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反应素-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的表达及与p53肿瘤抑制蛋白和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谭先杰 郎景和 +3 位作者 王芊晨 沈铿 楼伟珍 许秀英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检测血小板反应素-1(TSP-1)和p53肿瘤抑制蛋白在卵巢上皮癌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和2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SP-1和p53蛋白的表达,并用CD34抗体免疫染色... 目的:检测血小板反应素-1(TSP-1)和p53肿瘤抑制蛋白在卵巢上皮癌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和2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SP-1和p53蛋白的表达,并用CD34抗体免疫染色后对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合随诊资料,回顾分析上述指标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及3年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中TSP-1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47.4%和72.7%,P=0.042),且多为弱阳性表达;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53的阳性率为61.4%,正常卵巢组织未检测到p53蛋白。TSP-1表达和p53蛋白阳性与卵巢上皮癌的手术病理分期、大网膜转移和癌性腹水相关。卵巢上皮癌组织的MVD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30.3±8.5和20.1±8.1,P=0.014)。TSP-1表达与MVD呈负相关(P<0.001),p53蛋白阳性与MVD呈正相关(P<0.001)。TSP-1表达与患者的3年存活率呈正相关(P=0.001),p53蛋白阳性与3年存活率呈负相关(P=0.002)。TSP-1阴性而p53蛋白阳性组患者的3年存活率明显低于TSP-1阳性而p53蛋白阴性组(分别为13.6%和78.6%,P<0.001)。结论:卵巢上皮癌组织TSP-1和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对上述分子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判断卵巢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血小板反应素-1 蛋白质P53 肿瘤抑制蛋白质 微血管密度 血管形成 预后
下载PDF
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内皮抑素和血小板反应素-1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梅梅 李佩玲 +1 位作者 尹晓静 丁慧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178-1181,1186,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组织中内皮抑素(ES)和血小板反应素-1(TSP-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4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实验。选取6周龄清洁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模...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组织中内皮抑素(ES)和血小板反应素-1(TSP-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4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实验。选取6周龄清洁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模型组20只。模型组予来曲唑1 mg·kg^(-1)·d^(-1)连续灌胃21 d建立PCOS大鼠模型,对照组予等剂量1%羧甲基纤维索灌胃。造模成功后处死各组大鼠留取血清样本并摘取双侧卵巢组织取材,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激素(P)及睾酮(T)水平,观察大鼠卵巢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组织中ES和TSP-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卵巢体积增大,可见包膜下囊性扩张的卵泡,镜下观察可见卵巢组织结构紊乱。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卵巢质量均明显升高(t=3.918、2.389,P=0.000、0.024);模型组血清T、LH及E_2水平均增高,而FSH及P水平均降低(t=-2.309、2.870、5.330、-7.513、7.323,P<0.05或<0.01);模型组ES阳性(+++)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SP-1阳性(+++)分布低于对照组(U=-4.762、-4.898,P=0.000、0.002)。结论来曲唑能够成功诱导PCOS大鼠模型,ES及TSP-1在PCO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内皮抑 血小板反应素-1 血管生成 大鼠
下载PDF
子宫颈病变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1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塔拉 濮德敏 +2 位作者 汪晖 侯春梅 梅慧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各级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1(TSP-1)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在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3例CINⅠ、22例CINⅡ~Ⅲ及30例子宫颈癌组织... 目的探讨各级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1(TSP-1)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在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3例CINⅠ、22例CINⅡ~Ⅲ及30例子宫颈癌组织中TSP-1的表达情况及MVD。结果正常子宫颈、CINⅠ、CINⅡ~Ⅲ及子宫颈癌组织中TSP-1表达强度及MVD计数分别为(3.7±1.5)、(3.0±1.4)、(1.9±1.2)、(1.7±1.0)及(6.8±1.9)、(13.0±3.6)、(22.7±4.4)、(31.0±5.3)。TSP-1主要表达在正常子宫颈组织基底层。子宫颈癌和CINⅡ~Ⅲ组织中TSP-1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颈和CINⅠ组织(P〈0.01)。正常子宫颈与CINⅠ,CINⅡ~Ⅲ与子宫颈癌组之间TSP-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MVD随着子宫颈病变级别升高而增加。子宫颈病变中TSP-1的表达与MVD呈显著负相关(rs=-0.603,P〈0.05)。结论TSP-1低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颈癌血管生成过程,联合检测TSP-1和MVD可能在子宫颈癌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素-1 微血管密度 子宫颈癌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下载PDF
