先秦儒家思想
融通性建构
分类号
B2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化哲学视域下马克思哲学与先秦儒家思想的融通性建构--兼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
李飞
刘卓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