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1
作者 徐文鑫 肖慧婷 +3 位作者 曾渊君 翁开枝 王尔莉 张春斌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40-45,共6页
目的:基于LC-MS寻找儿童ITP潜在生物标记物。方法:采集患儿及健康儿童外周血进行LC-MS检测,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经数据库鉴定代谢物结构。结果:LC-MS/MS检测获得原始数据,经主成分分析、层次聚类分析、秩和检验及HMDB数据库中匹配鉴定,... 目的:基于LC-MS寻找儿童ITP潜在生物标记物。方法:采集患儿及健康儿童外周血进行LC-MS检测,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经数据库鉴定代谢物结构。结果:LC-MS/MS检测获得原始数据,经主成分分析、层次聚类分析、秩和检验及HMDB数据库中匹配鉴定,再通过ROC曲线分析,最终筛选鉴定出5种潜在生物标志物:间甲酚、腐胺、5-羟色胺、2-氧代精氨酸、精氨基琥珀酸。结论:检测鉴定出的5种关键差异性代谢物可能可以作为鉴别ITP患儿和健康儿童的临床实验室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免疫血小板减少 代谢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欧阳贤凤 罗萍 +4 位作者 胡飞 晏建国 郭瑛 朱文凤 江炜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754-1755,176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4例IT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4例IT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组加用rhTPO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PLT)、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TP能够增强治疗效果,提高PLT水平,增强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血小板减少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糖皮质激素 血清指标 地塞米松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季丽莉 程韵枫 《血栓与止血学》 2010年第5期228-231,共4页
关键词 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激素敏感与抵抗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扬 白菊 +1 位作者 张王刚 何爱丽 《西部医学》 2021年第12期1802-1806,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与治疗抵抗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的差异。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住院ITP患者60例,其中激素敏感组32例,激素抵抗组28例。收集治疗前和随访4周后血清,利用弱阳离子磁珠联...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与治疗抵抗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的差异。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住院ITP患者60例,其中激素敏感组32例,激素抵抗组28例。收集治疗前和随访4周后血清,利用弱阳离子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方法,寻找差异蛋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相比较,在分子量700~10000 Da范围内共得到41个差异蛋白表达峰,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敏感组患者激素治疗前后比较,在分子量700~10000 Da范围内有5个差异蛋白(P<0.05),激素治疗后表达上调的蛋白有4个,相对分子量分别为9289.84、4644.96、7764.95和4964.12 Da,下调的蛋白有1个,分子量为6666.94 Da。激素抵抗患者激素治疗前后比较,在分子量700~10000 Da范围内共得到56个差异蛋白质表达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敏感者治疗前后存在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可能与ITP的激素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血小板减少 弱阳离子交换纳米磁珠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血清蛋白质组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学改变与中医症候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均法 庄海峰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5期890-891,共2页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相关抗体(PA)g)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定量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了ITP患者12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g),分析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相关抗体(PA)g)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定量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了ITP患者12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g),分析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显示:血小板相关抗体在ITP患者血热妄行、气虚不摄、阴虚火旺、瘀血阻络4种证型及正常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在各组间的总趋势是:气虚不摄组>阴虚火旺组>血热妄行组、瘀血阻络组>正常人。从血小板相关抗体(PA)g)角度证实ITP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证型 血小板相关抗体 免疫
下载PDF
大剂量激素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色氨酸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院朝 《包头医学》 202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大剂量激素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色氨酸代谢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提供相应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5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65... 目的:探究大剂量激素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色氨酸代谢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提供相应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5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6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色氨酰t-RNA合成酶(TTS)浓度及血清色氨酸、犬尿氨酸的浓度数据。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显效(CR)患者有26(40.00%)例,有效(R)患者为34(52.31%)例,无效(NR)患者的例数为5(7.69%)例;随访后,持续显效组为58(89.23%)例,无效组为7(10.77%)例(CR、R各复发1例)。治疗前持续显效组及无效组的血清IDO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持续显效组及无效组的TTS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持续显效组的血清IDO、TTS蛋白浓度分别为(19.34±0.41)(U/ml)、(13.36±0.52)(μg/L),无效组的血清IDO、TTS蛋白浓度分别为(21.25±0.52)(U/ml)、(9.31±0.29)(μg/L),治疗后持续显效组IDO、TTS蛋白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持续显效组与无效组在治疗后的IDO、TTS蛋白浓度的比较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显效组、无效组在治疗前色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组在治疗后的色氨酸与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持续显效组、无效在治疗前的犬尿氨酸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持续显效组犬尿氨酸浓度的浓度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效组在治疗后的犬尿氨酸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色氨酸代谢水平与ITP患者的疗效密切相关,色氨酸或参与了ITP的发生、发展,但色氨酸水平在ITP发病机制中的具体作用还需进一步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激素 原发免疫血小板减少 色氨酸代谢水平