血小板内容物5-羟色胺和血小板反应素-1对巨核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程源山 刘元生 +1 位作者 吴映娥 杨默 《血栓与止血学》 2006年第2期53-57,共5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内容物5-羟色胺(5-Hydroxtryptamine,5-HT,Serotonin)和血小板反应素-1(throm- bospondin-1,TSP-1)对巨核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 MTT 法检测5-HT 和 TSP-1单独或联合对巨核细胞株 Meg-01增殖的... 目的研究血小板内容物5-羟色胺(5-Hydroxtryptamine,5-HT,Serotonin)和血小板反应素-1(throm- bospondin-1,TSP-1)对巨核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 MTT 法检测5-HT 和 TSP-1单独或联合对巨核细胞株 Meg-01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细胞中凋亡细胞的比例和测定细胞 caspase-3 表达。结果不同浓度(50 nmol/L、100 nmol/L、200 nmol/L、500 nmol/L)5-HT 对巨核细胞株 Meg-01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最大作用浓度为200 nmol//L(P<0.01,n=5);5-HT 能够减弱低浓度(5μg/ml)TSP-1对巨核细胞的抑制作用; 5-HT 能够减少高浓度(50μg/ml)TSP-1引起的巨核细胞凋亡,减低 caspase-3表达。结论 5-HT 能够促进 Meg-01细胞增殖,对抗 TSP-1的负性调节作用并且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血小板反馈调节巨核细胞生成的重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血小板反应素-1 巨核细胞 凋亡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素-1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秋 刘跃光 +3 位作者 张大伟 冯玉宽 王莹 冯克俭 《解剖学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淋巴管生成抑制剂。方法取健康猪的胸导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通过划线刮除法和MTT法来判定血小板反应素-1(thrombospondin-1,TSP-1)对细胞是否有抑制作用。结果应用划线刮除法,对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细胞数... 目的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淋巴管生成抑制剂。方法取健康猪的胸导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通过划线刮除法和MTT法来判定血小板反应素-1(thrombospondin-1,TSP-1)对细胞是否有抑制作用。结果应用划线刮除法,对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细胞数及细胞游走距离进行统计学分析,两者P值﹤0.01;采用MTT法,对对照组与实验组吸光光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相比较,P﹤0.01。结论TSP-1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游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血小板反应素-1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素-1活性片段的克隆与表达
6
作者 王晓强 王刚 +1 位作者 蔡佩玲 童英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47-1050,共4页
选择两段血小板反应素(TSP-1)中抑制血管再生的活性片段,设计两对引物,使用RT-PCR的方法从人血细胞中进行克隆并对获得片段进行测序验证.克隆片段大小分别为723和522bp,命名为TSP-1-1和TSP-1-2.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9a获得大肠杆菌重组... 选择两段血小板反应素(TSP-1)中抑制血管再生的活性片段,设计两对引物,使用RT-PCR的方法从人血细胞中进行克隆并对获得片段进行测序验证.克隆片段大小分别为723和522bp,命名为TSP-1-1和TSP-1-2.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9a获得大肠杆菌重组子,重组子经过IPTG诱导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相应的多肽片段.再对包涵体进行体外溶解、纯化,得到了目的多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素-1 抗血管生成 克隆与表达 包涵体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素-1的作用机制及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齐峰 李增彦 黄恩红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66-468,共3页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素-1 肿瘤 妇产科学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素-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8
作者 牛文斌 王春玲 +1 位作者 秦文波 罗振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932-1934,共3页
目的探讨各级前列腺癌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1(TSP-1)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及26例前列腺癌癌组织中TSP-1的表达情况及MVD。结果前列腺增生组织及低分化前列腺癌癌组织中TS... 目的探讨各级前列腺癌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1(TSP-1)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及26例前列腺癌癌组织中TSP-1的表达情况及MVD。结果前列腺增生组织及低分化前列腺癌癌组织中TSP-1表达强度及MVD计数分别为(3.7±1.5)、(1.7±1.0)及(6.8±1.9)、(31.0±5.3)。TSP-1主要在前列腺增生组织基底细胞层高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且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0.01)。MVD随着前列腺癌病变级别升高而增加,TSP-1的表达与MVD呈显著负相关(rs=-0.603,P<0.01)。结论 TSP-1低表达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血管生成过程,联合检测TSP-1和MVD可能在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素-1 微血管密度 前列腺癌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素-1对猪胸导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9
