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可溶性抗原的制备、鉴定和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陆萍 刘达庄 +3 位作者 王健莲 包于勤 金丽 丁苏鄂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6-68,共3页
血小板可溶性抗原的制备、鉴定和应用200051上海市血液中心陆萍刘达庄王健莲包于勤金丽丁苏鄂血小板经孵育后所得上清液中含有的血小板可溶性抗原,包括HLA-A、B抗原、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及红细胞A、B、H抗原[1],将其... 血小板可溶性抗原的制备、鉴定和应用200051上海市血液中心陆萍刘达庄王健莲包于勤金丽丁苏鄂血小板经孵育后所得上清液中含有的血小板可溶性抗原,包括HLA-A、B抗原、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及红细胞A、B、H抗原[1],将其用于血小板输注病人的交叉配合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可溶性 制备 鉴定 抗原 应用
下载PDF
脑脊液可溶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浓度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胜 廖建明 +4 位作者 田其 秦显尧 王建丰 何沛邦 李明昌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可溶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sPDGFRβ)浓度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病人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55例aSAH病人发病72小时内的脑脊液标本和20例因其他神经疾病需行脑脊液检查的对照组脑脊液标本,采... 目的探讨脑脊液可溶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sPDGFRβ)浓度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病人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55例aSAH病人发病72小时内的脑脊液标本和20例因其他神经疾病需行脑脊液检查的对照组脑脊液标本,采用ELISA检测脑脊液中sPDGFRβ的浓度。出院6个月后对aSAH病人进行随访,使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或修订版认知功能电话问卷(TICS-m)评估认知功能。结果aSAH组脑脊液中sPDGFRβ浓度为(1.076±0.353)ng/ml,对照组为(0.574±0.057)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例aSAH病人中,19例发生了认知功能损害,有认知障碍的病人早期脑脊液中的sPDGFRβ浓度[(1.387±0.280)ng/ml]高于无认知障碍者[(0.911±0.268)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Ⅳ~Ⅴ级、sPDGFRβ≥1.347 ng/ml是aSAH病人出院6个月后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aSAH发生后,脑脊液sPDGFRβ浓度升高,且与病人发生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可溶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 认知功能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D-二聚体、乳酸联合可溶性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1对脓毒症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子文 赵文静 晁亚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79-2383,共5页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乳酸(Lac)和可溶性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1(sPECAM-1)在预测脓毒症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脓毒症相关DIC患者300例,按照预后情况分为死...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乳酸(Lac)和可溶性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1(sPECAM-1)在预测脓毒症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脓毒症相关DIC患者300例,按照预后情况分为死亡和存活两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APACHEⅡ评分、血清D-D、乳酸、sPECAM-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脓毒症相关DIC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D-D、乳酸、sPECAM-1对脓毒症相关DIC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患者28 d病死率为22%,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血清D-D、Lac和s PECAM-1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D-D、乳酸、sPECAM-1是脓毒症相关DIC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血清D-D、乳酸、sPECAM-1预测脓毒症相关DIC患者预后的ROC下AUC分别为0.863(95%CI:0.768~0.958)、0.831(95%CI:0.734~0.928)、0.774(95%CI:0.653~0.896),三项指标联合预测的ROC下AUC是0.965(95%CI:0.928~1.000),敏感度是0.864,特异度是0.974,较各指标单独预测高。结论 较高的血清D-D、乳酸、sPECAM-1水平与脓毒症相关DIC患者28 d死亡密切相关,血清D-D、乳酸联合sPECAM-1对脓毒症相关DIC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二聚体 乳酸 可溶性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州利 石炳毅 +4 位作者 蔡明 钱叶勇 莫春柏 贾卫 金伯泉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9-233,239,共6页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后血清可溶性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 1 (sPTA1 )水平及细胞膜性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 1 (mPTA1 )的表达与排斥反应 (AR)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 1 7例围手术期同种尸体肾移植患者以及 2例术后超过 1年的AR的患者 ,根据...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后血清可溶性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 1 (sPTA1 )水平及细胞膜性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 1 (mPTA1 )的表达与排斥反应 (AR)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 1 7例围手术期同种尸体肾移植患者以及 2例术后超过 1年的AR的患者 ,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况每周采取血样 ,采用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sPTA1水平 ,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mPTA1表达 ,对明确有排斥反应、可疑有排斥反应以及不能区分排斥反应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移植肾活检穿刺病理检查。  结果 :术前sPTA1水平及mPTA1表达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P >0 0 5)。术后第 1天sPTA1即有高水平的表达 ,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 0 5)。 1 9例尸体肾移植患者中经病理证实的 5例排斥反应患者sPTA1显著升高 ,mPTA1表达增强 ,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经激素冲击治疗后 ,血清sPTA1下降 ,mPTA1表达下降。而且sPTA1水平变化早于AR的临床表现 ,持续时间较长。  结论 :PTA1可以作为移植物AR的预警和监测指标 ,与病理检查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排斥反应 相关性 肾移植 血清 可溶性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 细胞膜性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凝血 纤溶功能和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赟 夏校敏 姚景春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19期2648-2649,共2页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和可溶性血调节蛋白的变化。