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浓缩血小板在1种国产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血小板贮存袋中保存质量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贺曾 韩玎玎 +7 位作者 钟锐 张学俊 李燊 周洋 李伟楠 桑培培 刘嘉馨 王红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2-586,共5页
目的考察浓缩血小板混合后在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血小板贮存袋保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方法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PRP法)从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10-12 U(1 U约30 mL)ABO血型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混合并滤除白细胞后,注入一次性滤除白... 目的考察浓缩血小板混合后在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血小板贮存袋保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方法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PRP法)从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10-12 U(1 U约30 mL)ABO血型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混合并滤除白细胞后,注入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血小板贮存袋振荡保存,共完成10例(袋);分别于滤除白细胞前、后以及保存d1、d3、d5、d7观察涡流现象,检测pH值、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聚集、血小板低渗休克(HSR)、血小板形变能力(ESC),CD62p阳性表达率、血小板ATP含量、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等指标。结果 1个成人治疗剂量的混合浓缩血小板滤除白细胞后血小板回收率(86.7±1.6)%,HSR(3.87±12.75)%,剩余白细胞数(0.15±0.15)×106个,滤除白血病前、后血小板pH值、HSR(%)和CD62p阳性率(%)分别为7.00±0.17 vs 7.06±0.16、66.96±12.35 vs 63.22±8.26、28.94±14.25 vs 31.60±16.77,花生四烯酸诱导时的聚集率(%)106.2±23.5 vs 106.5±20.1,ADP+肾上腺素诱导时的聚集率(%)104.8±19.0 vs 106.5±18.6(P>0.05)。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混合浓缩血小板的各项指标绝对值发生变化:保存d1及d5(有效保存期末)的pH值、HSR(%)、CD62p(%)及ESC(%)分别为7.27±0.12 vs 7.13±0.21、62.28±6.93 vs 65.53±8.23、30.27±9.06 vs 34.45±14.23、14.28±2.01 vs 8.55±4.12,花生四烯酸诱导时的聚集率(%)92.2±6.1 vs 86.3±23.1,ADP+肾上腺素诱导时的聚集率(%)为93.2±6.7 vs 44.5±41.6。ATP(μmol/1011个血小板)、乳酸(mmol/L)、葡萄糖(mmol/L)分别为5.40±1.66 vs 4.97±1.01、8.35±2.94 vs 13.87±2.97、24.55±1.53vs 20.75±2.04。结论浓缩血小板经混合、滤除白细胞后放入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血小板贮存袋中保存,保存过程中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可以作为临床单采血小板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保存 混合浓缩血小板 白细胞过滤 血小板贮存 血小板质量
下载PDF
血小板贮存袋膜材透气性试验方法的选择与探讨
2
作者 于晓慧 吴平 +1 位作者 董丹丹 王东霞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3年第8期42-45,共4页
血小板贮存袋的透气性能是影响血小板贮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膜材透气性试验方法的相关标准,对比了用于检测膜材透气性的两种方法,推荐采用压差法测定血小板贮存袋膜材的透气性,分析了目前在检测中经常使用的压差法标准的不适宜... 血小板贮存袋的透气性能是影响血小板贮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膜材透气性试验方法的相关标准,对比了用于检测膜材透气性的两种方法,推荐采用压差法测定血小板贮存袋膜材的透气性,分析了目前在检测中经常使用的压差法标准的不适宜性,并对检测膜材透气性的试验结果予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贮存 透气性 压差法
