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CT测量腰椎椎弓根螺钉钉道骨密度与椎体骨密度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于桐泊 余含笑 +2 位作者 姚容 杨李 朱雪娥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7期600-603,610,共5页
目的利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量国人腰椎椎体与椎弓根螺钉钉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行腰椎QCT检查的99... 目的利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量国人腰椎椎体与椎弓根螺钉钉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行腰椎QCT检查的99例患者资料,男48例,女51例;年龄20~83岁,平均(50.90±15.80)岁。椎弓根螺钉钉道(G)进一步分为椎弓根内节段(R1)和椎体内节段(R2),采用QCT骨密度分析软件测量L_(2~4)椎体(R3)与椎弓根螺钉钉道的骨密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R1、R2和R3之间骨密度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R3与G之间骨密度的差异。P<0.01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椎弓根螺钉钉道BMD R1为(173.66±71.84)mg/cm^(3),R2为(113.81±48.83)mg/cm^(3),G为(143.73±55.49)mg/cm^(3),R3为(118.94±47.24)mg/cm^(3)。R1和R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1与R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2与R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G左侧(143.14±70.06)mg/cm^(3),G右侧(144.33±66.56)mg/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的腰椎节段之间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L_(2)为(141.25±50.32)mg/cm^(3),L_(3)为(138.31±56.85)mg/cm^(3),L 4为(151.64±58.62)mg/cm^(3)。R3平均BMD在不同腰椎节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L_(2)为(124.28±47.04)mg/cm^(3),L_(3)为(115.36±46.34)mg/cm^(3),L 4为(117.19±48.33)mg/cm^(3)。椎弓根螺钉钉道整体BMD高于R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QCT骨密度测量技术适用于腰椎椎体及椎弓根螺钉钉道BMD的测量,椎弓根钉道BMD显著高于同节段椎体的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骨密度 椎弓根 螺钉钉道
下载PDF
下颌骨加压螺钉钉道预备器的研制与应用
2
作者 余立强 马亚青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1年第2期80-91,共12页
目的 研制一种在以加压螺钉固定下颌骨骨折时 ,在下颌骨上准确、快速地预备出加压螺钉钉道的手术器械。方法 该器械由主托架、骨固定夹、万向关节及麻花钻导向管组成 ,骨固定夹夹持固定骨折断端 ,万向关节用以选择预定钉道位置及角度... 目的 研制一种在以加压螺钉固定下颌骨骨折时 ,在下颌骨上准确、快速地预备出加压螺钉钉道的手术器械。方法 该器械由主托架、骨固定夹、万向关节及麻花钻导向管组成 ,骨固定夹夹持固定骨折断端 ,万向关节用以选择预定钉道位置及角度。结果 该器械在固定骨折断端的同时 ,用麻花钻连续制备出骨断端外侧及内侧的钉道 ,保证了断端内外侧钉道的同轴性 ,2年来该器械成功地应用于 6例下颌骨骨折治疗 ,显示了该器械的优越性能。结论 研制出的下颌骨用加压螺钉钉道预备器简化了手术操作 ,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螺钉 加压螺钉钉道预备器 下颌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3
作者 马建辉 刘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39-41,共3页
腰椎骨折以微创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内固定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40例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METRX Quadrant,对照组传统开放内固定治疗,分析临床指标、疼痛情况、Cobb角、并发症、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 腰椎骨折以微创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内固定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40例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METRX Quadrant,对照组传统开放内固定治疗,分析临床指标、疼痛情况、Cobb角、并发症、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研究组手术时间(65.85±10.85)、切口长度(8.89±2.24)、出血量(155.76±15.85)、引流量(75.45±10.23)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92.52±5.97)、切口长度(13.53±1.22)、出血量(242.65±12.87)、引流量(150.53±10.78),研究组VAS(分)7d(4.11±1.09)、15d(3.71±1.12)、30d(1.05±0.35)低于对照组VAS7d(5.24±0.92)、15d(4.95±1.07)、30d(2.11±0.56)。P<0.05。结论 治疗腰椎骨折,以METRX Quadrant疗效显著,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恢复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微创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内固定 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4