作者 李明秋 杨春壮 +2 位作者 孙平 滕诚毅 冯克俭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9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素-1(thrombospondin-1,TSP-1)对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L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健康猪的胸导管内皮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应用凝血因子VII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抗体联合对...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素-1(thrombospondin-1,TSP-1)对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L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健康猪的胸导管内皮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应用凝血因子VII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抗体联合对淋巴管内皮细胞进行鉴定;采用MTT法检测TSP-1对LEC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淋巴管内皮细胞凋亡。结果培养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呈第VIII因子和VEGFR-3阳性反应,为典型淋巴管内皮细胞。MTT法证实,当浓度为0.8μg/ml ̄2.0μg/ml时,TSP-1能明显抑制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且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关系。Hoechst33258证实,经TSP-1处理后淋巴管内皮细胞,可观察到其核周围有凋亡小体。结论TSP-1对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诱导淋巴管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内皮细胞 血小板反应素-1 凋亡
下载PDF
鸦胆子油对大鼠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小板反应素-1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贺丰杰 陈静 杜心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6期4062-4064,共3页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鸦胆子油在祛除大鼠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中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反应素-1(TSP-1)表达的影响,明确其间的量效关系,探讨鸦胆子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模型,分为正常对...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鸦胆子油在祛除大鼠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中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反应素-1(TSP-1)表达的影响,明确其间的量效关系,探讨鸦胆子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及用药小、中、大剂量组(C、D、E组),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中bFGF和TSP-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bFGF:B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D、E组分别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C、D、E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②TSP-1:B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D、E组的表达程度较B组有增强趋势,但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鸦胆子油对大鼠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有祛除作用,可使大鼠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中bFGF的表达减弱,对TSP-1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油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小板反应素-1 增生过长子宫内膜 大鼠
下载PDF
人血小板反应素-1活性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1
作者 陈尧 张义正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 为研究抗肿瘤基因工程药物的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 Genbank中人血小板反应素 - 1(TSP- 1) m RNA序列 ,设计和合成了两对特异引物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扩增出人 TSP- 1中的两个活性片段 ,大小分别为 72 8bp和 2 5 7bp,分别... 目的 为研究抗肿瘤基因工程药物的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 Genbank中人血小板反应素 - 1(TSP- 1) m RNA序列 ,设计和合成了两对特异引物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扩增出人 TSP- 1中的两个活性片段 ,大小分别为 72 8bp和 2 5 7bp,分别命名为 TSP- 1- 和 TSP- 1- 。将此片段纯化后插入 PMDT载体。结果 限制酶切分析表明 :这两个片段已插入载体中 ,其大小与预期值相符。序列分析显示 :TSP- 1- 长 72 8bp,编码的多肽长2 12个氨基酸残基 ,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 3.6× 10 3;TSP- 1- 长 2 5 7bp,编码的多肽长 86个氨基酸残基 ,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9.5× 10 3。结论 同源性分析表明 :TSP- 1- 和 TSP- 1- 与 Genbank中的 T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素-1 逆转录聚合酶反应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素-1与糖尿病心肌病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季肖丽 姚圣蜜 +1 位作者 王倩 张晓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229-6230,共2页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DM)患者的主要心脏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等特点,并与糖尿病患者高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1〕。1972年,Rubler等〔2〕研究发现DCM是由DM引起的,以左心室功能障碍、心肌间质纤维化和...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DM)患者的主要心脏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等特点,并与糖尿病患者高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1〕。1972年,Rubler等〔2〕研究发现DCM是由DM引起的,以左心室功能障碍、心肌间质纤维化和心肌细胞肥大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3〕,不伴随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疾病。