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改性蠕虫型介孔SiO_2吸附CO_2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焦剑 吕盼盼 +2 位作者 亓璐 淡少敏 汪雷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29,78,共6页
采用D2000为模板剂,TEOS为硅源,在中性的条件下合成了具有较大孔径的蠕虫型介孔SiO2(MSU-J),并采用四乙烯五胺(TEPA)通过物理浸渍的方法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TEPA改性的MSU-J,得到具有高吸附量的CO2吸附剂。利用FT-IR,N2吸附/脱附及TG对... 采用D2000为模板剂,TEOS为硅源,在中性的条件下合成了具有较大孔径的蠕虫型介孔SiO2(MSU-J),并采用四乙烯五胺(TEPA)通过物理浸渍的方法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TEPA改性的MSU-J,得到具有高吸附量的CO2吸附剂。利用FT-IR,N2吸附/脱附及TG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CO2的吸附试验是在不同氨基质量分数(20%,30%,50%,70%)以及不同温度下测试。吸附实验表明,浸渍TEPA后,吸附剂由单纯的物理吸附转变为以氨基为活性中心的化学吸附,且随着TEPA浸渍含量的增加吸附量先增加后降低,当TEPA负载量(质量分数)为50%时,吸附量可达到164.3 mg/g。温度对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最佳的吸附温度为25℃,这与吸附机理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向解吸附方向移动。循环性试验表明,所制备的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材料重复使用6次,对CO2吸附性能只有少量的下降,这可能是由于TEPA的挥发或者部分分解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型 介孔SIO2 物理浸渍 CO2吸附剂 循环性能
下载PDF
有机胺固载三维蠕虫型介孔SiO_2对CO_2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静 刘博宇 +2 位作者 张轩 袁进达 焦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8-110,共3页
采用物理浸渍法将三乙烯四胺(TETA)固载在三维蠕虫型介孔SiO_2上以制备CO_2吸附剂。通过将介孔SiO_2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使Si—OH再生。测定吸附剂在不同吸附温度和TETA负载量下CO_2的吸附量,结果显示,吸附量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 采用物理浸渍法将三乙烯四胺(TETA)固载在三维蠕虫型介孔SiO_2上以制备CO_2吸附剂。通过将介孔SiO_2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使Si—OH再生。测定吸附剂在不同吸附温度和TETA负载量下CO_2的吸附量,结果显示,吸附量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TETA浸渍量的增加而增加。循环性能显示有机胺的浸渍对改善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吸附 蠕虫型 水化处理 介孔SIO2 物理浸渍
下载PDF
蠕虫型介孔SiO_2的改性及对CO_2吸附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焦剑 吕盼盼 +2 位作者 亓璐 淡少敏 汪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88,共4页
有机胺为氨基改性剂,采用浸渍的方法对蠕虫型介孔SiO2(MSU-J)改性。利用FT-IR,N2吸附/脱附,元素分析,TG及TEM进行表征。测定对CO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有机胺修饰前后MSU-J的介孔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孔径,孔容及比表面积有所降低。改性前... 有机胺为氨基改性剂,采用浸渍的方法对蠕虫型介孔SiO2(MSU-J)改性。利用FT-IR,N2吸附/脱附,元素分析,TG及TEM进行表征。测定对CO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有机胺修饰前后MSU-J的介孔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孔径,孔容及比表面积有所降低。改性前后MSU-J对CO2的吸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由物理吸附转化为以氨基为活性中心的化学吸附,且吸附温度,氨基的含量对吸附量均有影响。稳定性实验表明,有机胺改性MSU-J材料重复使用6次,对CO2吸附量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SIO2 蠕虫型 物理浸渍 CO2吸附剂
下载PDF
模块化小型爬壁机器蠕虫
