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5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谭叙强 江梦谣 +3 位作者 黄声乐 潘式新 何锦威 李茂壮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7期79-82,90,共5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90例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前计划的不同分为研究组(...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90例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前计划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以传统方法行术前计划,研究组以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行术前计划。比较两组手术指标、Harris髋关节评分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一次置钉成功率为82.22%(37/45),高于对照组的62.22%(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6,P=0.034)。研究组术后1、3、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可确保骨折精确复位固定,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三维重建 多层螺旋ct 3d打印技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扫描重建联合3D打印用于髋臼骨折手术的价值研究
2
作者 王姗姗 牛俊巧 +3 位作者 王佳 李小娟 洪悦 王利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扫描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在髋臼骨折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髋臼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扫描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在髋臼骨折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髋臼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并以3D打印辅助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复位质量评分及分项百分制髋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26、4.216、3.425、17.78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骨折复位优良率分别为94.74%和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9,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中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3、-5.776、-6.24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9,P<0.05)。结论:在髋臼骨折围术期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可进一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提高手术质量和效率,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3d打印 髋臼骨折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的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苗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2期163-166,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对复杂髋臼骨折(AF)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骨科83例复杂A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以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行术前计划的38例为指导组,以传统方法行...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对复杂髋臼骨折(AF)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骨科83例复杂A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以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行术前计划的38例为指导组,以传统方法行术前计划的45例为常规组。记录各手术指标,评估骨盆和髋臼复位质量及骨盆、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术后不良事件。结果与常规组相比,指导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骨盆复位优良率均超过80%,髋臼实现解剖复位、满意复位者占比均超过85%,但组间骨盆及髋臼复位质量未见显著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Majeed骨盆量化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指导组术后3个月两项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而术后6个月未见明显差异(P>0.05)。指导组、常规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期间指导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常规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进行术前指导,可使复杂AF手术更具个性化,继而缩短手术时间和透视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骨折愈合及骨盆、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3d打印技术 复杂髋臼骨折 手术指导
下载PDF
CT靶扫描及3D重建技术结合人工智能诊断肺结节临床应用
4
作者 王辉 张伟 时凤宝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48-150,156,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CT靶扫描及3D重建技术及人工智能(AI)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肺癌结节患者130例(178个肺结节),肺结节直径均小于3 cm。应用肺结节靶扫描、3D重建技术结合AI,对肺结节进行诊断,并与常规肺部CT扫描比较。评估其准... 目的探讨胸部CT靶扫描及3D重建技术及人工智能(AI)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肺癌结节患者130例(178个肺结节),肺结节直径均小于3 cm。应用肺结节靶扫描、3D重建技术结合AI,对肺结节进行诊断,并与常规肺部CT扫描比较。评估其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肺结节靶扫描及3D重建技术结合AI检出肺结节准确度为91.01%,高于常规检查的77.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肺结节结节大小、结节密度CT值、结节最大直径/有效直径、结节面积、结节体积分别为(9.45±0.57)mm、(-275.28±-30.31)Hu、1.85±0.64、(46.72±6.69)mm^(2)、(192.86±20.90)mm^(3),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可疑结节应用CT靶扫描、3D重建技术及AI,能够获得肺结节更详细的信息,提高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3d重建技术 人工智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单明 王毅 +2 位作者 吕波 毛宏亮 程宏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MVD治疗的56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前行3D-TOF-MRA、3D-FIESTA扫描,并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MVD治疗的56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前行3D-TOF-MRA、3D-FIESTA扫描,并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影像重建,了解血管与神经的关系、责任血管走行并模拟手术;术中显微镜下不能充分暴露或操作困难时,应用神经内镜进行观察及操作。结果55例术中确认存在责任血管,其中12例在神经内镜下确认;1例术中未发现责任血管。53例术前三维重建影像发现的责任血管与术中发现一致;3例术前三维重建影像为阴性,包括术中证实为静脉压迫2例、未发现责任血管1例。42例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明显减轻13例,无变化1例。术后出现面部麻木4例、口周疱疹1例,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后随访15~47个月,BNI疼痛分级Ⅰ~Ⅱ级53例,Ⅲ级2例,Ⅳ级1例;有效率为94.6%。结论应用MVD治疗PTN时,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有助于术前明确责任血管及其走行,可模拟手术以优化手术规划,减少术中不必要的探查与牵拉。神经内镜可弥补显微镜视野盲区,有助于暴露责任血管,减少责任血管遗漏,并可辅助确认及调整棉片的位置,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3d-TOF-MRA 3d-FIESTA 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 神经内镜
