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1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激活条件下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高阳 刘曹毅 +1 位作者 熊博雯 刘鱼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激活条件对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atelet-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PEVs)的粒径分布、浓度、蛋白质浓度和含量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全血经离心分离制备血小板悬液,将其随机均分为6组,其中1组为自身对照,其... 目的探究不同激活条件对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atelet-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PEVs)的粒径分布、浓度、蛋白质浓度和含量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全血经离心分离制备血小板悬液,将其随机均分为6组,其中1组为自身对照,其余5组分别采用胶原、二磷酸腺苷、凝血酶、钙离子载体、反复冻融法激活血小板,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和微囊泡,Western-blot法检测血小板来源标志物(CD41)、外泌体阳性标志物(CD9、CD81及TSG101)和阴性标志物(Calnexin),经透射电镜和纳米流式仪分别对PEVs进行形态观察、粒径分布和浓度检测,并检测PEXOs的蛋白质浓度及含量。结果外泌体均表达CD9、CD81、TSG101,不表达Calnexin,外泌体和微囊泡均表达CD41;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呈双层膜的杯托状结构,而微囊泡表现为较不规则的膜状结构;纳米流式结果显示85%~95%的外泌体<100nm,87%~94%的微囊泡分布在100~300nm。反复冻融组的外泌体和微囊泡浓度(205.67±65.27、102.73±15.48)都高于对照组(4.83±2.79、0.76±0.21)和其他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离子载体组的外泌体和微囊泡浓度(44.42±17.07、11.4±4.81)仅次于反复冻融组,高于对照组及其他3个实验组(P<0.05)。不同激活条件下PEVs在同一粒径分布范围的数量存在差异。反复冻融组PEXOs蛋白质浓度(1.11±0.51)高于对照组(0.32±0.39)、ADP组(0.41±0.31)和凝血酶组(0.38±0.37)(P<0.05),而其蛋白质含量(125.40±58.32)高于对照组(25.53±25.96)和其他3个实验组(ADP组37.21±15.73、凝血酶组36.28±24.18、钙离子载体组47.09±23.29)(P<0.05)。结论血小板的激活条件影响PEVs的生物学特征,不同激活条件诱导的外泌体包裹蛋白质的能力可能和粒径大小密切相关。反复冻融法可以诱导血小板释放高浓度的细胞外囊泡,可能是一种理想的PEVs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血小板 泌体 反复冻融
下载PDF
不同激活条件下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2
作者 高阳 刘曹毅 刘鱼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269-1274,共6页
活化的血小板可以分泌大量生物活性分子和细胞外囊泡,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atelet-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EVs)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参与细胞间通讯和物质交换,不仅在凝血与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还在先天与后天免疫、组... 活化的血小板可以分泌大量生物活性分子和细胞外囊泡,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atelet-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EVs)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参与细胞间通讯和物质交换,不仅在凝血与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还在先天与后天免疫、组织修复等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近年来,在PEVs的分离、表征和应用研究上已取得许多进展,不同激活条件下PEVs的蛋白组学特征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影响其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不同激活条件下PEVs的蛋白组学特征及其功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血小板 蛋白组学 泌体
下载PDF
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婵娣 陈煜森 +2 位作者 马晓瑭 许小冰 李嘉辉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317-321,共5页
血小板是从巨核细胞释放的小而无核的细胞,主要功能是止血,调节炎症,促进血栓形成,促进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以及调节免疫等,血小板活化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研究表明这些功能与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细胞外囊泡有关。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 血小板是从巨核细胞释放的小而无核的细胞,主要功能是止血,调节炎症,促进血栓形成,促进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以及调节免疫等,血小板活化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研究表明这些功能与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细胞外囊泡有关。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细胞外囊泡包括微粒和外泌体,均表现出原细胞的特性,细胞外囊泡是一种非均匀的纳米级小泡,携带遗传物质(微小RNA、信使RNA等)、酶、蛋白质和小分子,介导细胞通讯。该文就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疾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揭示其作为疾病标志物、靶向治疗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细胞 微粒 泌体 疾病
