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苯胺和螺(芴-9,9'-氧杂蒽)的星射形蓝光寡聚材料的合成与光电性质 被引量:9
1
作者 初增泽 王丹 +1 位作者 张超 邹德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00-2007,共8页
通过Sonogashira反应合成了基于三苯胺、螺(芴-9,9 -氧杂蒽)及芴的星射形寡聚物. 三种寡聚物(TPA-F、TPA-SFX和TPA-SFXCz)都具有很高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417、439和425℃.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研究表明,它们也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 通过Sonogashira反应合成了基于三苯胺、螺(芴-9,9 -氧杂蒽)及芴的星射形寡聚物. 三种寡聚物(TPA-F、TPA-SFX和TPA-SFXCz)都具有很高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417、439和425℃.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研究表明,它们也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都在100℃以上,其中两种螺芴取代的寡聚物(TPA-SFX和TPA-SFXCz)的Tg分别达到141和127℃.光物理的研究发现, 在薄膜中,TPA-F具有很宽的双发射峰, 峰值为424和455nm;而TPA-SFX和TPA-SFXCz仍保持单一蓝光发射, 发射峰分别为434和442nm.这表明将三苯胺非平面结构和螺形取代基团相结合,能有效抑制在薄膜中聚集和激基缔合物的产生.电化学的研究表明,由于引入富电子的三苯胺核心结构,三者都具有-5.4 eV左右的较高的HOMO能级.通过旋涂法制备了结构为ITO(氧化铟锡)/PEDOT:PSS(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寡聚物/TPBI(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LiF/Al电致发光器件.器件测试结果表明,TPA-SFX的器件具有最好的光电性能. 以它为发光层,获得最大亮度为2680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0.35 cd·A-1、色坐标为(0.17, 0.13)的蓝光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三苯胺: (芴-9 9-氧杂蒽): 星射形: 蓝光材料
下载PDF
4-溴螺环[芴-9,9’-氧杂蒽]的合成与表征
2
作者 孙敏青 张金强 +2 位作者 陈辉 马欣 屈凤波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0年第3期59-61,68,共4页
以二苯醚为原料,惰性气体保护下,与仲丁基锂反应,加入4-溴-9-芴酮,在冰乙酸溶剂中闭环合成4-溴螺环[芴-9,9’-氧杂蒽]。其结构经~1H NMR等表征确证。优化反应条件为:n(二苯醚)∶n(仲丁基锂)=1∶1,锂化温度-75℃。总收率86%。
关键词 二苯醚 环[芴-9 9-氧杂蒽] 合成与表征
下载PDF
3-溴螺环[芴-9,9’-氧杂蒽]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瑞 汪波洋 +3 位作者 李国防 申娟娟 刘畅 杨振强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2年第4期10-12,共3页
螺[芴-9,9’-氧杂蒽]衍生物作为蓝光材料或掺杂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器件。本文以二苯醚为起始原料,经仲丁基锂锂化后,与3-溴-9H-芴酮反应得到中间体化合物,在二氯甲烷溶剂中,经对甲基苯磺酸催化闭环反应,合成了3-溴螺... 螺[芴-9,9’-氧杂蒽]衍生物作为蓝光材料或掺杂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器件。本文以二苯醚为起始原料,经仲丁基锂锂化后,与3-溴-9H-芴酮反应得到中间体化合物,在二氯甲烷溶剂中,经对甲基苯磺酸催化闭环反应,合成了3-溴螺环[芴-9,9’-氧杂蒽]。研究表明,当锂化反应温度为-45℃,原料n(二苯醚)∶n(3-溴-9H-芴酮)=1.0∶0.8时,目标化合物的总收率最高达到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醚 环[芴-9 9-氧杂蒽] 合成
下载PDF
9-[1,1’-联苯]-3-基-3-(9,9’-螺二[9H-芴]-3-基)-9H-咔唑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4
作者 马欣 杨森 +2 位作者 陈昊 李中贤 杨振强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5-289,共5页
以咔唑为起始原料,经Ullmann反应、溴化反应、Miyaura反应和Suzuki反应合成了9-[1,1’-联苯]-3-基-3-(9,9’-螺二[9H-芴]-3-基)-9H-咔唑,重点研究了不同的溶剂、碱和催化剂对Suzuki反应中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 以咔唑为起始原料,经Ullmann反应、溴化反应、Miyaura反应和Suzuki反应合成了9-[1,1’-联苯]-3-基-3-(9,9’-螺二[9H-芴]-3-基)-9H-咔唑,重点研究了不同的溶剂、碱和催化剂对Suzuki反应中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二氯二叔丁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磷钯(II)催化作用下,以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并且磷酸钾为碱时,产率达97.1%。通过^(1)H NMR、^(13)C NMR、IR和HRMS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使用TG-DSC、UV-vis研究了化合物的性能。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失重5%的温度为472.2℃,玻璃化温度为240.1℃,吸收焓为71.1 J/g,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玻璃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硼酸频那醇酯-9-[1 1’-联苯]-3--9H-咔唑 3--9 9-二[9H-芴] 有机发光二极管
下载PDF
4,4'-二溴-9,9'-螺二芴合成工艺研究
5
作者 张成新 王双 +2 位作者 李远超 李善清 孟烨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53-255,共3页
