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与数字X射线摄影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1
作者 胡蝶 洪建平 程建芳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8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数字X射线摄影(DR)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SCT、DR检查。观察MSCT、DR对胫骨平台塌陷程度、水...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数字X射线摄影(DR)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SCT、DR检查。观察MSCT、DR对胫骨平台塌陷程度、水平错位程度、Schatzker分型的评估情况。结果MSCT对胫骨平台塌陷的诊断阳性率为50.00%,高于DR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对胫骨平台水平错位的诊断阳性率为58.33%,高于DR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对胫骨平台Schatzker分型的诊断阳性率为92.50%,高于DR的6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可提高对胫骨平台塌陷程度、水平错位程度、Schatzker分型的诊断阳性率,对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X射线数字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与数字化X线摄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常正伟 赵英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6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行MSCT、DR及常规肺功能检查。分别观...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行MSCT、DR及常规肺功能检查。分别观察AECOPD患者的MSCT、DR表现;分析MSCT、DR检查结果与肺功能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ECOPD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残气量(RV)、肺总量(TLC)分别与深呼气末全肺容积(Vex)、深吸气末全肺容积(Vin)、肺容积比(Vex/Vin)、深吸气末平均肺密度(MLDin)、肺密度差(MLDexMLDin)存在相关性(P<0.05);RV、TLC分别与深呼气末平均肺密度(MLDex)存在相关性(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ECOPD患者的FEV_(1)、FVC、FEV_(1)/FVC、RV分别与左肋膈角存在相关性(P<0.05);RV、TLC分别与右肋膈角存在相关性(P<0.05);FVC与膈弓高度存在相关性(P<0.05);FEV_(1)、FEV_(1)/FVC分别与右下肺动脉横径存在相关性(P<0.05);FEV_(1)、FEV_(1)/FVC、RV、TLC分别与肺高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相较于DR,MSCT对于AECOPD的诊断价值更高,在早期诊断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数字化X线摄影
下载PDF
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对左心耳与左心房功能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晓伟 李彩英 +2 位作者 杨海庆 任向杰 马国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利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冠脉)成像多时相三维容积重建,初步探讨左心耳与左心房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取我院行常规冠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阴性患者40例,将原始扫描数据重建成10个时相(5%... 目的:利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冠脉)成像多时相三维容积重建,初步探讨左心耳与左心房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取我院行常规冠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阴性患者40例,将原始扫描数据重建成10个时相(5%~95%,间隔10%),分析左心房、左心耳在不同心动周期中容积的变化及左心房、左心耳功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心动周期75%时相时左心耳容积(6.47±2.25)ml,是左心房容积(68.91±15.62)ml的10.65%,二者在心动周期中同步变化。左心房排血量、左心房排空分数、左心耳排血量及左心耳排空分数平均值分别为(45.51±9.66)ml、(51.03±5.10)%、(5.55±1.94)m1、(63.91±7.75)%。左心耳排血量与左心房排血量呈正相关(r=0.644);左心耳排空分数与左心房排空分数呈正相关(r=0.499)。结论:左心耳与左心房功能密切相关;256层螺旋CT实时三维容积成像可以对左心耳及左心房的容积和功能进行客观评价,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左心房 左心耳 容积 功能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蕾 王哲 +1 位作者 赵静 郭广春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5期1581-1584,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的微血管侵犯情况将120例HCC患者分为侵犯组(n=54)和未侵犯组(n=66)。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MSCT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与病理... 目的探讨术前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的微血管侵犯情况将120例HCC患者分为侵犯组(n=54)和未侵犯组(n=66)。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MSCT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影像学指标间差异,并对其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MSCT诊断HCC微血管侵犯的准确度为90.83%、灵敏度为90.74%、特异度为90.91%,且MSCT诊断HCC微血管侵犯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2)。侵犯组患者肿瘤大小、边缘毛糙、存在晕征、门静脉期CT值、延迟期CT值均高于未侵犯组患者,肿瘤有包膜、动脉期CT值均低于未侵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边缘毛糙、有包膜、存在晕征、动脉期CT值、门静脉期CT值、延迟期CT值AUC值均明显低于上述指标联合检查AU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SCT对HCC微血管侵犯预测价值较高,术前可通过患者MSCT表现判断其是否存在微血管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细胞肝癌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微血管侵犯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检测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程康林 陈志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5期601-605,共5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检测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可靠性,建立急性冠脉综合征积分(score system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SACS),用于...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检测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可靠性,建立急性冠脉综合征积分(score system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SACS),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方法研究20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及4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且冠状动脉MSCTA发现斑块的患者,比较两组斑块CT值、重构指数(RI)等指标,进而构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结果两组病变血管99支,可分析斑块117个,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6个,以钙化斑块为主(88.9%,32/36);急性冠脉综合征组81个,以脂质斑块为主(37.0%,30/81)。