下载PDF
高分辨CT结合3D打印技术在眶壁骨折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蔡景宁 苗俊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0期194-196,共3页
目的:研究高分辨CT结合3D打印技术在眶壁骨折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武邑骨科医院收治的62例眶壁骨折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影像辅助方式分组,其中30例患者在高分辨CT诊断后联合3D打印技术制定手术... 目的:研究高分辨CT结合3D打印技术在眶壁骨折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武邑骨科医院收治的62例眶壁骨折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影像辅助方式分组,其中30例患者在高分辨CT诊断后联合3D打印技术制定手术方案,设为观察组,另32例在高分辨CT诊断后实施常规手术,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质量以及整体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眼眶容积差、眼球凸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眼位、复视、眼球运动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补片与上缘、下缘、外缘骨窗位吻合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眶壁骨折缺损修复重建的治疗中联合使用高分辨CT、3D打印技术可显著改善手术质量,促进术后恢复,提升整体治疗有效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ct 3d打印技术 眶壁骨折 缺损 修复重建
下载PDF
基于MRI的三维重建技术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陈佳佳 柯映平 +3 位作者 郭伟毅 杨熙 叶海璇 洪建文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403-410,共8页
目的 评估利用MRI图像三维重建直肠癌患者盆腔自主神经以及周围器官在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6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重建组和对照组,重建组术前依照MRI三维重建结果制定手术方案,对照组按常规方式制定手术方案,比较... 目的 评估利用MRI图像三维重建直肠癌患者盆腔自主神经以及周围器官在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6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重建组和对照组,重建组术前依照MRI三维重建结果制定手术方案,对照组按常规方式制定手术方案,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功能恢复相关指标。结果 重建的三维模型能个体化呈现患者盆腔自主神经以及周围器官分布关系。与对照组相比,重建组的手术时间缩短[(143.7±13.3)min vs.(151.5±12.1)min,P=0.040)],失血量减少[(31.3±12.1)mLvs.(39.4±11.6) mL,P=0.024)],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更优[(6.0±1.3)分vs.(7.9±2.6)分,P=0.003)]。此外,重建组的术后拔除尿管时间较对照组短[2.0(2.0,2.0)d vs.3.5(3.0,4.0)d,P <0.001]。结论 基于MRI的盆腔自主神经三维重建能准确呈现盆腔自主神经及器官的解剖关系,提高了D3根治术的效率和安全性,可为术者制定精细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 d3根治术 盆腔自主神经 三维重建技术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肺癌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王贵刚 董跃华 +3 位作者 魏玉磊 杜晖 张丽美 杨燕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87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术前采取...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87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术前采取常规CT检查患者44例(常规组)、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检查患者43例(联合组),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2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常规组和联合组的病变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5.45%(42/44)、100%(43/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2.001,P值=0.157)。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量降低(P<0.05),切缘宽度增加(P<0.05),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缩短(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低于常规组的31.82%(P<0.05)。结论:使用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有助于提高早期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效果,包括准确定位病灶、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段切除术 ct支气管血管成像 3d打印技术
下载PDF
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在精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莫靓 韦兵 +4 位作者 聂军 梁任技 胡敏杰 陈贤俊 刘超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239-246,共8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在精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精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105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重建制定术前计划,研究组给...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在精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精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105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重建制定术前计划,研究组给予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制定术前计划。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的肺功能指标,临床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总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研究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较术前均降低(P<0.05),术后3 d、术后3个月对照组FVC、FEV1、PEF、MVV、DLCO较术前均降低(P<0.05),术后3 d对照组FEV1/FVC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FEV1/FVC较术前降低(P<0.05),且术后3 d、术后3个月研究组FVC、FEV1、PEF、MVV、DLC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67.92%)(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与对照组(24.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应用在精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3d打印技术 精准治疗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肺功能 术前计划
