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保存相关添加剂研究现状
1
作者 李梦雪 王志成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47-650,共4页
血小板在止血、炎症、肿瘤转移、伤口愈合及防御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常规保存需要特定温度且保存时间一般为5~7 d,同时,血小板储存损伤和细菌滋生会影响其保存时间及保存质量。此外,常规输注后会产生非溶血性发热、过敏、循环... 血小板在止血、炎症、肿瘤转移、伤口愈合及防御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常规保存需要特定温度且保存时间一般为5~7 d,同时,血小板储存损伤和细菌滋生会影响其保存时间及保存质量。此外,常规输注后会产生非溶血性发热、过敏、循环超负荷及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这些都限制了血小板制品在临床中的应用。但是,与血小板保存相关的添加剂可以降低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就近年来血小板保存相关添加剂的研究现状,以及改善血小板储存损伤、提高血小板保存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血小板添加剂 血小板保存 血小板保存损伤
下载PDF
TEG技术在血小板保存过程中功能评价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于洋 林子林 +9 位作者 冯倩 潘纪春 张婷 孙桂香 张小娟 马春娅 葛国峰 汪德清 骆群 田亚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26-929,共4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技术探讨血小板保存过程中功能的变化。随机选择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单供者机采血小板12个单位并在(22±2)℃条件下振荡保存。分别在保存1、2、3、4、5天检测血栓弹力图参数... 本研究旨在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技术探讨血小板保存过程中功能的变化。随机选择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单供者机采血小板12个单位并在(22±2)℃条件下振荡保存。分别在保存1、2、3、4、5天检测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α角(ANG)和最大振幅(MA),同时检测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低渗休克反应(HSR)水平、CD62p阳性率及凝血酶激活CD62p再表达率的变化,综合评价血小板保存过程中体外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平均血小板体积随保存时间延长而轻度增大,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p<0.01);凝血酶激活后CD62p再表达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p<0.01);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水平在1-5天无明显变化(p>0.05);R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明显延长(p<0.01),K值无明显变化(p>0.05),α角虽呈轻度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MA值在保存1-4天无显著变化,保存5天时仅有轻度下降(p<0.05)。结论:虽然血小板随保存时间延长激活率明显升高,但反映血小板综合凝血功能的最大振幅(MA值)和HSR水平在整个保存期内并无显著变化,说明保存期末的血小板仍然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血栓弹力图参数MA值可以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用于血小板保存过程中的功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保存 低渗休克反应 CD62P
下载PDF
一氧化氮供体改善血小板保存质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谢月娜 刘嘉馨 +3 位作者 王红 魏天静 曹晔 雷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供体S-亚硝基乙酰青霉胺(SNAP)对常温保存血小板过程中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离心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共12人份,38~40 ml/份。将相同血型的2袋混合,加入复温后的冰冻血浆至约100 ml,混匀后均分、转移至2个血小板...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供体S-亚硝基乙酰青霉胺(SNAP)对常温保存血小板过程中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离心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共12人份,38~40 ml/份。将相同血型的2袋混合,加入复温后的冰冻血浆至约100 ml,混匀后均分、转移至2个血小板专用保存袋,分别为实验组:保存前加入终浓度10~5mol/L SNAP;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22±2)℃振荡保存7 d,分别在d1、d3、d5、d7取样检测血小板计数、pH、血小板活化率及抗低渗性休克反应等指标。结果 2组血小板在保存过程中pH均保持在6.8以上;血小板活化率均不断升高,实验组从(5.93±1.43)%升高到(44.22±6.84)%,对照组从(8.22±1.33)%升高到(54.32±5.68)%,d1、d3、d5、d7 2组血小板之间活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5、d7实验组血小板抗低渗休克反应分别为(65.98±7.57%)、(53.1±8.44)%、(44.23±0.08)%,对照组为(50.92±4.48)%、(40.06±4.66)%、(35.28±0.04)%,d1、d5、d7实验组抗低渗休克反应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小板保存过程中加入NO供体SNAP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血小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供体 血小板保存 血小板活化 CD62P