下载PDF
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乳腺癌中的作用
4
作者 马迎港 刘江波 +1 位作者 刘飞 王丹阳 《生命的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795-803,共9页
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atelet-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PEVs)是血小板被激活或凋亡后产生的直径为40 nm~1μm的亚细胞双层膜结构,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囊泡。PEVs中包括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广泛参与包括血栓与止血、免疫应答... 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atelet-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PEVs)是血小板被激活或凋亡后产生的直径为40 nm~1μm的亚细胞双层膜结构,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囊泡。PEVs中包括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广泛参与包括血栓与止血、免疫应答与炎症、血管生成与伤口愈合以及肿瘤发生发展与转移在内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在乳腺癌患者中,PEVs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PEVs可能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及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细胞诸如生长、侵袭在内的多种生物行为,且对肿瘤微环境、免疫调节、血管生成等过程产生影响。本文对血小板来源细胞外囊泡与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血小板 乳腺癌 侵袭转移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血浆来源的血小板细胞外囊泡分离技术与应用
5
作者 李娇 李晓丰 李剑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3,共8页
背景:血小板细胞外囊泡是循环中最丰富的囊泡,富含丰富的生物活性分子、遗传物质及蛋白质等信息分子,参与细胞通讯和物质交换,不仅具有良好的促凝活性,还具有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巨大潜力,在再生医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的:从血小... 背景:血小板细胞外囊泡是循环中最丰富的囊泡,富含丰富的生物活性分子、遗传物质及蛋白质等信息分子,参与细胞通讯和物质交换,不仅具有良好的促凝活性,还具有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巨大潜力,在再生医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的:从血小板细胞外囊泡的分泌机制、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及临床转化的限制因素进行阐述,为血小板细胞外囊泡的临床转化提供一些理论支撑。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5年1月至2023年8月PubMed数据库与血小板细胞外囊泡有关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platelet-derived,plateletrich plasma,extracellular vesicles,isolated,microvesicles exosomes,applications”,最后纳入符合主题标准的文献62篇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活化的血小板细胞外囊泡可产生血小板微囊泡和血小板外泌体两种类型的囊泡,前者的分泌可能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不对称性相关,后者的分泌可能与H^(+)-ATP酶的调节相关。(2)血小板细胞外囊泡是血小板浓缩物和血小板本身的潜在效应物,可能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影响细胞行为、促凝与止血以及发挥炎症作用等几方面影响组织再生。(3)血小板细胞外囊泡在组织损伤、肌肉再生、软骨再生、骨关节炎等再生医学领域已有临床前报道,作为伤口愈合的潜在治疗方法已有临床试验数据,但血小板细胞外囊泡的分离方法、样本来源以及激活剂的种类等因素限制了血小板细胞外囊泡在再生医学领域的临床转化。(4)未来血小板细胞外囊泡可能成为再生医学中替代富血小板血浆的无细胞疗法,其临床转化还需要积极寻找鉴别血小板细胞外囊泡和血小板外泌体的特异性标志物,在激活剂刺激血小板细胞外囊泡产生的机制以及血小板细胞外囊泡的最佳收集方式、最佳储存方法、保质期限、临床应用的推荐剂量和最佳临床适应证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来源 血小板血浆 血小板裂解液 细胞 泌体 分离 治疗 组织损伤 应用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栓性事件与血浆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微囊泡水平的关联性
6
作者 杨静 刘宁 +3 位作者 崔刘福 舒荣 徐爱刚 杨文浩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50-355,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微囊泡(PEV)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栓性事件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2年4月于开滦总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SLE患者144例。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数据以及血栓性... [目的]探讨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微囊泡(PEV)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栓性事件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2年4月于开滦总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SLE患者144例。