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麻手术对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升 赵继全 李新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6期76-77,共2页
目的观察全麻手术后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的变化,探讨全麻手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与PMA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12例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后和术后3dPMA的阳性率。结果 112例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PMA为(26.8... 目的观察全麻手术后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的变化,探讨全麻手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与PMA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12例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后和术后3dPMA的阳性率。结果 112例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PMA为(26.86±5.05)%;手术结束后PMA为(31.86±5.31)%;术后3dPMA为(77.69±5.72)%;统计学分析:麻醉诱导前的PMA与手术结束后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术后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MA是评价血小板活化最敏感的指标,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MA,对评估全麻手术后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及预测术后血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手术 静脉血栓 血小板黏附 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水平及其与CD40、CD40L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邱莲女 周永列 程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643-2645,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外周血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及其与CD40、CD40L之间关系变化,并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特异病变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识别和预测的指标。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型糖尿病病人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以及CD4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外周血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及其与CD40、CD40L之间关系变化,并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特异病变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识别和预测的指标。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型糖尿病病人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以及CD40、CD40L。结果:有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CD40/M、CD40L/P、CD40L/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CD40L/P、CD40L/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CD40/M、CD40L/P、CD40L/M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与CD40L/P、CD40L/M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与CD40/M呈显著正相关性。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CD40L/P、CD40L/M与空腹血糖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的测定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CD40-CD40L可能通过诱导血小板的活化,血小板-单核细胞集聚参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 CD62P CD40 CD40L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流式细胞
下载PDF
脓毒症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变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鸿鹏 张谦 +1 位作者 吴明 冯立云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6-540,共5页
目的 探讨脓毒症及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评估其对脓毒症导致ARDS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 目的 探讨脓毒症及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评估其对脓毒症导致ARDS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脓毒症患者,采用2012 ARDS 柏林定义据是否发展为ARDS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非ARDS组61例,ARDS组62例,ARDS组按ARDS柏林定义分为3组,轻度组22例,中度组21例,重度组19例。所有纳入的病例诊断当天留取血标本,检测PMA水平;同时测定IL-6水平,计算PaO2/FiO2,并同步记录各组的急性生理学以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评分),应用SPSS 17.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对PMA、IL-6、APACHE Ⅱ、PaO2/FiO2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MA、IL-6、APACHE Ⅱ对ARDS的发生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脓毒症并ARDS组与非ARDS组相比较,IL-6、APACHE II评分、PM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RDS组中各指标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 PMA与IL-6(r=0.791,P〈0.01)、APACHEⅡ评分(r=0.641,P〈0.01)均呈明显正相关;与PaO2/FiO2呈明显负相关(r=-0.857,P〈0.01)。PMA预测ARD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3,最佳临界值为8.8%时的特异度为0.82,灵敏度为0.71,高于APACHEⅡ评分、IL-6的预测价值。结论 PMA在脓毒症患者中升高,随着病情进展并发ARDS后PMA升高更加显著,PMA与IL-6、APACHEII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预测ARDS的价值优于IL-6、APACHE Ⅱ评分,可以作为判断脓毒症病情程度及预测ARDS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小板-细胞聚集体 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
