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血液剪切损伤机理的高速螺旋血泵仿真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云忠 谭建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高速螺旋血泵内部流场形态产生的高剪切力是导致血液溶血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高速螺旋血泵中血液的流体动力分析有助于血泵性能的优化及减少血液细胞的损伤。采用水力旋流场理论对高速螺旋流场内血液剪切损伤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红细... 高速螺旋血泵内部流场形态产生的高剪切力是导致血液溶血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高速螺旋血泵中血液的流体动力分析有助于血泵性能的优化及减少血液细胞的损伤。采用水力旋流场理论对高速螺旋流场内血液剪切损伤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红细胞剪切破碎的判定依据,并结合所设计的植入式螺旋血泵,应用多相悬浮体CFD仿真技术,对血泵中的剪切应力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高速螺旋血泵中,剪切应力的分布能够满足血液生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 螺旋血泵 剪切损伤
下载PDF
螺旋血泵的研制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蔺嫦燕 李冰一 +5 位作者 姜以岭 王景 阎殿甲 吴汉琨 刘婷 孙衍庆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血液相容性问题是影响心室辅助装置使用寿命及大量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红细胞破坏和减少血液接触面积是目前可以提高血泵血液相容性的重要手段 ,为此我们 1997年到 1999年间研制了叶片为螺旋型且与血液接触面积小的螺旋血泵。... 血液相容性问题是影响心室辅助装置使用寿命及大量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红细胞破坏和减少血液接触面积是目前可以提高血泵血液相容性的重要手段 ,为此我们 1997年到 1999年间研制了叶片为螺旋型且与血液接触面积小的螺旋血泵。血泵由泵体、螺旋叶轮、电机、医用硅橡胶密封圈和轴承等构成。叶轮的最大直径为 2 1 8mm ,最小直径是 9 8mm ,螺旋叶轮椎角 4 1 8度 ,泵体最大直径 30mm ,血泵为钛合金材料 ,体积 76ml,总重量 2 2 0g。体外试验结果显示 :1 螺旋血泵的输出是流量 4L min对应的平均压力为 10 0mmHg。 2 血泵的表面温度恒定在 39℃左右 ,密封性能良好。 3 螺旋血泵的溶血指数NIH为 0 0 85g 10 0L低于轴流血泵的NIH值 0 2 84g 10 0L ,且未在螺旋叶轮周围未发现任何微小血栓 ,证实螺旋血泵对血液的破坏明显低于轴流血泵。4 由于密封引起的产热和耗能尚待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血泵 实验 液相容性 心室辅助装置
下载PDF
基于血液撞击损伤机理的高速螺旋血泵仿真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云忠 谭建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5-142,共8页
采用血液流变学及应力波理论,对高速螺旋血泵中血液撞击损伤机理进行研究,分析红细胞-固壁撞击破碎的过程和红细胞膜冲击破碎的条件;通过血液撞击损伤实验,对不同撞击速度下血液生理性能指标变化及红细胞微观形态进行观测分析,得出红细... 采用血液流变学及应力波理论,对高速螺旋血泵中血液撞击损伤机理进行研究,分析红细胞-固壁撞击破碎的过程和红细胞膜冲击破碎的条件;通过血液撞击损伤实验,对不同撞击速度下血液生理性能指标变化及红细胞微观形态进行观测分析,得出红细胞破碎的临界撞击速度;结合所设计的螺旋轴流血泵及螺旋混流血泵,应用多相悬浮体CFD仿真技术,对血泵中的速度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垂直撞击速度达到6m/s以上时,红细胞有可能发生破裂而导致溶血;所设计的螺旋混流血泵中血液由于红细胞撞击破碎而导致的溶血情况并不严重,其血液撞击损伤程度比螺旋轴流血泵的撞击损伤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血泵 撞击 仿真
