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5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腹部动脉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成子福 王治民 +4 位作者 徐香玖 黄刚 蒋丹 崔兰兰 铁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第1期149-150,共2页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在腹部动脉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名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技术(VR)以及血管分析(VA)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及分析。结果 25例...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在腹部动脉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名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技术(VR)以及血管分析(VA)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及分析。结果 25例腹部动脉病变中,3D-CTA显示腹主动脉瘤15例,髂动脉狭窄或闭塞6例,肾动脉钙化斑块伴狭窄4例。以上几种重建技术均能显示病变发生部位、大小、形态、范围,对病变可从不同角度观察,VR能三维立体显示病变,MPR、CPR、MIP均能显示血栓、钙化。结论 3D-CTA能够全面清晰显示腹部动脉病变,是快速、有效及可靠的诊断手段,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 腹部 动脉病变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与三维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6
2
作者 张政 韩剑虹 +2 位作者 李迎春 曹毅 朱剑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对比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就诊时临床表现疑似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MR血管成像检查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全部行头颈联合3D-CTA及3D-DSA检... 目的对比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就诊时临床表现疑似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MR血管成像检查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全部行头颈联合3D-CTA及3D-DSA检查,两名影像科医师使用盲法独立判读所有患者的3D-CTA图像,3D-DSA的图像由1名从事血管介入的神经科医师和1名介入影像科医师共同判读确定。以3D-DSA检出动脉瘤的数目为标准,评估3D-cTA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两名3D-CTA阅片者、3D-CTA与3D-DSA技术之间,在动脉瘤检出数量的一致性;测量动脉瘤瘤体最大径,以3D-DSA图像测量值为标准,比较两名3D-CTA阅片者用3D-CTA容积重建图像测量瘤体最大径的差异以及3D-CTA容积重建与3D-DSA图像在瘤体最大径测量上的差异。结果 3D-DSA对46例患者中的37例共检出49个动脉瘤,其余9例未被发现动脉瘤。①3D-CTA在检出动脉瘤数目方面的敏感性为91.8%~93.9%,特异性为77.8%~100%。②对<3mm的动脉瘤,3D-CTA的敏感性均为83.3%,特异性为77.8%~100%。③从动脉瘤的检出率方面,3D-CTA阅片者以及3D-CTA与3D-DSA技术之间一致性均较高(分别为κ=0.730,κ=0.686~0.777)。④两名医师采用3D-CTA法测量的瘤体最大径与3D-DSA法的测量值,以及两名医师的3D-CTA测量值之间均存在高度相关性,均r值=0.996,均P值<0.001。结论 256层螺旋CT 3D-CTA对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3D-CTA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和瘤体最大径测量与3D-DSA一致性较高,可以作为疑似动脉瘤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但其对瘤体最大径<3mm的动脉瘤仍有假阴性的表现。在高度怀疑动脉瘤而3D-CTA结果显示为阴性时,仍需进一步行3D-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成像 三维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在肾动脉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俊峰 郭宏骞 +2 位作者 秦民益 甘卫东 周科峰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924-925,共2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技术在肾动脉评估中的价值。并比较CTA各种成像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泌尿系患者行CTA成像,其中10例与手术对照,所有横断面图像均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技术在肾动脉评估中的价值。并比较CTA各种成像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泌尿系患者行CTA成像,其中10例与手术对照,所有横断面图像均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的影像立体感强,很好地反映了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解剖走行。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技术是有效的无创伤性血管成像方法,能反应真实的肾血管的解剖。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术(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 三维重建 肾动脉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前评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鲁德忠 陆环 +4 位作者 杨春燕 逯德胜 赵永峰 贺志刚 柳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对重型颅脑创伤的术前评估。方法对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动态行螺旋CTA检查。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CTA显示脑血管主要发生以下变化:血管移位、动脉痉挛或闭塞、动脉穿支减少、大脑浅静脉狭窄或...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对重型颅脑创伤的术前评估。方法对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动态行螺旋CTA检查。