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 Pl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鹿树军 赵斌 陈煜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2,共1页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Ⅱbβ3)是细胞黏附分子整合素家族的一员,是血小板表面最丰富的整联蛋白,活化状态下,能表达多种血小板受体功能,在血小板聚集中起着关键作用。自1996年Weiss等率先研究发现GPⅢa的PIA2等位基...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Ⅱbβ3)是细胞黏附分子整合素家族的一员,是血小板表面最丰富的整联蛋白,活化状态下,能表达多种血小板受体功能,在血小板聚集中起着关键作用。自1996年Weiss等率先研究发现GPⅢa的PIA2等位基因与心肌梗死(MI)发生相关以来,国内外对GPⅢaPIA等位基因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应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中国雷州半岛地区汉族人群GPⅢa的PIA多态性在脑梗死患者中的相关危险性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患者 PIA 细胞黏附分子 雷州半岛地区 等位基因 GPⅲa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 PLA1/PLA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清昱 杨人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1-673,共3页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当血管壁损伤后参与生理性止血,研究[1]发现异常血小板活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纤维蛋白原受体是血小板表面最为丰富的整合素,它参与整个止血过程,是血小板激活、黏附和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当血管壁损伤后参与生理性止血,研究[1]发现异常血小板活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纤维蛋白原受体是血小板表面最为丰富的整合素,它参与整个止血过程,是血小板激活、黏附和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纤维蛋白原受体主要由2个亚基组成,分别是糖蛋白Ⅱb(GPⅡb)和糖蛋白Ⅲa(GPⅢa)[2]。血小板GPⅡb/Ⅲa可以促使活化后的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及相关的黏附蛋白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从而在血栓形成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 冠心病 基因多态性 纤维蛋白原受体 相关性 GPⅡb/ⅲa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汉族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 PL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薛梅 陈可冀 殷惠军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glycoproteinⅢa,GPⅢa)PLA1/PLA2基因多态性和北京、河北地区汉族人中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冠心病血瘀证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筛选符合入选标准的110例冠心病...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glycoproteinⅢa,GPⅢa)PLA1/PLA2基因多态性和北京、河北地区汉族人中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冠心病血瘀证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筛选符合入选标准的110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和102例冠心病非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收集3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人群。所有入选病例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提取全血DNA,采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PLA1/PLA2基因多态性。结果:TaqMan探针检测图谱表明,健康对照组、冠心病血瘀证组和冠心病非血瘀证组rs5918多态位点分型皆为纯合子TT型,即PLA1/PLA2型,而PLA1/PLA1(TC)型和PLA2/PLA2(CC)型缺如,未再进一步作统计学分析。结论:GPⅢaPLA1/PLA2多态位点不是汉族人冠心病和冠心病血瘀证的危险因素,相关的易感基因可能存在于其他多态位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脏病 血瘀 血小板糖蛋白Ⅱb— a复合物 多态性 基因
下载PDF
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单克隆抗体抑制兔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晓健 安广宇 +2 位作者 董宁征 邵波静 阮长耿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 评价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单克隆抗体SZ2 1抑制兔血栓形成的能力。方法不同浓度的SZ2 1( 0、10及 2 0 μg/ml)分别加入兔富血小板血浆 (PRP)中 ,进行二磷酸腺苷 (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试验 ;体内注射SZ2 1( 1 5mg/kg) ,注射前... 目的 评价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单克隆抗体SZ2 1抑制兔血栓形成的能力。方法不同浓度的SZ2 1( 0、10及 2 0 μg/ml)分别加入兔富血小板血浆 (PRP)中 ,进行二磷酸腺苷 (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试验 ;体内注射SZ2 1( 1 5mg/kg) ,注射前及注射后 5、30及 6 0分钟时制备兔PRP ,分别进行聚集试验 ;用颈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研究SZ2 1对兔血栓形成的作用 ,2 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 4组 ,体内注射SZ2 1,剂量为A组 0 1mg/kg ,B组 0 4mg/kg ,C组 0 75mg/kg ,D为对照组 (SZ391mg/kg) ,然后测定血栓重量。 结果 体外 2 0 μg/ml的SZ2 1对兔血小板抑制率为 80 % ;SZ2 1体内注射 6 0分钟时完全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血栓模型分组试验 ,各组平均栓重为A组 31mg ,B组 2 1mg ,C组 2 0 2mg ,D组 31mg ,B、C组与对照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1)。 结论 单克隆抗体SZ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 血小板糖蛋白 单克隆抗体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AIS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刘茹慧 梁志刚 +1 位作者 徐璐瑶 詹焱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107-110,共4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等特征。抗血小板治疗一直是AIS急性期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AIS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等特征。抗血小板治疗一直是AIS急性期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AIS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可增加出血风险,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可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发挥强效抗血栓作用。目前,阿昔单抗、替罗非班和依替巴肽三种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已被批准用于临床。