下载PDF
血小板贮存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世春 赵树铭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316-1320,共5页
血小板贮存损伤(PSL)导致输注体内后的血小板回收率及存活率下降,主要表现在血小板形态改变、代谢失常及提前活化等方面。血液采集、制备方法及贮存条件均可导致PSL。根据贮存时间、贮存温度、振摇方式、重悬液以及贮存袋气体交换能力... 血小板贮存损伤(PSL)导致输注体内后的血小板回收率及存活率下降,主要表现在血小板形态改变、代谢失常及提前活化等方面。血液采集、制备方法及贮存条件均可导致PSL。根据贮存时间、贮存温度、振摇方式、重悬液以及贮存袋气体交换能力的不同将对PSL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介绍了PSL产生的原因、现行的PSL检测手段以及导致血小板输注体内后被清除的分子机制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贮存损伤 PSL检测 蛋白组学 MICRORNAS 血小板清除
下载PDF
血小板贮存袋产品临床前申报资料的准备及评价要求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晓冬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97-799,共3页
本文对血小板贮存袋申报资料中临床前部分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以期为我国研究人员和生产企业在研发和申报注册该类产品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血小板贮存 医疗器械申报 医疗器械注册
下载PDF
血小板贮存袋对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贮存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迟镝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4期174-174,176,共2页
研究血小板保存袋对浓缩血小板在贮存期间的影响。通过相关实验观察血小板在贮存期间是否有改变。实验数据表明手工分离的浓缩血小板在保存血小板保存袋中1天、3天、5天分别检测的血小板数、pH值、血小板聚集与0天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浓缩血小板 血小板贮存 血小板保存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对血小板贮存损伤的影响
6
作者 曹惠 卓海龙 +1 位作者 王海平 王全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对手工浓缩血小板的贮存损伤(活化率、凋亡率和细胞内游离Ca2+)的影响。方法向手工浓缩血小板中分别加入0.1、0.5和1.0μmol/L 3个浓度的S1P,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22℃保存2、3、5、7 d的活化率、凋亡率和细胞...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对手工浓缩血小板的贮存损伤(活化率、凋亡率和细胞内游离Ca2+)的影响。方法向手工浓缩血小板中分别加入0.1、0.5和1.0μmol/L 3个浓度的S1P,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22℃保存2、3、5、7 d的活化率、凋亡率和细胞内游离Ca2+。结果 0.5和1.0μmol/L的外源性S1P可以降低血小板内游离Ca2+的浓度,降低其活化率和凋亡率。结论 1-磷酸鞘氨醇对血小板的贮存损伤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贮存损伤 1-磷酸鞘氨醇
下载PDF
核黄素光化学处理下贮存末期血小板miRNA的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申华 蒋保云 +7 位作者 庄云龙 盖厦 叶辉 谯铭铭 刘群 陈元锋 王玉霞 贡觉顿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961-966,共6页
目的分析核黄素光化学技术(VB2-PRT)处理下贮存d1和d5血小板微小RNA(miRNA)表达谱的变化,探讨贮存末期VB2-PRT处理miRNA参与调控血小板发生贮存损伤(PSL)的分子机制。方法留取无偿献血者单采血小板20人份(5 mL/份),混合摇匀,使用终浓度... 目的分析核黄素光化学技术(VB2-PRT)处理下贮存d1和d5血小板微小RNA(miRNA)表达谱的变化,探讨贮存末期VB2-PRT处理miRNA参与调控血小板发生贮存损伤(PSL)的分子机制。方法留取无偿献血者单采血小板20人份(5 mL/份),混合摇匀,使用终浓度为50μmol/L VB2和6.24 J/mL紫外线(UV)B光照处理8 min后,均分为2等份,贮存于(22±2)℃恒温血小板振荡保存箱中,分别在d1和d5取样(5 mL),采用纳米球(DNB)测序技术对血小板miRNA组测序,采用DEGseq和MA-plot分析软件筛选2组(不同贮存期)差异表达的小RNA,当2组间的血小板miRNAs表达量差异≥2倍(P<0.01)时,采用miRanda和TargetScan软件预测靶基因及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miRNA的表达以验证DNB测序结果。