作者 李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7-8,共2页
探究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0年7月的7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分组,即对照组: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组: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内固定。对比疗... 探究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0年7月的7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分组,即对照组: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组: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内固定。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更优(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内固定,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内固定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一种新型钉道强化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马航展 蔡东岭 +2 位作者 李伟宽 黄海珊 刘春兰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7期2623-2626,共4页
目的自主研发一种新型钉道强化椎弓根螺钉,通过有限元法分析,模拟在人体骨质疏松性椎体中生物力学测试,评估该新型螺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名年龄65岁骨质疏松志愿者,进行CT扫描获取数据(扫描电压120 KV,层距0. 75 mm),三维重建L... 目的自主研发一种新型钉道强化椎弓根螺钉,通过有限元法分析,模拟在人体骨质疏松性椎体中生物力学测试,评估该新型螺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名年龄65岁骨质疏松志愿者,进行CT扫描获取数据(扫描电压120 KV,层距0. 75 mm),三维重建L4椎体模型,并对4组不同螺钉植入物[新型钉道强化椎弓根螺钉+骨水泥组(A组)、可注射空心椎弓根螺钉+骨水泥组(B组)、普通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强化组(C组)、单纯普通椎弓根螺钉组(D组)]进行建模、网格划分。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在骨质疏松腰椎椎体中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计算并比较分析各组椎弓根螺钉应力、拔出力及位移。结果 4组螺钉在施加固定载荷中,应力主要集中在螺钉根部、螺纹及骨水泥分布处。A组螺钉应力值最小,为173. 8 MPa; B组为236. 3 MPa; C组为298. 5 MPa; D组为407. 4 MPa。在模拟轴向拔出试验中,发生位移时,A组拔出力最大,为1 508. 1 N,B组为1 304. 1 N,C组为1 128. 4 N,D组为833. 1 N。结论在模拟骨质疏松椎体中,新型骨水泥钉道强化螺钉能有效地提高螺钉抗拔出力,增加螺钉在钉道内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强化椎弓根螺钉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对不同骨质椎弓根螺钉的强化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明暄 李旭升 +4 位作者 任民 李生贵 邵宏斌 周鹏 雷伟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12期1094-1097,1109,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骨质疏松程度条件下,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对椎弓根螺钉稳定性强化作用,为其应用于合并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脊柱手术提供力学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新鲜尸体脊柱标本,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按临床诊断标准分成骨质正常、骨量减少... 目的评价不同骨质疏松程度条件下,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对椎弓根螺钉稳定性强化作用,为其应用于合并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脊柱手术提供力学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新鲜尸体脊柱标本,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按临床诊断标准分成骨质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和重度骨质疏松四个水平;然后,每个骨密度水平,分直接置入椎弓根螺钉(对照组)和用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强化钉道后置入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组),各12枚,进行螺钉轴向拔出实验,测定最大拔出力、刚度和能量吸收值三项指标,进行组间的对比分析。结果骨密度水平从正常下降到重度疏松程度,最大拔出力、刚度、能量吸收值均随之下降,同种置钉方法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骨质疏松条件下钉道强化组最大拔出力、刚度、能量吸收值与骨量减少条件下对照组的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重度骨质疏松条件下钉道强化组的最大拔出力、刚度、能量吸收值均显著性低于骨量减少条件下对照组的(P<0.05)。