4
作者 王坤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07年第11期38-39,共2页
针对现有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的体积和功耗大,难以适应爬壁机器人小型化等问题,提出一种蠕虫型爬壁机器人。对该机器人结构进行了模块化、小型化的设计,并进行了爬壁实验。
关键词 模块化 爬壁机器人 蠕虫型
下载PDF
P2P网络中沉默型蠕虫传播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冯朝胜 秦志光 +1 位作者 劳伦斯·库珀特 罗瑞莎·托卡库克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0-507,共8页
蠕虫给Internet带来巨大威胁,给作为Internet覆盖网的P2P网络带来的威胁更大,这主要是由P2P网络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就是这些特点为用户带来巨大方便).考虑到威胁P2P网络的3种蠕虫中沉默型蠕虫传播模型还没有被提出(其他2种分别为被动型... 蠕虫给Internet带来巨大威胁,给作为Internet覆盖网的P2P网络带来的威胁更大,这主要是由P2P网络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就是这些特点为用户带来巨大方便).考虑到威胁P2P网络的3种蠕虫中沉默型蠕虫传播模型还没有被提出(其他2种分别为被动型蠕虫和主动型蠕虫)和沉默型蠕虫的巨大危害性,提出了沉默型蠕虫的传播模型和免疫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推导出了沉默型蠕虫不会流行的条件.为了考查各个P2P参数对蠕虫传播的影响和从实践上验证推导出的蠕虫不会流行的条件,使用Matlab进行了大量仿真实验.实验表明,理论推导出的蠕虫不会流行的条件是正确的;实验还进一步表明,蠕虫的流行程度是由流行指数来决定的,这为提出蠕虫控制策略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决定流行指数的几个参数的分析表明,在发现蠕虫时迅速降低下载率是补丁发布前控制蠕虫最有效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网络 沉默蠕虫 流行指数 传播建模 仿真
下载PDF
P2P网络中激发型蠕虫传播动态建模 被引量:6
6
作者 冯朝胜 袁丁 +1 位作者 卿昱 秦志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0-307,共8页
鉴于激发型蠕虫的巨大危害性,本文在考虑网络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对激发型蠕虫的传播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激发型蠕虫动态传播数学模型和免疫模型,并基于动态传播数学模型推导出了激发型蠕虫不会泛滥的充分条件.大规模仿真实验验证了传... 鉴于激发型蠕虫的巨大危害性,本文在考虑网络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对激发型蠕虫的传播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激发型蠕虫动态传播数学模型和免疫模型,并基于动态传播数学模型推导出了激发型蠕虫不会泛滥的充分条件.大规模仿真实验验证了传播模型的有效性和蠕虫不会泛滥充分条件的正确性.基于传播模型的分析表明,下载率是影响蠕虫传播的关键因素,蠕虫基本繁殖率是衡量蠕虫传播能力的关键指标.基于实测P2P网络数据和传播模型,预测和估计了激发型蠕虫的传播能力、传播速度和危害性,指出尽早重视P2P激发型蠕虫特别是尽早找到检测和控制方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网络 激发蠕虫 动态性 传播建模 基本繁殖率 仿真
下载PDF
SRT对附着型蠕虫床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康晓菲 孙志才 田禹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58-161,174,共5页
连续运行附着型蠕虫床,探究SRT(污泥停留时间)对蠕虫床整体处理效果的影响作用,同时对附着型蠕虫床污泥减量作用的效果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间的SRT更有利于蠕虫的捕食活性和污泥减量效率,不同的SRT条件下,污泥减量... 连续运行附着型蠕虫床,探究SRT(污泥停留时间)对蠕虫床整体处理效果的影响作用,同时对附着型蠕虫床污泥减量作用的效果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间的SRT更有利于蠕虫的捕食活性和污泥减量效率,不同的SRT条件下,污泥减量效果可以相差3倍以上,SRT=1时,污泥减量效果可达17.76 g/d.在经过了生物捕食作用后,被释放出的有机物质和氨氮在反应器低溶解氧的条件下发生了反硝化作用.活性污泥在经过了蠕虫床的处理后,沉降性能在SRT=1有了明显改善,SVI减少了10%到20%,而在长时间的SRT条件下,SVI反而出现了上升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减量 生物捕食 SRT 附着蠕虫
下载PDF
多种沉默型P2P蠕虫共同传播的建模与分析
8
