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膜流动性与血脂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长春 郭述苏 +1 位作者 赵玉武 杨霞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00-201,共2页
本文对49例脑梗塞病人的血小板膜流动性,血脂及血浆载脂蛋白进行了测定,发现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膜流动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与血浆LDL/HDL、ApoB呈明显负相关,与ApoA-1呈正相关,而与血浆胆固醇无明显相关性,提示:... 本文对49例脑梗塞病人的血小板膜流动性,血脂及血浆载脂蛋白进行了测定,发现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膜流动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与血浆LDL/HDL、ApoB呈明显负相关,与ApoA-1呈正相关,而与血浆胆固醇无明显相关性,提示:检血浆脂质、载脂蛋白能够很好的反映血小板膜流动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血小板膜流动性 血脂
下载PDF
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膜流动性及辛伐他汀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舒娟 吕卓人 +1 位作者 田刚 耿涛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8-329,共2页
目的 观察正常人及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 (OMI)患者血小板膜流动性 (PMF)及辛伐他汀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30例正常人及 30例OMI患者 ,分离血小板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偏振度P′及计算出微粘度 η ,以确定PMF的变化 ,同时... 目的 观察正常人及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 (OMI)患者血小板膜流动性 (PMF)及辛伐他汀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30例正常人及 30例OMI患者 ,分离血小板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偏振度P′及计算出微粘度 η ,以确定PMF的变化 ,同时测定血浆胆固醇 (Tch)的变化 ,对 30例OMI患者在服用辛伐他汀 6周后再次检测P′和 η及血浆Tch水平 ,并进行比较。结果 ①OMI组比正常组PMF显著降低。②用辛伐他汀干预后 ,PMF得到改善。③OMI伴有高胆固醇血症组的PMF低于不伴有高胆固醇血症组。结论 ①OMI患者PMF降低 ,血小板结构可能发生损伤。②降脂药物可能对血小板膜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心肌梗塞 血小板膜流动性 降脂药物 冠心病 辛伐他汀 干预研究
下载PDF
血小板膜流动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曹素艳 赵莉 +6 位作者 邓开伯 齐海梅 杨莉萍 袁重果 黄大海 乔延东 南国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2期78-79,共2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流动性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的改变特点及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以DPH(二苯乙三烯)为探针的荧光偏振法测定53例正常人和28例AMI患者在发病第一、二、三、七及十四天的血小板膜流动性.结果 AMI患者第一、二天...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流动性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的改变特点及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以DPH(二苯乙三烯)为探针的荧光偏振法测定53例正常人和28例AMI患者在发病第一、二、三、七及十四天的血小板膜流动性.结果 AMI患者第一、二天血小板膜流动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AMI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时血小板膜流动性降低更明显.结论 AMI患者确有血小板膜流动性的动态变化,血小板膜流动性的改变对早期判断及反映AMI的病情程度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流动性 急性心肌梗死 荧光偏振法 测定
下载PDF
红根草提取物对血小板膜流动性及5-HT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锋 张文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U002-U002,共1页
关键词 红根草 血小板膜流动性 5-HT 荧光法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流动性水平变化及氟伐他汀干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曾武涛 冷秀玉 +2 位作者 王礼春 廖新学 马虹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8-420,共3页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流动性水平变化及氟伐他汀干预的影响。方法 对30名健康人及 6 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偏振度P′ ,以确定血小板膜流动性(PMF)的变化 ,同时测定观察对象的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流动性水平变化及氟伐他汀干预的影响。方法 对30名健康人及 6 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偏振度P′ ,以确定血小板膜流动性(PMF)的变化 ,同时测定观察对象的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变化 ;对 6 8例冠心病患者在服用氟伐他汀 (40mg ,每晚 1次 ) 8周后再次测定P′及血脂水平 ,并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PMF水平较健康人组明显降低 ,而血脂 (TC、LDL C、TG)水平则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冠心病组PMF水平与血浆TC、LDL 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冠心病伴高TC组的PMF水平低于不伴高TC组 ;氟伐他汀治疗 8周后 ,冠心病组PMF及血脂代谢紊乱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冠心病患者PMF降低 ,氟伐他汀能改善冠心病患者PMF ,对血小板膜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小板膜流动性水平变化 氟伐他汀 干预 荧光分光光度计
原文传递
吸烟对血小板体积和膜流动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尤 杨毅宁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3期4244-4246,共3页