早期常表现为心肌顺应性降低和舒张期充盈受阻为主的舒张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血小板反应素-1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糖/血小板反应素-1/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传导途径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钟明 张薇 +5 位作者 苗雅 马骁 巩会平 孙慧 唐梦熊 张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糖/血小板反应素-1(TSP-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信号传导途径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热量饮食诱导出胰岛素抵抗,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动物模型,以Masson染色、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 目的探讨糖/血小板反应素-1(TSP-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信号传导途径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热量饮食诱导出胰岛素抵抗,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动物模型,以Masson染色、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左室心肌胶原含量、TSP-1、TGFβ1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左室心肌组织胶原含量明显高,存在心肌间质纤维化;TSP-1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明显高,TGFβ1mRNA、活性和非活性TGFβ1蛋白质表达亦明显高;TSP-1、TGFβ1mRNA水平与空腹血糖、心肌组织胶原含量以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均明显相关,TSP-1、活性TGFβ1蛋白质表达水平与空腹血糖、心肌组织胶原含量以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之间亦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但非活性TGFβ1蛋白质表达水平与空腹血糖、心肌组织胶原含量以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之间无相关性。结论糖/TSP-1/TGFβ1信号传导途径在糖尿病心肌病时心肌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临床上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糖尿病 非胰岛依赖型 信号传导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小板反应素-1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中血小板反应素-1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测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济民 白加宁 +2 位作者 和平 呼晓云 李秀霞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0-381,共2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小板反应素-1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血小板反应素-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夏琴 谭先杰 +3 位作者 郎景和 冷金花 朱兰 许秀英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和孕酮(P4)对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细胞)血小板反应素-1(TSP-1)表达的影响。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8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用不同浓度的E2及P4处理体外培养的ES细胞一定时间(研究组),提取细胞RNA和蛋白,分别...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和孕酮(P4)对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细胞)血小板反应素-1(TSP-1)表达的影响。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8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用不同浓度的E2及P4处理体外培养的ES细胞一定时间(研究组),提取细胞RNA和蛋白,分别用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方法比较研究组和未用激素刺激的对照组之间TSP-1 mRNA和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 E2能抑制ES细胞TSP-1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用10nmol/L的E2处理ES细胞后,其TSP-1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下降(47.6±6.5)%(P<0.05)和(49.0±8.6)%(P<0.05);高浓度P4(10μmol/L)能诱导ES细胞表达TSP-1,与对照组相比,10μmol/L的P4处理ES细胞后,其TSP-1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2.1±0.4)倍(P<0.05)和(2.3±0.6)倍(P<0.05);低浓度(10nmol/L)P4能增强E2对TSP-1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但对其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雌激素和孕激素能有差别地调节ES细胞TSP-1的表达,这一发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雌激素依赖提供了证据,同时也部分解释了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 孕酮 血小板反应素-1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形成
原文传递
血小板反应素1抗血管生成活性片段(TSP-1-2)的纯化与活性初步检测
16
作者 刘顺湖 王晓强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目的为研究抗肿瘤基因工程药物的表达奠定基础。方法将实验中得到的抗血管新生作用的活性片段TSP-1-2多肽在尿素中溶解并复性,通过离子交换柱纯化后得到纯品。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技术,观察TSP-1-2多肽对鸡胚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结果绝... 目的为研究抗肿瘤基因工程药物的表达奠定基础。方法将实验中得到的抗血管新生作用的活性片段TSP-1-2多肽在尿素中溶解并复性,通过离子交换柱纯化后得到纯品。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技术,观察TSP-1-2多肽对鸡胚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结果绝大部分TSP-1-2多肽溶解于尿素;经过Q-sepherose阴离子交换柱后,得到TSP-1-2多肽纯品,其浓度为2mg/ml;10μg的TSP-1-2多肽对鸡胚绒毛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效果非常显著,30μg TSP-1-2多肽几乎完全抑制血管生长,抑制程度超过10μg的TSP-1-2多肽。而PBS对照对鸡胚绒毛囊膜血管生成没有抑制作用。