结论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强化钉道后可以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尤其是骨质疏松条件下经钉道强化后可以达到需要固定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 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 骨质疏松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抗生素人工骨结合自体骨植入联合病灶清除联合CBT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椎间隙感染的效果
7
作者 陈洪柱 林松 +1 位作者 陈钱 吴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2期4107-4111,共5页
目的 探讨抗生素人工骨结合自体骨植入联合病灶清除联合皮质骨钉道(CBT)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椎间隙感染(LIS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LIS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接受抗生素... 目的 探讨抗生素人工骨结合自体骨植入联合病灶清除联合皮质骨钉道(CBT)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椎间隙感染(LIS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LIS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接受抗生素人工骨结合自体骨植入联合病灶清除联合CBT螺钉内固定治疗,B组接受自体骨植入联合病灶清除联合CBT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感染病原菌菌种分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持续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JOA)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病变椎体节段后凸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20例LISI患者术后细菌培养共检出病原菌110株,两组LISI患者感染病原菌菌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B组(P<0.05)。术后1、6个月,A组VAS评分、ODI评分、ESR和CRP水平低于B组,JOA评分高于B组(P<0.05)。术后3个月A组Cobb角低于B组(P<0.05),但术后6个月两组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人工骨结合自体骨植入联合病灶清除联合CBT螺钉内固定治疗LISI的效果确切,可缩短病程,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人工骨 自体骨植入 病灶清除 皮质骨螺钉内固定 腰椎椎间隙感染
下载PDF
颈椎X射线平片评估C_1侧块螺钉位置 被引量:2
8
作者 谢雁春 轩安武 +2 位作者 项良碧 刘军 于海龙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819-824,共6页
目的通过颈椎X射线平片评估提供理想C1侧块螺钉的置钉钉道及置钉位置。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C1侧块螺钉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共完成79枚C1侧块螺钉。通过颈椎正位X射线分析C1侧块螺钉钉尾和钉尖的位置,通过颈椎侧位X射线分析螺钉长度及... 目的通过颈椎X射线平片评估提供理想C1侧块螺钉的置钉钉道及置钉位置。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C1侧块螺钉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共完成79枚C1侧块螺钉。通过颈椎正位X射线分析C1侧块螺钉钉尾和钉尖的位置,通过颈椎侧位X射线分析螺钉长度及高度并分为0°、Ⅰ°、Ⅱ°;通过术后CT平扫分析螺钉是否破出侧块皮质、螺钉侧块骨质侵占的百分比、双皮质螺钉、螺钉超出侧块皮质的长度以及对临近关节的干扰。结果当正位X射线螺钉钉尖位于侧块内缘内侧(Tip 0)时所有患者均出现侧块皮质破坏,但螺钉钉尾位于侧块外缘内侧(Head 0)及经过侧位外缘时(HeadⅠ)未出现侧块皮质破坏,当钉尾经过侧块外缘(HeadⅠ)且钉尖位于侧块内侧半(TipⅠ)时螺钉侧块骨质侵占率为97.6%,当螺钉钉尾位于侧块外缘内侧(Head 0)且钉尖位于侧块内侧半(TipⅠ)时螺钉侧块骨质侵占率为90.5%,当钉尾经过侧块外缘(HeadⅠ)且钉尖位于侧块外侧半(TipⅡ)时螺钉侧块骨质侵占率为86.4%。当侧位X射线螺钉钉尖超过寰椎前弓后侧半时所有螺钉均为双皮质螺钉,螺钉平均穿出皮质长度为1.9 mm,当螺钉位于寰椎前弓下半时有98%的患者相邻关节未受累。结论颈椎正位X射线提示当钉尾位于侧块外缘且钉尖位于侧块内侧半时C1侧块螺钉钉道最安全且最长,颈椎侧位X射线提示螺钉钉尖位于寰椎前弓的前下1/4时的双皮质螺钉不会损伤邻近关节,上述X射线结果对术中及术后评估C1侧块螺钉钉道及长度均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侧块螺钉 螺钉钉道 螺钉位置 X射线平片 CT平扫 C1-C2融合
下载PDF