吸烟可引起血脂代谢异常,机体氧化应激增加,抗氧化能力下降,降低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还可直接破坏血管内皮,刺激血小板活化,最终导致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加,血小板膜流动性减低,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吸烟有关的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之... 吸烟可引起血脂代谢异常,机体氧化应激增加,抗氧化能力下降,降低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还可直接破坏血管内皮,刺激血小板活化,最终导致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加,血小板膜流动性减低,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吸烟有关的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就是吸烟对血小板体积和膜流动性的影响。因此,吸烟可作为预测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子之一。该文就吸烟影响血小板体积和膜流动性的机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膜流动性 血栓性疾病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小板膜流动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熊艳 詹红 +5 位作者 王伟祎 何小洪 罗景云 陈国伟 郑振声 伍贵富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07-410,共4页
目的 研究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小板膜流动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并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 18头雄性乳猪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6)、高脂饲养组(n=6)及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n=6),后2组通过高... 目的 研究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小板膜流动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并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 18头雄性乳猪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6)、高脂饲养组(n=6)及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n=6),后2组通过高脂饲养复制高胆固醇血症猪模型并对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进行每次2 h,隔日1次,共计36 h的增强型体外反搏干预.分别于分组饲养前、反搏前、反搏中期(反搏进行18 d)和反搏结束(反搏进行36d)时留取3组动物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并用Caimi法检测血小板膜流动性指标荧光偏振度P'.结果 与正常饲养组比较,反搏前、反搏中期和反搏结束时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血清Chol和LDL明显升高(均P<0.05).3组P'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在分组饲养前无显著差异(P>0.05) 反搏前、反搏中期和反搏结束时,高脂饲养组与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P'和脂质过氧化水平较正常饲养组同时期均有显著增高(均P<0.05) 反搏中期和反搏结束时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P'和脂质过氧化水平较高脂饲养组显著降低[P':(0.451±0.047)比(0.655±0.034),(0.561±0.043)比(0.723±0.050) 脂质过氧化水平:(0.56±0.06)mmol/L比(0.88±0.07)mmol/L,(0.72±0.13)mmol/L比(1.23±0.11)mmol/L,均P<0.05].结论 增强型体外反搏可能通过减少脂质过氧化,改善血小板膜流动性阻遏高胆固醇血症的病理生理进程,这可能是其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搏动术 体外 高胆固醇血症 血小板膜流动性 脂质过氧化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心痛宁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及膜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晓岚 周次清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观察心痛宁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性及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心痛宁高剂量组 (15g kg 日生药 )及低剂量组 (7.5g kg 日生药 )、阿司匹林组 (5mg kg 日 )、未用药组及正常对照组 ,共灌胃七日。然后以皮下注射肾上... 目的 观察心痛宁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性及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心痛宁高剂量组 (15g kg 日生药 )及低剂量组 (7.5g kg 日生药 )、阿司匹林组 (5mg kg 日 )、未用药组及正常对照组 ,共灌胃七日。然后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0 .9mg kg)加冰水刺激法造模 ,18小时后采血 ,以比浊法测血小板聚集率、荧光偏振法测血小板膜流动性。结果 心痛宁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率的升高 ,防止血小板膜流动性下降 ,其作用与阿司匹林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血瘀证 血小板聚集流动性 中医药治疗 大鼠 心痛宁
下载PDF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与动脉硬化
9
作者 李实践 《现代医药卫生》 1995年第1期31-33,共3页
动脉内膜下平滑肌细胞(SMC)增生,是动脉硬化形态机能发生变化的关键特征之一,它受多种因素影响。由于动脉硬化(AS)斑块中有大量SMC增生,Ross于1976年提出了AS发生的损伤反应学说:受损内皮细胞处,血小板附着释出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刺激... 动脉内膜下平滑肌细胞(SMC)增生,是动脉硬化形态机能发生变化的关键特征之一,它受多种因素影响。由于动脉硬化(AS)斑块中有大量SMC增生,Ross于1976年提出了AS发生的损伤反应学说:受损内皮细胞处,血小板附着释出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刺激SMC增生,与脂质共同构成AS斑块。近年对PDGF及其与AS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现就这方面的现状作一概述。 1 PDGF的基本性质 PDGF是全血清中主要的致有丝分裂因子,贮存于血小板a颗粒,当血小板膜流动性发生改变,a颗粒释放PDGF及其他血小板生物活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血小板膜流动性 动脉硬化 巨噬细胞 内皮细胞 抗细胞增殖 动脉内皮 钙拮抗剂 高胆固醇血症 前列环素
下载PDF
水蛭醇提物的抗血栓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吴喜国 肖光艳 韩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水蛭醇提物的抗血栓作用。方法:采用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和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方法。观察水蛭醇提物的抗血栓作用;采用荧光偏振技术观察水蛭醇提物对红细胞膜脂和血小板膜脂流动性的影响。结果:水蛭醇... 目的:研究水蛭醇提物的抗血栓作用。方法:采用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和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方法。观察水蛭醇提物的抗血栓作用;采用荧光偏振技术观察水蛭醇提物对红细胞膜脂和血小板膜脂流动性的影响。结果:水蛭醇提物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和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提高红细胞膜和血小板膜流动性。结论:水蛭醇提物有抗血栓作用,其机理与其提高红细胞膜脂和血小板膜脂流动性有关。水蛭素为抗血栓成分,水蛭的药理作用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醇提物 抗血栓 红细胞流动性 血小板膜流动性 水蛭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