原文传递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建芳 王引明 +3 位作者 曹勇军 吴延华 冯萍 刘春风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6-147,150,共3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A组)、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治疗组(B组)、氯吡格雷治疗组(C组)、氯吡格雷+通心络胶囊治疗组(D组),每组均20例...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A组)、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治疗组(B组)、氯吡格雷治疗组(C组)、氯吡格雷+通心络胶囊治疗组(D组),每组均20例。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PMA、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NSS)评分、血糖、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PAR)、可溶性P选择素(sP-sel)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PMA水平与PAR、sP-sel、CRP、血糖、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成正相关(P<0.05);与SNSS评分成负相关(P<0.05)。脑梗死患者治疗后PMA、PAR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4组S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治疗前后均无明显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P-sel在B组、C组和D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通心络胶囊与抗血小板药物合用可降低患者体内PMA的水平,在抑制血小板活化方面,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合用与氯吡格雷的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 通心络胶囊 血小板
原文传递
肺癌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蒋雷 费鲜明 吴建国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603-2605,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以免疫比浊法、流式细胞仪以及血凝分析仪分别检测60例初诊肺癌患者,3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单核细...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以免疫比浊法、流式细胞仪以及血凝分析仪分别检测60例初诊肺癌患者,3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p-选择素(CD62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以及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结果:肺癌患者CRP,PMA,FIB,D-D,CD62p水平显著高于而AT-Ⅲ显著低于肺良性疾病和健康对照者(P<0.01或P<0.001)。CRP和PMA平行阳性以及有转移的肺癌患者FIB,D-D和CD62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CRP和PMA均正常以及无转移的患者(P<0.001)。CRP,PMA,CD62p及CRP+PMA在肺癌患者中的敏感度分别为85.0%,81.7%,88.3%及90.0%。CRP和PMA与FIB,D-D和CD62p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01)。结论:CRP和PMA与血栓前状态有密切联系,在判断肺癌患者病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CRP可以作为监测肺癌患者体内血栓前状态以及血栓形成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反应蛋白 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 血栓前状态
原文传递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及其在川崎病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立超(综述) 龚方戚(审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7-594,共8页
活化的血小板会与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各类白细胞相互作用,触发细胞间信号转导,从而导致血栓形成和炎症介质的大量合成。已在多种血栓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中发现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水平升高,该文综述了... 活化的血小板会与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各类白细胞相互作用,触发细胞间信号转导,从而导致血栓形成和炎症介质的大量合成。已在多种血栓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中发现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水平升高,该文综述了最新文献,探讨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形成机制、作用、检测方法及其在川崎病发病中的相关作用,为川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血小板-细胞聚集体 血小板药物 冠状动脉扩张
下载PDF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7
作者 刘嘉榆 黄方 郝思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7-290,共4页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十分罕见。该文报告1例采用维奈克拉联合瑞帕妥单抗(一种抗CD20单克隆抗体)及海曲泊帕治疗CMML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十分罕见。该文报告1例采用维奈克拉联合瑞帕妥单抗(一种抗CD20单克隆抗体)及海曲泊帕治疗CMML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CMML和ITP的共存机制需要进一步明确。维奈克拉联合抗CD20单抗及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可能是治疗该合并症的有效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维奈克拉 海曲泊帕 瑞帕妥单抗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16
8
作者 贾安奎 刘彦轩 +3 位作者 张国林 仲华 林志强 许光霞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PLA)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将10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感染性休克组30例,严重脓毒症组40例,脓毒症组30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 PNA)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PLA)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将10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感染性休克组30例,严重脓毒症组40例,脓毒症组30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 PNA)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 PMA)水平,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以28 d为终点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外周血PLA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结果脓毒症患者外周血PMA和P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感染性休克组外周血PMA和PNA水平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组和对照组(P<0.01);严重脓毒症组外周血PMA和PNA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和对照组(P<0.01);脓毒症组外周血PMA和P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预后不良组外周血PMA和PNA水平、APACHEⅡ和SOFA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PLA水平升高,并与脓毒症严重程度有关,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组外周血PL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提示PLA可能在脓毒症损伤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小板-细胞聚集体( PLA) 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 PNA) 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 PMA) Platelet-leukocyte AGGREGATES ( PLA) Platelet-neutrophil AGGREGATES ( PNA) Platelet-monocyte AGGREGATES ( PMA)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各类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检测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琳芸 李滔 +3 位作者 王昌富 梅冰 龚道凯 胡小辉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各类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水平,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19例、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39例,以体检健康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各类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水平,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19例、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39例,以体检健康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总PL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 A)和血小板(PLT)CD62P阳性率。