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干预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试验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罗钢 陈辉 +1 位作者 白雪 杨思进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0例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加大阿司匹林用量组30例;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组30例。加大阿司匹林用量组:拜阿司匹林300mg/d;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组1.6g,ti...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0例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加大阿司匹林用量组30例;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组30例。加大阿司匹林用量组:拜阿司匹林300mg/d;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组1.6g,tid。各组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对比血小板平均聚集率、血栓素B_2、6-酮-前列腺素F1α。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以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其下降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阿司匹林加量组和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组TXB_2均升高明显(P<0.01)。6-K-PGF_1α: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组与阿司匹林加量组相比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阿司匹林加量组降低明显(P<0.01)。与治疗前比较,阿司匹林加量组和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组TXB_2/6-K-PGF_1α均降低(P<0.01,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阿司匹林抵抗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其机制可能与其可降低TXB_2同时升高6-K-PGF_1α,降低TXB_2/6-K-PGF_1α的作用有关,从而有效改善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 阿司匹林抵抗 血小板平均聚集率 血栓素B_2 6-酮-前列腺素F1Α
下载PDF
地奥心血康干预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临床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宿文军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15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地奥心血康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加大阿司匹林用量组(对照组,拜阿司匹林300 mg/d)30例,地奥心血康组(治疗组,地奥心血康1.6 g,每日3次)30例。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 目的观察地奥心血康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加大阿司匹林用量组(对照组,拜阿司匹林300 mg/d)30例,地奥心血康组(治疗组,地奥心血康1.6 g,每日3次)30例。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并对比血小板平均聚集率、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以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其下降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TXB2均升高明显(P<0.01)。治疗组的6-K-PGF1α与对照组相比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1)。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TXB2/6-K-PGF1α均降低(P<0.01,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地奥心血康治疗阿司匹林抵抗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其机制可能与其可降低TXB2同时升高6-K-PGF1α,降低TXB2/6-K-PGF1α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奥心血康 阿司匹林抵抗 血小板平均聚集率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1Α
下载PDF
动态血小板及凝血相关指标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孟可 陈三洋 +7 位作者 刘艳娜 宋耀东 王巧芳 程波 张岩 崔宗朝 吴忠卫 朱长举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小板及凝血相关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中国急性... 目的探讨动态血小板及凝血相关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沈阳)》将其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和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非SAP组),其中非SAP包括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中度重型急性胰腺炎(moderat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呈正态分布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评分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等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46例AP患者,其中SAP组50例,非SAP组96例。SAP组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71.76±17.62)%和平均聚集率(67.91±18.10)%、PT(12.02±1.33)s、FIB(4.76±2.08)g/L、D-二聚体(3.75±6.04)μg/L、PCT(0.23±0.08)%、BISAP评分(1.42±1.18)均高于非SAP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46.65±20.11)%和平均聚集率(42.50±20.71)%、PT(11.50±1.51)s、FIB(3.91±1.48)g/L、D-二聚体(1.00±1.37)μg/L、PCT(0.19±0.06)%、BISAP评分(0.45±0.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显示,SAP组患者血清中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2,灵敏度分别为0.56、0.68,特异度分别为0.99、0.81,其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优于PT、FIB、D-二聚体、PCT、BISAP评分等相关指标。结论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PT、FIB、D-二聚体、PCT和BISAP评分可作为预测AP严重程度的指标,其中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的预测价值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小板最大聚集 动态血小板平均聚集率 急性胰腺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