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CTA显示脑血管主要发生以下变化:血管移位、动脉痉挛或闭塞、动脉穿支减少、大脑浅静脉狭窄或闭塞及脑深静脉狭窄或闭塞。CTA显示以血管移位或狭窄为主者,手术疗效良好;大动脉痉挛或闭塞者手术疗效预后差;大脑深静脉闭塞者,手术疗效极差。大脑浅静脉的狭窄或闭塞反映了颅内压的变化。结论 CTA可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术前评估,为判定手术疗效及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血管成像 重型颅脑损伤 术前评估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袁红梅 余建群 +2 位作者 张优仪 原珍团 褚志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4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行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在工作站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T)技术对轴位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34例AD中显示真假腔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4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行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在工作站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T)技术对轴位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34例AD中显示真假腔34例,内膜片27例,壁内血肿7例;27例典型夹层三维成像均显示明确破口,主动脉弓部破口以矢状位显示最佳,降主动脉破口以轴位及冠状显示最佳,VRT显示病变全程较清晰,但对破口及内膜片的显示不如MIP、MPR及轴位。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能全面清晰显示AD解剖病理改变,尤其是对破口的显示,是AD的重要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螺旋ct 64层 三维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伟锋 吴梅 文志辉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31例3D—MSCTA诊断的颅内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经手术证实,13例经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MSCTA图像后处理包括容积重建(VR)、最大...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31例3D—MSCTA诊断的颅内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经手术证实,13例经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MSCTA图像后处理包括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方位重组(MPR)及曲面重建(CPR)。结果3D—MSCTA在31例患者中,共发现38个动脉瘤。其中3例为两个动脉瘤,2例为三个动脉瘤。38个动脉瘤中大脑中动脉瘤9个,大脑前动脉瘤7个,大脑后动脉瘤2个,后交通动脉瘤3个,颈内动脉瘤12个,基底动脉瘤3个,胼周动脉瘤1个,小脑上动脉瘤1个。MSCTA均清晰显示瘤体的大小、位置、形态及瘤颈宽度、瘤轴指向、载瘤动脉、动脉瘤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动脉瘤最小1.0mm×1.3mm,最大59mm×73mm。有DSA资料对照的13例中,MSCTA发现16个动脉瘤中DSA只发现13个,另外DSA发现1个动脉瘤而MSCTA漏诊。3D—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9%、97.1%、81.3%、99.0%。结论3D—MSCTA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和术后随访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多层螺旋ct 三维 血管成像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术前评估颅底脑膜瘤的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浏 潘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8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技术术前评估颅底脑膜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3-12我院收治的术前诊断为颅底脑膜瘤52例患者,于术前1周行3D-CTA及MRI相关检查,比较3D-CTA及全脑血管造影(DSA)对脑肿瘤血供情况的诊断,...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技术术前评估颅底脑膜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3-12我院收治的术前诊断为颅底脑膜瘤52例患者,于术前1周行3D-CTA及MRI相关检查,比较3D-CTA及全脑血管造影(DSA)对脑肿瘤血供情况的诊断,并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术前根据3D-CTA及MRI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方案。结果3D-CTA术前诊断肿瘤单纯颈外动脉供血25例,单纯颈内动脉供血14例,颈内外混合供血13例,DSA术前诊断单纯颈外动脉供血28例,单纯颈内动脉供血12例,颈内外混合供血12例;经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对患者术前肿瘤血供情况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所见患者肿瘤单纯颈外动脉供血25例,单纯颈内动脉供血12例,颈内外混合供血15例,3D-CTA术前扫描诊断与术中所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TA术前扫描能够有效显示颅底脑膜瘤患者的肿瘤血供情况、肿瘤及其周围血管的关系,对于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性意义,增加了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 颅底脑膜瘤 术前评估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重型颅脑损伤血管痉挛患者的预后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陆环 逯德胜 +3 位作者 杨春燕 赵永峰 贺志刚 鲁德忠 《农垦医学》 2017年第3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对重型颅脑损伤血管痉挛患者的预后评价。方法:对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动态行螺旋CTA检查,了解脑动脉血管痉挛情况。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CTA显示脑血管痉挛情况:15例患者中10例存在血管痉挛...