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数据以及血栓性事件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PEV。比较合并和未合并血栓性事件的SLE患者之间血浆PEV水平,并进一步将144例SLE患者分为高水平PEV组(PEV≥300.48个/μL)和低水平PEV组(PEV<300.48个/μL),比较不同PEV水平组间血栓性事件发生情况和凝血指标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浆PEV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PEV与血栓性事件的关联性。[结果]合并血栓性事件的SLE患者血浆PEV水平高于无血栓性事件的SLE患者[306.65(150.98,342.75)个/μL比227.04(178.23,281.36)个/μL,P<0.01]。与低水平PEV组比较,高水平PEV组血栓性事件发生率更高(38.29%比20.61%,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EV与SLE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r=0.799、0.6044,P=0.001、0.0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外周血PEV与SLE患者总血栓性事件、动脉血栓性事件显著相关(OR=1.78、2.23,P<0.001、0.019),但与静脉血栓性事件的相关性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并血栓性事件的SLE患者血浆PEV水平增高,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事件相关,可能是SLE患者动脉血栓性事件的有效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来源的细胞 血栓性事件
下载PDF
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皮肤科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胡逸飞 曹蕾 +3 位作者 吴亚鹃 刘伊雯 周君浩 王磊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14-316,共3页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作为再生医学和药物递送的亚细胞疗法,近年来广受关注,而血小板作为治疗性EV的一个来源,具有独特的优势。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atelet extracellular vesicles,P-EV)具有抗凝、抗炎、促进细...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作为再生医学和药物递送的亚细胞疗法,近年来广受关注,而血小板作为治疗性EV的一个来源,具有独特的优势。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atelet extracellular vesicles,P-EV)具有抗凝、抗炎、促进细胞再生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并具有药物递送载体的潜能,其应用的主要领域包括促进伤口愈合、血管生成,促进神经、肌肉、骨骼的生成。现对目前P-EV在皮肤再生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 组织再生 皮肤
原文传递
神经元来源细胞外囊泡促进神经干细胞的神经生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震 孙晓 +2 位作者 谢永鹏 荣旺 孙海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994-3999,共6页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能够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等。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被证实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损伤部位,促进神经修复。然而,神经元来源细胞外囊泡是否促进神经干细胞向有益于神经生...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能够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等。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被证实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损伤部位,促进神经修复。然而,神经元来源细胞外囊泡是否促进神经干细胞向有益于神经生成的方向分化,帮助神经修复,还不是很明确。目的:探究神经元来源细胞外囊泡是否有利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生成的方向分化。方法:用胰酶消化法从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中提取神经元和神经干细胞。收集培养神经元的细胞上清,提取神经元来源细胞外囊泡。将培养10 d的神经干细胞与神经元来源细胞外囊泡或PBS共培养7 d,采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和RT-qPCR技术分别检测神经元、神经干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与神经元来源细胞外囊泡共培养后,高表达神经元特异性蛋白β3微管蛋白、神经丝蛋白200和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髓鞘碱性蛋白,低表达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这些结果说明,神经元来源细胞外囊泡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抑制其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神经干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细胞 分化 细胞移植 神经损伤
下载PDF
干细胞来源与组织来源小细胞外囊泡诱导脂肪新生的比较
9
作者 杨宝华 周晓洁 +2 位作者 敬伟 田卫东 于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981-3987,共7页
