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比多重灵敏度编码与基于螺旋桨技术弥散加权成像显示鼻咽癌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梓杰 胡玉芳 +2 位作者 覃宝仪 周智鹏 杨新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1-284,共4页
目的对比多重灵敏度编码弥散加权成像(MUSE-DWI)与基于周期性旋转重叠平行线增强重建技术(PROPELLER,即螺旋桨技术)的PROPELLER DUO-DWI显示鼻咽癌的价值。方法对25例经活检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采集MUSE-DWI及PROPELLER DUO-DWI,对比2... 目的对比多重灵敏度编码弥散加权成像(MUSE-DWI)与基于周期性旋转重叠平行线增强重建技术(PROPELLER,即螺旋桨技术)的PROPELLER DUO-DWI显示鼻咽癌的价值。方法对25例经活检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采集MUSE-DWI及PROPELLER DUO-DWI,对比2种图像的主观评价指标(图像清晰度、图像伪影及变形)和客观评价指标,即病灶信噪比(SNR)及对比信噪比(CNR)。结果MUSE-DWI显示鼻咽癌清晰度评分及病灶SNR、CNR均优于PROPELLER DUO-DWI(P均<0.01),图像伪影及变形评分均低于PROPELLER DUO-DWI(P均<0.05)。结论相比PROPELLER DUO-DWI,MUSE-DWI显示鼻咽癌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质量控制 弥散磁共振成像 多重灵敏度编码 螺旋桨技术
下载PDF
螺旋桨技术扩散加权成像+常规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孟成立 魏牛 +1 位作者 李红敏 钱伟军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0年第6期649-651,共3页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老年人多发,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发现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目前多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但术前应进行准确分期检查,尤其是T分期对是否选择TME手术方式尤为重要...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老年人多发,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发现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目前多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但术前应进行准确分期检查,尤其是T分期对是否选择TME手术方式尤为重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具有无创、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等优点,能清晰显示软组织,但检查时间较长,且需多次扫描,临床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1]。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目前MRI唯一能显示水分子扩散信息的成像技术,对直肠周围组织鉴别敏感性较高,对直肠癌分期鉴别准确[2]。而螺旋桨技术扩散加权成像(DUODWI)技术克服了传统DWI技术伪影大、分辨率低的劣势,具有更好的图像信噪比及消除伪影的优势[3,4],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软组织分辨率 常规磁共振成像 螺旋桨技术 生命质量 多方位成像 直肠癌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LAVA技术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8
3
作者 宋承东 曾光 +1 位作者 黄鼎祥 周聪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快速容积扫描(LAVA)技术诊断肝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DWI联合LAVA技术检查25例原发性肝癌、20例肝血管瘤和21例肝脏转移癌,比较各组DWI ADC值、信号增强比值(SER)、最大下降斜率(MSD)、正...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快速容积扫描(LAVA)技术诊断肝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DWI联合LAVA技术检查25例原发性肝癌、20例肝血管瘤和21例肝脏转移癌,比较各组DWI ADC值、信号增强比值(SER)、最大下降斜率(MSD)、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和峰值(PV)等相关指标,比较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肝血管瘤ADC值[(2.34±0.28)×10-3mm2/s]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1.27±0.25)×10-3mm2/s]和肝脏转移癌[(1.32±0.24)×10-3mm2/s,P<0.05];肝血管瘤患者MSI(362.4±68.1)、PV(583.6±74.4)、MSD(97.6±42.8)和PEI(285.8±47.0)明显高于肝转移癌和原发性肝癌(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MSI(285.2±78.7)、PV(496.8±72.2)、MSD(85.2±37.8)和PEI(234.9±72.4)明显高于肝转移癌[分别为(267.5±72.6)、(404.4±68.3)、(73.4±34.2)和(202.6±84.1),P<0.05],而三组SE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Ⅰ型曲线(68.0%)显著高于肝血管瘤(10.0%)和肝转移癌(0.0%,P<0.05),肝脏转移癌Ⅱ型曲线(76.2%)高于原发性肝癌(20.0%)和肝血管瘤(20.0%)(P<0.05),肝血管瘤Ⅲ型曲线(70.0%)高于肝转移癌(23.8%)和原发性肝癌(12.0%,P<0.05);DWI联合LAVA增强扫描对各种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100.0%)均明显高于两单项检查(P<0.05)。结论 DWI和LAVA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快速容积扫描技术
下载PDF
MRI读出方向上的分段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颅脑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邵晓宁 张雪萍 +1 位作者 杨子涛 程敬亮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评价MRI读出方向上的分段扩散成像技术(RESOLVE)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颅脑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例颅脑病变患者,采用3.0 T超导MRI仪,扫描序列为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ss-EPI)DWI及RESOLVE DWI,回顾性分析20例... 目的:评价MRI读出方向上的分段扩散成像技术(RESOLVE)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颅脑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例颅脑病变患者,采用3.0 T超导MRI仪,扫描序列为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ss-EPI)DWI及RESOLVE DWI,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MRI所提示颅脑占位的图像,评价两种扫描序列的DWI图像,并进行图像综合评分。