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彩文 李樊 +1 位作者 黄群 陈晶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23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设为糖尿病组,另选取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设为非糖尿病组。回顾性分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设为糖尿病组,另选取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设为非糖尿病组。回顾性分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结果收缩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关系(r=0.224, 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关系(r=-0.187,P<0.05),而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是总胆固醇,保护因素则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其是导致患者斑块形成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糖尿病 血压血糖水平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药剂师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军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9年第3期52-53,共2页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40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取药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药剂师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剂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服药1个...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40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取药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药剂师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剂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服药1个月后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1个月后空腹血糖为(6.41±0.79)mmol/L、餐后2h血糖为(8.52±1.41)mmol/L、舒张压为(79.52±6.59)mmHg、收缩压为(118.34±12.43)mmHg,均低于对照组(6.86±0.83)mmol/L、(9.25±1.39)mmol/L、(85.36±7.62)mmHg、(125.57±13.46)mmHg,观察组GQOL I274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剂师干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可有效控制血压及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血压 药剂师干预 血压血糖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药剂师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陈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23-0126,共4页
通过资料整理、实践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接受药剂师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生活质量实施评分对比。方法 以2021.1-2021.3为实验周期,通过回顾分析法抽取本院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将其随机分成... 通过资料整理、实践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接受药剂师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生活质量实施评分对比。方法 以2021.1-2021.3为实验周期,通过回顾分析法抽取本院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将其随机分成2小组,即: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干预模式)与实验组(实施药剂师干预模式),统计对比2组病患的血糖、血压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变化,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依从性。结果 在对患者实施临床干预后,实验组的血糖、血压均实现高质量的控制,且相关指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针对实验组病患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指标的统计结果来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另外,在实施干预前,统计发现两者的依从性对比无差异(P>0.05);而实施干预后,实验组则明显超过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关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情控制而言,如果在病患用药期间采用药剂师干预模式的临床应用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及血压,并进一步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临床依从性等,所以该模式的实践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师干预 2型糖尿病 血压 血压血糖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职工体重与血压血糖血脂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莉莉 宋辉 +3 位作者 强艳 杨惠芳 陈楠 陶秀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体检人员中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其与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定期至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银川、银南、银北地区机关及企、事业...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体检人员中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其与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定期至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银川、银南、银北地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共调查2 224人,调查人群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5.9%,9.67%,46.67%;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1);超重和肥胖组人群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率均高于腰围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和高血压糖的发生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饮酒、高血压、血脂异常与肥胖有密切关系(OR值分别为3.015,1.093,1.304,2.892,2.880,P均<0.05)。结论宁夏职业人群超重率、肥胖率已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血压、高血糖 血脂异常
原文传递
药剂师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国全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12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药剂师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诊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用药干预,观察... 目的分析药剂师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诊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用药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药剂师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及生活质量水平,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剂师干预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师 2型糖尿病 血压 血压血糖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罗远辉 薛少清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6期20-21,23,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血压的影响,以及透析中静注高渗糖对患者血糖、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38例糖尿病肾病和30例非糖尿病,均采用标准碳酸氢盐无糖透析液。均...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血压的影响,以及透析中静注高渗糖对患者血糖、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38例糖尿病肾病和30例非糖尿病,均采用标准碳酸氢盐无糖透析液。均在餐后立即开始血液透析治疗,第1次观察HD期间不进食,分别于透析开始时、1h、2h、3h、HD结束时检测血糖值和血压变化情况;68例患者第2次血液透析至2h静脉推注50%葡萄糖60mL,记录透析结束时患者血糖值以及各时段血压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HD至2h后,3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有25例(占65.7%)出现低血糖;30例非糖尿病患者中有10例(占33.3%)出现低血糖;38例糖尿病肾病组发生18例低血压,占47.3%;30例非糖尿病患者中有7例出现低血压,占2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HD至2h给予静脉推注50%葡萄糖60mL,2次HD结束时血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次HD等时段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及透析相关性低血压,HD进行2h后,糖尿病肾病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及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于HD至2h静脉推注50%葡萄糖可以防止低血糖及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 静注高渗糖 血糖血压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8期198-199,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收缩压≥140...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90 mm Hg的患者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的患者人数比对照组更少;脱水、运动障碍以及感染症状改善情况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更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糖控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恒志 员宁娅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2年第3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三门峡市直机关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9例,根据血压血糖控制水平,将患者分为控制不良组(n=36)与控制良好组(n=5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三门峡市直机关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9例,根据血压血糖控制水平,将患者分为控制不良组(n=36)与控制良好组(n=53);设计患者临床资料调查表,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水平低下的影响因素.结果:89例患者中血压、血糖控制不良率为40.45%(36/89);控制不良组肥胖、未规律运动、高油高盐饮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控制良好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肥胖、未规律运动、高油高盐饮食为血压血糖水平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不良情况较为多见,可能受肥胖、规律运动、高油高盐饮食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合并糖尿病 血压血糖控制水平 肥胖 规律运动 高油高盐饮食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比较