下载PDF
3D模型重建技术结合思维导图在肝胆胰脾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莫金花 韦琴 +4 位作者 庞秋霞 吕静 罗晓君 刘振威 陈似霞 《微创医学》 2024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3D模型重建技术结合思维导图在肝胆胰脾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3名肝胆胰脾外科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1)。对照组予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观察组予3D模型重建技术结合... 目的探讨3D模型重建技术结合思维导图在肝胆胰脾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3名肝胆胰脾外科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1)。对照组予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观察组予3D模型重建技术结合思维导图法教学。对比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分数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专业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专业实习生对教学非常满意度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总体满意度(96.87%)与对照组(8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胰脾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3D模型重建技术结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缩短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学习时间,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其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和专科护理书写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肝胆胰脾 3d模型重建技术 思维导图 临床带教 护理教育研究
下载PDF
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在原发性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强 杨岸超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在面肌痉挛(HFS)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MVD治疗的200例HFS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3D-FIESTA和3D-TOF MRA检查,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指导MV...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在面肌痉挛(HFS)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MVD治疗的200例HFS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3D-FIESTA和3D-TOF MRA检查,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指导MVD。以术中发现为金标准。结果除1例阴性外,术中发现责任血管199例,其中小脑前下动脉(AI-CA)111例,小脑后下动脉52例,椎动脉(VA)29例,AICA联合VA有7例。3D-FIESTA和3D-TOF MRA检查与术中发现一致性一般(κ值=0.326),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90%、100.00%和91.00%;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与术中发现一致性良好(κ值=0.651),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9.00%、100.00%和100.00%。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预测责任血管的效果明显优于3D-FIESTA和3D-TOF MRA检查(P<0.001)。200例术后随访6~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症状完全缓解142例(71.00%),部分缓解51例(25.50%),无变化7例(3.50%)。结论MVD治疗HFS术前应用3D Slicer软件根据3D-FIESTA和3D-TOF MRA检查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模拟手术路径,可以降低遗漏责任血管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 3d-FIESTA 3d-TOF MRA 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 疗效
下载PDF
3D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分析阑尾解剖意义
12
作者 王伟 罗琳 +1 位作者 陈强 厍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46-249,共4页
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分析阑尾解剖意义,以期为临床诊断阑尾炎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影像科接受全腹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检查的320例正常阑尾受检者,年龄18~89岁,通过3D Slicer软件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构建阑尾模型... 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分析阑尾解剖意义,以期为临床诊断阑尾炎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影像科接受全腹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检查的320例正常阑尾受检者,年龄18~89岁,通过3D Slicer软件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构建阑尾模型进行分型,并提取模型最大直径参数为阑尾管腔最大外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常阑尾不同位置分型最大直径差异。结果 320例患者中CT 显示阑尾298例,敏感性为93.13%。位置分型占比最大为盆位(34.23%)。不同位置分型间正常阑尾最大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阑尾位于结肠后位时管腔最大直径大于其它位置组(p<0.05),回肠位、结肠外位、结肠后位、盆位、髂位的管腔最大直径 95%参考值单侧上限分别为5.4mm、5.0mm、6.3mm、5.4mm、5.2mm。结论 MSCT检查对阑尾检出率较高;正常阑尾最大直径为3~10mm,因此,将阑尾直径>6.0mm作为诊断阑尾炎的参考标准时,应结合其它CT 征象进行综合判断。此外,还需考虑阑尾的生理发育特点,以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MSct 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
下载PDF
腹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性腹痛诊断中的研究
13
作者 张帅 韩鹏 +2 位作者 张碧瑜 刘学 高云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64-0167,共4页
