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5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姬宪民 张穗化 +2 位作者 李娟 索胜利 陈小妮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1-732,共2页
关键词 早期肾功能损害 蛋白酶抑制C 临床应用 测定 早期肾功能受损 Β2-微球蛋白 价值
下载PDF
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诊断肾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高力丁 李兴 《医学综述》 2004年第11期693-695,共3页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C 肾小球滤过率 肾功能损害
下载PDF
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晏峰 周颖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31期4590-459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机制及早期监测指标。方法对19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脑梗死129例,脑出血65例)及60例正常对照者同时测定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血肌酐(SCr)浓度,对其中血Cys-c浓度增高但SCr浓度正常...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机制及早期监测指标。方法对19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脑梗死129例,脑出血65例)及60例正常对照者同时测定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血肌酐(SCr)浓度,对其中血Cys-c浓度增高但SCr浓度正常的48例急性脑血管病肾早期损害患者用甘露醇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血Cys-c浓度。结果在早期肾损害组,血Cys-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SCr浓度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8例急性脑血管病肾早期损害者经甘露醇治疗后,血Cys-c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结论血清Cys-c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治疗脑血管病的同时应注意监测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C 肌酐 急性脑管病 肾损害
下载PDF
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筛查早期肾功能异常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石莉 孙富强 +3 位作者 刘雷 张宜明 李新建 贺凤义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1年第6期270-271,共2页
目的探讨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健康体检中筛查早期肾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者75名,根据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血肌酐、尿素... 目的探讨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健康体检中筛查早期肾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者75名,根据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血肌酐、尿素氮和99mTc—DTPA清除率。结果实验组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肾小球滤过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75,P〈0.01)。结论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灵敏指标,为在健康体检中筛查早期肾功能异常提供了一个优于其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 肾小球滤过率 肾功能
下载PDF
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测定在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田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24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肾功能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健康孕妇不同孕期和儿童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的调查
6
作者 焦莉莉 闫存玲 +3 位作者 徐国宾 李海霞 芦杰 夏铁安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调查不同孕期孕妇和儿童血CystatinC水平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颗粒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186例健康成年人、122例不同孕期孕妇和130例健康儿童血CystatinC水平。结果健康成人血CystatinC参考范围0.52~1.0mg/L;妊娠12周内、13~27周... 目的调查不同孕期孕妇和儿童血CystatinC水平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颗粒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186例健康成年人、122例不同孕期孕妇和130例健康儿童血CystatinC水平。结果健康成人血CystatinC参考范围0.52~1.0mg/L;妊娠12周内、13~27周、≥28周血CystatinC水平分别为0.36~0.81mg/L、0.41~0.88mg/L和0.78~1.99mg/L。新生儿出生后5个月内的血CystatinC变化范围为0.8~2.3mg/L,在5个月以后下降至0.5~1.1mg/L,接近健康成人水平。结论孕早、中期血CystatinC水平略低于健康成人水平,晚孕阶段血CystatinC水平明显升高。新生儿血CystatinC水平明显高于晚期孕妇水平,出生后血CystatinC水平明显下降,5个月以后即已接近健康成人水平,这可能与儿童肾组织在解剖和功能上的逐渐成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成人 孕妇 孕期 出生后 蛋白酶抑制C 儿童 调查 水平 解剖 成熟
下载PDF
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对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初步评价
7
作者 孙金芳 刘树业 潘程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70-71,共2页
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C,Cys C)可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早期标记物,但对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报道少见。为此,我们对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4例,检测其Cys C水平,并与肌酐清除率(Ccr... 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C,Cys C)可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早期标记物,但对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报道少见。为此,我们对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4例,检测其Cys C水平,并与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进行比较,探讨Cys C可否作为检测肝肾综合征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指标,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C 肝硬化患者 早期损害 肾功能 肌酐 测定 肾小球滤过 肌酐清除率
下载PDF
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
8
作者 杨小洁 王志慧 李海潮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4期237-238,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蛋白酶抑制 诊断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 微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DM) 测定 糖尿病人 终末期肾病
下载PDF
