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发冠心病患者血小板CD_(40)配体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彬 卢成志 +3 位作者 夏大胜 赵剑 张峰 李超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3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早发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CD40配体(CD40L)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因胸闷、胸痛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00例,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140例(早发冠心病组)、冠状动脉无狭窄6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血小板CD40L平... 目的观察早发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CD40配体(CD40L)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因胸闷、胸痛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00例,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140例(早发冠心病组)、冠状动脉无狭窄6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血小板CD40L平均荧光强度,ELISA法检测血浆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结果早发冠心病组血小板CD40L荧光强度为(19.3±6.1)a.u,血浆TF为(70.0±9.5)ng/L、TFPI为(68.0±9.4)μg/L、TF/TFPI为1.3±0.1,对照组分别为(8.8±2.4)a.u、(55.3±7.5)ng/L、(59.3±7.7)μg/L、0.9±0.1,两组相比,P<0.05或P<0.01;血小板CD40L荧光强度与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浆TF、TFPI、TF/TFPI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0.32、0.30,P均<0.01);血小板CD40L荧光强度与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浆TF水平呈独立正相关(B=0.4,P<0.01)、与早发冠心病发病呈独立正相关(B=0.8,P<0.01)。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血小板CD40L表达增强,高CD40L水平可能通过促进TF的表达而促进早发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血小板cd40配体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中的治疗价值及对vWF、sCD40L、NIHSS评分等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钟士红 范文辉 李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38-1241,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中的治疗价值及对血管性假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NIHSS评分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某院和外院联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患者94例,...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中的治疗价值及对血管性假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NIHSS评分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某院和外院联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症因子、vWF和sCD40L等。结果:观察组溶栓后24h、出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5.89±0.83)分和(2.89±0.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分别为(67.39±23.10)ng·L^-1、(8.91±2.11)ng·L^-1和(10.03±2.11)mg·L^-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vW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CD40L为(44.39±5.93)mg·L^-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治疗中有较高的价值,对vWF、sCD40L影响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溶栓 再闭塞 血管性假友病因子 血小板可溶性cd40配体
原文传递
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林兆信 陈海云 +4 位作者 王景 黄优 李华坚 高唯一 张羽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292-2296,共5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血小板参数和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溶栓治...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血小板参数和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静脉溶栓治疗后给予患者替罗非班治疗。溶栓治疗7 d后,评估患者疗效。分别于入院时和溶栓治疗7 d后,检测所有患者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和vWF、sCD40L、hs-CRP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08例,脱落4例,实际病例数104例,脱落率3.70%。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溶栓治疗7 d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ACI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PLT分别为(252.24±40.09)×10^(9)和(223.99±37.56)×10^(9)·L^(-1);PCT分别为(0.34±0.09)%和(0.29±0.07)%;PDW分别为(14.38±1.54)%和(15.27±1.69)%;MPV分别为(8.82±0.55)和(10.69±0.83)fl;sCD40L分别为(35.77±5.28)和(43.82±5.88)μg·L^(-1);hs-CRP分别为(11.47±2.13)和(16.24±3.02)mg·L^(-1);NIHSS评分分别为(3.23±0.95)和(5.92±1.81)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59.32±6.28)和(50.82±6.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提高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综合效果,改善血小板功能,减轻炎症水平,但对vWF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血小板参数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可溶性cd40配体 高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