髋臼后柱顺行螺钉固定钉道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亚光 张元智 +3 位作者 史志强 徐志刚 刘刚 莫伟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分析髋臼后柱顺行骨通道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64排螺旋CT扫描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骨盆数据,建立志愿者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出髋臼后柱几何骨通道螺钉钉道和两个任意钉道。测定未置入螺钉及置入螺钉时髋骨和螺钉的Von... [目的]分析髋臼后柱顺行骨通道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64排螺旋CT扫描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骨盆数据,建立志愿者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出髋臼后柱几何骨通道螺钉钉道和两个任意钉道。测定未置入螺钉及置入螺钉时髋骨和螺钉的Von Mises应力与位移。[结果]有螺钉固定的骨盆皮质骨应力比正常骨盆稍大,使用几何螺钉时骨盆皮质骨应力最小,随着载荷的增大,各组模型皮质骨承受Von Mises应力均显著增加(P<0.05);无论骨盆是否有螺丝钉,骨小梁应力几乎相同,相同载荷下,正常髋骨受力应力最小,自由钉道2组螺钉受力最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骨盆的位移明显大于螺钉固定的骨盆位移,各载荷条件下,几何钉道螺钉所承受应力最大(P<0.05),但几何钉道螺钉固定的骨盆位移最小(P<0.05)。随着载荷力的增大,各组螺钉所受应力逐渐加大(P<0.05)。[结论]几何钉道的螺钉发生应力集中大,但位移较小,是髋臼后柱骨折顺行骨通道螺钉置入的最优骨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螺钉钉道 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皮质骨钉道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有限元分析
10
作者 唐林 王宏润 梁斌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15-1819,共5页
目的建立3种不同内固定系统植入人体内的三维模型,互相之间进行力学参数对比,分析皮质骨钉道(CBT)螺钉系统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实验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20年6月30日招募的1名正常成年志愿者L2~L4腰椎的CT数据... 目的建立3种不同内固定系统植入人体内的三维模型,互相之间进行力学参数对比,分析皮质骨钉道(CBT)螺钉系统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实验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20年6月30日招募的1名正常成年志愿者L2~L4腰椎的CT数据进行建模,在Ansys中对3种模型施加500 N压力,比较内固定系统、钛笼底部、末节椎体椎体的受力、位移、应力分布以及不同工况下椎体定点角度变化,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解释CBT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腰椎结核的优势。结果结果显示,CBT螺钉固定系统在侧弯时最大应力为194.84 N,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最大应力为196.48 N,结果基本相同。后伸时,CBT螺钉固定系统在对抗后伸扭矩时最大应力为104.17 N,观察位移可以或得相同结果,这表明CBT螺钉固定系统可以获得更坚强的稳定性。相邻阶段的短椎弓根螺钉与CBT螺钉对比可以看出,CBT螺钉固定系统可以获得更满意的稳定性。结论与短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比较,CBT螺钉固定系统可以更有效重建腰椎结核术后的稳定性,同时保留了腰椎更多运动节段,在临床上应当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螺钉 腰椎结核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微创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振磊 段婉茹 +4 位作者 菅凤增 吴浩 王兴文 王凯 陈赞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26-93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微创后路椎间融合术(Mis—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通过导丝置入皮质骨钉道(CBT)... 目的初步探讨微创后路椎间融合术(Mis—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通过导丝置入皮质骨钉道(CBT)螺钉改进后路椎问融合术(PLIF)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为复查CT和MRI,以评估患者椎管面积和椎间高度的改善情况;同时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和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以评估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25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74—341min,平均(168±73)min;术中出血量为50~600ml,平均(242±153)ml;单节段手术切口长度为2.5~4.0cm,平均(3.0±1.3)cm。住院时间为5~12d,平均(7.8±3.9)d。术后1例患者出现术区感染,经治疗后痊愈;1例CBT螺钉致峡部骨折并压迫神经根,行二次手术去除压迫。2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7.7±2.7)个月。术后椎管面积[(1.21±0.50)cm。]和椎间高度[(1.06±0.15)cm]均较术前[分别为(0.58±0.28)cm2、(0.86±0.20)cm]增加(均P〈0.01)。术后6个月,VAS评分[(2.7±1.8)分]、ODI评分[(9.3±4.7)分]和JOA评分[(21.3±4.9)分]均较术前[分别为(5.7±2.0)分、(21.2±5.6)分、(15.2±3.2)分]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Mis—PLIF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需行融合手术的患者,可考虑行CBT螺钉内固定结合PLIF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腰椎 显微外科手术 后路椎间融合术 皮质骨螺钉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