测量两种扫描序列的图像信噪比、畸变部分面积及病灶区域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作为客观图像评价标准,并比较两种扫描序列的图像综合评分、信噪比、畸变部分面积及ADC值的差异。结果:RESOLVE DWI序列评分显著高于ss-EPI DWI序列,信噪比显著增加,图像畸变面积显著减小,两种扫描序列之间ADC值无显著差异。结论:RESOLVE DWI序列可明显提高图像质量,清晰显示颅脑占位病变而不改变ADC值,有利于颅脑占位病变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病变 分段扩散成像技术 弥散加权成像 图像质量 信噪比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技术对肝癌分期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玲 赵梓君 +3 位作者 陈亮 许焕才 王长杰 金龙云 《医学综述》 2014年第5期910-91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LAVA)技术对肝癌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肝癌患者17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77例患者的磁共振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LAVA)技术对肝癌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肝癌患者17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77例患者的磁共振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DWI序列、LAVA技术、DWI+LAVA技术三种序列的检查方法对直径<3 cm的小肝癌检出率、血管瘤栓的检出率及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结果 DWI+LAVA技术序列小肝细胞癌的检出率为73.73%、血管瘤栓的检出率为74.19%、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为77.22%,均著显高于LAVA技术、DWI两种序列(均P<0.05)。结论 DWI联合LAVA技术对肝癌分期有着重要的辅助指导意义,可以在临床推广此种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技术 肝癌分期 研究
下载PDF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食管癌精准放化疗的效果预测和价值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丁丁 郑香 +2 位作者 史利红 付敬华 张文艳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239-241,245,共4页
目的探究对行精准放化疗食管癌患者施行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预测疗效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72例食管癌患者(均施行精准放化疗)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CT扫描(对照组)、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观察组)扫描... 目的探究对行精准放化疗食管癌患者施行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预测疗效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72例食管癌患者(均施行精准放化疗)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CT扫描(对照组)、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观察组)扫描,以病理标本收缩比回推至实际病变长度为参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食管癌病变测量长度,并随访半年,比较表现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观察组中,b=600 s/mm^(2)测量的病变长度和实际病变长度最接近,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和观察组b=400、800 s/mm^(2)测量的病变长度均和实际病变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后不同b值情况下ADC值均较放化疗前更高(P<0.05)。缓解组放化疗后ADC值较未缓解组更高(P<0.05)。未复发组放化疗后ADC值较复发组更高(P<0.05)。结论对行精准放化疗食管癌患者施行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有助于评估其放化疗效果及预后,对医师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具有良好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放化疗 食管癌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预测 疗效
下载PDF
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对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晓青 文明 +3 位作者 路彦斌 郝铮铮 王丽丹 高艳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6期96-97,共2页
目的: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过程中,施以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干预,观察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纳入的病理学确诊肝脏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接受本院诊断。行常规磁共振诊断及DWI诊断,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目的: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过程中,施以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干预,观察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纳入的病理学确诊肝脏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接受本院诊断。行常规磁共振诊断及DWI诊断,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肝细胞癌、肝转移瘤ADC指标相比肝血管瘤指标并无明显差异。以上三种指标与肝囊肿对比,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DWI技术有利于鉴别肝脏良恶肿瘤,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肝脏 肿瘤
下载PDF