下载PDF
色氨酸代谢异常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兆建 刘小倩 +1 位作者 徐俊卿 初晓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13-1816,共4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由于血小板自身抗体的存在,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和(或)破坏增多。最新研究证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介导的色氨酸代谢异常与ITP的发病有关。ITP患者体内IDO表达减...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由于血小板自身抗体的存在,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和(或)破坏增多。最新研究证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介导的色氨酸代谢异常与ITP的发病有关。ITP患者体内IDO表达减少,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自身反应性T细胞及自身抗体数量增多。通过CTLA-4-Ig诱导,提高患者体内IDO表达,可使自身反应性T细胞增殖与活化受到抑制。因而,研究IDO介导的色氨酸代谢异常可为深化ITP发病的认识及提高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就IDO介导的色氨酸代谢及IDO与IT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色氨酸代谢 免疫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2019年英国血液病学会接受类固醇治疗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症的最佳防治策略解读 被引量:1
8
作者 丁娜 欧阳娜 盛志峰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是一种临床上应用极其广泛的内分泌激素,具有抗炎、抑制免疫、调节营养代谢等作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s induced osteoporosis,GIO)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是一种临床上应用极其广泛的内分泌激素,具有抗炎、抑制免疫、调节营养代谢等作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s induced osteoporosis,GIO)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也是糖皮质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1-2]。近年来已有大量GIO一般性共识和指南的发表,对于因各种疾病而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给予了很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血小板减少 类固醇治疗 糖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症 内分泌激素 营养代谢 抑制免疫
下载PDF
艾曲泊帕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宁萍 原宁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279-1281,1288,共4页
目的:探究艾曲泊帕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疗效及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慢性ITP患儿4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艾曲泊帕组。对照组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艾曲泊帕组使用艾曲泊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究艾曲泊帕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疗效及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慢性ITP患儿4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艾曲泊帕组。对照组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艾曲泊帕组使用艾曲泊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不同时间的血小板计数(PLT)水平、起效时间、复发率、免疫学指标、出血率以及安全性。结果:艾曲泊帕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曲泊帕组治疗2周、4周、8周的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曲泊帕组随访期间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艾曲泊帕组白细胞介素-2(IL-2)、IL-4和干扰素-γ(INF-γ)水平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艾曲泊帕组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艾曲泊帕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曲泊帕治疗小儿慢性ITP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在降低出血风险、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效果更佳,但是停药后复发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免疫血小板减少 艾曲泊帕 丙种球蛋白 疗效 免疫指标 儿童
下载PDF
应用固相血小板免疫血清学试验法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卫 陆慧娟 +2 位作者 王浦南 吴国光 刘达庄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5-165,148,共2页
血小板减少是出血性疾病的原因之一。引起人体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主要有生成障碍和破坏过多两大类。后者主要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种抗血小板抗体所造成的。它常见于一些因同种免疫而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如反复输血的患者、新生儿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是出血性疾病的原因之一。引起人体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主要有生成障碍和破坏过多两大类。后者主要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种抗血小板抗体所造成的。它常见于一些因同种免疫而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如反复输血的患者、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或因自身免疫而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血清 血小板减少 紫癜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血清学分析
11
作者 齐振勇 夏金兵 +2 位作者 孙振秋 葛俊丽 李宏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121-123,共3页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血清学表现。方法:搜集病例年限为2017年3月-2020年3月,研究对象:纳入SLE病例(患病组)220例(依照是否有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实施分组,减少组(A组)115例[PLT<100×109/L],正常...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血清学表现。方法:搜集病例年限为2017年3月-2020年3月,研究对象:纳入SLE病例(患病组)220例(依照是否有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实施分组,减少组(A组)115例[PLT<100×109/L],正常组(B组)105例[PLT正常:(100-300)×109/L]);同期就医健康体检者220例(参照组);针对入院者均进行血清学检验。统计比较三组如下指标:一般资料、SLE并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合ENA抗体谱各指标阳性率以及ANA抗体与补体C3、C4与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相关性。结果:(1)IgG抗体水平A组>B组>参照组(P<0.05);补体C3/C4水平A组<B组<参照组(P<0.05)。(2)各抗体检测阳性率,A组>B组>参照组(P<0.05)。(3)ANA、抗Sm、补体C3/C4与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相关性比较(r=-0.512/-0.533/-0.715/-0.554,P<0.05)。结论:在SLE并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症发展中,可导致其多种抗体水平发生变化,可结合相关血清学指标变化为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血小板减少 血清
下载PDF