作者 周翰逊 王鹏祥 +2 位作者 任佃武 郭薇 李晓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71-1275,共5页
由于不同的漏洞编制出不同的沉默型P2P蠕虫对于网络可能造成巨大危害性.提出多种沉默型P2P蠕虫共同传播的数学模型.首先,对多种沉默型P2P蠕虫的传播进行了建模,主要分为共存和不共存两种情况.在共存情况下,推导多种沉默型蠕虫的瀑布型模... 由于不同的漏洞编制出不同的沉默型P2P蠕虫对于网络可能造成巨大危害性.提出多种沉默型P2P蠕虫共同传播的数学模型.首先,对多种沉默型P2P蠕虫的传播进行了建模,主要分为共存和不共存两种情况.在共存情况下,推导多种沉默型蠕虫的瀑布型模型;在不共存情况下,分别推导多种沉默型P2P蠕虫的直线型、直角型和渐进型模型.然后,分别讨论了各种情况下蠕虫不会泛滥的条件、无病平衡点、地方病平衡点以及达到平衡点时的稳定性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于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P2P蠕虫 多种沉默P2P蠕虫共同传播 蠕虫
下载PDF
辽东湾蠕虫状地震反射的地质意义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田立新 周东红 刘力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5-298,305,共5页
常规统计岩石物理学研究缺乏对地质成因的分析及对地震反射特征的物理机理分析,难以建立合理的岩石物理模板,指导地震属性的分析与解释。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地震岩石学研究与宏观沉积相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将辽东湾东营组蠕虫状反射按宏观... 常规统计岩石物理学研究缺乏对地质成因的分析及对地震反射特征的物理机理分析,难以建立合理的岩石物理模板,指导地震属性的分析与解释。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地震岩石学研究与宏观沉积相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将辽东湾东营组蠕虫状反射按宏观沉积环境分为滑塌型、复合型和远岸型;然后结合沉积过程,将蠕虫状反射形态和沉积微相结合起来,分析蠕虫状反射形态与物源方向的关联性;最后总结出蠕虫状反射的地质意义及不同形态蠕虫状反射形成的物理机理。建立了富泥型和富砂型蠕虫状反射的识别模式,为蠕虫状反射的沉积研究、内幕刻画和储层预测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岩石学 统计岩石物理 蠕虫状反射的成因分类 富泥蠕虫状反射 富砂蠕虫状反射 浊积储层预测
下载PDF
pH调控蠕虫状胶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维玉 曹绪龙 +2 位作者 祝仰文 曲广淼 丁伟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5年第6期12-16,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pH响应型蠕虫状胶束的研究进展,包括pH响应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pH响应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CO_2响应型表面活性剂体系以及pH响应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体系,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pH响应型蠕虫状胶束具有易于控制... 介绍了近年来pH响应型蠕虫状胶束的研究进展,包括pH响应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pH响应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CO_2响应型表面活性剂体系以及pH响应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体系,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pH响应型蠕虫状胶束具有易于控制、过程可逆、实现方便等一系列优点。新型耐温抗盐pH响应型蠕虫状胶束能满足驱油剂的黏度要求,具有很好的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减少在地层的吸附损失,在提高采收率领域更具有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pH响应蠕虫状胶束 黏弹性
下载PDF
pH值和盐度对阴离子蠕虫胶束/纳米流体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文龙 姜关锋 +2 位作者 梁国琦 李冉 杨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5-991,共7页