下载PDF
血小板保存期间血小板计数和P-选择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聂慧芳 刘宝庆 +3 位作者 张润玲 张玉春 张支风 袁春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71-573,共3页
探讨CS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全密闭 5天保存袋保存的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研究在 (2 2± 2 )℃条件下振荡和静置两种方法保存的血小板有无差异。采用SysmexF 82 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机采血小板产品计数 ,应用酶联免疫吸... 探讨CS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全密闭 5天保存袋保存的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研究在 (2 2± 2 )℃条件下振荡和静置两种方法保存的血小板有无差异。采用SysmexF 82 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机采血小板产品计数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定量检测机采血小板上清液中P 选择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 ,振荡与静置两种方法保存的血小板产品中血小板计数和P 选择蛋白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随保存时间延长 ,振荡和静置保存的血小板计数逐渐减少和P 选择蛋白逐渐增多 ,其中两组内的血小板计数在保存 0 - 72小时以内均无显著性差异 ;而在保存 96 - 1 2 0小时后与保存前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振荡保存组 0 - 72小时内 ,每相邻 1天之间P 选择蛋白量无显著性差异 ,其余各时间段均有显著性差异 ;静置保存组 0 - 72小时内各时间段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①使用CS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全密闭 5天保存袋 ,对血小板制品的有效保存期以 3天为宜 ;②在 (2 2± 2 )℃条件下 ,振荡保存的血小板在数量和质量上并不优于静置保存的血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保存 血小板计数 P-选择蛋白
下载PDF
混合浓缩血小板保存期质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世春 易中梅 +3 位作者 张强 刁荣华 王泽蓉 赵树铭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混合浓缩血小板制剂(PC)保存期质量变化。方法对86例(份)(400 m L/份)新鲜全血采用白膜法制备PC,按相同血型汇集,汇集后血小板数>2.7×1011个/治疗量,并经白细胞滤器系统(含混合PC保存袋)过滤,于滤后0、3、5 d观察血小... 目的探讨混合浓缩血小板制剂(PC)保存期质量变化。方法对86例(份)(400 m L/份)新鲜全血采用白膜法制备PC,按相同血型汇集,汇集后血小板数>2.7×1011个/治疗量,并经白细胞滤器系统(含混合PC保存袋)过滤,于滤后0、3、5 d观察血小板存活率、p H、PO2、PCO2、GLU、Lac、HSR、聚集率及CD62p表达率。结果 13份混合PC保存0和5 d的血小板计数(×1011个)为2.88±0.28 vs 2.66±0.27(P>0.05),保存5 d的PC血小板存活率达89.46%;0和3 d的GLU(mmol/L)为18.75±0.47 vs 17.52±0.54,Lac(mmol/L)为4.30±0.46 vs 7.59±1.22,CD62p(%)为10.90±5.93 vs 32.74±8.12和AGG(%)为91.38±3.10 vs 52.42±21.68(P<0.01);0和5 d的p H为7.01±0.13 vs 6.90±0.13(P>0.05);3和5 d的AGG(%)为52.42±21.68 vs 36.29±27.46(P>0.05)。结论混合PC保存袋保存的混合PC质量在保存期存在下降趋势,但在保存5 d仍符合国家标准,可以供临床输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血小板 血小板保存 血小板质量 临床输血
下载PDF
血小板保存前添加饱和氢气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顾海慧 朱燕霞 +4 位作者 花美仙 郭慧君 查占山 臧艳 钱宝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索氢气在22℃保存血小板中的作用。方法将12份浓缩血小板(40 mL/份)和10份单采血小板(40 mL/份)每份平分为2等份(20 mL/份),随机取1半作为浓缩血小板实验组(n=12)和单采血小板实验组(n=10):加入氢气至饱和;另1半相应作为2个对照... 目的探索氢气在22℃保存血小板中的作用。方法将12份浓缩血小板(40 mL/份)和10份单采血小板(40 mL/份)每份平分为2等份(20 mL/份),随机取1半作为浓缩血小板实验组(n=12)和单采血小板实验组(n=10):加入氢气至饱和;另1半相应作为2个对照组。室温保存5 d后,检测2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pH值、葡萄糖、乳酸和CD62p表达水平。结果单采或者浓缩血小板22℃保存5 d后,输注氢气组与对照组比较pH:单采血小板7.17±0.26 vs 7.03±0.35(P<0.05),浓缩血小板7.07±0.15vs 6.85±0.34(P<0.05);CD62p:单采血小板17.39±2.88 vs 21.49±4.2(P<0.01),浓缩血小板17.84±2.54 vs21.73±4.14(P<0.01)。结论氢气作为1种选择性抗氧化剂,可减少22℃保存血小板活化,降低血小板保存损伤,提高保存血小板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氢气 血液保存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保存损伤 抗氧化