探析急性腹痛采取腹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的效果及运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3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急性腹痛患者展开研究,总纳入病例数至100例,对所纳入病例均运用腹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视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影像学结果... 探析急性腹痛采取腹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的效果及运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3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急性腹痛患者展开研究,总纳入病例数至100例,对所纳入病例均运用腹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视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影像学结果、诊断符合率的分析,同时对不同疾病类型CT影像学表现实施评价。结果 100例急性腹痛患者在结束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检查后,其所检查的疾病类型包含:胰腺炎(5例)、阑尾炎(23例)、胆囊炎(14例)、泌尿系统结石(18例)、肠梗阻(13例)、其他疾病(25例)。经病理诊断,上述疾病检出病例数依次为6例、23例、14例、18例、13例、26例,多排螺旋CT扫查/病理诊断符合率98%(100/100)/100%(100/1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腹痛采取腹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具较高的准确性,可为临床筛查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痛 腹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 诊断效果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陈华东 尚学红 +1 位作者 赵宇 尹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25,共6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3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3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以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行术前计划的38例为指导组...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3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3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以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行术前计划的38例为指导组,以传统方法行术前计划的45例为常规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评估骨盆、髋臼复位质量以及骨盆、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术后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组较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减少,指导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常规组缩短。两组骨盆复位优良率均超过80%,髋臼实现解剖复位、满意复位者比例均超过85%,但两组骨盆及髋臼复位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Majeed骨盆量化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均升高(P<0.05),指导组术后3个月两项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而术后6个月未见差异(P<0.05)。指导组、常规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期间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进行术前指导,可使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更具个性化,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透视时间,加快骨折愈合及骨盆、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3d打印技术 手术指导
下载PDF
64排螺旋CT结合3D血管重建技术对儿童肝移植术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文宽 朱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结合3D血管重建技术在儿童肝移植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肝移植术后的131例儿童患者,其中先天性胆道闭锁83例、胆道闭塞33例、先天性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10例、肝衰竭5例。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结合3D血管重建技术在儿童肝移植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肝移植术后的131例儿童患者,其中先天性胆道闭锁83例、胆道闭塞33例、先天性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10例、肝衰竭5例。全部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肝脏平扫、四期增强及CTA+CTV扫描,采用MPR、VR、CPR及MIP对肝脏及血管进行重建。由2位副主任诊断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和诊断,内容包括移植后肝实质及毗邻器官,术后血管吻合口、肝胆管血管的通畅情况和走向、胆道情况及腹腔积液等。结果:发现肝脏灌注不良50例,肝脏、脾脏增大54例,肝内胆管扩张43例,腹腔积水32例,术后血管吻合口狭窄30例。结论:64排螺旋CT结合3D血管重建及多种后处理技术,能有效地反映出儿童肝移植术后的肝实质、血管及胆道情况,为临床早日发现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及对术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并发症 ct 3d血管重建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 3D重建技术在膝关节疾病中应用价值(附68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卫峰 范华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1174-1175,共2页
目的通过68例膝关节不同疾病平片及多排螺旋CT 3D后处理技术检查效果对比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 3D技术对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优势。方法选用我院近年来收治膝关节疾病患者68例,使用16排螺旋CT机行薄层高分辨连续扫描,并行MPR及VR等三维重建... 目的通过68例膝关节不同疾病平片及多排螺旋CT 3D后处理技术检查效果对比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 3D技术对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优势。方法选用我院近年来收治膝关节疾病患者68例,使用16排螺旋CT机行薄层高分辨连续扫描,并行MPR及VR等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通过对其公认有诊断价值的的影像表现同X线平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于骨性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对位、脱位及显示关节游离体等平片与MSCT对定性差别不大,而MSCT通过后处理技术无疑使图像更加直观而可靠,对滑膜增生骨化、股骨髁前后缘骨质改变、关节面下假囊肿形成等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别,是MSCT的优势,对关节腔、关节囊及滑膜囊积液,关节旁软组织改变较平片对比亦具有明显优势,但客观的说亦不甚理想,MRI是理想的补充。结论多排螺旋CT对显示膝关节疾病的征象明显较平片,使图像更加直观细致,并能显示一些平片无反显示的征象,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多排螺旋ct 3d技术
下载PDF
原木CT图像3D重建及其虚拟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训华 业宁 +1 位作者 丁建文 王厚立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7-80,共4页