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预测早产儿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冯丽梅 钟日荣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CysC)对早产儿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早产儿127例,参照2016年更新版新生儿改良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中的诊断标准,评价sCysC对早产儿AKI的诊断价... 目的探讨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CysC)对早产儿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早产儿127例,参照2016年更新版新生儿改良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中的诊断标准,评价sCysC对早产儿AKI的诊断价值。结果住院7 d内,早产儿AKI发生率为38.6%,根据新生儿改良KDIGO标准进一步分期如下:AKI 1期24例(49.0%),2期14例(28.6%),3期11例(22.4%)。sCysC预测AK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1(95%CI:0.672~0.847)。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最佳截断值为1.665 m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6%和67.9%。血肌酐(SCr)的AUC值为0.790(95%CI:0.708~0.87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76.9%,预测AUC值sCysC与SCr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78)。结论sCysC可作为出生7 d内早产儿AKI的筛查标志物,sCysC≥1.665 mg/L对早产儿AKI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肌酐 早产儿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为军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3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试验组,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其在脑梗死发病后第3天与第5天血清CysC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病第3天、第5天血清...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试验组,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其在脑梗死发病后第3天与第5天血清CysC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病第3天、第5天血清Cys C水平分别为(1.31±0.42)mg/L及(1.53±0.49)mg/L,对照组分别为(0.74±0.19)mg/L及(0.76±0.12)mg/L,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但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ys C水平显著升高,该指标可能会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蛋白酶抑制C 危险因素 临床预后
下载PDF
血清肌酐/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比值对胰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与预后价值
11
作者 牛健 黄周 +1 位作者 郑东 邱骏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Cr/CysC)比值对胰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初诊胰腺癌患者、30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Cr/CysC)比值对胰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初诊胰腺癌患者、30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组间sCr/CysC比值、C反应蛋白(CRP)、L3骨骼肌指数(L3-SMI)、Alb和CA199水平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sCr/CysC比值对胰腺癌的诊断效能。根据sCr/CysC比值中位数将胰腺癌患者分为高比值组和低比值组,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sCr/CysC比值对胰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胰腺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胰腺癌组的sCr/CysC比值和Alb水平显著降低,而CRP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低sCr/CysC比值组相比,高比值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和L3 SM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Cr/CysC比值对胰腺癌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640(95%CI:0.524~0.756,P<0.05),在cut-off值为0.69时敏感性为46.7%,特异性为83.3%。相关分析显示,sCr/CysC比值与L3-SMI呈正相关(r=0.425,P<0.01)。生存分析表明,高sCr/CysC比值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低比值组(379 d vs 210 d,P<0.01)。Cox回归分析确认sCr/CysC比值是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0.151,95%CI:0.028~0.826,P<0.05)。结论sCr/CysC比值可能是胰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有望为胰腺癌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肌酐/蛋白酶抑制C比值 L3骨骼肌指数 预后
下载PDF
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型半胱氨酸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琦琛 王雁南 +1 位作者 张筱茜 王艮一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同型半胱氨酸(Hcy)、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与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和36...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同型半胱氨酸(Hcy)、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与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和3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的下肢股动脉内-中膜厚度(FAIMT)测定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FAIMT增厚组(n=39)和斑块组(n=41)。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液指标[ALP、Hcy、Cys-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空腹血糖(FBG)],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LP、Hcy、Cys-C对糖尿病足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的年龄大于对照组,ALP、Hcy、Cys-C、FB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C、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患者的Hcy水平高于FAIMT增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FBG、ALP、Hcy、Cys-C均是糖尿病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LP、Hcy、Cys-C诊断糖尿病足的AUC分别为0.724、0.640、0.895,对糖尿病足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论ALP、Hcy、Cys-C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密切相关,且与下肢AS程度有关,对糖尿病足患者病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碱性磷 同型 蛋白酶抑制C
下载PDF
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3
作者 鲁玲君 杨小迪 +3 位作者 张华平 梁媛 石秀兰 周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6-1134,共9页
目的 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C57BL/6J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D-GaIN模型组、LPS/D-GaIN+rSj-Cys治疗组和rSj-Cys对照组(n=18)。LPS... 目的 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C57BL/6J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D-GaIN模型组、LPS/D-GaIN+rSj-Cys治疗组和rSj-Cys对照组(n=18)。LPS/D-GaIN组和LPS/D-GaIN+rSj-Cys组小鼠均腹腔注射LPS(10μg/kg)和D-GaIN(700 mg/kg)造模;造模后30 min,LPS/D-GaIN+rSj-Cys组及rSj-Cys对照组小鼠均腹腔注射rSj-Cys(1.25 mg/kg),正常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PBS。造模6 h后,每组随机挑选8只小鼠处死,收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进行后续检测,每组剩余10只分别在3、6、12、24 h观察其生存情况,并计算生存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形态,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CD68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Bax、Bcl-2蛋白水平,采用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12 h生存率为30%,rSj-Cys治疗组小鼠12 h生存率为80%。