下载PDF
植入式微型螺旋血泵叶轮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云忠 谭建平 杨剑平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6年第5期4-5,9,共3页
血泵叶轮的设计对于血泵的性能至关重要。以所设计的植入式微型血泵为例,根据进、出口速度三角形和血泵的欧拉功进行了螺旋叶片的型线设计,并详细阐述了采用P ro/E软件进行叶轮实体造型的过程。
关键词 螺旋血泵 叶轮 设计
下载PDF
高速螺旋流场中人体血液流动性能及红细胞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云忠 向闯 石芬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0年第6期551-555,共5页
血泵的溶血程度主要受血液的运动流场影响,所以研究血液在血泵内腔的螺旋流动特性对于螺旋叶片血泵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血液流变理论和传统的力学分析方法相结合,对血液在低、高剪切变率两种条件下的环形空间螺... 血泵的溶血程度主要受血液的运动流场影响,所以研究血液在血泵内腔的螺旋流动特性对于螺旋叶片血泵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血液流变理论和传统的力学分析方法相结合,对血液在低、高剪切变率两种条件下的环形空间螺旋流动性能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速度表达式,分析了各参数对流动性能的影响,同时还对高速螺旋流场中红细胞的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速螺旋流场中的血液流动情况十分复杂,在进行高速螺旋血泵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血液在不同剪切变率条件下的流动性能及红细胞的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血泵 流动性能 红细胞 力学行为
下载PDF
体外驱动全磁浮锥形螺旋叶轮血泵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殿荣 殷桂梁 +4 位作者 吴长奇 韩雪艳 刘宝华 吴晓明 张伟 《数字制造科学》 2011年第2期1-58,I0002-I0020,共77页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体外驱动全磁浮锥形螺旋叶轮血泵的研究》,河北省回国留学人员择优资助经费项目《体外驱动全磁浮锥形螺旋轴流血泵研究》,以及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磁悬浮外...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体外驱动全磁浮锥形螺旋叶轮血泵的研究》,河北省回国留学人员择优资助经费项目《体外驱动全磁浮锥形螺旋轴流血泵研究》,以及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磁悬浮外磁场驱动轴流血泵的研究》的共同资助下,开展体外驱动全磁浮锥形螺旋叶轮血泵(TMSCSI—BP-DOD)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制造出物理原型样机,对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学术总结报告。为减少和消除血泵流道结构不合理引发的溶血和血栓问题,以减小血液流动剪切速度为目标,基于“静止进口导叶导轮+锥形螺旋叶轮转于+静止出口导叶导轮”的结构,提出一种体外驱动、在轴向和径向完全实现磁悬浮的新式血泵——TMSCSI-BP-DOD,建立起锥形螺旋叶轮转子及其流道内的血液学和流体动力学模型,模拟分析血液流场和流动规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考察一定转动速度下,锥形螺旋叶轮转子叶片数、叶片螺距、转子锥度、进出口导轮叶片形状和导轮叶片数等参量对血泵流场、输出流量和压力的影响规律,模拟血泵结构参数变化对血泵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得到21条研究推论,归纳出5条研究结论。