下载PDF
M-sol血小板保存液对血小板体外保存期间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赵燕 赵海涛 +1 位作者 韩威 马骄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M-sol血小板添加液对保存期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献血者标本5份,制备浓缩血小板,应用M-sol血小板添加液保存浓缩血小板,以富含血小板的血浆(血浆组)作对照,分别在保存1、5、7、10d检测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目的探讨M-sol血小板添加液对保存期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献血者标本5份,制备浓缩血小板,应用M-sol血小板添加液保存浓缩血小板,以富含血小板的血浆(血浆组)作对照,分别在保存1、5、7、10d检测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胶原诱导的聚集反应及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结果 M-sol保存组血小板溶液的pH、pCO2比血浆组稳定,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幅度比血浆组小,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幅度低于血浆组。结论 M-sol添加液在血小板的体外保存期维持血小板质量的作用优于血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M—sol 血小板保存
下载PDF
血小板保存对P-选择素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翠莹 张献清 +1 位作者 李琳琳 穆士杰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血小板保存 P-选择素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血小板保存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毕晓琳 席惠君 +1 位作者 孟庆丽 梁晓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关键词 血小板保存 影响因素 低温保存 冷冻保护剂
下载PDF
在新的血小板保存介质中血小权保存19天 被引量:1
10
作者 van der +2 位作者 Meer PF 王军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2年第1期90-90,共1页
背景 由于使用了预防细菌的检测,血小板在血液采集后能保存7天。进一步延长血小板保存期可更好地保证血库的供应。目的 测定血小板浓缩物(PC)在Composol-PS保存液中的最大保存时间。方法 混合5份白膜层,加入250g Composol-PS(Fresenius... 背景 由于使用了预防细菌的检测,血小板在血液采集后能保存7天。进一步延长血小板保存期可更好地保证血库的供应。目的 测定血小板浓缩物(PC)在Composol-PS保存液中的最大保存时间。方法 混合5份白膜层,加入250g Composol-PS(Fresenius,含有盐、柠檬酸盐、醋酸盐、钾、镁和葡萄糖)。离心后,富血小板血浆迅速移入一个1.3L的butyry trihexyl-柠檬酸盐-增塑的PVC保存袋中(Freseni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保存 血小板保存介质 Composol-PS保存
下载PDF
一氧化氮抑制血小板保存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月娜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8期91-93,共3页
血小板在制备和保存过程中容易被激活而丧失生理活性,造成血小板保存损伤(platelet storage lesion,PSL),这使得血小板保存质量的提高较为困难。改善血小板保存质量的关键之一就是最大可能降低其在保存过程中的活化。近年开展的一氧化氮... 血小板在制备和保存过程中容易被激活而丧失生理活性,造成血小板保存损伤(platelet storage lesion,PSL),这使得血小板保存质量的提高较为困难。改善血小板保存质量的关键之一就是最大可能降低其在保存过程中的活化。近年开展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研究表明,NO在体内外都能抑制血小板的活化,为血小板体外保存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是用NO气体或者NO供体作为血小板的外源性NO。主要总结了目前血小板制剂的保存现状以及NO抑制血小板活化的机制,讨论NO供体改善血小板保存质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血小板 血小板保存损伤
下载PDF
血小板保存中DMSO的制备与质量标准
12
作者 刘衍春 魏平 +4 位作者 刘毅 刘洪莉 纪云鹏 薛敏 唐荣才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血小板保存 DMSO 制备 质量标准 输血
下载PDF
2种血小板保存袋保存效果的比较
13
作者 任苓苓 卓海龙 +5 位作者 王晓伟 邵春燕 张蕊芳 王微 邱志超 王全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57-1058,共2页
