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中的蠕形动物化石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元龙 朱茂炎 +1 位作者 郭庆军 HeyoVanIten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79-87,180-181,共11页
描述了凯里生物群中的蠕形动物Ottoia ,Maotianshania ,Palaeoscolex ,Circocosmia?及Selkirkia。这些软躯体的蠕虫化石在凯里生物群中都是首次发现。其中Ottoia也发现于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 ,Maotianshania ,Circocosmia ?则见于澄江生... 描述了凯里生物群中的蠕形动物Ottoia ,Maotianshania ,Palaeoscolex ,Circocosmia?及Selkirkia。这些软躯体的蠕虫化石在凯里生物群中都是首次发现。其中Ottoia也发现于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 ,Maotianshania ,Circocosmia ?则见于澄江生物群 ,而Palaeoscolex则从澄江生物群至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中都有保存 ,这是凯里生物群处于承前启后位置的又一证据。蠕动动物的发现 ,增加了凯里生物群软躯体化石内容 ,反映了凯里生物群是典型的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里生物群 蠕形动物 鳃曳动物 软躯体化石 寒武纪
下载PDF
云南澄江早寒武世带触手的蠕形动物——Facivermis gen.nov. 被引量:8
2
作者 侯先光 陈均远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2-41,共10页
前言蠕形动物虽是非常常见的生物,由于缺乏坚硬的矿化的外骨骼,其遗骸易于腐烂,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得以保存成为化石。因此,蠕形动物化石在地质记录中是极其罕见的。这就是科学家对于蠕形动物化石给予极大关注的重要原因。人们对各地... 前言蠕形动物虽是非常常见的生物,由于缺乏坚硬的矿化的外骨骼,其遗骸易于腐烂,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得以保存成为化石。因此,蠕形动物化石在地质记录中是极其罕见的。这就是科学家对于蠕形动物化石给予极大关注的重要原因。人们对各地质历史时期中蠕形动物的知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通过对痕迹化石的研究。但同一物种由于环境的不同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形动物 触手 寒武世 云南
下载PDF
云南昆明海口地区早寒武世刺状蠕形动物——Spinovermis gen. nov.
3
作者 杨海林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9年第1期95-97,共3页
对昆明海口早武寒世的一种奇特蠕虫Spinovermisgen.etsp.nov.进行了系统描述.
关键词 早寒武世 云南 刺蠕虫 蠕形动物 化石
下载PDF
科学家发现已知最早的共生蠕形动物化石
4
《科学之友》 2017年第10期5-5,共1页
2017年8月31日,科学家在云南发现了目前已知最早的共生蠕形动物化石——吸盘古宿虫,并确认了反映动物共生关系中宿主特异性和宿主转移两个重要生态特性的最早化石留存.动物之间的共生现象很难保存为化石,整个地质历史时期关于动物共生... 2017年8月31日,科学家在云南发现了目前已知最早的共生蠕形动物化石——吸盘古宿虫,并确认了反映动物共生关系中宿主特异性和宿主转移两个重要生态特性的最早化石留存.动物之间的共生现象很难保存为化石,整个地质历史时期关于动物共生的化石证据极少.1984年发现的“澄江生物化石群”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多门类后生动物软躯体化石群,是研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资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形动物化石 共生现象 科学家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宿主特异性 地质历史时期 生态特性 共生关系
下载PDF
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中蠕形动物的系统分类及演化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晓娅 侯先光 David BAINES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25-1134,共10页