两组正性重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1%vs.32.1%,P<0.01);负性重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vs.19.8%,P<0.01)。由RI建立SACS,所得模型为:SACS=0.003PA+2.255RI-4.22,预测准确率为76.9%(P<0.01),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815(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多为脂质斑块,以正性重构为主,SAC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指导冠心病危险分层及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积分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重构指数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郭辉 徐红卫 +1 位作者 吴峰 姜喜锋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2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 分析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和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及检出率。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60个病灶)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多层螺旋CT和高场强MRI检查,... 目的 分析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和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及检出率。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60个病灶)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多层螺旋CT和高场强MRI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2组检出率。结果 CT平扫呈高密度、等密度和低密度,经由增强扫描后,动脉期主要呈明显强化高密度表现。MRI的T加权成像呈高信号、等信号和低信号,T加权成像主要表现为高信号,经由增强扫描后,动脉期主要呈明显强化高信号。CT平扫检出率(61.67%)低于高场强MRI(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χ~2=3.968,P=0.046)。CT、MRI增强扫描检出率中,动脉期(91.67%、93.33%)、门脉期(75.00%、66.67%)、延迟期(73.33%、8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729;χ~2=1.008,P=0.315;χ~2=0.745,P=0.388)。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高场强MRI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提高小肝癌检出率,高场强MRI具有多序列成像特点,能够通过不同信号特征反应结节性病变的组织成分,两者若联合使用更能够显著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小肝癌 检出率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RI影像学征象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熊焕煜 万玲 杨爽 《癌症进展》 2022年第5期497-500,共4页
目的分析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MRI影像学征象。方法选取39例pNE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MSCT/MRI检查中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包膜、囊变坏死及强化程度等影像学特征。结果39例pNEN患者中,良性:G_... 目的分析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MRI影像学征象。方法选取39例pNE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MSCT/MRI检查中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包膜、囊变坏死及强化程度等影像学特征。结果39例pNEN患者中,良性:G_(1)级26例;恶性:G_(2)级9例,G_(3)级4例。功能性pNEN患者23例,CT平扫多呈等密度,边界清晰,包膜多完整,密度均匀,2例伴囊变;动脉期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MRI上T1加权成像(T1WI)低信号和T2加权成像(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无功能性pNEN患者16例,CT平扫密度不均匀,可见坏死、钙化灶,病灶边缘欠清晰,伴有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囊变区无明显强化,而MRI上T1WI低信号和T2WI稍高或混杂信号,强化程度略低于正常胰腺实质。结论pNEN的影像学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功能性pNEN直径较小,边界多清晰,增强扫描强化显著;无功能性pNEN直径较大,常伴有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呈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MRI 影像学征象
下载PDF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及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坤 李东 张彬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24期6-8,199,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以及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27例经临床确诊的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 目的: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以及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27例经临床确诊的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和MSCT影像学特征。结果:27例患者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就诊,其中18例入院后即行MSCT检查,14例MSCT表现为肠壁不同程度局灶性或弥漫性增厚及肠腔狭窄,6例病变部位邻近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8例可见腹盆腔积液,3例腹膜增厚,伴有腹膜炎征象,7例肠系膜区域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所有患者分别于起病后3~8 d出现四肢对称的紫癜、瘀斑,立即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腹痛很快缓解。结论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MSCT影像学特征无特异性,但在出现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之前,MSCT检查对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型过敏性紫癜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腹痛 肠壁增厚
下载PDF