结果miRNA表达谱:VB2-PRT处理后贮存d5与d1血小板相比,共有590个表达量差异明显的miRNAs,其中上调255个(如miR-99b、miR-7等),下调335个(如miR-451a、miR-19b等);已知272个miRNAs中,表达上调的112个,表达下调160个;新见miRNAs序列318条。d5与d1组差异表达miRNAs靶基因呈明显富集的GO条目(term)包括细胞组分、细胞器、细胞膜等细胞成分,涉及黏附、催化、分子转换、运输、转录因子和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涉及细胞加工、代谢、生物调节、应激等生物过程。相应的KEGG富集前10的通路中主要是分泌、糖代谢、信号转导、膜转运、翻译、环境适应等信号通路。随机挑选的6个差异表达miRNAs所做荧光定量PCR结果与测序结果均一致。结论VB2-PRT处理下贮存d5血小板miRNA表达谱较贮存d1时发生明显变化,功能预测提示这些miRNAs可能参与VB2-PRT处理下血小板发生PSL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血小板 miRNA表达谱 核黄素光化学技术 血小板贮存损伤 纳米球测序 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靶基因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血小板贮存袋增塑剂BTHC在混合浓缩血小板保存过程中的溶出量 被引量:1
8
作者 韩玎玎 贺曾 +2 位作者 李婉晶 段炼 王红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17-2122,共6页
目的:建立增塑剂丁酰柠檬酸三正己酯(butyryl trihexyl citrate,BTHC)的测定方法,并测定血小板贮存袋所含增塑剂BTHC在混合浓缩血小板保存过程中的溶出量,为该产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乙腈沉淀血小板悬液中的蛋白等杂质,离... 目的:建立增塑剂丁酰柠檬酸三正己酯(butyryl trihexyl citrate,BTHC)的测定方法,并测定血小板贮存袋所含增塑剂BTHC在混合浓缩血小板保存过程中的溶出量,为该产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乙腈沉淀血小板悬液中的蛋白等杂质,离心所得上清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BTHC的含量,并对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HPLC方法测定BTHC浓度在10~502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灵敏度为0.04μg,仪器精密度RSD<5%,回收率为98.6%±8.4%,用该方法测定血小板贮存袋贮存一个治疗剂量的混合浓缩血小板时BTHC的溶出量,贮存第5天溶出量为28.10±2.38 mg;贮存第7天溶出量36.63±3.89 mg。结论:本法经方法学验证,可以用于测定BTHC在血小板悬液中的溶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酰柠檬酸三正己酯(BTHC) 增塑剂 溶出量 血小板贮存 混合浓缩血小板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核黄素光化学处理与未处理后不同贮存时间血小板miRNA表达谱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群 庄云龙 +6 位作者 王玉霞 叶辉 谯铭铭 盖厦 陈元锋 申华 蒋保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701-707,共7页
目的分析核黄素光化学技术(VB_(2)-PRT)处理与否的贮存d1和d5血小板微小RNA(miRNA)表达谱的变化,探讨VB_(2)-PRT处理miRNA参与调控血小板发生贮存损伤(PSL)的分子机制。方法留取无偿献血者单采血小板20(人)份(5 mL/份),混合摇匀后均分为... 目的分析核黄素光化学技术(VB_(2)-PRT)处理与否的贮存d1和d5血小板微小RNA(miRNA)表达谱的变化,探讨VB_(2)-PRT处理miRNA参与调控血小板发生贮存损伤(PSL)的分子机制。方法留取无偿献血者单采血小板20(人)份(5 mL/份),混合摇匀后均分为2等份,1份为VB_(2)-PRT处理组(E组):使用终浓度为50μmol/L VB_(2)和6.24 J/mL紫外线(UV)B光处理8 min;另1份为对照组(C组):不做处理;2组皆贮存于(22±2)℃恒温血小板振荡保存箱中。在贮存d1和d5分别取样(5 mL),分别命名为E1、E5、C1和C5组,采用纳米球(DNB)测序技术对其做血小板miRNA组测序,采用DEGseq和MA-plot分析软件筛选E和C组间差异表达的小RNA,当E和C组间的血小板miRNAs表达差异≥2倍(P<0.01)时,对这部分血小板miRNA做靶基因预测及GO功能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E1和C1组血小板miRNA的表达谱相比:在E1组中筛选出487个表达差异明显(P<0.01)的miRNAs,包括220个miRNAs表达上调,如miR-146a和let-7b等,267个表达下调,如miR-7和miR-1260等;E5和C5组血小板miRNA的表达谱相比:在E5中筛选出229个表达差异明显(P<0.01)的miRNAs,包括80个miRNAs表达上调,如miR-423和miR-378等,149个表达下调,如miR-451和miR-30等。