基于脾脏代谢组学研究肿节风总黄酮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卢震 尚广彬 +3 位作者 卢晓南 张钟康 刘慧珍 曾英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肿节风总黄酮干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使用Excel随机函数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肿节风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和醋酸泼尼松龙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第1...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肿节风总黄酮干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使用Excel随机函数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肿节风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和醋酸泼尼松龙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第1、3、4、6、7、8天腹腔注射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5 mL/kg)复制ITP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日同时给药干预,每日1次。肿节风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肿节风总黄酮(31.5、63.0、94.5 mg/kg),醋酸泼尼松龙组腹腔注射醋酸泼尼松龙(10.0 mg/kg)。第0、3、6、9天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小板数量,第10天称量脾脏质量,并计算脾脏指数。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对各组大鼠脾脏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和鉴定,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6、9天外周血小板减少,脾脏质量增加,脾脏系数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肿节风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第6、9天外周血小板数量增加,肿节风总黄酮高剂量组脾脏质量减少,肿节风总黄酮中、高剂量组脾脏指数降低(P<0.05)。脾脏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得到24种与ITP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肿节风总黄酮高剂量组可以回调其中的21种,主要涉及亚油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结论肿节风总黄酮可能通过调节脾脏亚油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代谢通路恢复免疫系统的正常调节能力,以抑制血小板过度破坏,发挥治疗ITP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总黄酮 免疫血小板减少 代谢 脾脏 免疫 大鼠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免疫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宁玲 刘洪军 +1 位作者 徐友和 刘芝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339-340,共2页
对40例急性ITP患者同时测定血小板抗体及T细胞亚群,发现急性ITP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紊乱有关。认为病毒感染致血小板膜结构及抗原性发生改变,直接或(和)依赖T细胞辅助而激活B细胞产生抗血小板抗体,这些抗血... 对40例急性ITP患者同时测定血小板抗体及T细胞亚群,发现急性ITP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紊乱有关。认为病毒感染致血小板膜结构及抗原性发生改变,直接或(和)依赖T细胞辅助而激活B细胞产生抗血小板抗体,这些抗血小板抗体介导单核巨噬细胞和补体破坏血小板,产生临床症状。在细胞免疫方面表现为T细胞总数下降,TS细胞功能下降,TH细胞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 特发性 免疫 儿童
下载PDF
健脾益气摄血颗粒对脾气虚型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抗体及血清IL-2,IL-10与FOXP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玉霞 袁忠 +2 位作者 黄志惠 马西虎 费飞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4-266,共3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大约占临床出血性疾病的30%;其主要类型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immune thromboaytopenia,CITP),多见于...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大约占临床出血性疾病的30%;其主要类型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immune thromboaytopenia,CITP),多见于成年女性,男女比例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 免疫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0 DNA结合蛋白质类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人类血小板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侯明 彭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53-557,共5页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ITP)中血小板自身抗体通过其Fab段特异性结合血小板膜GP ,CD5 + 和CD5 - B细胞共同参与AITP发病过程 ,慢性AITP患者自身抗原决定簇的数量有限 ,部分患者GP特异性自身抗体源于寡克隆B淋巴细胞增生。在AITP...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ITP)中血小板自身抗体通过其Fab段特异性结合血小板膜GP ,CD5 + 和CD5 - B细胞共同参与AITP发病过程 ,慢性AITP患者自身抗原决定簇的数量有限 ,部分患者GP特异性自身抗体源于寡克隆B淋巴细胞增生。在AITP中通过阻断共刺激信号能够诱导血小板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耐受 ,其耐受机制为T细胞免疫无能。霉酚酸酯治疗激素耐药AITP的有效性与其对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有效调节有关。血浆TPO水平测定有助于鉴别血小板破坏增多、骨髓增生低下或严重受抑所致的血小板生成减少 ,且对难治性贫血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TPO检测可作为原发性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的实验室鉴别诊断指标。奎宁和肝素能够诱导药物相关自身抗体 ,引起血小板减少。PCR SSP方法可用于新生儿HPA基因的产前检测及大规模研究不同人群HAP的基因分型。人类血小板糖蛋白上存在红细胞A、B、H血型抗原 ,A2亚型血小板可以作为O型血小板输注而不致引起抗血型A免疫反应。生物素可干扰标记血小板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分子免疫 自身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联合治疗对血小板数量及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廖惠映 林敏仪 +3 位作者 李妹清 谭改玲 李微 刘玲 《哈尔滨医药》 2022年第4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ITP患儿,共5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IVIG联合地塞米松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独使用地塞米松组(单独治疗组),每组各25例。联合治疗组患...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ITP患儿,共5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IVIG联合地塞米松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独使用地塞米松组(单独治疗组),每组各25例。联合治疗组患儿采用IVIG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单独治疗组患儿单独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数量、免疫学指标(IgM、IgG和IgA)和治疗疗效,判断其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单独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儿体内IgG、IgM和IgA水平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儿的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单独使用地塞米松组患儿,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G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起效快,作用强,可以快速提高ITP患儿体内血小板数量,该联合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免疫血小板减少 联合治疗 血小板数量 免疫指标
下载PDF