目的比较国产和同类进口产品保存血小板保存袋对机采血小板的保存效果。方法机采血小板无菌加入到2种血小板保存袋于22℃保存,分别在0、3、5和7 d取样品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膜蛋白CD62p、血小板代谢功能、pH、浓度、MPV、PDW、血小板... 目的比较国产和同类进口产品保存血小板保存袋对机采血小板的保存效果。方法机采血小板无菌加入到2种血小板保存袋于22℃保存,分别在0、3、5和7 d取样品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膜蛋白CD62p、血小板代谢功能、pH、浓度、MPV、PDW、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HSR)及细菌培养。结果 2种血小板保存袋常温条件下保存的血小板各项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品保存血小板保存袋相比,各项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保存袋保存效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血小板保存
下载PDF
手工分离血小板保存袋性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敏霞 段澜 +7 位作者 王捷熙 王艳 卓海龙 柴丽娜 易晓阳 周建伟 王建卫 韩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国产血小板保存袋(实验组)与美国Trima set型血小板保存袋(对照组)对手工分离血小板的保存效果。方法:手工分离血小板等分至2种血小板保存袋中,于恒温振荡保存箱(22±2℃)保存0、3、5和7 d,然后取样检测血小板...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国产血小板保存袋(实验组)与美国Trima set型血小板保存袋(对照组)对手工分离血小板的保存效果。方法:手工分离血小板等分至2种血小板保存袋中,于恒温振荡保存箱(22±2℃)保存0、3、5和7 d,然后取样检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聚集活性(ADP、THR)、血小板p H值、葡萄糖含量、乳酸浓度、乳酸脱氢酶浓度、低渗休克反应、CD62P及磷脂酸丝氨酸含量等指标。结果:2种保存袋保存的血小板在相同保存时间内各项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菌试验均为阴性。结论:保存5 d内的血小板质量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种血小板保存袋性能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血小板保存 血小板质量评价
下载PDF
全血保存前去白细胞的血小板保存7天,质量符合要求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15
作者 李喆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年第1期91-91,共1页
背景全血制备的血小板(WBD-PCs)汇集,在保存前作去白细胞处理,这种方式有利于输血机构按血制品制备的时间顺序发放,减少未被输注血液所致的浪费,简化细菌筛查方面,WBD-PCs优于单一供者浓缩血小板(PC)。研究设计及方法无菌连接将4~... 背景全血制备的血小板(WBD-PCs)汇集,在保存前作去白细胞处理,这种方式有利于输血机构按血制品制备的时间顺序发放,减少未被输注血液所致的浪费,简化细菌筛查方面,WBD-PCs优于单一供者浓缩血小板(PC)。研究设计及方法无菌连接将4~6单位去白细胞PC汇集到-1.5LCLX-HP血小板保存袋中。质控是保存前去白细胞PC,单份保存第5和7天取样检测血小板的质量;凝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血小板保存 全血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浓缩血小板 血制品 供者 要求 时间顺序 方式
下载PDF
血小板保存介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乔鹏鑫 蓝紫涵 +5 位作者 陈秋凡 张秋霞 马微妹 叶楷锋 郑志浩 江千里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5-547,共3页
血小板体外保存的质和量,是血液服务机构对血液制品关注的重点。由于目前供应临床的主要是浓缩血小板产品,其悬浮液采用的是血浆成分,所以现有的血小板保存条件仍会引起输注不良反应等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减少血小板储存损伤,提高血小... 血小板体外保存的质和量,是血液服务机构对血液制品关注的重点。由于目前供应临床的主要是浓缩血小板产品,其悬浮液采用的是血浆成分,所以现有的血小板保存条件仍会引起输注不良反应等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减少血小板储存损伤,提高血小板保存的质和量,减少输注不良反应的发生一直是实验研究的热点。我们就血小板保存介质中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保存 血小板保存介质 血小板添加剂
下载PDF
两种血小板保存箱保存富血小板血浆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玮 刘景汉 +2 位作者 欧阳锡林 李蕊 于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体外保存指标 ,验证国产血小板保存箱实际保存效果。方法 取新分离的富血小板血浆 (PRP) 12袋 ,每袋平均分成两袋 ,分别放入国产XHZ IA型血小板保存箱和进口FORMA 36 0 6型血小板保存箱中保存 5天 ,每天取样检测血小... 目的 探讨血小板体外保存指标 ,验证国产血小板保存箱实际保存效果。方法 取新分离的富血小板血浆 (PRP) 12袋 ,每袋平均分成两袋 ,分别放入国产XHZ IA型血小板保存箱和进口FORMA 36 0 6型血小板保存箱中保存 5天 ,每天取样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低渗休克反应回复功能、CD6 2p表达率等体外保存指标。结果 两种保存箱保存PRP各项体外保存指标无显著差别。结论 XHZ IA血小板保存箱与FORMA血小板保存箱保存PRP的实际保存效果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保存 参比 CD62P
下载PDF
血小板保存3天后再冷冻保存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丁国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96-1200,共5页