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对重型颅脑损伤血管痉挛患者的预后评价。方法:对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动态行螺旋CTA检查,了解脑动脉血管痉挛情况。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CTA显示脑血管痉挛情况:15例患者中10例存在血管痉挛导致的狭窄12处,其中:MCA:7处(1度:2处;2度:1处;3度:1处;4度:3处);ACA:3处(1度:1处;2度:2处);PCA:2处(1度:2处)。重型颅脑损伤导致的脑血管痉挛多见于大脑中动脉(MCA)的M1、M2段,以串珠状改变为主。CTA还可以显示血管的移位情况,3例显示患侧的ACA受血肿及肿胀脑组织的占位效应被压向健侧。结论:CTA可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评价,为判定手术疗效及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血管成像 重型颅脑损伤 血管痉挛 预后评价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嬴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7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72017年5月我:选择院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对象,对40例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72017年5月我:选择院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对象,对40例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MSCTA)检查,并对患者图像进行分析,评价3D-MSCTA对动脉瘤大小、形态、部位等的显示效果。对动脉瘤大小、形态、部位等的显示效果。结果:40例患者中,3D-MSCTA检查共诊断:40发现37例患者中有51个动脉瘤,3例漏诊,诊断准确率达到92.5%。3D-MSCTA均清晰显示瘤体的大小、形态、部位。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率高,并能清晰的反应处瘤体的大小、形态和部位,值得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原理
10
作者 王欣璐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6年第6期272-274,共3页
本文简要阐述了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的技术、原理方面的问题.按其操作顺序,分别从患者准备、造影剂、螺旋数据采集、重建、图像编辑、三维后处理共六个方面依次叙述说明.并将CTA的优点及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ct 三维血管成像 血管造影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肝细胞癌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锋 李元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23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肝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64排螺旋CT对2009年11月-2011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63例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全肝增强三期扫描,使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技术(VR)对肝脏血管进行三维重建血管成像,...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肝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64排螺旋CT对2009年11月-2011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63例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全肝增强三期扫描,使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技术(VR)对肝脏血管进行三维重建血管成像,并与术中探查对照,总结其治疗方式、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三维重建可清楚显示肝血管形态及其与肿瘤的关系,同时发现MIP重建效果优于VR,但VR能更全面有效地显示空间关系。同时依据检查结果,行介入治疗5例,手术治疗58例,其中肝癌切除术13例,规则性半肝切除术45例。CT所见均经术中证实,且患者术中无大血管分支损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肝细胞肝癌术前评估能有效显示血管影像,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手术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三维重建 血管成像 螺旋ct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楚建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92-593,共2页
目的评价MRP、CPR、VR、MIP和SSD三维重建图像对主动脉夹层的破口、内膜瓣和真、假腔的显示能力。方法对拟39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采用团注追踪法对所有患者行CT增强扫描,在工作站采用MPR、CPR、VR、MIP和SSD重建... 目的评价MRP、CPR、VR、MIP和SSD三维重建图像对主动脉夹层的破口、内膜瓣和真、假腔的显示能力。方法对拟39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采用团注追踪法对所有患者行CT增强扫描,在工作站采用MPR、CPR、VR、MIP和SSD重建对轴位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MPR、CPR、VR和SSD对破口的显示率分别为81.9%、84.9%、22.4%和10.9%,对内膜瓣的显示率均为100%;MIP不能直接显示破口和内膜瓣;MPR、CPR、VR和SSD对真、假腔的显示率均为100%,MIP为75%。结论MRP和CPR对主动脉夹层显示最好,VR和SSD次之,MIP最差。