90例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状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可可 邹润英 朱呈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350-352,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T、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A、PAIgG、PAIgM),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7(IFN-γ),探讨ITP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本院儿科医学中心... 【目的】通过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T、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A、PAIgG、PAIgM),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7(IFN-γ),探讨ITP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本院儿科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收治的90例新诊断ITP患儿(观察组)及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血小板相关抗体,IL-4,IFN-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PAIgG、PAIgA、PAIgM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3-CD16+56+NK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AIgG、PAIgA、PAIgM浓度低于治疗前(P〈0.05);CD3+、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高于治疗前,CD19+B细胞百分比低于治疗前,CD3-CD16+56+NK细胞百分比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IFN-γ浓度低于治疗前、IL-4浓度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ITP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结果,更深层的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免疫 淋巴细胞亚群 杀伤细胞 天然 白细胞介素4 儿童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维血宁治疗婴儿重度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6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郝良纯 林健 +2 位作者 霍彦 辛琪 李爽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第5期424-425,共2页
目的观察维血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重度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维血宁作为单药维持治疗对于复发的影响。方法 116例重度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维血宁颗粒剂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 目的观察维血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重度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维血宁作为单药维持治疗对于复发的影响。方法 116例重度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维血宁颗粒剂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维血宁维持口服1个月。对照组单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血小板正常后不再维持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复发率3.0%(2/67),低于对照组14.3%(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维血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重度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疗效佳、不良反应少的优点。维血宁作为单药维持治疗,安全无毒、降低了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免疫 维血宁/治疗应用 丙种球蛋白/治疗应用 婴儿
下载PDF
未治疗的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慢性绒毛炎:严重早期宫内生长受限的病因学和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疗效
19
作者 Althaus J. Weir E. G. +1 位作者 Askin F. 高雪莲(译)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6年第1期19-19,共1页
The Abstract of the study was to examine placental histopathology in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treated and untreated 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nd correlate pathological findings with clinical outcomes. St... The Abstract of the study was to examine placental histopathology in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treated and untreated 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nd correlate pathological findings with clinical outcomes. Study design: Placentas from 14 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affected pregnancies were identified. Maternal antepartum treatment with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and pregnancy outcomes were Abstracted from medical records. Placental histopathology and clinical outcom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and no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treatment groups using Fisher’ s exact test. One subject, treated only after an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CH) was diagnosed, was excluded from the analysis. P< .05 was considered significant. Results: Untreated pregnancies demonstrated a lymphoplasmacytic chronic villitis not seen in the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treated pregnancies (P = .005).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and intrauterine fetal demise occurred as frequently as ICH in the untreated group. No ICH,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or intrauterine fetal demises occurred in the treated group, although the P value was not significant. Conclusion: Chronic villitis is frequently manifest in 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 with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alleviating this inflammatory immunologic response. We suspect a more universal role for the maternal antibody, such as fetal endothelial cell damage, in the sequelae of 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 静脉免疫球蛋白 静脉输注 治疗组 新生儿 宫内生长受限 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 绒毛 慢性 病因
下载PDF
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斯一 郑鑫 林新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1670-1671,共2页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 特发性/药物疗法 紫癜 血小板减少 特发性/免疫 T淋巴细胞亚群 杀伤细胞 天然 地塞米松/治疗应用 丙种球蛋白类/治疗应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血T淋巴细胞亚群 丙种球蛋白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