9
作者 冯明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37-0141,共5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研究共纳入8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C组和X组,每组40例。C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而X组接受特殊治疗方案。结果 经过对比观察...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研究共纳入8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C组和X组,每组40例。C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而X组接受特殊治疗方案。结果 经过对比观察,结果 显示X组患者在血压控制、血糖水平、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C组。具体来说,X组治疗后的舒张、收缩压以及血糖水平均优于C组;X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7.50%,明显高于C组的75.00%;且X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X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以及炎性因子指标如IL-18、IL-6、hs-CRP等也均低于C组,显示其治疗策略在降低炎症反应方面也有显著效果。结论 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采用X组的特殊治疗方案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控制水平,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糖尿病 治疗方案 临床疗效 血压血糖控制 糖尿病 治疗方案
下载PDF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健康体检人群血压 血脂 血糖及颈动脉硬化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小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7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某单位健康体检人群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及颈动脉硬化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1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20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压、血脂...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某单位健康体检人群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及颈动脉硬化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1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20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变化及颈动脉硬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BP、DBP、TG、TC、FPG及HbA1c分别为(120.32±12.31)mmHg、(80.03±8.33)mmHg、(5.36±0.41)mmol/L、(2.52±0.23)mmol/L、(6.06±0.47)mmol/L和(6.00±0.26)%,均较对照组的(140.42±12.87)mmHg、(88.12±8.03)mmHg、(6.33±0.51)mmol/L、(4.14±0.27)mmol/L、(8.31±0.63)mmol/L和(6.67±0.28)%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IMT和斑块厚度分别为(0.85±0.11)mm和(1.13±0.21)mm,较对照组的(0.98±0.10)mm和(1.67±0.20)mm显著减少(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可较好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健康教育 血压、血脂、血糖 颈动脉硬化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农村更年期妇女血糖、血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焦永梅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7期6148-6149,共2页
目的:分析并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农村更年期妇女血糖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更年期妇女,在收集并观察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对所有人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内容涉及健康教育、锻炼指导、疾病治疗等,收集并观察干预前后更年期妇女血糖血压变... 目的:分析并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农村更年期妇女血糖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更年期妇女,在收集并观察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对所有人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内容涉及健康教育、锻炼指导、疾病治疗等,收集并观察干预前后更年期妇女血糖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接受早期护理干预之后,更年期妇女的血糖和血压值较干预前均有所变化,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更年期妇女对更年期的了解较少,血糖血压值常常处于不良范围内,做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农村更年期妇女 血糖血压
下载PDF
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伴血糖异常的疗效及其与CCB类药物的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保明 肖学军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2266-2267,共2页
目的:探究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伴血糖异常的疗效以及与CCB类药物代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收治的118例高血压伴血糖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进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5 mg/... 目的:探究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伴血糖异常的疗效以及与CCB类药物代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收治的118例高血压伴血糖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进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5 mg/d),观察组实施氯沙坦钾治疗(50 mg/d),坚持服用8个月后,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降压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治疗后空腹血糖含量由(5.76±1.02)mmol/L降低至(5.52±0.54)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由(5.91±0.97)mmol/L降低至(4.96±0.3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降低效果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钾片兼具良好的降压和降血糖效果,且疗效优于CCB类药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治疗高血压伴血糖异常的良好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钾 血压血糖异常 CCB药物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血糖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亮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4期172-174,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血糖血压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深圳市盐田区妇幼保健院接诊的200例更年期妇女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1年...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血糖血压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深圳市盐田区妇幼保健院接诊的200例更年期妇女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1年为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血糖、血压,更年期症状评分。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血糖、血压,更年期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血糖、血压、更年期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更年期妇女健康知识知晓率,规范健康行为,缓解更年期症状,改善血糖血压,值得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更年期妇女 血糖血压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管理模式对患者血压或血糖水平控制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廖朗声 黄宏业 《智慧健康》 2022年第25期173-176,共4页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管理模式对患者血压或血糖水平控制的作用。方法选择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8月-2021年1月接收的60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管理模式对患者血压或血糖水平控制的作用。