模型组小鼠24 h生存率为10%,rSj-Cys治疗组小鼠24 h生存率为6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D-GaIN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ST、ALT、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上升(P<0.01),病理结构损伤严重,肝脏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表达明显增强(P<0.01),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增加(P<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1),肝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通路GRP78、CHOP、NF-κB 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或P<0.01);而LPS/D-GaIN+rSj-Cys治疗组小鼠转氨酶AST、ALT和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肝脏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表达明显降低(P<0.01),Bax表达显著降低(P<0.01),Bcl-2表达显著增强(P<0.01),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通路GRP78、CHOP、NF-κB 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或P<0.01);rSj-Cys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Sj-Cys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炎症和肝细胞凋亡缓解LPS/D-GalN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日本吸虫蛋白酶抑制 内质网应激 炎症 凋亡
下载PDF
血清尿酸、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及碱性磷酸酶水平与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
14
作者 杨琴 王新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478-3481,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尿酸、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及碱性磷酸酶水平与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20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神经内科治疗后病情稳定,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抑郁组... 目的分析血清尿酸、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及碱性磷酸酶水平与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20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神经内科治疗后病情稳定,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抑郁组(105例)与对照组(共9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尿酸、Cys C水平预测PSD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冠心病、房颤史、发病类型、发病至入院时间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尿酸和Cys 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尿酸水平和Cys C水平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D的影响因素。血清尿酸浓度预测PSD的最临界值为317.251μmol·L^(-1)。血清Cys C浓度预测PSD的最佳临界值为2.155 mg·L^(-1)。结论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与PSD的发生无关;血清尿酸和Cys C水平是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D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预测PSD发生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抑郁症 尿 蛋白酶抑制C 碱性磷
下载PDF
血液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白介素6对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王莹莹 谢华斌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754-75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白介素6(IL-6)对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CSA-AKI)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白介素6(IL-6)对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CSA-AKI)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确诊的112例ATAAD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SA-AKI分为CSA-AKI组和非CSA-AKI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术前及术后24h、72h血清sST2、CysC和IL-6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评估3种标志物对ATAAD术后CSA-AKI的预测效能。结果CSA-AKI组术前和术后sST2水平均显著高于非CSA-AKI组(P<0.05),非CSA-AKI组术前sST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ATAAD患者术前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SA-AKI组术后24h、72hCysC水平明显高于非CSA-AKI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24h、72hsST2和CysC水平与CSA-AKI发生风险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证实,sST2和CysC对CSA-AKI有良好预测价值(P<0.05)。结论血清sST2和CysC是潜在的新型标志物,对ATAAD术后CSA-AKI具有早期预测和风险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 蛋白酶抑制C 白介素6
下载PDF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糖类抗原125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杨宗旺 卢谦 +1 位作者 黄河 邓艺敏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3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糖类抗原125(CA125)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该疾病及其病情严重程度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糖类抗原125(CA125)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该疾病及其病情严重程度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NSTE-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其分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34例)、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50例)及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组(21例);根据Gensini评分系统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狭窄冠状动脉病变组(31例)、中度狭窄冠状动脉病变组(55例)及重度狭窄冠状动脉病变组(1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清CysC、CA125水平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CysC、CA12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以及其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组患者血清CysC、CA125水平均高于双支、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患者,且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患者均高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患者;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血清CysC、CA125水平均呈正相关;重度狭窄患者血清CysC、CA125水平均高于中度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患者,且中度狭窄组患者均高于轻度狭窄组患者;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评分与血清CysC、CA125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CysC、CA125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NSTE-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蛋白酶抑制C 糖类抗原125 病变支数 狭窄程度 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17