不同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早期肺癌效能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燕平 牛万彬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1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早期肺癌的效能。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1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78例早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先实施低剂量螺旋CT扫描,然后实施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并以穿刺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早期肺癌的效能。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1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78例早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先实施低剂量螺旋CT扫描,然后实施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并以穿刺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种检查手段在肺癌征象中的检出情况、检查的图像质量及有效放射剂量。结果经穿刺病理检查确诊,所选78例早期肺癌中Ⅰa期52例,Ⅰb期26例。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鉴别早期肺癌病灶分型的符合率分别为87.74%(70/78)、91.03%(71/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4,P=0.786)。经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鉴别早期肺癌病灶分型和穿刺病理结果一致性均较好(Kappa=0.774,P<0.001;Kappa=0.826,P<0.001)。低剂量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对毛刺、分叶、钙化、空洞的检出率与常规剂量螺旋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50,P=0.698;χ^(2)=0.139,P=0.709;χ^(2)=0.403,P=0.526;χ^(2)=0.158,P=0.692)。低剂量螺旋CT的有效放射剂量较常规剂量螺旋CT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80,P<0.001)。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7,P=0.363)。结论低剂量螺旋CT诊断能获得与常规剂量螺旋CT诊断较为相近的诊断价值,与穿刺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且图像质量也较好,但低剂量扫描能有效降低有效放射剂量,减轻对机体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图像质量 有效放射剂量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林 吕彦朋 +1 位作者 董鑫昌 狄长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1230-1235,共6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首次接受下肢动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首次接受下肢动脉检查及治疗的286例糖尿病患者的MSCTA、DSA、CDFI影像学资料,以DSA检查结果为诊断糖尿病伴下肢ASO的金标准,分析MSCTA、CDFI检查对糖尿病伴下肢ASO的诊断效能。结果286例糖尿病患者均顺利完成MSCTA、CDFI扫描,共获取1449个动脉节段,包括膝上动脉1110个,膝下动脉339个。DSA检查结果显示,阴性126个,阳性1323个。在1449个动脉节段中,MSCTA检查对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腓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DFI检查(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MSCTA检查对肾下腹主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足底动脉的诊断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47、0.828、0.922,0.799,P<0.01)。CDFI检查对足背动脉的诊断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922,P<0.01)。结论与CDFI检查相比,MSCTA检查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的动脉病变长度和动脉狭窄程度,其对肾下腹主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足底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更接近DSA检查结果,可以作为糖尿病伴下肢ASO的术前筛查和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术前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杜紫雷 李建莉 +1 位作者 崔红凯 邵瑞玲 《癌症进展》 2020年第8期795-798,814,共5页
目的术前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90例肝细胞肝癌根治术患者,依据病理学诊断的微血管侵犯结果分为侵犯组和非侵犯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MSCT检查。肝细胞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影响因素... 目的术前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90例肝细胞肝癌根治术患者,依据病理学诊断的微血管侵犯结果分为侵犯组和非侵犯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MSCT检查。肝细胞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SCT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临床价值。结果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9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中,微血管侵犯42例,非微血管侵犯48例,微血管侵犯率为46.67%(42/90)。依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侵犯组(n=42)和非侵犯组(n=48)。侵犯组和非侵犯组肝细胞肝癌患者性别、年龄、Child-Pugh分级、动脉期CT值、延迟期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犯组和非侵犯组肝细胞肝癌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直径、Edmondson Steiner分级、肿瘤边缘情况、肿瘤包膜情况、晕征情况、门静脉期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dmondson Steiner分级为3~4级、光滑肿瘤边缘、肿瘤包膜、晕征、高门静脉期CT值是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光滑肿瘤边缘、肿瘤包膜、晕征、门静脉期CT值诊断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AUC分别为0.690、0.603、0.667、0.853,四者联合的AUC最高为0.900,优于单独检测的AUC。结论 Edmondson Steiner分级为3~4级、毛糙肿瘤边缘、肿瘤包膜、晕征、高门静脉期CT值是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影响因素。光滑肿瘤边缘、肿瘤包膜、晕征、门静脉期CT值四者联合检测诊断微血管侵犯的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细胞肝癌 微血管侵犯
下载PDF
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斌 徐丽 赵宇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第4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然后判断诊断准确率。结果45... 目的探讨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然后判断诊断准确率。结果45例患者中,单发病灶者28例,多发病灶者17例,病灶共68个。螺旋CT增强扫描准确率为95.59%,MRI准确率为98.53%,联合诊断准确率100.00%。2种检查方法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增强扫描可观察到肿瘤边缘表现为斑点状、结节状,且增强密度与大血管密度相近。MRI检查肝脏血管瘤信号改变为平扫以T 1加权像(T 1WI)低信号为主,且少数会表现出等信号,而T 2加权像(T2WI)则多为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可观察到病灶边缘向中央推进,瘤体完全增强为止。结论针对肝脏血管瘤实施螺旋CT增强扫描或MRI检查均具有较高准确率,而联合使用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肝脏血管瘤