结论经过Q-sepherose阴离子交换柱后,可以将TSP-1-2多肽纯化;TSP-1-2多肽对鸡胚的血管新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素-1 抗血管生成 纯化 绒毛尿囊膜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反应素-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5期64-65,6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反应素(TSP)-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80例PTC组织和5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VEGF和TSP-1的表达情况,并检测肿瘤...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反应素(TSP)-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80例PTC组织和5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VEGF和TSP-1的表达情况,并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EGF和TSP-1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PTC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分别为75.0%(60/80)、68.4±6.8,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0、25.9±3.7,而TSP-1阳性表达率38.8%(31/80)明显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80.0%(4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TSP-1阳性表达率和MVD水平在80例PTC组织中均与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以及AJCC分期密切相关(P〈0.01)。PTC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MVD呈正相关(r=0.605,P〈0.05),TSP-1的阳性表达率与MVD呈负相关(r=-0.564,P〈0.05),而VEGF、TSP-1阳性表达率之间呈负相关(r=-O.513,P〈0.05)。结论VEGF和TSP-1参与了肿瘤血管生成,并与PTC的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内皮生长内子 血小板反应素-1 肿瘤微血管计数
原文传递
血小板反应素1在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表达研究
18
作者 王剑勇 张晓明 张惠燕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1-437,共7页
探讨TSP1表达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和机制,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新的实验和理论依据。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8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TSP1在早期链尿佐菌素诱导的... 探讨TSP1表达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和机制,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新的实验和理论依据。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8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TSP1在早期链尿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早期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表面血管、神经节细胞层、内外核层中均有明显的TSP1表达,糖尿病视网膜组TSP1 mRNA表达要高于对照组,其中实时荧光定量PCR CT值的结果显示糖尿病组TSP1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要高约3.48倍,二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TSP1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密不可分,TSP1表达的增加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链脲佐菌 血小板反应素-1
下载PDF
维、汉2族乳癌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和微血管密度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新全 曹风雨 +5 位作者 李军 陈再蓉 阿米娜 吐尼沙 吉利力 李惠翔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2-814,共3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1(TSP-1)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差异。方法:选择70例汉族和70例维族IDC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TSP-1蛋白表达情况和MVD值。结果:两个民族IDC组织中...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1(TSP-1)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差异。方法:选择70例汉族和70例维族IDC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TSP-1蛋白表达情况和MVD值。结果:两个民族IDC组织中TSP蛋白表达和MV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族和汉族IDC组织中,微血管的生成调控可能与种族背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素-1 微血管密度 乳癌 维吾尔族 汉族
下载PDF
西洛他唑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血小板反应素表达影响的研究(英文)
20
作者 王剑勇 顾扬顺 +2 位作者 严丽萍 滕晓东 张晓明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1-308,共8页
探讨西洛他唑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生理中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西洛他唑治疗组、糖尿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视网膜中血小板反应素(TSP-1)的变化... 探讨西洛他唑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生理中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西洛他唑治疗组、糖尿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视网膜中血小板反应素(TSP-1)的变化。每隔1周测量血糖一次,4周后糖尿病治疗组、糖尿病组与正常组大鼠的体重、血糖有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病治疗组、糖尿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间TSP-1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早期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中均有明显的TSP-1表达,糖尿病西洛他唑治疗组视网膜中TSP-1的表达要低于糖尿病对照组。实验显示西洛他唑可能通过阻止TSP-1的过度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西洛他唑 血小板反应素-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