背景:再生医学近几十年的发展,使胞外囊泡诱导脂肪组织再生成为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但由于实验模型不同以及胞外囊泡使用剂量不同,目前仍无法对不同来源胞外囊泡在脂肪再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定量比较。目的:比较干细胞来源小细胞... 背景:再生医学近几十年的发展,使胞外囊泡诱导脂肪组织再生成为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但由于实验模型不同以及胞外囊泡使用剂量不同,目前仍无法对不同来源胞外囊泡在脂肪再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定量比较。目的:比较干细胞来源小细胞外囊泡与组织来源小细胞外囊泡在体内诱导脂肪新生的效果。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脂肪干细胞来源小细胞外囊泡和脂肪组织来源小细胞外囊泡,采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鉴定比较2种小细胞外囊泡的数量、粒径、形态和标志蛋白表达;使用定制硅胶管建立C57小鼠皮下脂肪新生定量评估模型,通过细胞计数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比较2种小细胞外囊泡体内促进脂肪组织新生的效果。结果与结论:①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2种小细胞外囊泡,粒径均位于50-200 nm之间,在透射电镜下均为典型的圆形,均表达小细胞外囊泡的特征性蛋白CD81、CD63、TSG101;②使用定制硅胶管,将等粒子数小细胞外囊泡与Matrigel凝胶混合于硅胶管中植入小鼠背部皮下,建立小鼠体内无细胞、可定量的脂肪新生模型;③植入后3,7 d,硅胶管内容物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细胞计数显示,加入了小细胞外囊泡的2组都比空白对照组募集到更多的宿主细胞,且脂肪组织来源小细胞外囊泡组优于脂肪干细胞来源小细胞外囊泡组;④体内植入4周的硅胶管内容物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小细胞外囊泡促进脂肪新生,且脂肪组织来源小细胞外囊泡组优于脂肪干细胞来源小细胞外囊泡组。以上结果表明,组织来源小细胞外囊泡促进脂肪新生的效果优于干细胞来源小细胞外囊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脂肪组织 细胞 细胞募集 脂肪细胞 脂肪新生
下载PDF
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促进神经元轴突的伸长
10
作者 孙海涛 任春朋 +3 位作者 杨永涛 黄永辉 秦入结 李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924-4930,共7页
背景:神经元轴突损伤可致神经功能障碍,促进轴突伸长有望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究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ectomesenchymal stem cells-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EMSC-EVs)能否促进神经元轴突伸... 背景:神经元轴突损伤可致神经功能障碍,促进轴突伸长有望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究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ectomesenchymal stem cells-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EMSC-EVs)能否促进神经元轴突伸长。方法:(1)组织贴壁法获取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特异性标志物;超速离心法获取EMSC-EVs并进行鉴定;(2)EMSC-EVs(0,0.5,1.0,1.5 mg/mL)与PC12细胞共孵育72 h,CCK-8分析EMSC-EVs对PC12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增殖作用;(3)EMSC-EVs(1.0 mg/mL)与PC12细胞或神经元共孵育72 h,显微镜下观察轴突长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分析轴突相关标志物微管蛋白β3(早期)、生长相关蛋白43(中期)和神经丝蛋白200(成熟)表达变化,以探究EMSC-EVs是否能够促进PC12细胞或神经元轴突伸长。结果与结论:(1)所获取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大部分呈长梭形,少数呈不规则形,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Nestin、CD44及Vimentin;所获取EMSC-EVs符合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学标准;(2)在0.5-1.5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EMSC-EVs促进PC12细胞增殖,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强;(3)EMSC-EVs促进PC12细胞及神经元轴突长度增加,促进轴突相关标志物微管蛋白β3、生长相关蛋白43和神经丝蛋白200的表达。这些结果说明,EMSC-EVs能够促进神经元轴突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 PC12细胞 细胞 轴突伸长 微管蛋白β3 生长相关蛋白43 神经丝蛋白200
下载PDF
原代成骨细胞来源胞外囊泡促进破骨细胞分化
11
作者 张岚 谭静怡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442,共9页
目的:观察原代成骨细胞来源胞外囊泡(OB-EV)对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探究胞外囊泡参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通信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原代成骨细胞,并以β-甘油磷酸钠、抗坏血酸、地塞米松成骨诱导液诱导培养,... 目的:观察原代成骨细胞来源胞外囊泡(OB-EV)对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探究胞外囊泡参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通信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原代成骨细胞,并以β-甘油磷酸钠、抗坏血酸、地塞米松成骨诱导液诱导培养,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S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分化及矿化功能。