MPR和CPR显示主动脉夹层破口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高于VR和S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 血管疾病 主动脉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Stanford分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研究及随访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莉娜 李进朝 +1 位作者 袁益静 徐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12期2260-226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MSCTA)对Stanford分型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效能及随访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疑似Stanford分型A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和MS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MSCTA)对Stanford分型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效能及随访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疑似Stanford分型A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和MS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最终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超声、MSCTA诊断Stanford A型和Stanford B型A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不同Stanford分型AD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并以MSCTA随访6个月时间,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经DSA或最终手术结果检查显示,入组的78例患者中有21例为Stanford A型AD,占比26.9%,有44例为Stanford B型AD,占比56.4%。超声和MSCTA对Stanford A型AD的诊断敏感度(95.2%vs 76.2%)、特异度(94.7%vs 89.5%)、准确度(94.9%8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对Stanford B型AD的诊断敏感度(95.5%vs 75.0%)、特异度(88.2%vs 64.7%)、准确度(92.3%vs 70.5%)均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nford A型AD患者主动脉反流、心包积液、颈动脉受累的发生率高于Stanford B型A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SCTA随访6个月,有1例Stanford A型患者死亡,8例患者左肾萎缩;67支受累分支中,有17支修复,34支缓解。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Stanford分型AD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病灶信息,并且对术后远期随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ct血管成像 Stanford分型 主动脉夹层 超声
下载PDF
使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盛雪霞 严肃 宋金海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3期46-47,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MSCT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些患者分别进行3D-MSCTA检查与3D-DSA(... 目的 :探讨使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MSCT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些患者分别进行3D-MSCTA检查与3D-DSA(三维血管造影)检查,比较用这两种检查方法对本组患者颅内动脉进行诊断的效果。结果 :对本组患者进行3D-MSCT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低于进行3D-DSA检查,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进行3D-DSA检查可诊断长径更短的瘤体,其诊断肿瘤数量的低水平平均值及高水平平均值明显高于进行3D-MSCT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结果,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3D-DSA造影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高于使用3D-MSCT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但进行3D-MSCTA检查时为患者注入造影剂的剂量少,对患者的身体伤害小,进行该检查的费用比进行3D-DSA检查低廉,且进行该检查的成像速度比进行3D-DSA检查成像的速度快。临床上可优先选择3D-MSCTA检查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诊断。若需诊断该病患者颅内长径<3mm的动脉瘤再对其进行3D-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动态图像后处理对脑血管畸形病变的诊断价值研讨
15
作者 王丽 周田 刘斯咪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动态图像后处理运用于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接诊的70例疑似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并且提供多层螺...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动态图像后处理运用于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接诊的70例疑似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并且提供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动态图像后处理,应用CT多平面重组、三维容积漫游及联合诊断分析诊断效能。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阳性检出率为48.57%,CT多平面重组诊断阳性检出率为42.86%,三维容积漫游诊断阳性检出率为44.29%,联合检查阳性检出率为51.43%。CT多平面重组诊断、三维容积漫游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显著高于CT多平面重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维容积漫游诊断、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动态图像后处理中,CT多平面重组联合三维容积漫游诊断运用于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诊断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畸形病变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动态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价值研讨
16
作者 许振东 姜兴茂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83-0186,共4页