作者 梁园芳 张端倪 +3 位作者 闫妮 惠蓉 李晓燕 苏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2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2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UACR<30 mg/g,89例)...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2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UACR<30 mg/g,89例)、DKD组(UACR≥30 mg/g,33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DKD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ys C对DKD的预测价值。结果DKD组收缩压、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球蛋白、血清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α_(1)微球蛋白、UACR、Cys C均高于单纯DM组,病程长于单纯DM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 C是DKD的危险因素(OR=28.369,95%CI:1.208~666.129,P=0.038)。ROC曲线分析显示,Cys C预测DKD的曲线下面积为0.757(P<0.05)。结论Cys C与T2DM合并DKD密切相关,检测Cys C可用于评估DKD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蛋白酶抑制C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对人食管鳞状细胞癌斑马鱼移植瘤模型的作用
18
作者 黄星华 章良铭 +1 位作者 卓燕杭 黄毅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斑马鱼移植瘤模型,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CST1)表达对ESCC肿瘤转移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CST1过表达/敲低ESCC细胞,并经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 目的通过构建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斑马鱼移植瘤模型,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CST1)表达对ESCC肿瘤转移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CST1过表达/敲低ESCC细胞,并经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再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将CST1过表达/敲低ESCC细胞注射至斑马鱼胚胎卵黄囊,建立人ESCC斑马鱼移植瘤模型,观察两株细胞在斑马鱼体内的定植迁移、分布及对斑马鱼肠下静脉丛(SIVs)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表明,CST1过表达ESCC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增强,而CST1敲低ESCC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减弱。斑马鱼移植瘤模型实验表明,当接种细胞数为300~500个/只时,ESCC斑马鱼移植瘤建模的存活率大于0.8;与对照组相比,CST1过表达细胞在斑马鱼体内具有明显的迁移特性,且SIVs区域血管呈明显增生状态,而CST1敲低细胞迁移能力减弱,SIVs区域血管生成明显受到抑制。结论通过显微注射技术成功构建人ESCC的斑马鱼异种移植瘤模型,并应用于肿瘤的在体功能学研究。CST1过表达具有促进ESCC肿瘤转移及血管生成的作用,提示CST1在ESCC发生发展进程中发挥潜在的致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1 食管鳞状细胞癌 斑马鱼 移植瘤模型 致癌作用
下载PDF
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及肿瘤标志物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李燕 冯军花 +2 位作者 赵红峥 张金艳 满宏伟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3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CST4)、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9-9(CA19-9)、可溶性细胞角蛋白组分(CYFRA21-1)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治疗的232例口腔... 目的:探讨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CST4)、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9-9(CA19-9)、可溶性细胞角蛋白组分(CYFRA21-1)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治疗的23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49例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以及同时期的4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上述3组人群血清CST4、SCC、CA19-9和CYFRA21-1表达水平,制作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组的血清CST4、SCC、CYFRA21-1中位数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及不同病理类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ST4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ST4检测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AUC=0.954,敏感度为97.5%,特异度为78.45%,截断值为74.68 ng/mL),且CST4、SCC和CYFRA21-1三者联合检测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效能更高。结论:血清CST4、SCC和CYFRA21-1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均高表达,与单独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相比,三者联合检测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推荐作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辅助诊断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蛋白酶抑制S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倪凤扬 项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血脂水平均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对于CHF患者血脂水平与Cys C异常的相关性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CHF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血脂水平的相... 目的: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血脂水平均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对于CHF患者血脂水平与Cys C异常的相关性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CHF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以期为CHF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336例CHF患者。根据患者血清Cys C的水平,将其分为Cys C正常组(n=180)和Cys C异常组(n=156)。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Cys C与血脂指标等的相关性,选取与Cys C相关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Cys C正常组相比,Cys C异常组CHF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低(P<0.001),年龄较大(P=0.030),糖尿病发病率和吸烟指数较高(分别P=0.002和P=0.003),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较高(均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A和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较低(分别P<0.001、P=0.001和P=0.00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 C水平与血小板计数、HDL、Apo A、ALB、LVEF呈线性负相关,与吸烟指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中性粒细胞比例、BUN和TBIL呈线性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DL水平下降是CHF患者血清Cys C异常的危险因素(OR=0.119,P=0.003),而Apo A不是其异常的影响因素(P=0.337)。结论:HDL可能是CHF患者血清Cys C异常唯一相关的血脂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蛋白酶抑制C 高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