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hs-CRP<1.0 mg/L、1.0~3.0 mg/L、>3.0 mg/L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低风险组、中度风险组和高风险组。由临床医师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评分,以NIHSS<5分为轻度梗死,NIHSS≥5分为中重度梗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类PLA及CD62P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结果 LAA组、SAO组PMA及LAA组PN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AA组PMA与SA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PLA和PLy 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O组PLT活化后CD62P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SAO患者PMA与CD62P阳性率呈正相关(r=0.692,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MA、PNA、CD62P、PLA和PLy A诊断急性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P<0.01)、0.652(P<0.05)、0.686(P<0.05)、0.641(P>0.05)和0.517(P>0.05)。各类PLA与hs-CRP、NIHSS评分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类型PLA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不同。PMA与PNA水平在急性脑梗死中升高更显著,对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但可能不能用于鉴别LAA与SAO以及提示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细胞聚集体 血小板-细胞聚集体 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血栓事件不同亚群单核细胞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圣 孙翠芳 +7 位作者 廖旺 吴钟伟 王裕岱 黄修献 卢思稼 董小莉 帅付杰 李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9-965,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术中血栓事件(IPTE)的出现情况;分析出现和不出现IPTE的情况下,单核细胞、不同单核细胞亚群以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的变化。方法入选的AMI患者PCI术前抽血进行...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术中血栓事件(IPTE)的出现情况;分析出现和不出现IPTE的情况下,单核细胞、不同单核细胞亚群以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的变化。方法入选的AMI患者PCI术前抽血进行单核细胞亚群和MPA的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根据血小板表面标志CD41的表达,利用绝对计数管中的荧光微球,进一步对单核细胞及3个亚群进行MPA的数量进行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等检验方法分析。结果 IPTE组CD14+CD16++单核细胞较非IPTE组明显减少,且占总单核细胞百分比下降。与非IPTE组患者相比,IPTE组MPA、各亚群与MPA以及结合比例均显著高于非IPTE组患者。各组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MPA结合比率以及各亚群MPA结合比率对AMI患者PCI术中发生IPT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IPTE组患者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较非IPTE组患者显著减少,MPA结合比率及各单核细胞亚群MPA结合比率均显著高于非IPTE组患者,对于AMI患者PCI术中发生IPT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介入术中血栓事件 危险因素 单核细胞亚群 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水平的改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成亚琴 柯开富 曹茂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9-,共1页
关键词 单核细胞 急性脑梗死 MPA 细胞 血小板聚集体 脑梗死患者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琳芸 梅冰 王昌富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916-920,共5页
目的:探讨实际工作中不同处理方法对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 MPA)的影响,为准确检测MPA提供依据。方法获取枸橼酸钠抗凝外周静脉全血,分别以CD14-藻红蛋白( PE)、CD61-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标记单核细胞、血小... 目的:探讨实际工作中不同处理方法对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 MPA)的影响,为准确检测MPA提供依据。方法获取枸橼酸钠抗凝外周静脉全血,分别以CD14-藻红蛋白( PE)、CD61-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标记单核细胞、血小板,以CD62P-PE标记活化血小板,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PE/CD61-FITC双阳性MPA占单核细胞百分比及血小板CD62P阳性率。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全血标本处理前后放置不同时间、全血固定后立即标记抗体或放置不同时间后标记抗体、抗体标记前全血离心处理、不同抗体组合(抗CD14-PE和抗CD61-FITC ,抗CD14-PE和抗CD41-ECD,抗CD45-ECD和抗CD61-FITC)]检测MPA,比较各种处理方法检测的MPA是否有差异。结果与获取标本后立即处理比较,放置于室温(18~25℃)和低温(2~8℃), MPA百分比、血小板CD62P阳性率均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两者呈正相关(室温r=0.82,P<0.05;低温r=0.83,P<0.05)。标本处理后立即检测或低温保存放置至24 h再检测, MPA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固定前标记抗体的处理方法比较,1%多聚甲醛低温固定全血标本后标记抗体,或者低温保存放置至24 h再标记抗体,MPA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标本离心处理后,MPA百分率和血小板CD62P阳性率均明显增加(P<0.05)。不同的抗体组合检测MPA百分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获取全血标本后应尽快处理,不能立即处理的应使用固定剂固定后可低温保存24 h。在标记新鲜全血标本前,应避免离心,处理完毕的标本使用固定剂固定后可低温保存24 h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抗体组合应验证后使用,CD14/CD61、CD14/CD41、CD45/CD61组合均适用于检测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 流式细胞 处理方法
下载PDF