胸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肺癌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丁丁 郑香 +2 位作者 史利红 付敬华 张文艳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2175-2177,2181,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肺癌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肺癌患者,在CT模拟定位当日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定位扫描,获取图像,于CT、DWI图像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 目的探讨胸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肺癌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肺癌患者,在CT模拟定位当日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定位扫描,获取图像,于CT、DWI图像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设定放疗靶区,制定放疗计划,比较两种技术具体差异值。结果CT勾画GTV高于D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伴肺不张或(和)阻塞性肺炎者CT测得GTV值高于DWI(P<0.05);肺癌伴肺不张或(和)阻塞性肺炎者ADC值明显高于肿瘤组织(P<0.05)。结论胸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可有效显示肿瘤体积,为精确放疗靶区勾画提供依据,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放疗 靶区勾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下载PDF
双能CT技术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雷静 韩丹 邓亚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7期62-63,共2页
直肠癌比较常见是胃肠道中恶性肿瘤之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饮食结构,环境变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多数患者发现时已至中晚期。近30年直肠癌的辅助治疗发生了巨大改进,尤其对于中晚期肿瘤、术后复发病例,非手术治疗是缓解病情,... 直肠癌比较常见是胃肠道中恶性肿瘤之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饮食结构,环境变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多数患者发现时已至中晚期。近30年直肠癌的辅助治疗发生了巨大改进,尤其对于中晚期肿瘤、术后复发病例,非手术治疗是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双能CT技术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LIPO技术对肝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刘莹 石喻 +3 位作者 于兵 史凯宁 尚靳 郭启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38-442,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运用LIPO技术前后图像质量的差异。材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健康志愿者34名,对其在3.0 T MR成像系统上行b=800 s/mm2的DWI-LIP... 目的探讨肝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运用LIPO技术前后图像质量的差异。材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健康志愿者34名,对其在3.0 T MR成像系统上行b=800 s/mm2的DWI-LIPO序列和常规DWI序列扫描。由两名测量者测量不同DWI序列肝脏不同部位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ecient,ADC),并由两名观察者同时评价不同DWI序列肝脏不同部位的脂肪伪影评分(scores of fat artifact,SFA)。通过比较DWI-LIPO和常规DWI序列的SNR、SFA,评价两个序列的图像质量。结果两名测量者测得同一序列、肝脏相同部位的SNR、ADC值无统计学差异(Z≥-0.453,P≥0.651;t≥-1.366,P≥0.191)。DWI-LIPO序列肝脏不同部位的SNR明显高于常规DWI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590≤Z≤-3.291,P≤0.001);DWI-LIPO序列肝顶水平、肝右下角水平的SFA低于常规DWI序列(P=0.001、0.039)。不同序列、肝脏不同部位的ADC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DWI运用LIPO技术后可以增加肝脏脂肪抑制效果,提高图像质量,但不影响其AD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LIPO技术 肝脏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并行采集技术在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凯 王卉 +1 位作者 赵建国 李宁福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17-418,共2页
为评价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ASSET)在颅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30例患者同时行颅脑核磁共振弥散成像(DWI)与加ASSET技术的DWI检查资料。结果,常规DWI在气颅交界区磁感应性伪影明显高于加ASSET技术的DWI,尤其在颞叶与额叶... 为评价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ASSET)在颅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30例患者同时行颅脑核磁共振弥散成像(DWI)与加ASSET技术的DWI检查资料。结果,常规DWI在气颅交界区磁感应性伪影明显高于加ASSET技术的DWI,尤其在颞叶与额叶显示较差,而且,前者组织间对比也低于后者。表明加ASSET技术的DWI图像质量好,组织间对比高,磁感应性伪影明显降低,利于边缘小病灶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52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全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5期125-125,共1页
目的: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52例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患者在介入前及介入后第7天采取DWI诊断。结果:治疗前后肿瘤组织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300... 目的: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52例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患者在介入前及介入后第7天采取DWI诊断。结果:治疗前后肿瘤组织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300s/mm^2、500s/mm^2、700s/mm^2时,治疗前后ADC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时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肝癌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食管癌患者放疗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金岭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5期1448-1450,共3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在食管癌患者放疗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6年1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5例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扫描,根据患者病情缓解情况分组,缓解...