下载PDF
64-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检查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培培 申淑景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1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对比64-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64-MSCTA)与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DSA)检查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0收诊的6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DSA、64-MSCTA检查。比较DSA、64-... 目的研究对比64-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64-MSCTA)与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DSA)检查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0收诊的6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DSA、64-MSCTA检查。比较DSA、64-MSCTA检查检出率。结果6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DSA检查出63例阳性,3例阴性;64-MSCTA检查出64例阳性,1例阴性,1例疑似动脉瘤;64-MSCTA检查检出率96.97%(64/66)与DSA检查95.45%(63/6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MSCTA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中可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检出率与DSA相当,可为临床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参考依据,且具有安全、无创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64-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成分和体积的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金勇 孙宏亮 +2 位作者 叶志东 樊雪强 刘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3-839,共7页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评价无症状性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的成分和体积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评价无症状性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的成分和体积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连续行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70%患者的临床资料。症状性患者定义为6个月内出现一过性黑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非致残性脑卒中者,否则定义为无症状性患者。共有78例患者符合条件,其中无症状性患者35例(44.9%),症状性患者43例(55.1%)。所有患者造影前一个月内行MDCTA检查。通过MDCTA利用后处理工作站斑块分析软件并根据不同的HU值将颈动脉斑块分为脂质斑块(富含脂质坏死核心,≤60 HU)、纤维斑块(60~130 HU)和钙化斑块(≥130 HU),计算斑块的总体积,各种斑块的体积及所占的比例,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无症状性患者的钙化斑块比例明显高于症状性患者(t=2.760,P=0.007),而脂质斑块比例低于症状性患者(Z=-2.009,P=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钙化斑块比例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OR=0.949,95%CI:0.915~0.985,P=0.005),脂质斑块比例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呈负相关(OR=1.068,95%CI:1.021~1.117,P=0.004)。对于症状性患者,当脂质斑块比例大于30.3%时,其特异度为94.3%,而敏感度仅为37.2%。两组斑块体积及纤维斑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斑块相比,无症状斑块钙化比例增加、脂质比例减少,脂质斑块比例大于30.3%在临床上可以作为预测症状性斑块一个有用的截点,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可以应用MDCTA斑块分析进行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无症状性 症状性 斑块成分与体积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在跟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俞腾先 郭宏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8期592-593,共2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5例跟骨骨折患者的螺旋CT三维重建表现、CT分型,根据分型指导临床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结果多层螺旋CT能清楚显示各型跟骨骨折,明确骨折线的走行、骨折片的数...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5例跟骨骨折患者的螺旋CT三维重建表现、CT分型,根据分型指导临床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结果多层螺旋CT能清楚显示各型跟骨骨折,明确骨折线的走行、骨折片的数目,可发现X线平片不能看到的关节腔内骨折片,关节囊和软组织显示清晰。结论跟骨骨折的多层螺旋CT检查能准确地对跟骨骨折进行分型,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估计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三维重建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鉴别良恶性肺部孤立性结节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朱胜康 翟荣存 +2 位作者 李年春 唐桑 刘晓东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5期1771-177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鉴别良恶性肺部孤立性结节(S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9例经病理诊断确诊的SPN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良性结节25例,恶性结节34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MSCT诊断,分析结节大小、内部特征(形态学、密...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鉴别良恶性肺部孤立性结节(S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9例经病理诊断确诊的SPN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良性结节25例,恶性结节34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MSCT诊断,分析结节大小、内部特征(形态学、密度)及结节邻近改变与良恶性结节的关系。结果恶性结节中2~3cm结节、分叶状及毛刺状结节、部分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的比例均高于良性结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能够清晰显示SPN患者结节的大小,内部特征(包括形态学与密度)以及临近关系。其中,SPN结节较大,结节形态为分叶状、毛刺状,结节密度为部分实性结节,邻近关系存在胸膜凹陷征或血管集束征时,恶性的可能性较大。表明MSCT对于SPN的良恶性鉴别具有实用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良恶性肿瘤
下载PDF
