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及其变化率与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脓毒症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入住ICU的脓毒症患者94例,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25例)和存活组(69例),评...目的:研究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及其变化率与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脓毒症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入住ICU的脓毒症患者94例,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25例)和存活组(69例),评估两组NLR水平及其变化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ICU脓毒症患者死亡组和存活组入科时NLR分别为16.69±13.99和16.27±15.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 NLR分别为24.31±15.53和12.53±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变化率分别为0.92±1.57和-0.11±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score of acute pathologic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7.00±5.81和19.99±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U脓毒症患者48 h NLR、NLR变化率与预后相关。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 185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记...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 185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检测相关生化指标,测量骨密度,比较三组间的差异,同时分析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NLR与BMD的关系。结果与骨量正常组及骨量低下组相比,骨质疏松组的NLR水平明显升高(P<0.05);偏相关分析提示,控制年龄、病程、绝经年限、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显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与NLR、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呈负相关(r=-0.470,P<0.001;r=-0.218,P=0.00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病程、绝经年龄、NLR是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NLR水平升高,与骨密度相关,说明炎症在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之间的关系以及预后评估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2017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进行了常规外周血检测的...目的: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之间的关系以及预后评估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2017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进行了常规外周血检测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中的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骨量组(T≥-1.0)、骨量减少组(-2.5<T<-1.0)和骨质疏松组(T≤-2.5),并且在术后随访患者中将接受内固定术者根据NLR值高低分为高NLR组(NLR>2.33)以及低NLR组(NLR≤2.33)。其中统计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基本信息,骨折分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水平以及血脂水平等,还对102例术后患者进行2年以上的随访并收集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等预后康复信息,以观察外周血NLR与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经多组间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的SNK-q检验)、单因素偏相关分析、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得出,与骨量正常组以及骨量减少组分别进行两两比较,骨质疏松组患者中的年龄、三酰甘油以及NLR水平升高,BMD明显下降,而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BMD与NLR以及三酰甘油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NLR和三酰甘油是骨质疏松性股骨颈患者BMD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此外,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中外周血NLR升高会增加术后股骨头坏死、骨折断端不愈合的风险以及延长术后功能恢复的时间。结论: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外周血NLR水平升高并与骨密度相关,提示外周血NLR可作为早期筛查和预防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指标之一;此外,外周血NLR也是影响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预后和康复的主要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及其变化率与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脓毒症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入住ICU的脓毒症患者94例,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25例)和存活组(69例),评估两组NLR水平及其变化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ICU脓毒症患者死亡组和存活组入科时NLR分别为16.69±13.99和16.27±15.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 NLR分别为24.31±15.53和12.53±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变化率分别为0.92±1.57和-0.11±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score of acute pathologic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7.00±5.81和19.99±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U脓毒症患者48 h NLR、NLR变化率与预后相关。
文摘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 185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检测相关生化指标,测量骨密度,比较三组间的差异,同时分析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NLR与BMD的关系。结果与骨量正常组及骨量低下组相比,骨质疏松组的NLR水平明显升高(P<0.05);偏相关分析提示,控制年龄、病程、绝经年限、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显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与NLR、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呈负相关(r=-0.470,P<0.001;r=-0.218,P=0.00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病程、绝经年龄、NLR是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NLR水平升高,与骨密度相关,说明炎症在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文摘目的: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之间的关系以及预后评估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2017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进行了常规外周血检测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中的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骨量组(T≥-1.0)、骨量减少组(-2.5<T<-1.0)和骨质疏松组(T≤-2.5),并且在术后随访患者中将接受内固定术者根据NLR值高低分为高NLR组(NLR>2.33)以及低NLR组(NLR≤2.33)。其中统计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基本信息,骨折分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水平以及血脂水平等,还对102例术后患者进行2年以上的随访并收集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等预后康复信息,以观察外周血NLR与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经多组间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的SNK-q检验)、单因素偏相关分析、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得出,与骨量正常组以及骨量减少组分别进行两两比较,骨质疏松组患者中的年龄、三酰甘油以及NLR水平升高,BMD明显下降,而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BMD与NLR以及三酰甘油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NLR和三酰甘油是骨质疏松性股骨颈患者BMD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此外,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中外周血NLR升高会增加术后股骨头坏死、骨折断端不愈合的风险以及延长术后功能恢复的时间。结论: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外周血NLR水平升高并与骨密度相关,提示外周血NLR可作为早期筛查和预防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指标之一;此外,外周血NLR也是影响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预后和康复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