采用流变学方法考察了pH值和盐度对一种阴离子蠕虫胶束/纳米流体流变性能的影响,并结合Zeta电位测试方法探讨了蠕虫胶束与纳米碳管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3.0%(质量分数)的N-甲基油酰氨基乙基磺酸钠(JXJ209)在3.0%(质量分数)的KCl盐... 采用流变学方法考察了pH值和盐度对一种阴离子蠕虫胶束/纳米流体流变性能的影响,并结合Zeta电位测试方法探讨了蠕虫胶束与纳米碳管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3.0%(质量分数)的N-甲基油酰氨基乙基磺酸钠(JXJ209)在3.0%(质量分数)的KCl盐水中可以形成pH响应型蠕虫胶束流体。在pH值为7.0~10.0、KCl质量分数为3.0%~7.0%的条件下,该体系可形成强度较高的胶束网络结构,零剪切黏度可达2.5~5.3Pa·s。随着溶液中KCl质量分数的增加,羟基化的纳米碳管(MWNT-OH)在表面活性剂JXJ209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随之降低,并且在酸性区(pH<7.0)和强碱性区(pH>12.0)降低幅度更显著。由于MWNT-OH在低盐度和碱性条件下在JXJ209溶液中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因而在此条件下MWNT-OH对阴离子蠕虫胶束流体的黏性和弹性表现出较好的改善作用。随着温度的上升,该复合流体的黏度逐渐降低,70℃下其零剪切黏度仍能保持50mPa·s以上,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pH响应蠕虫状胶束 盐度 分散稳定性 流变学
下载PDF
介孔SiO_2吸附CO_2的性能研究
12
作者 亓璐 吕盼盼 焦剑 《粘接》 CAS 2015年第3期61-64,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端氨基聚氧化丙烯醚(D2000)为模板剂,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合成了蠕虫状介孔结构的介孔SiO_2(记为MSU-J)。采用物理浸渍的方法利用四乙烯五胺(TEPA)改性介孔MSU-J。采用红外、N_2吸附/脱附、元素分析表征改...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端氨基聚氧化丙烯醚(D2000)为模板剂,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合成了蠕虫状介孔结构的介孔SiO_2(记为MSU-J)。采用物理浸渍的方法利用四乙烯五胺(TEPA)改性介孔MSU-J。采用红外、N_2吸附/脱附、元素分析表征改性介孔SiO_2。红外测试表明,经过物理浸渍可以将有机胺负载到介孔SiO_2上。N_2吸附/脱附试验表明,经过氨基修饰后,介孔SiO_2的介孔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介孔的孔容、孔径以及比表面积随着氨基浸渍量的增加而减小。在25℃和45℃,0.1 MPa下的纯CO_2吸附试验表明,氨基改性材料对CO_2吸附效果明显提高。当浸渍量为20%、吸附条件为25℃/0.1 MPa时,吸附量达到最大值138.6mg/g。当氨基含量继续增加时,吸附量反而降低。循环性试验表明,制备的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循环使用6次,材料的吸附量下降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SIO2 蠕虫型 吸附 物理浸渍
下载PDF
1.25,警钟再次响起
13
作者 张傲翔 《信息网络安全》 2003年第3期16-16,共1页
评论 1月25日,这个日子应该被信息社会中所有的人铭记在心。一个不知来自何方的蠕虫病毒、一小段可以飞速复制自身和传送的程序,竟然导致了整个互联网的瘫痪。全球的网络数据堵塞长达数小时之久,网民流量骤减。专家认为这是18个月以来... 评论 1月25日,这个日子应该被信息社会中所有的人铭记在心。一个不知来自何方的蠕虫病毒、一小段可以飞速复制自身和传送的程序,竟然导致了整个互联网的瘫痪。全球的网络数据堵塞长达数小时之久,网民流量骤减。专家认为这是18个月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网络破坏攻击,这个蠕虫病毒是继“红色代码”病毒发作以来第二个造成全球网络混乱的内存型蠕虫病毒。在攻击的高峰期,亚洲、欧洲与美洲的网络几乎无法运转。人类花费20年时间、数万亿美元建设的信息网络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正如一家知名媒体所描述,1月25日,世界倒退了50年。 进入21世纪以来,恐怖主义成了热门词汇。“911”事件后,恐怖与反恐怖之间的较量更加激烈。现在,我们又不得不面对网络恐怖主义——这次我们的对手不仅仅再是游戏CS中的悍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存蠕虫病毒 计算机病毒 “红色代码”病毒 网络安全
下载PDF
病毒信息
14
《通信世界》 2004年第27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赛门铁克公司 计算机病毒 W32.Beagle.AB@mm 群发邮件蠕虫
下载PDF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2012年)总目次
15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I0001-I0006,共6页
关键词 附着蠕虫 污泥回流 数理科学 低温低浊水 深度处理 废水处理 模拟废水 环境工程 环境保护工程 胞外聚合物 李星 活性炭 吸附剂 厌氧微生物 嫌气微生物 生活污水 制药工程 强化混凝 热力学分析 自然科学版 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