收集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囊泡分泌物,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囊泡形态,蛋白质印迹法鉴定胞外囊泡表面特征性标志物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ALG-2相互作用蛋白X(Alix)和分化抗原9(CD9)。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检测OB-EV对RAW264.7的增殖作用。进一步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OB-EV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联合作用后RAW264.7破骨分化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将OB-EV处理的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并比较破骨细胞数,明确OB-EV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透射电镜观察提取的OB-EV呈直径为30~150 nm的双层杯状结构,且TSG101、Alix、CD9呈阳性表达。CCK-8实验结果显示高浓度(20μg/mL以上)OB-EV抑制RAW264.7增殖(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发现RAW264.7中c-Fos、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等破骨细胞分化标志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且随OB-EV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此外,将OB-EV与RANKL联合作用于BMM,结果显示TRAP阳性细胞较RANKL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OB-EV可促进破骨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但高浓度OB-EV会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分化 小鼠
下载PDF
辣椒来源外泌体样纳米囊泡通过ERK1/2通路拮抗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
12
作者 王文琳 罗烨 柯晓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03-513,共11页
[目的]研究辣椒来源外泌体样纳米囊泡(CDELN)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组织破碎、差速/超速离心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等步骤,分离提纯CDELN。利用ox-LDL刺激THP-1源性巨噬细胞24 ... [目的]研究辣椒来源外泌体样纳米囊泡(CDELN)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组织破碎、差速/超速离心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等步骤,分离提纯CDELN。利用ox-LDL刺激THP-1源性巨噬细胞24 h建立泡沫细胞模型,并进一步研究CDELN对巨噬细胞泡沫化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THP-1源性巨噬细胞对CDELN和人DiL标记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的摄取;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通过分析细胞油红O染色阳性面积评估细胞内脂质累积影响;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清道夫受体A(SRA)、脂肪酸转运蛋白(CD36)、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ATP结合盒转运体A1/G1(ABCA1/G1)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p-ERK、p-p38 MAPK和p-c-Ju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DELN是大小均一、具有双层膜结构、富含蛋白质和核酸的外泌体样纳米囊泡,能被巨噬细胞摄取。DiL-ac-LDL摄取实验提示CDELN可抑制巨噬细胞的胆固醇摄取。油红O染色实验提示CDELN可减轻ox-LDL诱导下的胞内胆固醇蓄积。RT-qPCR及Western blot显示,CDELN能够显著降低ox-LDL诱导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RA、CD36、LOX-1的mRNA水平,以及降低p-ERK、SRA、CD36、LOX-1蛋白水平。加入p-ERK激动剂Yoda1后,CDELN的保护作用被明显逆转。[结论]CDELN可显著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该作用可能与抑制MAPK通路ERK1/2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辣椒来源泌体样纳米 细胞 MAPK 巨噬细胞
下载PDF
不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肝细胞癌发生进展中的作用
13
作者 史婷婷 张润兵 +6 位作者 伍杨 张亚妮 朱玲玲 高春 江晶晶 郑晓凤 张久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4-1268,共5页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细胞外囊泡(EV)是一种含有多种成分的膜囊泡,在HCC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总结不同来源的EV对HCC...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细胞外囊泡(EV)是一种含有多种成分的膜囊泡,在HCC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总结不同来源的EV对HCC的影响,分析EV对HCC的作用机制,以期为HCC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细胞 诊断
下载PDF
装载ACE2的植物来源细胞外囊泡防治PM_(2.5)暴露后细胞损伤
14