单核细胞亚群与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与老年心肌梗死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方理 张创良 +1 位作者 钟书辉 贝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41-2243,共3页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亚群相关指标、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MPA)与心肌梗死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病例组)及健康人群(对照组)的单核细胞亚群、MPA。结果病例组中间型(MON2)、非经典型单核细胞亚群(MO...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亚群相关指标、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MPA)与心肌梗死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病例组)及健康人群(对照组)的单核细胞亚群、MPA。结果病例组中间型(MON2)、非经典型单核细胞亚群(MON3)百分比、MPA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典型单核细胞亚群(MON1)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患者MON2、MON3百分比和MPA%水平明显高于无不良事件患者(P<0.05)。年龄、体重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凝血酶原时间(PT)、MON2百分比、MON2-MPA%是心血管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MON2、MON3及其MPA%水平在预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 心肌梗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变化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引明 刘春风 +1 位作者 冯萍 罗蔚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变化,及其与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聚集率(PAgT)的关系。方法对4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24例年龄、性别相配的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进行PLA、CRP和PAgT的检测。结果脑梗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变化,及其与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聚集率(PAgT)的关系。方法对4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24例年龄、性别相配的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进行PLA、CRP和PAgT的检测。结果脑梗死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PAgT和CRP分别为(13.00±0.76)%、(59.46±3.07)%和(9.39±1.28)mg/L,对照组分别为(6.55±0.29)%、(39.38±5.42)%和(2.37±0.46)mg/L,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脑梗死组PL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和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脑梗死组PMA与CRP和PAgT呈极显著正相关(r=0.390、0.500,均P<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炎症反应和血小板活化水平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细胞聚集体 C反应蛋白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基线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水平对NSTE-ACS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晓明 王舒莹 +2 位作者 刘震岳 张建民 王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基线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水平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近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共纳入114例患者,其中NSTE-ACS组72例,对照(CTL)组4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基线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水平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近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共纳入114例患者,其中NSTE-ACS组72例,对照(CTL)组4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将NST-ACS患者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比较两组PL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及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水平,并对PLA、PMA、PNA及PlyA水平与GRACE评分分数进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对NST-ACS组患者近期(出院后8个月内)MACE进行随访,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基线PLA水平对NST-ACS患者近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与CTL组相比,NST-ACS组PLA、PMA、PNA及PLyA均升高(P〈0.01);高危组NSTE-ACS患者PLA、PMA、PNA及PLyA均较低危组明显升高(均P〈0.01);NST-ACS患者GRACE评分分数与基线PLA、PMA、PNA及PlyA水平均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7、0.634、0.487、0.435,P〈0.01);经随访,共有13.89%的NSTE-ACS患者发生了近期MACE;入院时PLA水平预测NSTE-ACS组出院后8个月内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3(95%CI:0.737~0.779,P〈0.01)。结论基线PLA水平升高可能预示NSTE-ACS患者的不稳定状态;基线PLA水平不但可用于NSTE-ACS患者的早期快速危险分层,还可对NSTE-ACS患者近期MACE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小板-细胞聚集体 血小板活化 预后
下载PDF
参芎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霞 曹勇军 +2 位作者 王引明 刘春风 陶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影响。方法将51例AC I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阿司匹林+参芎注射液组,检测两组治疗前后PL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和血小板...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影响。方法将51例AC I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阿司匹林+参芎注射液组,检测两组治疗前后PL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的水平,以及血小板聚集率(PAR)、C反应蛋白(CRP)、血白细胞、血小板、血脂、血糖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阿司匹林组:PLA、PNA、PLyA以及CRP均有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MA、PAR以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阿司匹林+参芎注射液组:PLA、PMA、PAR、CRP以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其中PMA和PAR下降较阿司匹林组更为明显(均P<0.05),而PNA、PLyA有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血脂、血糖和Fg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芎注射液具有协同抗血小板活化与聚集,抑制PLA,特别是PMA形成的作用,此外还具有一定的抗炎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细胞聚集体 阿司匹林 参芎注射液
下载PDF