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单独治疗,或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或联合血管内治疗,在预防AIS进展、抑制支架血栓形成、改善功能预后和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均展现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和出血等并发症,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以提高其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房颤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_b/Ⅲ_a受体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孙燕淑 祁芸芸 袁家颖 《中国临床医学》 2001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Ⅱb/Ⅲa 受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FCM )对 2 2例房颤患者静脉血中GPⅡb/Ⅲa 的含量进行检测 ,并与 2 6例窦性心律者对照。结果 :房颤患者血小板膜GPⅡb/Ⅲa 显...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Ⅱb/Ⅲa 受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FCM )对 2 2例房颤患者静脉血中GPⅡb/Ⅲa 的含量进行检测 ,并与 2 6例窦性心律者对照。结果 :房颤患者血小板膜GPⅡb/Ⅲa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房颤患者中的持续房颤组高于阵发房颤组 (P <0 .0 1)。结论 :房颤引起血小板激活 ,激活程度可能与房颤持续时间有关。房颤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检测GPⅡb/Ⅲa 对评估房颤患者的栓塞危险性及指导抗凝、减少栓塞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患者 GPⅡb/ⅲa 受体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栓塞 血小板激活 持续 变化 评估
下载PDF
血栓形成机制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7
作者 章靓 陈旺 +1 位作者 庞文生 胡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68-271,共4页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终末共同途径,因而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有效地预防血小板介导的血栓形成。本文对血栓形成的机制以及近年来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抗血栓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血栓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受体 拮抗剂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RGDS对血小板释放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谢双锋 尹松梅 +6 位作者 杨国雷 聂大年 李益清 王秀菊 马丽萍 吴裕丹 王景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拮抗剂——四肽Arg-Gly-Asp-Ser(RGDS)对血小板聚集和CD62p表达的作用,探讨RGDS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的影响。【方法】检测二磷酸腺苷(ADP;终浓度5μmol/L,下同)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最大聚...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拮抗剂——四肽Arg-Gly-Asp-Ser(RGDS)对血小板聚集和CD62p表达的作用,探讨RGDS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的影响。【方法】检测二磷酸腺苷(ADP;终浓度5μmol/L,下同)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最大聚集率(rPA,max)、静息血小板和ADP诱导的血小板CD62p表达,检测不同浓度RGDS对ADP诱导的rPA,max的抑制率和血小板CD62p表达的抑制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5种浓度(50、100、200、400、800μmol/L)的RGDS对rPA,max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正常人静息血小板CD62p表达率为(3.5±0.6)%;ADP激动的血小板CD62p表达率为(65.6±1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50、100μmol/L的RGDS对血小板CD62p表达无抑制作用;当RGDS浓度≥200μmol/L时(200、400、800μmol/L),其可抑制血小板CD62p的表达;RGDS对rPA,max的抑制作用和其对血小板CD62p表达的抑制作用相关。【结论】RGDS浓度<200μmol/L时,对ADP诱导的血小板释放反应无影响;RGDS浓度≥200μmol/L时,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释放反应;与RGDS显著的抗聚集效应相比,其对血小板释放反应的影响比较小;RGDS抑制血小板释放反应的作用与其抗血小板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RGDS CD62P
下载PDF
急诊介入治疗前后AMI患者P选择素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马丽 李杰 +3 位作者 穆叶塞 任澎 刘永 李秀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简称介入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的变化,探讨介入治疗对AMI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疑似冠...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简称介入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的变化,探讨介入治疗对AMI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疑似冠心病且冠脉造影正常的21例患者为对照组,行急诊介入治疗的AMI患者24例(AMI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对照组及AMI组患者行介入治疗前后的P选择素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患者P选择素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3dAMI组患者P选择素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率较术前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仍有较高水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前后体内血小板均处于高度活化状态,AMI患者术后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流式细胞术 P选择素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激活在再灌注心肌无复流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金华 赖文岩 +3 位作者 区文超 刘俭 宾建平 刘伊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的表面标志物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活性在心肌再灌注无复流形成前后的改变,为心肌无复流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利用成年杂种犬的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心肌声学造影判断心肌无复流的造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缺血...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的表面标志物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活性在心肌再灌注无复流形成前后的改变,为心肌无复流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利用成年杂种犬的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心肌声学造影判断心肌无复流的造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缺血3 h后再灌注以前和3 h再灌注以后,有复流与无复流心肌的外周静脉血(PVB)和冠状窦静脉血(SVB)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活性。结果心肌缺血后再灌注以前PVB和SVB中的GPⅡb/Ⅲa受体活性均明显增高(P<0.001),提示血小板激活;3 h再灌注后心肌有复流和无复流组SVB中GPⅡb/Ⅲa受体活性均有明显的降低(P<0.001),心肌无复流组受体活性下降的更加显著(P<0.01),说明心肌微循环内发生了血小板受体的消耗,意味着有血小板的聚集。结论心肌缺血可以激活血小板,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可以使心肌微循环内发生血小板的粘附聚集,这与再灌注无复流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很可能是其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受体 治疗 外周静脉血 冠状窦静脉血 血小板功能