作者 叶旋 钤嫄 +1 位作者 王红云 周蕾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探究装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的植物来源细胞外囊泡(plant-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PDEVs)在保护机体抵抗空气污染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_(2.5))引发的呼吸系统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探究装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的植物来源细胞外囊泡(plant-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PDEVs)在保护机体抵抗空气污染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_(2.5))引发的呼吸系统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基于葡萄提取PDEVs并装载ACE2过表达的质粒,通过CCK8实验、二氢乙锭(dihydroethidium,DHE)染色、蛋白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等方法,探究改造后的PDEVs对PM_(2.5)暴露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保护效果.PM_(2.5)暴露会造成Beas-2B细胞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增加,以及炎症因子增加,而装载ACE2的PDEVs能够有效递送ACE2,从而缓解PM_(2.5)诱导的细胞损伤.因此,PDEVs可作为潜在的递送载体,防治大气PM_(2.5)暴露引发的细胞凋亡及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PM_(2.5) 葡萄
下载PDF
靶向HER2的通用型CAR-T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制备及功能鉴定
15
作者 蒙若彤 王鹏举 +9 位作者 赵晓娟 郑瑞 梁思辛 张依婷 董昊 韩玉洁 杨安钢 白占涛 阎博 路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目的 利用可持续传代的T淋巴细胞系,制备携带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的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细胞外囊泡(EV),并检测其对HER2^(+)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慢病毒质粒。利用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 目的 利用可持续传代的T淋巴细胞系,制备携带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的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细胞外囊泡(EV),并检测其对HER2^(+)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慢病毒质粒。利用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as9)技术和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底盘Jurka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底盘Jurka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和CAR-Jurkat细胞的构建。通过聚乙二醇6000(PEG6000)浓缩方法和细胞挤压方法制备EV;微粒子追踪分析(NTA)和Western blot法鉴定EV。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细胞和EV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免疫细胞对EV的吞噬作用。结果 酶切鉴定和基因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底盘Jurkat细胞、 CAR-T细胞和CAR-Jurkat细胞顺利制备。NTA结果显示制备的EV大小正确。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证明CAR-T细胞、 CAR-Jurkat细胞、 CAR-T EV和CAR-Jurkat EV对HER2+肿瘤细胞均具有靶向杀伤能力。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提高CD47分子的表达水平能够减弱免疫细胞对通用型CAR-Jurkat EV的吞噬作用。结论 通用型CAR-T细胞来源EV能够靶向杀伤HER2+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 同种异体 底盘细胞 细胞
下载PDF
小细胞外囊泡及其携带的非编码RN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16
作者 李想 李晔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4-1066,共13页
小细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外囊泡,产生于多泡体,多泡体与质膜融合并释放到细胞外基质。由于小细胞外囊泡可以携带分子质量相对较小的核酸、蛋白质、脂质,能够执行细胞间物质传递、细胞间... 小细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外囊泡,产生于多泡体,多泡体与质膜融合并释放到细胞外基质。由于小细胞外囊泡可以携带分子质量相对较小的核酸、蛋白质、脂质,能够执行细胞间物质传递、细胞间通讯等功能。因此,小细胞外囊泡及其携带的非编码RNA不仅参与细胞正常生理过程,也可以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小细胞外囊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小细胞外囊泡及其携带的非编码RNA不仅有望成为NAFLD诊断的标志物,同时也具有治疗NAFLD的潜在作用,或能为治疗NAFLD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编码RNA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环状RNA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胞外囊泡的提取、鉴定及对人肝星状细胞影响的初探
17
作者 钟昊然 朱丹霖 +5 位作者 董博文 陆珂 李浩 傅志强 刘金明 金亚美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4,414,共8页