P-选择素基因S290N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基因M62I多态性与缺血性脑梗死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滔 李琳芸 +4 位作者 王昌富 梅冰 姚长江 龚道凯 胡小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在缺血性脑梗死中的变化以及与P-选择素基因S290N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基因M62I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58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2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19... 目的探讨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在缺血性脑梗死中的变化以及与P-选择素基因S290N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基因M62I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58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2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19例,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39例。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 A)和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水平。并运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P-选择素基因S290N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基因M62I多态性。结果 PMA%在病例组与对照组、LAA与对照组、SAO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8,P=0.000)。PNA%在病例组与对照组、LAA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P=0.002)。PNA%在LAA组SELP基因S290N位点SS和SN基因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LA%在LAA组PSGL-1基因M62I位点MM、MI和Ⅱ基因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 PMA和PNA与缺血性脑梗死发病有关,SELP基因S290N位点SN基因型以及PSGL-1基因M62I位点MM基因型会增加LAA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 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 P-选择素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 缺血性脑梗死 基因型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萍 朱雪明 +1 位作者 刘春风 王引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telet-leukocyte aggregates,PLA)的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意义。方法用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65例ACI患者和24例对照组的PLA、血小板-中性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淋... 目的探讨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telet-leukocyte aggregates,PLA)的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意义。方法用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65例ACI患者和24例对照组的PLA、血小板-中性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用血液凝集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AR),用ELISA法检测可溶性P选择素(sP-sel),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结果ACI患者PLA(4.12±1.17)%、PNA(4.09±1.27)%和PLyA(4.28±1.09)%与对照组[分别为(4.10±0.99)%、(3.98±1.12)%、(4.01±1.98)%]无显著差异,PMA治疗前(11.54±1.88)%高于治疗后(8.40±2.74)%,P<0.01;治疗后又显著高于对照组(6.69±1.74)%,P<0.01,治疗前PMA水平与PAR、sP-sel、CRP正相关(r=0.554、0.447和0.514,均P<0.05)。结论PMA是反映ACI患者血小板活化的良好指标,并能反映机体炎症水平,在ACI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细胞聚集体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其短期预后的水平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峰 刘瑞芳 +4 位作者 阎晓琳 张宏杰 齐海英 刘祺 张晓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1738-1739,174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发病24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并分别在入院24h内,发病14d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LA,包括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发病24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并分别在入院24h内,发病14d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LA,包括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发病14d时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评价短期预后的指标,mRS评分<3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与健康体检组比较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评分<3分预后良好与>3分比较,白细胞-聚集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聚集体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细胞聚集体 急性脑梗死 短期预后
下载PDF
阿司匹林抵抗联合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郑莹 雷小峰 +1 位作者 程炎 李志刚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抵抗(AR)联合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旨在为早期识别END及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ACI患者197例,均于患者入院当天行AR检测、PLA检测,于...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抵抗(AR)联合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旨在为早期识别END及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ACI患者197例,均于患者入院当天行AR检测、PLA检测,于入院时以及入院后24、48、72 h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记录END发生情况,据此分为END组、非END组。依次对两组的可能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97例ACI患者中,发生END者49例,END发生率为24.87%。根据AR的判定标准,END组AR 23例、阿司匹林半抵抗(ASR) 15例、阿司匹林敏感(AS) 11例,非END组AR 17例、ASR 29例、AS 102例。经单因素分析,END组AR、ASR及PLA、血小板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均高于非END组(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R及PLA、PMA、PNA、PLyA均为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AR及PLA、PMA、PNA、PLyA水平越高的患者,发生END的风险越高(P<0.05)。结论AR和血小板活化可能都是ACI患者发生END的重要危险因素,AR联合PLA检测对于预测END的发生可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据此及时调整抗血小板策略,有望减少EN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ACI)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 阿司匹林抵抗(AR) 血小板-细胞聚集体(PLA)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