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肥大与血压变异性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叶维聪 李周安 +5 位作者 胡荣权 戴茂成 陈莉 吴正英 林秀 莫振兆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肥大与血压变异性(BPV)指数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确诊资料信息及心电图资料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大(LVH)组和非LVH组,比较两组的BPV相关指数,Logistic回归分...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肥大与血压变异性(BPV)指数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确诊资料信息及心电图资料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大(LVH)组和非LVH组,比较两组的BPV相关指数,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左心室肥大的相关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与BPV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LVH组患者较非LVH组患者的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CV)、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CV)、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BPCV)均显著上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dSBPCV、dDBPCV、24hDPBCV、24hSBPCV水平的上升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肥大的相关危险因素(OR>1,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LVMI与24hSBPCV、24hDBPCV以及dSBPCV、dDBPCV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5、0.412、0.387、0.441,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BPV对于患者左心室肥大有一定的影响,临床可将BPV作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靶器官受损的预测因素,控制BPV对于早期预防以及治疗患者左心室肥大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合并糖尿病 左心室肥大 血压变异性指数
下载PDF
心血宁片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张笑铭 马红红 刘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目的 探讨心血宁片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氢... 目的 探讨心血宁片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心血宁片,4片/次,3次/d。两组疗程12周。观察两组疗效及主要症状消失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诊室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动态血压指标及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55%,较对照组86.21%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诊室SBP、DB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诊室SBP、DB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24 h SBP、24 h DBP、白天SBP(dSBP)、白天DBP(dDBP)、夜间SBP(n SBP)、夜间DBP(nDBP)24 h平均动脉压(24 h MAP)、24 h SBP变异系数(24 h SBPCV)、24 h DBP变异系数(24 h DBPCV)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以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头晕目眩、头痛、胸闷的消失率分别是94.83%、89.66%、79.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1%、75.86%、62.07%(P<0.05)。治疗后,两组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血宁片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整体效果确切,可有效获得血压的稳定控制及症状的明显缓解,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宁片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 原发性高血压 24H动态血压 血压变异性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