肺癌介入治疗应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翟焕阁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MSCTA)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行介入治疗的4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MSCTA检查,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多角度观察患者肺部病灶供血...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MSCTA)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行介入治疗的4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MSCTA检查,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多角度观察患者肺部病灶供血动脉的解剖细节,之后再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介入治疗。评估MSCTA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介入治疗效果。结果MSCTA与DSA所显示的肿瘤供血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状态基本一致,符合率高达100%,且术前所行MSCTA重建,根据其显示图像均易找到病灶的供血动脉。结论在肺癌介入治疗中应用MSCTA效果显著,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指导,降低治疗难度,有利于治疗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介入治疗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以森 夏林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2年第32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血管造影影像学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收治及随诊的9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采用MSCT血管造影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所有... 目的探讨并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血管造影影像学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收治及随诊的9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采用MSCT血管造影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所有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治疗后6个月,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分析患者影像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9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A型有61例(66.30%),B型31例(33.70%),其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内移的内膜片、真假腔、内破口、主动脉分支血管受累等。治疗后6个月共有15例(16.30%)患者死亡,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心包积液(OR=3.846)、分型为A型(OR=4.768)、肾动脉受累(OR=2.447)、心包填塞(OR=2.529)、头臂动脉受累(OR=3.077)。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影像学特征以内移的内膜片、真假腔、内破口、主动脉分支血管受累等为主,且其影像学特征与预后关系密切,临床可根据影像学特征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管造影 影像学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颅脑肿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博 许凯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颅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诊治的60例疑似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SCT、MRI...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颅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诊治的60例疑似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SCT、MRI对原发性颅脑肿瘤的诊断效能;比较MSCT、MRI对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颅脑肿瘤的诊断准确度;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颅脑肿瘤的MSCT、MRI特征。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显示,60例疑似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中,阳性52例,阴性8例。MRI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MSCT(P<0.05)。52例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中,脑星形胶质瘤23例,脑膜瘤14例,室管膜肿瘤9例,髓母细胞瘤6例,MRI对脑星形胶质瘤的诊断准确度高于MSCT(P<0.05)。MSCT、MRI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诊断均可表现出典型性影像学特征。结论相较于MSCT,MRI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可及时明确不同类型原发性颅脑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为后续治疗提供更为良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颅脑肿瘤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门静脉成像对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术前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华 杨保亲 陶俞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门静脉成像(MSCTP)对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武汉市第八医院武汉市肛肠医院收治的130例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EGV患者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门静脉成像(MSCTP)对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武汉市第八医院武汉市肛肠医院收治的130例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EGV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内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P对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的EGV的诊断价值及对EGV分级与分型结果与内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内镜检查结果显示,130例患者中,合并EGV患者为91例,未合并EGV患者为39例。MSCTP诊断EGV的灵敏度为93.42%,特异度为87.18%,准确度为91.54%,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903],诊断结果与内镜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00,P<0.05)。MSCTP对EGV分级、分型的诊断结果与内镜检查结果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65、0.806,P<0.05)。结论MSCTP对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EGV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EGV分级与分型的诊断结果与内镜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为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EGV的分级、分型及临床疗效提供可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门静脉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