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就诊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情分为轻症组(13例)和重症组(12例),并抽取30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3组的相关...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和可溶性血调节蛋白的变化。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就诊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情分为轻症组(13例)和重症组(12例),并抽取30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3组的相关指标。结果 HFRS患者体内凝血水平明显降低,而纤溶功能和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PLT)水平明显减低,D-二聚体(DD)和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明显升高,表明体内存在着广泛性的毛细血管损伤、凝血系统激活和血小板活化。因此,在病程早期给予患者抗凝、抗病毒治疗是极其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凝血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血小板 D-二聚体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林兆信 陈海云 +4 位作者 王景 黄优 李华坚 高唯一 张羽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292-2296,共5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血小板参数和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溶栓治...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血小板参数和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静脉溶栓治疗后给予患者替罗非班治疗。溶栓治疗7 d后,评估患者疗效。分别于入院时和溶栓治疗7 d后,检测所有患者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和vWF、sCD40L、hs-CRP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08例,脱落4例,实际病例数104例,脱落率3.70%。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溶栓治疗7 d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ACI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PLT分别为(252.24±40.09)×10^(9)和(223.99±37.56)×10^(9)·L^(-1);PCT分别为(0.34±0.09)%和(0.29±0.07)%;PDW分别为(14.38±1.54)%和(15.27±1.69)%;MPV分别为(8.82±0.55)和(10.69±0.83)fl;sCD40L分别为(35.77±5.28)和(43.82±5.88)μg·L^(-1);hs-CRP分别为(11.47±2.13)和(16.24±3.02)mg·L^(-1);NIHSS评分分别为(3.23±0.95)和(5.92±1.81)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59.32±6.28)和(50.82±6.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提高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综合效果,改善血小板功能,减轻炎症水平,但对vWF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血小板参数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可溶性CD40配体 高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及P选择素在孤独症患儿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7
作者 徐建强 郭素芹 +1 位作者 宁夔 席红霞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415-1416,共2页
目的 探讨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及P选择素(P-selectin)在孤独症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2例孤独症儿童及15例健康儿童血清中PECAM-1及P-selectin水平进行检测,并通过孤独症患儿评定量表... 目的 探讨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及P选择素(P-selectin)在孤独症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2例孤独症儿童及15例健康儿童血清中PECAM-1及P-selectin水平进行检测,并通过孤独症患儿评定量表(ABC量表)对孤独症患儿进行评分.对PECAM-1水平及ABC量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孤独症患儿的PECAM-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儿童,而P-selectin水平则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2.05,P均<0.05);PECAM-1水平与孤独症患儿ABC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67,P=0.017).结论 PECAM-1作为免疫系统代表性免疫因子可能参与孤独症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过程,且与孤独症患儿的ABC量表评分相关,提示孤独症与免疫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P选择素 孤独症
原文传递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可溶性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α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景迎春 高璟英 李亚蕊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8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儿血清可溶性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α(s PDGFRα)水平的变化,探讨s PDGFRα在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CHD)病理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于山西...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儿血清可溶性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α(s PDGFRα)水平的变化,探讨s PDGFRα在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CHD)病理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于山西省儿童医院CHD患儿66例,采用三尖瓣反流压差法估算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CHD患儿分为无PAH组16例,轻度PAH组18例,中度PAH组17例,重度PAH组15例;另随机抽取同期山西省儿童医院门诊体检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检测血清s PDGFRα并比较。结果 CHD无PAH组患儿血清s PDGFRα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合并PAH各组患儿血清s PDGFRα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及无PAH组(P<0.05),且随PAH程度增加而降低,与PASP呈负相关(r=-0.713,P<0.05)。结论 s PDGFRα在延缓CHD-PAH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CHD合并PAH患儿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先天性心脏病 可溶性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α