下载PDF
ACS患者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血小板聚集率的研究——附80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苗青 薛玲 +3 位作者 李亮 吴伟利 傅向华 陈会强 《新医学》 2009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ACS患者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测定80例ACS患者[其中AMI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45例]和同期56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ACS患者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测定80例ACS患者[其中AMI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45例]和同期56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血小板聚集率,并进行比较。P-选择素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采用四通道血小板聚集仪检测。结果:VAMI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5.8±0.4)%、(5.7±0.3)%、(67±10)%,UA组相应为(5.6±0.3)%、(5.5±0.4)%、(55±10)%,对照组相应为(2.6±0.3)%、(3.3±0.2)%、(46±8)%。AMI组和UA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均为P<0.01),而AMI组上述3项指标的水平均较UA组高(P<0.05~0.01)。结论:ACS患者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较正常人高,对上述3项指标的检测有助于ACS类型的筛选,早期发现AMI,以便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P-选择素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 早期干预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测定在诊断血小板无力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虹 周静 +1 位作者 贾劲 介海云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797-798,共2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CD41/CD61)及其在血小板无力症(GT)诊断中的初步应用。方法:以流式细胞术结合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血小板CD41和CD61的阳性百分率,观察30例正常人、1例血小板无力症疑似患者及其父母的血浆C...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CD41/CD61)及其在血小板无力症(GT)诊断中的初步应用。方法:以流式细胞术结合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血小板CD41和CD61的阳性百分率,观察30例正常人、1例血小板无力症疑似患者及其父母的血浆CD41和CD61的阳性表达率。结果:正常人血浆阳性表达率CD41和CD61的均值分别为93·10%和93·87%;患者、患者父亲和母亲CD41、CD6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06%;97·4%、96·6%和98·1%、96·8%。结论: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1和CD61的阳性表达率是检测GPⅡb/Ⅲa的可靠方法,可用于临床血小板无力症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 CD41/CD61 血小板无力症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在房颤患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鹏 沈玉祥 +2 位作者 翟亚萍 袁建军 商保军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年第3期173-174,176,共3页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中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房颤患者 (16例 )、非房颤窦性心律患者以下称非房颤患者 (2 8例 )及正常对照组 (17例 )血小板膜上活化糖蛋白Ⅱb/...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中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房颤患者 (16例 )、非房颤窦性心律患者以下称非房颤患者 (2 8例 )及正常对照组 (17例 )血小板膜上活化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水平 ,比较房颤患者与非房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变化情况。结果 :房颤患者GPⅡb/Ⅲa测得值显著高于非房颤患者 (P <0 .0 5 )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非房颤患者GPⅡb/Ⅲa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房颤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 ,引起血小板激活 ,GPⅡb/Ⅲa高表达可能与房颤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有关 ,检测GPⅡb/Ⅲa对评估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危险性及指导抗凝、减少栓塞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术后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彤 杨俊 +1 位作者 吴泳昕 武丽萍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09-210,共2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冠心病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术后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2004至2006年700名冠心病患者接受PCI,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常规应用拜阿司匹林,氯比格雷,降脂药物,...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冠心病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术后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2004至2006年700名冠心病患者接受PCI,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常规应用拜阿司匹林,氯比格雷,降脂药物,β-受体阻滞剂,转化酶抑制剂及低分子肝素.术中出现急性血栓形成14例,术后出现亚急性血栓形成6例,发现无血流或馒血流即冠状动脉内注入应用国产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7ml,随后以7ml/h持续泵入36 h,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病例用药后抬高的ST段立即恢复正常,无血流或馒血流现象均改善,血流恢复到TiMiⅡ~Ⅲ级.无一例造成严重并发症,亦无一例死亡.结论 国产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是治疗冠心病PCI术中、术后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形成 急性及亚急性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替罗非班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评估房颤并发血栓栓塞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鹏 沈玉祥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4年第6期344-346,共3页
