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厥虚证中医治则治法商榷
1
作者 杜宏波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53-54,共2页
以补气为核心的治则治法在血厥虚证的治疗中已落后于临床实践 ,只有将“益气固脱”,这一传统治则治法改进为“补血益气固脱”,才能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提高现有疗效。
关键词 血厥虚证 益气固脱 益气固脱 治则 治法 急性失性休克
下载PDF
妇人飞尸血厥
2
《医学文选》 1992年第S1期86-87,共2页
夫飞尸者,游走皮肤,穿脏腑,每发刺痛,变作无常;遁尸者,附骨入肉,攻凿血脉,每发不可得近,见尸丧、闻哀哭便发;风尸者,淫濯四肢,不知痛之所在,每发昏沉,得风雪便作,沉尸者,缠骨结脏,冲心胁,每发绞切,遇寒冷便作;注尸者,举身沉重,精神错乱... 夫飞尸者,游走皮肤,穿脏腑,每发刺痛,变作无常;遁尸者,附骨入肉,攻凿血脉,每发不可得近,见尸丧、闻哀哭便发;风尸者,淫濯四肢,不知痛之所在,每发昏沉,得风雪便作,沉尸者,缠骨结脏,冲心胁,每发绞切,遇寒冷便作;注尸者,举身沉重,精神错乱,常觉昏废,每节气至变辄成大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厥 精神错乱 妇人 当归 脏腑 节气 雄黄 昏沉 皮肤 四肢
下载PDF
《伤寒论》厥之论述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佳 宋朝 郝旭亮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1期1621-1624,共4页
热厥可见轻证及重证,热厥轻证以清热、泻热之法下之,方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后期可用竹叶石膏汤;热厥重证用辛寒之品清里泄热,方用白虎汤加减。阳虚阴盛厥用四逆汤加减以回阳救逆,少阴阴盛格阳时以通脉四逆汤加减以增强破阴回阳之功。冷... 热厥可见轻证及重证,热厥轻证以清热、泻热之法下之,方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后期可用竹叶石膏汤;热厥重证用辛寒之品清里泄热,方用白虎汤加减。阳虚阴盛厥用四逆汤加减以回阳救逆,少阴阴盛格阳时以通脉四逆汤加减以增强破阴回阳之功。冷结关元厥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阳散寒。阳虚寒湿厥用附子汤温经散寒,除湿扶阳。痰厥病位在上,方用瓜蒂散涌吐实邪。水厥方用茯苓甘草汤温阳化水。脏厥应急温之,方用四逆汤,可加用灸法使回阳救逆之效增强。蛔厥者,乌梅丸主之。气郁厥用四逆散疏畅肝气,透达郁结之阳。寒浊犯胃厥以吴茱萸汤加减温肝降胃,泄浊止呕。血虚厥治宜养血充脉,临床可用四物汤或当归补血汤加减。血虚寒凝厥以当归四逆汤养血温经脉。寒热厥宜清上热而温下寒、散发郁遏之阳气,方以麻黄升麻汤。胆厥以大柴胡汤和解通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虚阴盛 阳虚寒湿 冷结关元 气郁 寒浊犯胃 血厥 虚寒凝 寒热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治疗疑难病症举隅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冬莲 张菊香 王慎娥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5期359-359,共1页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活血化瘀系列方的代表方剂,该方功专活血化瘀,行气解郁,目前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笔者常用该方或该方加减治疗某些疑难病症,常获显效,举例如下。
关键词 府逐瘀汤 血厥 遗精 溢饮 医案
下载PDF
丽参注射液治疗厥证举隅
5
作者 邹世光 张勇 《河南中医》 2009年第6期587-587,共1页
昏厥之证或因气虚,或因气乱,以气虚者为多见,且气虚多有元气虚之象。笔者选用丽参注射液曾经治因严重营养不良,因劳倦又立姿排尿,因见血等因致昏厥者3例,均获好效。
关键词 丽参注射液 排尿性昏 血厥
下载PDF
《伤寒论》中厥证辨证施治规律 被引量:4
6
作者 罗会治 《河南中医》 2014年第9期1649-1651,共3页
《伤寒论》中论及手足厥冷之厥证的因机证治大略有热厥、寒厥、气郁致厥、血虚致厥、血虚寒凝致厥、痰(食)致厥、水厥、蛔厥、冷结膀胱关元致厥、脏厥、正伤邪陷,阳郁致厥等。其病因虽各不相同,但阴阳之气失去相对平衡,不能相互贯通的... 《伤寒论》中论及手足厥冷之厥证的因机证治大略有热厥、寒厥、气郁致厥、血虚致厥、血虚寒凝致厥、痰(食)致厥、水厥、蛔厥、冷结膀胱关元致厥、脏厥、正伤邪陷,阳郁致厥等。其病因虽各不相同,但阴阳之气失去相对平衡,不能相互贯通的病理机制则为一致。其治疗应根据气血阴阳偏盛偏衰及寒热虚实等属性之不同,而分别采取吐,下、和(疏)、温、清、消(驱蛔)、补等法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郁致 虚致 虚寒凝致 痰(食)致 冷结膀胱关元致 正伤邪陷 阳郁致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第三期抢答题
7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5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安神定志丸 温胆汤 半夏汤 血厥 二陈汤 泛恶 涤痰汤 天王补心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