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多层螺旋CT的诊断产生的效能。方法 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纳入平度市人民医院期间接诊的60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方法的临床... 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多层螺旋CT的诊断产生的效能。方法 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纳入平度市人民医院期间接诊的60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 标准显示阳性检出率81.67%,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多层螺旋CT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00%和65.00%,两种诊断方式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无较大差异性,P>0.05。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的敏感度93.88%、准确性91.67%、阴性预测值75.00%均高于多层螺旋CT69.39%、66.67%、28.57%,P<0.05。结论 共振血管影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多层螺旋ct 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 效能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6
17
作者 刘进康 夏宇 +2 位作者 杨迎 王辉 陈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血管成像 (3DSCTA)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使用SiemensSo matomPlus 4CT机对 12例肺隔离症患者行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及病灶区最大密度投影 (MIP)和多平面重建(MPR)。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 ...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血管成像 (3DSCTA)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使用SiemensSo matomPlus 4CT机对 12例肺隔离症患者行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及病灶区最大密度投影 (MIP)和多平面重建(MPR)。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  10例为肺叶内型 ,2例为肺叶外型 ;8例位于左下肺 ,4例位于右下肺 ;增强CT显示 11例有血管样条索影自主动脉向病灶内延伸 ;MIP SCTA显示了经手术证实的 14条异常血管中的 13条 ,且清楚地显示了异常血管的起源、走行和形状。结论 MIP SCTA对肺隔离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重建血管成像 肺隔离症 诊断 血管牵引学说 病因学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东生 穆卫东 +3 位作者 王鲁博 王伯珉 李连欣 许世宏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426,共3页
关键词 不稳定骨盆骨折 三维血管成像技术 多排螺旋ct 螺旋ct三维重建 高死亡率 主要措施 早期诊断 手术过程 手术操作 大出血
原文传递
肝脏螺旋CT血管造影──动脉系统三维成像初探 被引量:11
19
作者 葛英辉 谢晓东 +2 位作者 宋彬 周翔平 闵鹏秋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40-43,共4页
探讨螺旋CY肝脏动脉系统三维成像(SCTA-3DA)的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20例肝脏病人作了SCTA-3DAMIP重建。采用100ml造影剂,3ml/sec注射速度,20-22sec延迟扫描。扫描参数采用螺距... 探讨螺旋CY肝脏动脉系统三维成像(SCTA-3DA)的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20例肝脏病人作了SCTA-3DAMIP重建。采用100ml造影剂,3ml/sec注射速度,20-22sec延迟扫描。扫描参数采用螺距1.5,准直3mm或5mm两组。有5例肝细胞性肝癌与DSA成像作了比较。结果20-22sec延迟扫描可使腹主动脉段至肝动脉分支浓密显影。采用准直3mm,重建层厚1.5mm,可使SCTA-3DA达良好效果。良性及恶性病变显示供血肝动脉分级多为Ⅱ级以下管径不粗及Ⅲ级以上伴管径增粗,DSA显示供血动脉均达Ⅳ级以上。结论采用合适扫描及造影技术可使SCTA-3DA重建肝动脉系统,并有助于良恶性质的鉴别。SCTA-3DA较DSA成像空间分辨率差,但具有较好空间定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肝脏 血管造影 动脉 三维成像
下载PDF
颅内血管延长扩张症的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 被引量:3
20
作者 管永靖 凌华威 +2 位作者 缪飞 陈克敏 胡锦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89-491,共3页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 (3D SCTA)对颅内血管延长扩张症 (ICAD)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5例ICAD患者进行 3D SCTA检查 ,其中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3 5~ 70岁 ,平均 5 1.2岁。采用最大强度投影法 (MIP)、表面遮蔽法 (S...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 (3D SCTA)对颅内血管延长扩张症 (ICAD)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5例ICAD患者进行 3D SCTA检查 ,其中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3 5~ 70岁 ,平均 5 1.2岁。采用最大强度投影法 (MIP)、表面遮蔽法 (SSD)和虚拟内镜法 (VE) 3种方式重建三维图像。结果 ICAD的 3D SCTA表现 :(1)部位 :椎动脉 2例 ,基底动脉 1例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2例。(2 )范围 :最长者自椎动脉管颅底段达基底动脉起始部 ,约 5 0mm ,最短者约 2 0mm。 (3 )形态 :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呈螺旋状盘绕 ,2例椎动脉呈梭形膨大 ,另 2例为管状增粗并大幅度蜿蜒扭曲 ;(4)钙化 :病变血管钙化 2例 ,其中 1例呈多发性斑片状分布 ,另 1例为单发小片状钙化。结论 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是一项无创、快速、简便的影像学方法。将三维CT血管成像与横断位像源CT表现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有利于提高螺旋CT检查对ICAD的定位、定性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 颅内血管延长扩张症 诊断 血管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