提出了TMSCSI-BP-DOD转子、叶片、导轮设计应遵循的7条设计准则:血泵进口端壳体和出口端壳体内表面应该设计成流线形状;进出口导轮应该设计成锥弧形曲面,并能与血泵进口端壳体和出口端壳体内表面相匹配,转子应该设计成锥形,转子锥度应该选取为9.46°;与转子对应的血泵壳体部分内表面应该设计成锥形,并与转子的锥度相同;锥形转子上的叶片应为螺旋状,且选取螺旋头数为3,即螺旋叶片数为3;锥形转子上螺旋叶片的螺距应该选取为35mm;进出口导轮上的导叶片形状应设计成圆弧状,进出口导轮上的叶片数分别为8。为了解决血泵机械轴承在运转过程中由于磨损而引发血泵的失效,以及轴承摩擦热对血液可能产生的破坏作用,提出采用磁悬浮轴承(MSB)替代机械轴承的锥形螺旋叶轮血泵转子(RCSIP)径向和轴向混合被动式磁悬浮结构,构成了血泵锥形螺旋转子的轴向和径向磁悬浮轴承I建立了径向永磷轴承内磁环径向有偏移、轴向有偏移情况下轴向悬浮力、径向悬浮力的数学模型;建立了轴向永磁轴承动环轴向有偏移情况下轴向悬浮力的数学模型。采用ANSYS/Emag中的电磁场模块,仿真分析了不同气隙及径向偏移量下永磁轴承的磁力线分布,内磁环所受径向悬浮力与径向偏移量之间的关系,不同轴向偏移量时径向永磁轴承磁感应强度矢量分布,径向永磁轴承轴向悬浮力与轴向偏移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上述数值计算分析数据,得到了14条研究推论,归纳出10条研究结论。根据上述推论和结论,提出了关于TMSCSI-BP-DOD轴向和径向永磁轴承设计所应遵循的5条设计准则:径向永磁轴承应该由轴向充磁的两个磁环组成;为保证产生足够的径向悬浮力,径向气隙go应取值0.2mm;轴向永磁轴承应该由轴向充磁的两个永磁环组成;为保证产生足够的轴向悬浮力,轴向问隙应控制在0.2mm附近;为保证对血泵转子磁悬浮的稳定性,轴向和径向永磁轴承应该成对出现。针对血泵动力导线与控制导线穿越皮肤引起人体感染等问题。构思出体外磁场驱动方案——血泵转子驱动永磁铁采用高磁性永磁体NdFeB制成,运用永磁电机驱动原理,对线圈组加载交变电流来产生旋转磁场,对永磁转子产生旋转力矩,从而驱动转子持续转动。提出呈120。均匀周向排列的三线圈驱动系统和呈60。均匀周向排列的六线圈驱动系统等两种设计方案。针对旋转磁场的构建,以三线圈驱动方案和六线圈驱动方案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Emag的电磁场模块通过剩磁、内禀矫顽力、转子内径、转子外径、转子与线圈中心距等参量仿真模拟了加载电流与永磁转子上产生的驱动力矩之间的关系,以及线圈与永磁转子之间的距离与永磁转子上产生的驱动力矩之间的关系,得到了14条研究推论,归纳出5条研究结论。根据上述研究推论和结论,提出了关于TMSCSI—BP—DOD血泵转子外磁场驱动设计所应遵循的3条设计准则:转子上必须有4个径向充磁的永磁磁条;驱动线圈取为6个,且沿转子周向均匀布置;驱动线圈与转子之间的中心距应控制在40~60mm之间,以保证永磁转子上产生足够的驱动力矩。为验证六线圈驱动方案正确性,分析驱动距离、驱动电流对永磁转子转速的影响规律,构建起TMSCSI—BP—DOD转子外磁场驱动实验装置,通过改变线圈组与转子中心距离,获得其在定值输入电流下永磁转子所能达到的最高转速与距离关系曲线;保持线圈绕组与永磁转子中心距一定,获得测量输入驱动线圈电流变化的情况下永磁转子最大转速与驱动电流的关系曲线。据此得到了2个推论,实现了距转子40~60mm范围内无机械连接磁场驱动。为了验证所构思的新型血泵工作结构的可实现性,制造出TMSCSI—BP-DOD物理原型样机。以锥形螺旋转子、导轮及外壳等3个关键零件为对象,规划了TMSCSI—BP-DOD物理原型样机零件的制造过程和制造工艺,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建立了血泵总装配流程图和装配步骤,得到了血泵物理原型样机的总装配图。通过机械制造,得到了锥形螺旋转予、导轮及外壳等实际加工体,通过测量,得到实际加工公差,证明上述3个关键零件的加工步骤、加工工艺流程正确。搭建了TMSCSI—BP—DOD物理原型样机实验测试系统,测试了血泵扬程与转速、流量之间的关系,血泵转速与控制器电流、电压和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血泵扬程与功率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了5条研究推论,证明TMSCSI—BP-DOD的工作原理是正确的,其最高驱动转速可达5750r/min,对应的流量达2L/min,压力达18.49kPa,输出流量和压力可以满足人体辅助血液循环的要求,但尚不能满足完全代替人体心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驱动全磁浮锥形螺旋叶轮(TMSCSI-BP-DOD) 锥形螺旋叶轮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永磁轴承 磁悬浮力 外磁场驱动 物理原型样机 加工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