原文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可溶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与认知损害及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慧敏 汤其强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可溶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sPDGFRβ)浓度与认知损害程度及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D患者(AD组)50例,及同期住院的...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可溶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sPDGFRβ)浓度与认知损害程度及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D患者(AD组)50例,及同期住院的认知功能正常的对照组33例,对其完善神经心理学测评,依据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将AD患者分为轻度AD组和中重度AD组,比较3组的临床资料、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患者的脑脊液sPDGFRβ、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Aβ)1-42、脑脊液Aβ1-40、总tau蛋白(T-tau)及磷酸化tau蛋白(P-tau)含量,比较3组间差异。将AD组根据载脂蛋白E(ApoE)基因是否携带ε4基因分为ApoE4+组和ApoE4-组,比较组间脑脊液sPDGFRβ差异。并将轻度AD组和中重度AD组、对照组脑脊液sPDGFRβ与认知损害程度和脑脊液Aβ1-42、T-tau及P-tau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中重度AD组脑脊液sPDGFRβ浓度[(235.358±86.187)pg/ml]和轻度AD组脑脊液sPDGFRβ浓度[(219.301±69.711)pg/ml]高于对照组[(184.878±52.94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0,P=0.024)。而在AD患者中,ApoE4+组脑脊液sPDGFRβ[(219.493±76.745)pg/ml]和ApoE4-组[(222.802±81.665)pg/ml]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P=0.90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轻度AD组脑脊液sPDGFRβ与脑脊液P-tau水平呈正相关(r=0.43,P=0.019),与Aβ1-42、T-tau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无相关性,而在中重度AD组和对照组中则均无相关性。结论脑脊液sPDGFRβ在AD患者中升高,并在早期与P-tau有关;周细胞损伤可能参与了AD患者脑内tau蛋白的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可溶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 周细胞 认知功能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血清sPTA1(CD226)在判别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州利 石炳毅 +3 位作者 蔡明 周文强 贾卫 金伯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65-867,共3页
用夹心ELISA法测定肾移植患者血清sPTAP1水平。观察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及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可溶性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sPTA1,CD226)水平与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9例肾移植患者中经病理证实的排斥反应时sPTA1显著升高,经加... 用夹心ELISA法测定肾移植患者血清sPTAP1水平。观察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及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可溶性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sPTA1,CD226)水平与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9例肾移植患者中经病理证实的排斥反应时sPTA1显著升高,经加强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血清sPTA1下降,且sPTA1水平的变化早于临床症状表现。研究表明,sPTA1是一项较为可靠的判别和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指标,与病理检查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和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肾移植 可溶性血小板 T细胞活化抗原 移植物排斥 夹心ELISA法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P -selectin和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明 陈冬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3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可溶性P -selectin和IL - 8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和RIA法分别测定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 ,手术后及复发病人血清sP -selectin和IL - 8的含量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结直肠...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可溶性P -selectin和IL - 8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和RIA法分别测定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 ,手术后及复发病人血清sP -selectin和IL - 8的含量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P -selectin和IL - 8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1) ,术后 3个月下降至接近正常人水平 ,而复发患者则再次升高 (P <0 .0 1)。结论 血清sP -selectin和IL - 8的含量与结直肠癌的发生 ,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electin(可溶性血小板-选择素) IL-8(白细胞介素-8) 结直肠癌
下载PDF
sVCAM-1、sPECAM-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磊 李瑞强 +1 位作者 杨渝浩 董德琼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PECAM-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病例来自我院呼吸科住院和门诊病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2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35...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PECAM-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病例来自我院呼吸科住院和门诊病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2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3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OPD组)治疗前后血浆中sVCAM-1和sPECAM-1的水平。结果sVCAM-1在COPD治疗前组([10.94±5.26)nmol/L]明显高于治疗后组([8.32±4.24)nmol/L]及对照组([7.34±3.68)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24、2.75,P均<0.05),而治疗后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75,P=0.455);sPECAM-1在COPD治疗后组([61.01±12.53)pmol/L]明显高于治疗前组([35.99±8.05)pmol/L]及对照组([43.11±10.41)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9.23、5.91,P均<0.001),且对照组亦显著高于治疗前组(q=2.35,P=0.021)。结论sVCAM-1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显著增高,提示sVCAM-1可作为判断COPD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的指标;sPECAM-1在COPD治疗后显著增高,可能在COPD病程中起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中的治疗价值及对vWF、sCD40L、NIHSS评分等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钟士红 范文辉 李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38-1241,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中的治疗价值及对血管性假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NIHSS评分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某院和外院联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患者94例,...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中的治疗价值及对血管性假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NIHSS评分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某院和外院联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症因子、vWF和sCD40L等。结果:观察组溶栓后24h、出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5.89±0.83)分和(2.89±0.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分别为(67.39±23.10)ng·L^-1、(8.91±2.11)ng·L^-1和(10.03±2.11)mg·L^-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vW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CD40L为(44.39±5.93)mg·L^-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治疗中有较高的价值,对vWF、sCD40L影响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溶栓 再闭塞 血管性假友病因子 血小板可溶性CD40配体