中国早寒武世(2008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出版的地质年代表中的寒武纪第二世)澄江动物群中特异埋藏了保存精美、物种数量众多的蠕形动物,为研究不同蠕形动物门类的早期起源和演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本文回顾讨论了迄今已报道过的45种澄江... 中国早寒武世(2008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出版的地质年代表中的寒武纪第二世)澄江动物群中特异埋藏了保存精美、物种数量众多的蠕形动物,为研究不同蠕形动物门类的早期起源和演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本文回顾讨论了迄今已报道过的45种澄江蠕形动物,并重点评述了澄江曳鳃动物和叶足动物两个门类的系统分类、生活方式、演化意义及现存争议.文章分析了澄江蠕形动物形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慎重考虑埋藏学及蠕形动物的运动而产生的变形等因素对最终保存的化石形态的影响,并建议Anningvermis multispinosa与Corynetis brevis为同物异名.澄江蠕形动物展示了丰富的形态和生态多样性,对理解早期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前景广阔,但仍有待于深化研究并积极与埋藏学、地球化学、分支系统学、基因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 蠕形动物 曳鳃动物 叶足动物 埋藏学
原文传递
澄江生物群中发现最早的共生蠕形动物
6
作者 姚玉鹏 顾松竹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3-553,共1页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41572015,U1302232)等的资助下,云南大学研究人员在寒武纪早期生态系统的起源与演化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Host-specific Infestation in Early Cambrian Worms"(早寒武世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41572015,U1302232)等的资助下,云南大学研究人员在寒武纪早期生态系统的起源与演化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Host-specific Infestation in Early Cambrian Worms"(早寒武世蠕虫动物的宿主特异性)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生物群 蠕形动物 蠕虫动物 早寒武世 宿主特异性 CAMBRIAN 寒武纪 项目批准号 研究成果 动物
下载PDF
早寒武世带网状鳞片的蠕形海生动物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均远 侯先光 路浩之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6,119-122,共16页
前言寒武纪早期动物爆发性演化事件是地质历史中的一个重大不解之谜,达尔文对此曾给予极大的注意但深感费解(Mayr,1982;Conway Morris,1987)。近三十余年来,世界各地前寒武纪晚期地层内陆续发现了许多软躯干后生动物化石。这些化石资料... 前言寒武纪早期动物爆发性演化事件是地质历史中的一个重大不解之谜,达尔文对此曾给予极大的注意但深感费解(Mayr,1982;Conway Morris,1987)。近三十余年来,世界各地前寒武纪晚期地层内陆续发现了许多软躯干后生动物化石。这些化石资料表明后生动物在寒武纪之前早已出现了(Chen,1988;Glaessner,1984)。由于早期动物由软躯干所组成,极难成为化石。到了寒武纪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生蠕形动物 寒武世 网状鳞片
下载PDF
红花沟金矿原太古宇中发现蠕虫状动物化石
8
作者 谭励可 《沈阳黄金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99-105,共7页
关键词 红花沟金矿 太古宇 蠕形动物 化石
下载PDF
晚震旦世高家山生物群化石新材料 被引量:16
9
作者 华洪 张录易 +1 位作者 张子福 王静平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1-390,共10页
对张录易等 (1992 )所建立的管状骨骼化石Qinella属进行重新修订 ,根据基本宏观特征、壳面装饰和壳壁套管式结构等将QinellashaanxiensisZhang ,LietDong ,1992和QinellalijiagouensisZhang ,LietDong ,1992归入Sinotubulitescienegensi... 对张录易等 (1992 )所建立的管状骨骼化石Qinella属进行重新修订 ,根据基本宏观特征、壳面装饰和壳壁套管式结构等将QinellashaanxiensisZhang ,LietDong ,1992和QinellalijiagouensisZhang ,LietDong ,1992归入SinotubulitescienegensisMcmenamin ,1985 ,而Qinella属征限定为管壳外表面光滑的多层壁套管式结构。对Chenella的属征进行厘定 ,建立ChenellaregularisZhangetHua一新种。根据口部特征的似吸盘状构造 ,建立蠕形动物—新属YudaiellaZhangetHu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家山生物群 化石新材料 蠕形动物化石
下载PDF
天下第一鱼——海口鱼
10
《奇妙博物馆》 2018年第6期16-17,共2页