方法选择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8月-2021年1月接收的60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慢性疾病管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慢性病管理,观察和比较两组管理前后血糖、血压控制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研究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管理模式,可有效增强患者血压、血糖水平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血压 糖尿病 慢性病管理模式 血压血糖水平控制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必勤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5期272-273,共2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改善肥胖型糖尿病者血糖、血脂、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且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等相关治疗半年,同时对其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压及体质量情况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 目的观察与分析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改善肥胖型糖尿病者血糖、血脂、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且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等相关治疗半年,同时对其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压及体质量情况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能够明显改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与血压状况以及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体质量(▲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能够明显改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与血压水平,对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瑞格列奈 肥胖型糖尿病 血糖、血脂、血压
下载PDF
综合疗养干预对部队疗养员血压、血糖、血脂的影响
16
作者 张姣 孙敬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702-703,共2页
目的:对部队疗养员应用综合疗养干预后血压、血糖、血脂的影响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2014年8月到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疗养的120例部队疗养员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疗养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疗养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疗养干预... 目的:对部队疗养员应用综合疗养干预后血压、血糖、血脂的影响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2014年8月到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疗养的120例部队疗养员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疗养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疗养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疗养干预,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疗养员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的疗养员,观察组疗养员血压、血糖、血脂的指标值低于对照组疗养员,两组疗养员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部队疗养员来说,除常规疗养干预外,综合疗养干预对部队疗养员有重要意义,在疗养中起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疗养干预 血压血糖、血脂 影响研究
下载PDF
含糖透析液对糖尿病透析患者透析低血糖和低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艳君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5期37-3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对糖尿病透析患者使用含糖透析液后低血糖和低血压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前3个月对患者使用无糖透析液,在后3个月对患者使用含糖透析液,研究使用的含糖透析液... 目的研究分析对糖尿病透析患者使用含糖透析液后低血糖和低血压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前3个月对患者使用无糖透析液,在后3个月对患者使用含糖透析液,研究使用的含糖透析液的浓度为5.5 mmol/L,然后对所有患者前后3个月透析低血糖与低血压的影响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并观察各种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糖尿病透析患者使用含糖透析液,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72%,低血压的发生率为4.74%,显著低于使用无糖透析液的16.81%和1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脂、血钾等代谢指标并没有出现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含糖透析液对糖尿病透析患者进行透析,能够有效降低透析低血糖和低血压发生的概率,同时也不会隐形患者的其他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糖透析液 糖尿病透析患者 透析低血糖和低血压
下载PDF
老年痴呆患者炎性因子、血糖、血压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玮 谢晓琳 +2 位作者 李学盈 黄巧仪 黄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5248-5250,共3页
目的对老年痴呆患者炎性因子、血糖、血压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将50例老年痴呆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简易智力情况量表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判定,餐后2 h抽取5 ml静脉血行血糖检测,采用美国太空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无创袖带式... 目的对老年痴呆患者炎性因子、血糖、血压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将50例老年痴呆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简易智力情况量表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判定,餐后2 h抽取5 ml静脉血行血糖检测,采用美国太空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无创袖带式血压监测仪检测。白天每30 min、夜间每2 h测量1次。收集观察者5 ml空腹静脉血,分离提取,经过专业试剂盒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白细胞介素(IL)-6,IL-17。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采用芬兰QUIKREAD分析仪进行。结果观察组IL-6,IL-17、CRP及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24 h平均收缩压(SBP)、夜间平均S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24 h平均舒张压(DBP)、静息血压、夜间平均DBP、白天平均SBP及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炎性因子、2 hPG比较中,重度患者IL-6,IL-17、CRP及2 hPG水平高于中度患者,且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0.05)。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认知功能与炎性因子、2 hPG、24 hSBP、夜间SBP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炎性因子、2 hPG、24 hSBP、夜间SBP呈明显正相关,治疗中,应积极帮助老年痴呆患者控制炎性因子水平及血压血糖水平,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炎性因子 C反应蛋白(CRP) 餐后2 h血糖(2 hPG) 血压
下载PDF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范海涛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13期194-196,共3页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将该社区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后,一组给与家庭医生式服务,为研究组,一组给与常规的管理,为对照组,研究...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将该社区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后,一组给与家庭医生式服务,为研究组,一组给与常规的管理,为对照组,研究展开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10月,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率为93.33%(140例),高于对照组的78.67%(118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躯体健康评分为(83.6±3.2)分,心理健康评分为(85.7±3.8)分,情感功能评分为(81.6±4.7)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6.7±3.6)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可以有效稳定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式服务 社区2型糖尿病 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血糖血压的影响
20
作者 刘凤萍 曾虹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1年第3期193-194,共2页
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都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二者都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DM患者易患EH,EH患者发生DM的可能性是正常EH的2.5倍,许多DM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有了EH^([1]).此... 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都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二者都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DM患者易患EH,EH患者发生DM的可能性是正常EH的2.5倍,许多DM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有了EH^([1]).此外,临床研究^([2])提示EH和DM也是微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因素.为提高DM合并EH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达到有效控制血糖、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我社区中心对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依从性 控制血糖 器官损害 HYPERTENSION 减少并发症 治疗的依从性 微血管病变 血糖血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