4,4'-二溴-9,9'-螺二芴是一种典型的螺旋分子,螺环化合物在荧光材料、电致发光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2,2'-二溴联苯、正丁基锂、4-溴芴酮为原料,通过金属化反应、亲核加成反应、付克反应,制备4,4... 4,4'-二溴-9,9'-螺二芴是一种典型的螺旋分子,螺环化合物在荧光材料、电致发光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2,2'-二溴联苯、正丁基锂、4-溴芴酮为原料,通过金属化反应、亲核加成反应、付克反应,制备4,4'-二溴-9,9'-螺二芴.三步反应总收率达到86%以上,产物HPLC纯度大于99%,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二溴-9 9-二芴 环化合物 4-溴芴酮 合成
下载PDF
3’-[辛基(2-甲基苯基)胺基]-6’-(2-甲基苯基)胺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呫吨-3-酮的合成
6
作者 刘景 祁咏梅 +2 位作者 李昌德 赵晨 宋昱 《信息记录材料》 2015年第1期14-16,共3页
以荧光素为原料经氯化、氨解、烷基化反应合成了性能优良的热敏品染料3’-[辛基(2-甲基苯基)胺基]-6’-(2-甲基苯基)胺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呫吨-3-酮,确定了最佳的合成路线,最终产品含量≥97%,在波长550nm处吸收值≤0.1。
关键词 荧光素 热敏染料 3’-[辛基(2-甲基苯基)胺基]-6’-(2-甲基苯基)胺基-[异苯并呋喃-1(3H)-9-[9H]呫吨-3-
下载PDF
NKC-9型树脂催化合成单新戊二醇缩1,4-环己二酮 被引量:5
7
作者 宋晓亮 尹明辉 +1 位作者 张国亮 张凤宝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1-325,共5页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固体酸催化剂,新戊二醇与1,4-环己二酮在二氯甲烷溶剂中脱水缩合合成了单新戊二醇缩1,4-环己二酮(单缩酮)。实验考察了不同类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NKC-9型树脂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通过单因素分析及...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固体酸催化剂,新戊二醇与1,4-环己二酮在二氯甲烷溶剂中脱水缩合合成了单新戊二醇缩1,4-环己二酮(单缩酮)。实验考察了不同类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NKC-9型树脂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通过单因素分析及正交试验,获得了该催化剂催化合成单新戊二醇缩1,4-环己二酮的最佳条件:在二氯甲烷溶液中,于25℃和反应液浓度为1.3mol·L-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5.4%,反应110min,新戊二醇的转化率达94%,所得目标产物单缩酮收率达74.8%,气相色谱测定其纯度为96%。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谱图分析验证了所合成的产物为目标产物单缩酮。与传统酸性催化剂相比,采用树脂NKC-9作为反应催化剂不仅提高了反应收率,简化了反应工艺流程,无酸腐蚀和污染问题,且催化剂无需处理可重复使用多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二甲基-1 5-二氧杂[5.5]十一烷-9- 脱水缩合 固体酸催化 离子交换树脂
下载PDF
螺[芴-9,9′-氧杂蒽]三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8
作者 任保轶 刘振宇 +2 位作者 曾研 王存杨 解令海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7-401,共5页
利用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新型的螺[芴-9,9′-氧杂蒽]基三聚物(TriSFX),其结构经1 H NMR和GC-MS分析确证.初步的光谱性质研究表明:TriSFX的最大发射峰位于345和355nm,有希望作为磷光主体材料应用于OLED领域.
关键词 [芴-9 9-氧杂蒽] 三聚物 合成 光电材料
原文传递
鄂西鹿药甾体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林洁 王国全 +1 位作者 白璐 余林中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987-3991,共5页
目的研究鄂西鹿药Smilacina henryi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硅胶、葡聚糖凝胶、半制备薄层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1D、2D-NMR,HR-ESI-MS,I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鄂西鹿药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25S)-5α... 目的研究鄂西鹿药Smilacina henryi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硅胶、葡聚糖凝胶、半制备薄层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1D、2D-NMR,HR-ESI-MS,I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鄂西鹿药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25S)-5α-螺甾-9(11)烯-3β,17α-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1)、(25S)-5α-螺甾-9(11)烯-3β,17α-二醇(2)、(25S)-5α-螺甾-9(11)烯-3β,17α-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3)、薯蓣皂苷元(4)、薯蓣皂苷(5)、henryioside A(6)、henryioside B(7)。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罕见的9(11)烯螺甾皂苷类新化合物,命名为鄂西鹿药苷D,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鹿药 甾体 鄂西鹿药苷D (25S)---9(11)烯- 17α-二醇 薯蓣皂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