房颤患者血浆中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含量明显增加,提示血小板激活是其发生血栓栓塞的因素之一。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对于评估房颠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指导抗凝及减少栓塞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评估 房颤 血栓栓塞 并发症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进展与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石革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6年第6期332-335,共4页
目的:本文介绍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进展与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及结论:作为抗血小板药中的一支奇葩,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进展十分迅速,对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选择性高,在治疗血... 目的:本文介绍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进展与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及结论:作为抗血小板药中的一支奇葩,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进展十分迅速,对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选择性高,在治疗血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方面展现了良好的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血栓 心肌梗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临床评价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GP Ⅱb/Ⅲa及其受体拮抗剂与冠心病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颖超 任志亮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1082-1085,共4页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是血小板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受体,在凝血过程中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中起关键作用,血小板激活导致GPⅡb/Ⅲa构型发生变化,继而使GPⅡb/Ⅲa受体与配体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加强,纤维蛋白原在相邻血小板分子间形成桥梁,导...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是血小板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受体,在凝血过程中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中起关键作用,血小板激活导致GPⅡb/Ⅲa构型发生变化,继而使GPⅡb/Ⅲa受体与配体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加强,纤维蛋白原在相邻血小板分子间形成桥梁,导致血小板聚集的加速。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临床实验已证实其在PTCA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研究GPⅡb/Ⅲa及其受体拮抗剂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本文对GPⅡb/Ⅲa及其受体拮抗剂与冠心病作一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冠心病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ETBT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唐宁 尹世玉 +1 位作者 卡米拉 张碧玉 《微循环学杂志》 2010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拮抗剂——依替巴肽(Eptifibatide,ETBT)对血小板聚集、释放、收缩血块和促凝活性等的影响。方法:在正常人全血或富血小板血浆(PRP)中加入不同浓度ETBT,分别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拮抗剂——依替巴肽(Eptifibatide,ETBT)对血小板聚集、释放、收缩血块和促凝活性等的影响。方法:在正常人全血或富血小板血浆(PRP)中加入不同浓度ETBT,分别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rPAmax)、血小板CD62p表达百分率、血块收缩率和血小板3因子(PF3)有效性,通过与对照组比较获得ETBT对血小板功能的抑制率。结果:各种浓度(0.5~5.0μM)ETBT均对rPAmax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随ETBT浓度增加而增加;较高浓度(5.0~10μM)ETBT对血块收缩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ETBT(0~80μM)ETBT对血小板CD62p表达(P=0.425)和PF3有效性没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ETBT显著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但对血小板CD62p表达和促凝作用的影响较小;ETBT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血块收缩的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血小板功能 血小板聚集作用 血小板药物 血小板释放 临床实验 依替巴肽
下载PDF
胰岛素对正常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必友 董为人 +2 位作者 汪吉仪 薛耀明 蔡德鸿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43-945,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正常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全血血小板膜GPⅡb/Ⅲa表达的流式细胞术测定方法,观察胰岛素以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鸟苷酸环化酶(GC)抑制剂亚甲蓝(MB)分...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正常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全血血小板膜GPⅡb/Ⅲa表达的流式细胞术测定方法,观察胰岛素以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鸟苷酸环化酶(GC)抑制剂亚甲蓝(MB)分别及与胰岛素联合作用下对血小板膜GPⅡb/Ⅲa表达的影响。结果(1)胰岛素对正常人静息血小板膜GPⅡb/Ⅲa表达无明显影响;而显著抑制凝血酶、胶原活化的血小板膜GPⅡb/Ⅲa的上调表达,且该效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L-NAME、MB几乎完全阻断胰岛素对血小板膜GPⅡb/Ⅲa表达的抑制效应。结论胰岛素可通过NOS→NO→GC→GMP通路抑制血小板膜GPⅡb/Ⅲ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正常人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流式细胞术 一氧化氮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妮娜 郭辉 刘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3-495,共3页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血小板活性 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