本研究探讨血小板常温保存3天后再进行-80℃冰箱内冷冻保存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对当天冷冻和保存3天后再冷冻血小板进行了计数,并检测聚集力、黏附力以及CD62p的表达,并通过可对比性病例观察保存3天后再冷冻与当天冷冻血小板临床应用... 本研究探讨血小板常温保存3天后再进行-80℃冰箱内冷冻保存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对当天冷冻和保存3天后再冷冻血小板进行了计数,并检测聚集力、黏附力以及CD62p的表达,并通过可对比性病例观察保存3天后再冷冻与当天冷冻血小板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保存期3天之内血小板数量、低渗性休克反应、黏附功能无显著差异性改变(p>0.05),但聚集功能和CD62p的表达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天保存并冷冻的血小板与保存3天后再冷冻的血小板各项指标的变化都无显著性差异。CD62p的再表达率(CD62p凝血酶激活后阳性率-CD62p激活前的阳性率)也无显著性差异,分别是51.1±4.5和51.1±4.4(p>0.05)。临床应用当天冷冻和保存3天后再冷冻血小板的CC I值分别是48%和49%,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保存3天后可以再-80℃冷冻保存,其临床应用效果与当天冷冻血小板比较后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血小板保存 冷冻血小板
下载PDF
血小板保存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磊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108-111,116,共5页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重要的组成成分,临床输注血小板能有效预防出血或止血、修复血管壁并促进血栓形成,在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大失血抢救及外科手术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1-2]。血小板输注在战时伤病员的止血、预防出血,提高伤病员救治率...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重要的组成成分,临床输注血小板能有效预防出血或止血、修复血管壁并促进血栓形成,在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大失血抢救及外科手术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1-2]。血小板输注在战时伤病员的止血、预防出血,提高伤病员救治率、生存率上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3]。随着我国各地区血液管理部门及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的严密落实,使得成分输血覆盖了大中城市的各级医疗机构。传统的血液资源如全血、红细胞及血浆等得到更充分、合理地使用;同时也导致血小板、冷沉淀及白蛋白等血液制品的需求量显著提高。现阶段我国各地区采供血机构的血小板采集工作普遍存在着诸多困难,短时间内迅速扩张血小板献血员群体难以实现。血小板来源有限,因其储存时间短、储存条件要求高,导致临床用血中出现血小板过期浪费或失效无法使用的情况,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及时救治。因此,血小板保存技术的深入研究已逐渐成为全球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项目。本文将对现阶段血小板保存的主要方法与技术手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保存 血小板 血小板质量 临床输血 保存 常规保存
下载PDF
增加血浆含量对血小板保存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杜红梅 何天辉 +3 位作者 陈超华 张冰 王敏芳 阮海燕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增加血浆含量对血小板体外保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采集的12人双份共24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分为A、B 2组,A组为观察组血浆含量为280 mL/治疗量,B组为对照组血浆含量为200 mL/治疗量,2组均放置在(22±2)℃血小板保存箱震荡保存;... 目的探讨增加血浆含量对血小板体外保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采集的12人双份共24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分为A、B 2组,A组为观察组血浆含量为280 mL/治疗量,B组为对照组血浆含量为200 mL/治疗量,2组均放置在(22±2)℃血小板保存箱震荡保存;分别在0、1、3、5 d时检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pH值、血小板体外聚集反应和血小板活化率。结果 2组相比,血小板计数、MPV随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显著(P>0.05);同一时间段A组的pH值较B组下降较慢,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小板聚集反应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A组较B组下降较慢(P<0.05),保存5 d时CD62p A组15.1±2.37(%),B组54.3±4.07(%),血小板活化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升高,B组比A组升高较快(P<0.05)。结论增大保存血小板血浆的含量可以提高血小板体外保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保存 血浆含量 保存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