将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原木CT图像的3D重建中,实现了一个具有用户交互切削、虚拟加工功能的系统Wood3D。使用该系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虚拟切割出复杂形状的木产品,并通过阈值选取,实现对原木中缺陷图像的分割。通过进一步对缺陷3... 将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原木CT图像的3D重建中,实现了一个具有用户交互切削、虚拟加工功能的系统Wood3D。使用该系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虚拟切割出复杂形状的木产品,并通过阈值选取,实现对原木中缺陷图像的分割。通过进一步对缺陷3D立体化显示,使用户对缺陷的大小和分布有最直观的了解,进而选择最佳的切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木 虚拟加工 ct图像 3d重建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应用在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穆卫庐 常军英 +7 位作者 贾东昭 付强 冯建书 侯卫星 王彦志 李炎 邢兆国 李琦军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3期68-71,共4页
目的:研究以CT三维重建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在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80例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盆髋臼X射线片、CT三维重建并结合术... 目的:研究以CT三维重建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在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80例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盆髋臼X射线片、CT三维重建并结合术者临床经验完成内固定术;研究组给予CT三维重建并根据其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实物模型,确定内固定方案并给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评估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2,t=6.914,t=8.608;P<0.05)。研究组患者髋臼复位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χ^(2)=4.021,χ^(2)=4.501;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联合CT三维重建应用于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手术可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提高复位质量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ct三维重建 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手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19
作者 刘居上 李楠馨 李慧芳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78-79,92,共3页
目的对多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在复杂髋臼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成效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对2020.3-2021.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将其分为MSCT组与常规组,MSCT组实施... 目的对多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在复杂髋臼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成效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对2020.3-2021.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将其分为MSCT组与常规组,MSCT组实施术前计划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指导,而常规组则接受传统术前计划指导,对两组手术指标情况进行对比与记录;统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观察分析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Maieed骨盆量化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经对比,MSCT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时间、术中透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均短于常规组(P<0.05);MSCT组与常规组出现不良事件概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对比,术后3个月MSCT组Maieed骨盆量化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而术后6个月两组两项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在复杂髋臼骨折临床治疗中具有有效的指导作用,可有效减少患者群体术中的出血量,有利于加速患者骨折端的愈合,更能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辅助3d 打印技术 复杂性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低剂量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结直肠癌N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颜俏燕 丁士申 +1 位作者 陈刚 甘东慧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MSCTC)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结直肠癌N分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1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前MSCTC检查参数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105例。低剂量组采用100 kV管电压、80 mA管电流及iDose4...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MSCTC)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结直肠癌N分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1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前MSCTC检查参数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105例。低剂量组采用100 kV管电压、80 mA管电流及iDose4迭代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常规剂量组采用120 kV管电压、自动管电流调节及滤波反投影重建技术进行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N分期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剂量MSCTC检查诊断结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准确性及其与术后病理诊断N分期的一致性。记录两组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常规剂量MSCTC诊断结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6.7%、70.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N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N分期结果的一致性均为中等(P<0.05)。低剂量组的总剂量长度乘积、总容积CT剂量指数及有效剂量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均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检查相比,低剂量MSCTC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可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且对结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评估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N分期 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 idose4迭代重建技术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