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在食管癌患者放疗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6年1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5例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扫描,根据患者病情缓解情况分组,缓解组(n=30),未缓解组(n=15);有无复发分组,复发组(n=9),未复发组(n=36)。比较缓解与未缓解患者治疗前、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食管癌病变长度及复发与未复发患者ADC值、食管癌病变长度。结果:两组治疗前ADC值与食管癌病变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缓解组相比,缓解组治疗后ADC值较高,食管癌病变长度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ADC值较低,食管癌病变长度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DWI可由ADC值及病变长度评估食管癌患者放疗效果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食管癌 放疗
下载PDF
肝癌介入治疗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研究
14
作者 朱旭瑶 王彬彬 +1 位作者 赵瑞峰 孙宗泽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A02期37-38,55,共3页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应用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43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肝癌介入治疗,在行介入治疗前和介入治疗后7天对患者进行常规平扫和磁共...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应用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43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肝癌介入治疗,在行介入治疗前和介入治疗后7天对患者进行常规平扫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观察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大小、影像学特征以及在不同扩散敏感梯度值下治疗前后ADC值。结果43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肿瘤体积为(204.95±121.88)cm^3、(204.95±121.88)cm^3;当b值为50 s/mm^2时,治疗前、治疗后ADC值为(3.02±0.63)n、(3.05±0.56)n;当b值为100 s/mm^2时,治疗前后ADC值分别为(1.68±0.41)n、(1.74±0.69)n;当b值为300 s/mm^2时,治疗前后ADC值为(1.48±0.32)n、(1.91±0.51)n;当b值为500 s/mm^2时,治疗前后ADC值为(2.02±0.18)n、(2.58±0.71)n;当b值为700 s/mm^2,治疗前后ADC值为(2.37±0.26)n、(2.82±0.36)n。结论肝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房加高 邹月芬 +3 位作者 陈丽娟 时寅 徐磊 徐怡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4期180-182,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西门子Viro3.0T磁共振系统,为这56例患者采用磁共振弥散...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西门子Viro3.0T磁共振系统,为这56例患者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然后,观察这56例患者病情的检出率、多发性骨髓瘤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多发性骨髓瘤病灶的数量、多发性骨髓瘤病灶的ADC(表观弥散系数)值及多发性骨髓瘤的MRI分型。结果: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这56例患者进行检查的结果显示,患有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有51例,其病情的检出率为90.9%。这51例患者肿瘤病灶的数量为726个,其肿瘤病变处的骨髓ADC值低于其未发生肿瘤病变处的骨髓ADC值(P <0.05)。在这51例患者中,多发性骨髓瘤的MRI分型为正常型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8例,为弥散型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12例,为局灶型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10例,为胡椒盐型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5例,为混合型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16例。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多发性骨髓瘤 ADC值
下载PDF
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夏菁 花纯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8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8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前列腺癌组,选取同期42例前列腺良性疾病者为良性疾病组。均应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检查,进行...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8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前列腺癌组,选取同期42例前列腺良性疾病者为良性疾病组。均应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检查,进行常规T1WI、T2W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与磁共振增强(DCE)扫描。比较DWI、DCE扫描参数,同时分析影像特征。结果:前列腺癌组b=50s/mm^(2)的信号强度值为(88.15±2.46)、b=800s/mm^(2)的信号强度值为(100.05±1.78),均低于良性疾病组的(137.75±5.68)、(116.52±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104.45±1.62)mm^(2)/s,低于良性疾病组的(147.78±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的Ktrans、Kep、Ve均高于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成像扫描T2WI序列影像,影像下表现低信号,其中25例影像表现斑片状、结节状;11例影像表现大片低信号;4例影像表现凸透镜低信号;其余2例呈现小斑片状低或者混杂信号。DWI扫描影像均呈现为高信号,34例患者的影像特征均属于斑片状、结节状,其余6例为斑片状稍高信号影。应用DCE检查,影像均呈现早期快速强化表现。结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诊断价值显著,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良性病变 恶性病变 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增强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及其在评价脑胶质瘤中的应用
17