E1与C1组以及E5与C5组的差异表达miRNAs靶基因呈明显富集的GO条目(term)数相似,包括细胞组分、细胞器、细胞膜等细胞结构,黏附、催化、分子转换、运输、转录因子和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细胞加工、代谢、生物调节、应激等生物过程。E5与C5组相应的KEGG富集前10的通路中,较E1与C1组不同的是缺少涉及环境适应、翻译和黏蛋白合成信号通路,却增加了肌醇磷酸代谢、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结论经VB_(2)-PRT处理的血小板贮存一段时间其miRNAs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功能预测提示这些miRNA可能参与VB_(2)-PRT处理下血小板发生PSL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表达谱 血小板 核黄素光化学技术 血小板贮存损伤 靶基因功能分析
下载PDF
硝酸酶还原法检测贮存血小板中的NO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长虹 吴涛 +2 位作者 周俊 范丽霞 姜瑞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68-770,共3页
目的建立贮存血小板中NO检测的方法。方法采用硝酸酶还原法对贮存血小板中的NO进行检测。结果 32名献血者贮存血小板的NO浓度为(31.59±16.88)μmol/L。结论硝酸酶还原法可用于贮存血小板中NO浓度的检测,为贮存血小板中NO的深入研... 目的建立贮存血小板中NO检测的方法。方法采用硝酸酶还原法对贮存血小板中的NO进行检测。结果 32名献血者贮存血小板的NO浓度为(31.59±16.88)μmol/L。结论硝酸酶还原法可用于贮存血小板中NO浓度的检测,为贮存血小板中NO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酶还原法 贮存血小板 一氧化氮
下载PDF
4℃冷藏贮存血小板体内清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博 苏贤 阎少多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86-591,共6页
血小板输注是临床上防治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常用(22±2)℃振荡保存,但其贮存期短,易受微生物污染,故极大地影响了临床血小板输注的可用性和安全性。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4℃冷藏贮存可以延长血小板贮存时限,但是... 血小板输注是临床上防治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常用(22±2)℃振荡保存,但其贮存期短,易受微生物污染,故极大地影响了临床血小板输注的可用性和安全性。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4℃冷藏贮存可以延长血小板贮存时限,但是同时也会加重血小板贮存损伤(PSL),这种血小板输注人体后会被机体加速清除,严重制约了4℃冷藏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本文就4℃冷藏贮存导致的PSL,以及输注体内的清除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贮存 4℃冷藏 储存损伤 血小板清除机制 输血安全
下载PDF
维生素B_2联合紫外光照射光化学法对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
12
作者 庄云龙 刘燕 +4 位作者 张文静 张毅 叶辉 张传兴 秦敬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探讨病原体灭活技术(PRT)是否对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产生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20人,取单采血小板标本60 m L/人(份),全部平均分成2份(组),实验组:20份采用维生素B2(终浓度为50μmol/L)联合紫外光照射(波长265-... 目的探讨病原体灭活技术(PRT)是否对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产生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20人,取单采血小板标本60 m L/人(份),全部平均分成2份(组),实验组:20份采用维生素B2(终浓度为50μmol/L)联合紫外光照射(波长265-370 nm,剂量6.2 J/m L)光化学法照射8.5 min;对照组:20份不做处理。2组标本均放置于(22±2)℃水平振荡条件下保存7 d,分别于1、3、5和7 d取样6 m L,检测其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CCL3、CCL5、TGF-β-1和PF4)含量。