原文传递
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用于院前急救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CD40L、sPECAM-1、PDGF-BB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宝存 董科 +2 位作者 朱爱华 王丽萍 康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7期1290-1292,1305,共4页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用于院前急救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PECAM-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院前急救高...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用于院前急救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PECAM-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院前急救高血压急症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舌下含化治疗,观察组采用舌下含服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 CD40L、sPECAM-1、PDGF-BB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血清s CD40L、sPECAM-1、PDGF-BB、SBP、DBP及H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56.67%,P<0.05)。结论: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用于院前急救高血压急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硝苯地平舌下含化治疗,其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血清sCD40L、sPECAM-1、PDGF-BB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院前急救高血压急症 可溶性CD40L 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原文传递
在CHO细胞中表达重组sPDGFRα-Fc及其抑制细胞增殖的研究
15
作者 万艳 李丽玲 +4 位作者 谢秋玲 郭淑军 秦丽 张勇仓 陈小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共6页
目的:筛选在CHO-K1中高表达sPDGFRα-Fc的重组细胞株,并对分泌到培养基的表达产物进行抑制细胞增殖的活性分析。方法:构建带有Fc标签的sPDGFRα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IRES-Neo3-sPDGFRα-Fc;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CHO-K1细胞,G418筛选2周后获... 目的:筛选在CHO-K1中高表达sPDGFRα-Fc的重组细胞株,并对分泌到培养基的表达产物进行抑制细胞增殖的活性分析。方法:构建带有Fc标签的sPDGFRα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IRES-Neo3-sPDGFRα-Fc;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CHO-K1细胞,G418筛选2周后获得若干单克隆细胞株,随机挑取单克隆细胞进一步放大培养,RT-PCR筛选阳性单克隆细胞;Real-Time PCR方法鉴定各阳性细胞株中的sPDGFRα-Fc基因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进一步验证各细胞中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筛选出表达最高的细胞株,更换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取含有可溶性sPDGFRα的培养基上清冻干浓缩,MTT法检测目的蛋白的抑制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在CHO-K1中成功表达,各阳性单克隆细胞株的表达量有差异且在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表现一致,从无血清培养基中收集的可溶性sPDGFRα-Fc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结论:成功筛选获得CHO-K1中高表达sPDGFRα-Fc的重组细胞株,获得的可溶性sPDGFRα-Fc能抑制细胞增殖,有望成为治疗因PDGF及其受体引起的多种疾病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抑制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败血症患儿血清E-selectin、sPECAM-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王娟 张健 +2 位作者 毕少华 郑洪 刘光辉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10-13,27,共5页
【目的】探究E选择素(E-selectin)、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 PECAM-1)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明确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的47例符合标准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 【目的】探究E选择素(E-selectin)、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 PECAM-1)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明确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的47例符合标准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新生儿病房的50例无感染征象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所有实验对象入院后及使用抗生素前抽取动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E-selectin、s PECAM-1的定量,记录并比较2组实验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2组实验对象血清中E-selectin、s PECAM-1的表达量,同时根据患儿情况进行PCI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败血症患儿血清中E-selectin、s PECAM-1的表达量与PCIS评分间的相关性;通过SPSS中ROC曲线方法推算出E-selectin、s PECAM-1的表达量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通过比较2组实验对象的一般资料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胎龄、性别、日龄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2组实验对象的指标发现,观察组的E-selectin、s PECAM-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PC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selectin、s PECAM-1均与PCIS评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electin的AUC为0.753,截断值为23.24μg/L,取最佳临界值时特异性为90.2%,敏感度为53.2%,s PECAM-1的AUC为0.815,截断值为529.67μg/L,取最佳临界值时特异性为84.3%,敏感度为68.1%,二者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效果一般,而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86.1%,取最佳临界值时特异性为82.4%,敏感度为78.7%,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效果很好。【结论】测定新生儿血清中E-selectin和s PECAM-1的定量对新生儿败血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E选择素 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