作者 臧磊 杨本强 《沈阳部队医药》 2005年第4期283-284,共2页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技术随着硬件设备的改进及软件技术的开发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RI,fMRI)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广义的IMRI包括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技术随着硬件设备的改进及软件技术的开发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RI,fMRI)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广义的IMRI包括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及脑血氧水平依赖功能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及磁共振脑血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等技术;狭义的脑功能成像则通常指BOLD而言。本文阐述DWI技术的基本原理、DWI对成像系统的技术要求、DWI评价神经胶质瘤的研究现状、最新进展及前景展望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 脑胶质瘤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脑血氧水平依赖 灌注加权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level 脑血流成像 脑功能成像 DWI技术 神经胶质瘤 软件技术 硬件设备 临床诊断 医学研究 IMRI 波谱分析 BOLD 技术要求 成像系统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汤津池 王野 +4 位作者 朱庆三 夏子博 部佼汐 栾双蔚 武云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85,共4页
弥散成像技术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通过非侵入性检测人体组织水质子的弥散运动而进行成像,能直观地反映组织微观结构。以此原理为基础结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而产生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 弥散成像技术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通过非侵入性检测人体组织水质子的弥散运动而进行成像,能直观地反映组织微观结构。以此原理为基础结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而产生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作为MRI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其区别常规MRI的成像特点及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多临床科室,对于全身各类组织及器官的疾病诊断及鉴别。DWI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起步晚、局限多、阻碍大,因此相关应用报道相对较少。笔者就目前DWI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临床科室 MRI技术 磁共振成像 应用及进展 诊断及鉴别 特点及优势
下载PDF
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19
作者 林依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4期85-87,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2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介入治疗,对治疗前后运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肿瘤组织情况以及在弥散敏...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2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介入治疗,对治疗前后运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肿瘤组织情况以及在弥散敏感梯度值不同的情况下弥散系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比治疗前后效果,治疗后患者肿瘤组织体积小于治疗前患者肿瘤组织体积,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可以准确分析肿瘤组织变化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肝癌 介入治疗 实际应用
下载PDF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肺癌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何刚 时宏 +1 位作者 陈彩云 刘婷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3期517-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肺癌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0例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的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肺癌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与小...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肺癌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0例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的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肺癌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表观扩散系数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进一步观察发现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及鳞癌与小细胞肺癌的表观扩散系数同样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ROC分析出表观扩散系数用于区分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 748;表观扩散系数联合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单一表观扩散系数或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 Pearson相关分析表观扩散系数与肺癌Ki-67的关系值γ=-0. 406; CT与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均在治疗后测得的肿瘤最大径总和明显小于治疗前,但CT与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得的肿瘤最大径总和差异不明显,Pearson相关分析表观扩散系数与CT评估肺癌最大径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值γ=-0. 431。结论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对肺癌的病理类型及增殖程度进行准确判断,且联合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对肺癌组织病理的诊断效果,同时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肺癌患者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 肺癌 诊断 治疗效果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