结果在保存的7 d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Plt略微降低,MPV和PDW略微升高(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7 d时,CCL3含量(pg/m L)为11.90±0.4 vs 10.97±0.51(P<0.05),CCL5含量(ng/m L)为190.10±15.03 vs 150.02±20.0(P<0.05);在5和7 d时,TGF-β-1含量(ng/m L)分别为22.18±2.36 vs 21.15±1.43、37.21±3.01 vs 34.11±2.03(P<0.05),PF4含量(mg/L)分别为7.87±1.05 vs 5.75±0.91、9.01±1.11 vs 6.13±1.07(P<0.05)。结论随着血小板贮存时间的延长,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积累逐渐增加;在血小板保存末期,VB2-PRT处理明显增加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血小板源性 维生素B2 紫外光照射 病原体灭活技术 血小板贮存 单采血小板
下载PDF
22℃和-80℃保存血小板磷脂的改变 被引量:2
13
作者 成小玲 尤忠义 +4 位作者 林武存 黎汝青 任德惠 曾杰 王凤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2-252,256,共2页
关键词 血小板保存 血小板磷脂 血小板贮存损伤 PSL
下载PDF
M-sol保存液添加L-肉碱对血小板体外保存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相平 高志刚 +1 位作者 陈蓓怡 刘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探讨在M-sol保存液中添加L-肉碱(LC)对体外保存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采集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全血,采用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将8袋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配制M-sol为血小板保存液。依据保存介质和LC浓度不同分为6组,即血浆组、M-so... 目的探讨在M-sol保存液中添加L-肉碱(LC)对体外保存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采集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全血,采用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将8袋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配制M-sol为血小板保存液。依据保存介质和LC浓度不同分为6组,即血浆组、M-sol组、M-sol+0.5mmol/L LC组、M-sol+5mmol/L LC组、M-sol+15mmol/L LC组和M-sol+25mmol/L LC组。置于(22±2)℃持续振荡保存,分别于保存d0、3、7取样。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外磷脂酰丝氨酸(PS)和CD62p的阳性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葡萄糖和乳酸含量,并计算保存7d期间葡萄糖消耗量和乳酸生成量。结果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各组Plt均下降,MPV和PDW均升高,在同一时间点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和CD62p阳性率逐渐升高,保存d7时,M-sol+15mmol/L LC组PS和CD62p阳性率低于其他各组(P<0.05)。葡萄糖消耗量和乳酸生成量M-sol+15mmol/L LC组最低(P<0.05)。结论将合适浓度的LC加入M-sol血小板保存液中,可降低血小板贮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ol血小板保存液 L-肉碱 血小板贮存损伤 磷脂酰丝氨酸 CD62P
下载PDF
(99m)~Tc标记血小板测定破坏部位预测脾栓塞疗效
15
作者 田爱平 白桂轩 冀三花 《空军总医院学报》 1991年第1期4-6,共3页
28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病人用^(99m)Tc标记测定了血小板贮存破坏部位,其中20例做部分脾栓塞术。^(99m)Tc标记血小板贮存部位,牌型8例,脾栓塞后7例血小板计数>100×10~9/L,而肝脾——肝型6例,脾栓塞后仅1例血小板计数>100&#... 28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病人用^(99m)Tc标记测定了血小板贮存破坏部位,其中20例做部分脾栓塞术。^(99m)Tc标记血小板贮存部位,牌型8例,脾栓塞后7例血小板计数>100×10~9/L,而肝脾——肝型6例,脾栓塞后仅1例血小板计数>100×10~9/L。用^(99m)T标记测定血小板破坏部位,有助于预测脾栓塞治疗ITP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栓塞 疗效 栓塞治疗 血小板贮存破坏部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99MTC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