旨在探讨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的提取方法及特性。本研究利用尺寸排阻法收集Sj EVs,通过透射电镜、蛋白质谱对Sj EVs的形态学、蛋白谱进行解析并对鉴定到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旨在探讨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的提取方法及特性。本研究利用尺寸排阻法收集Sj EVs,通过透射电镜、蛋白质谱对Sj EVs的形态学、蛋白谱进行解析并对鉴定到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PKH67绿色荧光标记的Sj EVs与人肝星状细胞LX-2共孵育,观察细胞摄取Sj EVs的情况,并对细胞中虫源miRNAs及细胞内纤维化因子进行检测,初步探讨Sj EVs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Sj EVs呈圆形或椭圆形囊泡结构,内含EVs标志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Sj EVs蛋白可能与细胞进程、代谢等途径密切相关。Sj EVs与人肝星状细胞LX-2共孵育结果显示,LX-2细胞可成功摄取Sj EVs,且定量反转录PCR(RT-qPCR)结果显示LX-2细胞中部分虫源miRNAs显著升高,纤维化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纤维α1(Collagen typeⅠalpha 1,Col1α1)和Ⅲ型胶原纤维α1(Collagen typeⅢalpha 1,Col3α1)极显著升高,提示肝星状细胞活化。综上,本研究为解析Sj EVs在宿主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探究Sj EVs的潜在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MICRORNA 人肝星状细胞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调节胶质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18
作者 马天菲 苏刚 +3 位作者 吴琼慧 沈明辉 冯新莉 张振昶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2-276,共5页
在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细胞外囊泡(EVs)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胶质瘤这种脑部恶性肿瘤中,EVs对于肿瘤血管生成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针对EVs在调控胶质瘤血管生成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发现不仅增进了我们对胶... 在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细胞外囊泡(EVs)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胶质瘤这种脑部恶性肿瘤中,EVs对于肿瘤血管生成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针对EVs在调控胶质瘤血管生成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发现不仅增进了我们对胶质瘤异质性的理解,也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可能。通过靶向EVs或其载体分子,可能探索出阻断胶质瘤血管生成和进展的新方法。本综述将详细探讨这些研究进展,并讨论它们在胶质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胶质瘤 血管生成 肿瘤治疗
下载PDF
小细胞外囊泡(sEVs)介导HBV感染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佳敏 张自力 +5 位作者 曾蓉 徐旭 杨艳红 彭彬 戢敏 潘万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8-432,共5页
小细胞外囊泡(sEVs)是由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纳米级别的膜性囊泡,因其是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的重要媒介,而被研究者广泛关注。治愈乙型肝炎的基础在于充分掌握HBV复制调控分子机制,HBV主要通过与膜表面受体结合进行复制传... 小细胞外囊泡(sEVs)是由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纳米级别的膜性囊泡,因其是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的重要媒介,而被研究者广泛关注。治愈乙型肝炎的基础在于充分掌握HBV复制调控分子机制,HBV主要通过与膜表面受体结合进行复制传代,但其并不是唯一传染途径,除受体途径外,sEVs可将游离的HBV传播给未感染的肝细胞。但sEVs介导HBV感染的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因此,本文主要对HBV感染后肝细胞分泌的sEVs与HBV病毒传递的关系和感染机制进行探讨,为临床上治疗HBV感染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细胞(sEVs) 感染机制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囊泡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研究
20
作者 王薇 尹剑 +1 位作者 刘毅 王冠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166-168,共3页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固有免疫的核心成分,在神经系统发育、环路形成、神经元活动和维持大脑稳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与细胞突触同时感知周围环境变化,并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实施对脑内环境的监视。小胶质细胞衍生的细胞外...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固有免疫的核心成分,在神经系统发育、环路形成、神经元活动和维持大脑稳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与细胞突触同时感知周围环境变化,并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实施对脑内环境的监视。小胶质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囊泡(EVs)不但反映了供体细胞的动态特性,还为生物活性信号的远距离传递和靶向调控提供通讯载体。本文总结了关于小胶质细胞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释放的EVs对神经元、突触、星形胶质细胞、内皮细胞、脑血管和髓鞘等的作用以及其在脑内网格状信号传导所诱发的生物学功能,挖掘小胶质细胞衍生的EVs在CNS疾病发生和治疗中的潜能,并对神经胶质细胞衍生的EVs的功能探索提供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细胞 细胞间的通讯 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