因为缺少软体组织,微网虫身上的这些网状骨片被赋予了许多离奇的解释:一是包壳类群体生物,二是储卵仓,三是动物表皮的骨片,甚至还被认为是最早的放射虫.在澄江发现的完整微网虫化石令人惊讶,因为谁也想不到,这些奇形怪状的骨片竟然长... 因为缺少软体组织,微网虫身上的这些网状骨片被赋予了许多离奇的解释:一是包壳类群体生物,二是储卵仓,三是动物表皮的骨片,甚至还被认为是最早的放射虫.在澄江发现的完整微网虫化石令人惊讶,因为谁也想不到,这些奇形怪状的骨片竟然长在蠕形动物的身上.因此,澄江微网虫化石荣登英国《自然》杂志封面,成为化石明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鱼 蠕形动物 杂志封面 《自然》 体组织 网虫 化石 放射虫
下载PDF
外来有害物种之松材线虫
11
作者 张鸿燕 《农村百事通》 2011年第22期48-48,81,共1页
形态特征:松材线虫属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总科伞刃属。它原产北美洲,1982年我国在南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它是通... 形态特征:松材线虫属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总科伞刃属。它原产北美洲,1982年我国在南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它是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而引发危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有害物种 蠕形动物 形态特征 媒介昆虫 松墨天牛 垫刃目 线虫纲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古蠕虫的穴居行为
12
《生物进化》 2014年第2期10-10,共1页
古蠕虫类(palaeoscolecdians)是早古生代海洋里一类常见的蠕形动物,在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和奥陶纪都比较繁盛。长期以来对古蠕虫的分类位置都存在疑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它们属于曳鳃动物。之前,关于古蠕虫的研究更多集... 古蠕虫类(palaeoscolecdians)是早古生代海洋里一类常见的蠕形动物,在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和奥陶纪都比较繁盛。长期以来对古蠕虫的分类位置都存在疑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它们属于曳鳃动物。之前,关于古蠕虫的研究更多集中于形态分类方面,对于其生活行为方式知之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 行为方式 蠕虫类 穴居 蠕形动物 早古生代 分类位置 形态分类
原文传递
高家山生物群化石组合面貌及其特征 被引量:26
13
作者 华洪 张录易 +1 位作者 张子福 王静平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7,共5页
新元古代末期的高家山生物群 ,经系统研究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 3个化石组合带 ,即 :以蠕形动物爬迹为代表的 Shaanxilithes- H elminthopsis组合带 ;以锥管虫类和瓶状化石为主 ,并见大量软躯体蠕形动物和宏观藻类的Conotubus- Gaojiashan... 新元古代末期的高家山生物群 ,经系统研究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 3个化石组合带 ,即 :以蠕形动物爬迹为代表的 Shaanxilithes- H elminthopsis组合带 ;以锥管虫类和瓶状化石为主 ,并见大量软躯体蠕形动物和宏观藻类的Conotubus- Gaojiashania- Protolagena组合带 ;以多种管状骨骼化石共生为特征 ,并伴生有杯 (钵 )状、分枝管状及球状化石等的 Sinotubulites- Cloudina组合带 ,代表了高家山生物群鼎盛时期的产物。进一步的研究揭示高家山生物群是迄今为止地球上所发现的最早且最为多样化的骨骼化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家山生物群 骨骼化石 蠕形动物化石 组合带 元古代
原文传递
2006年第17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5)
14
作者 蒋志刚 《生物学通报》 2007年第12期51-52,共2页
理论测试单元A动物解剖与生理学体温调节是生物生存的基础。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决定体温。在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等脊椎动物中,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鸟类与哺乳动物中存在反射机制使体温保持在1个较窄的范围内。
关键词 腔肠动物 答案 神经板 节肢动物 神经褶 动物 环节动物 蠕形动物 两栖类 中胚层 扁形动物 神经管 生酮作用 IV
下载PDF
称霸寒武纪
15
作者 武毅 《我们爱科学》 2013年第15期F0002-F0002,共1页
在距今大约5.3亿年前的寒武纪,一大群奇形怪状的动物突然出现在远古的地球海洋中,什么节肢动物、腕足动物、蠕形动物、脊索动物纷纷登台亮相。
关键词 寒武纪 节肢动物 腕足动物 蠕形动物 脊索动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