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体位性血压变化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
1
作者 陶新宇 訾多 +4 位作者 牛月 莫涵琳 刘歆怡 陈焱杰 曲晨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236-240,共5页
中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对健康的影响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重视。在老年群体中,血压的波动易导致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等疾病,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是导致患者血压波动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体位性血压变化与焦虑... 中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对健康的影响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重视。在老年群体中,血压的波动易导致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等疾病,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是导致患者血压波动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体位性血压变化与焦虑抑郁共存,使得老年人的病情更复杂,预后更差。但目前关于二者之间相关性及其主要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相关的研究也较少,进一步研究并阐明潜在的可改变因素在这种复杂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是必要的。本文综述了老年体位性血压变化与焦虑抑郁事件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为老年人体位性血压变化以及焦虑抑郁的相关诊断和治疗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血压变化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体位性血压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彩超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形成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卢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4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体位性血压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彩超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形成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1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高血压患者改变体位时血压的变化情况分为体位性高血压组(n=42... 目的探讨体位性血压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彩超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形成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1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高血压患者改变体位时血压的变化情况分为体位性高血压组(n=42)、体位性血压正常组(n=80)和体位性低血压(n=54),分别通过彩超检查所有受试人员的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狭窄程度、斑块形成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体位性高血压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体位性血压正常组和体位性低血压组高,狭窄程度较体位性血压正常组和体位性低血压组严重,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体位性低血压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体位性血压正常组高,狭窄程度较体位性血压正常组严重,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体位性高血压组患者的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较体位性血压正常组和体位性低血压组患者多,且斑块数量总分高于体位性血压正常组和体位性低血压组(P<0.05);体位性低血压组患者的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较体位性血压正常组多,且斑块数量总分高于体位性血压正常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示:患者卧立位收缩压差的绝对值和卧立位舒张压差的绝对值呈显著的正相关(r=0.451,P<0.05),且两者均和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451,0.487,P<0.05)。结论体位性血压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彩超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形成情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血压变化 体位血压 体位血压 原发血压 彩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斑块形成情况
下载PDF
老年人的体位性血压变化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初探 被引量:7
3
作者 徐晓颖 金贤 方宁远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0年第3期175-180,共6页
目的了解体位性血压异常波动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伤情况。方法对106例老年人进行卧位及立位3min内血压测定,根据血压变化情况分为体位性低血压(OHYPO)组、体位性高血压(OHT)组及体位性血压正常(ON... 目的了解体位性血压异常波动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伤情况。方法对106例老年人进行卧位及立位3min内血压测定,根据血压变化情况分为体位性低血压(OHYPO)组、体位性高血压(OHT)组及体位性血压正常(ONT)组。分析各组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颈动脉超声、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106例患者中,发现OHYPO组10例(9.4%),OHT组30例(28.3%)。OHYPO组合并帕金森氏病及应用抗震颤药物者比例高于ONT组(P〈0.01)及OHT组(P〈0.05);OHT组应用硝酸酯类药物者比例高于其他两组(P〈0.05),该组三酰甘油高于OHYPO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低于ONT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是体位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OHT组左房内径大于ONT组(P〈O.01),OHYPO组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OHT组(P〈O.05)。结论体位性血压异常波动在老年人中较常见,这可能与老年人血脂异常、合并疾病及使用药物增多相关。剧烈的血压变化对老年人左心房及肾小球滤过功能造成的损伤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体位血压变化 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伤
下载PDF
老年人体位性血压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红霞 陈慧 徐静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9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体位性血压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抽取2017年1—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99例老年患者,按照体位性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分组:A组52例,正常;B组29例,体位性低血压;C组18例,体位性高血压。99例患... 目的研究老年人体位性血压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抽取2017年1—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99例老年患者,按照体位性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分组:A组52例,正常;B组29例,体位性低血压;C组18例,体位性高血压。99例患者均进行四肢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A组、B组和C组患者体位性血压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指标踝臂指数(ABI)、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结果相较于A组,B组两侧ABI值明显降低(P<0.05);A组、B组和C组两侧baP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B组,C组ABI低值比例较低(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体性位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ABI低值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体位性高血压则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体位血压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
下载PDF
老年人体位性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闻慧 汪海娅 方宁远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3年第4期234-238,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人体位性血压变化的发生率,探讨其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190例老年人,根据体位性血压变化情况分为3组:体位性低血压(OH)组、体位性正常血压(ONT)组和体位性高血压(OHT)组,并进行生化、颈动脉超声、动脉硬... 目的观察老年人体位性血压变化的发生率,探讨其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190例老年人,根据体位性血压变化情况分为3组:体位性低血压(OH)组、体位性正常血压(ONT)组和体位性高血压(OHT)组,并进行生化、颈动脉超声、动脉硬化指标检测。结果190名老年人中OH发生率19.47%,OHT发生率20%。与ONT组相比,OH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升高(ONT组和OH组IMT分别为(0.85±0.02)cm、(0.97±0.04)cm,P〈0.05)、肾小球滤过率(CCR)下降(ONT组和OH组CCR分别为(70.68±2.29)mL/min、(62.14±3.36)mL/min,P〈0.05)、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升高(ONT组和OH组baPWV分别为(1872.36±21.17)mm/s、(2165.40±37.01)mm/s,P〈0.05);而OHT组患者baPWV升高(OHT组baPWV为(2109.45±36.22)mm/s,P〈0.05)。结论老年人OHT与OH患病率较高,体位性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体位血压变化 靶器官损害
下载PDF
长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潘春梅 周英 +1 位作者 陈晓聪 范穗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10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长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对华南农业大学教师体检,筛选出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的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长效降压药降压治疗,使其卧位血压达标,治疗... 目的探讨长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对华南农业大学教师体检,筛选出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的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长效降压药降压治疗,使其卧位血压达标,治疗过程中出现头晕、乏力等体位性症状者,给予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改善症状。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复方维生素B)。分别在降压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检测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立卧位血压、立卧位血压差值、心脑血管等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降压治疗后各时间点与降压前相比,立卧位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立卧位血压差值有缩小趋势,但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时临床症状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6个月、1年临床症状评分无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各时间点与用药前相比,立卧位血压及血压差值、临床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相比,对照组较治疗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可有效控制卧位血压;体位性症状在用药后短期内有加重,给予对症处理后可明显缓解;终点事件发生率有减少趋势。说明长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降压药 血压 体位血压 血压体位性变化
下载PDF
老年人体位性血压变化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分析
7
作者 吴闻慧 汪海娅 方宁远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2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 观察老年人体位改变导致血压异常波动的发生率,研究体位性血压变化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65名老年人进行平卧位、立位3 min内血压测定,据血压变化情况分成3组:体位性低血压(OH)组、体位性正常血压(ONT... 目的 观察老年人体位改变导致血压异常波动的发生率,研究体位性血压变化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65名老年人进行平卧位、立位3 min内血压测定,据血压变化情况分成3组:体位性低血压(OH)组、体位性正常血压(ONT)组和体位性高血压(OHT)组,采用动脉硬化榆测仪榆测双侧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 165名老年人中,OH组33例 (20%),ONT组101例(61.2%).OHT 组31例(18.8%).与ONT组相比,OH组、OHT组baPWV有升高(P〈0.05).结论老年人体位性血压变化发生率较高;这种体位性血压变化与大动脉弹性下降有关,并可能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体位血压变化 PWV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