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江血居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RAPD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彭宣宪 舒利民 王三英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05-212,共8页
龙江血居吸虫 ( Sangunicola lungensis)和日本血吸虫 ( Schistosoma japonicum)依次为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血吸虫的重要代表种类。分别对日本血吸虫与龙江血居吸虫成虫和尾蚴全基因组进行 RAPD标记研究 ,筛选出 1 4种随机引物对 4种材... 龙江血居吸虫 ( Sangunicola lungensis)和日本血吸虫 ( Schistosoma japonicum)依次为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血吸虫的重要代表种类。分别对日本血吸虫与龙江血居吸虫成虫和尾蚴全基因组进行 RAPD标记研究 ,筛选出 1 4种随机引物对 4种材料扩增得到 1 50条多态片段 ,其中日本血吸虫成虫和尾蚴之间的同源性为0 .60 9;龙江血居吸虫成虫和尾蚴之间的同源性为 0 .61 7,两种血吸虫成虫之间的同源性为 0 .1 4 8,尾蚴之间为 0 .1 4 5。说明了冷血和温血动物血吸虫 ,它们具有相近的遗传背景 ,同时揭示了同一种血吸虫 ,其成虫和尾蚴阶段存在一定的多态性 ,反映出在虫体发育过程中 ,基因组的结构可能发生变化。根据 2 8S r RNA特定基因片段的 RAPD分析 ,筛选出对两种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具有特异性的扩增引物 ,进一步说明同一种血吸虫在不同发育阶段 2 8S r RNA基因片段存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吸虫 龙江血居吸虫 RAPD标记
下载PDF
鱼类感染龙江血居吸虫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彭礼飞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17-21,共5页
用组织连续切片法对人工感染有龙江血居吸虫的鲫鱼苗和金鱼进行了组织病理学研究。龙江血居吸虫成虫以寄生于鱼体的心脏为最常见 ,其它依次为前主静脉及其分支 ,后主静脉及肾门静脉 ,肝静脉及肝门静脉系统 ,动脉球及腹大动脉 ,鳃部动脉 ... 用组织连续切片法对人工感染有龙江血居吸虫的鲫鱼苗和金鱼进行了组织病理学研究。龙江血居吸虫成虫以寄生于鱼体的心脏为最常见 ,其它依次为前主静脉及其分支 ,后主静脉及肾门静脉 ,肝静脉及肝门静脉系统 ,动脉球及腹大动脉 ,鳃部动脉 ,较少寄生于右颈下静脉 ,尾静脉。成虫对宿主无明显的致病作用。鱼体的鳃丝、肾脏、肝脏、心脏组织是龙江血居吸虫虫卵数量分布较多的部位 ,脾脏、脑及鳍膜基部组织中也有少量虫卵分布。龙江血居吸虫对宿主的致病主要是由虫卵引起的。鳃部的虫卵可引起鳃丝肿胀变形 ,毛蚴逸出时即引起失血、炎症反应乃至死亡 ;累积在肝脏、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龙江血居吸虫 组织病理学 人工感染
下载PDF
警惕越冬期金鲳血居吸虫病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力文 冯娟 《海洋与渔业》 2012年第1期54-54,共1页
阳江闸坡大洋港是广东金鲳养殖主产区,每年都有不少的过冬鱼。12月中旬大洋港的一位渔民上报,养殖的金鲳每天死亡数量10~20尾/箱。收到消息后,我们立即赶赴阳江采样。
关键词 血居吸虫 越冬期 主产区 死亡数 养殖 大洋 阳江
下载PDF
东山血居吸虫(Sanguinicola dongshanensis sp.nov.)及其生活史
4
作者 钱旻 郎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本文报道苏州东山青鱼循环系统中寄生的东山血居吸虫新种及其生活史。中间宿主为狭萝卜螺(Radixlagotis),幼虫期包括毛蚴、胞蚴和尾蚴。用成熟尾蚴人工感染青、草、鲢、鳙和团头鲂等五种鱼苗,只在青、草鱼苗中获得成虫... 本文报道苏州东山青鱼循环系统中寄生的东山血居吸虫新种及其生活史。中间宿主为狭萝卜螺(Radixlagotis),幼虫期包括毛蚴、胞蚴和尾蚴。用成熟尾蚴人工感染青、草、鲢、鳙和团头鲂等五种鱼苗,只在青、草鱼苗中获得成虫。此外,本文对其生活史各发育阶段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居吸虫 生活史 狭萝卜螺 青鱼
下载PDF
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及成虫的扫描电镜观察
5
作者 彭礼飞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及成虫体表的超微结构 .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具有特化的头器 ,在头器顶端有 3种类型可能为感觉器的结构 :顶端外缘规则排列有一圈共 8个圆形的乳突状结构 ;在乳突状结构的下方有数个可能为感觉小窝的小凹...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及成虫体表的超微结构 .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具有特化的头器 ,在头器顶端有 3种类型可能为感觉器的结构 :顶端外缘规则排列有一圈共 8个圆形的乳突状结构 ;在乳突状结构的下方有数个可能为感觉小窝的小凹陷结构 ;在头器的顶端外侧 ,乳突的内缘 ,至少有 4根纤毛状结构 .尾蚴身体各部均具有棘 ,体部的棘常形成棘环 .龙江血居吸虫成虫体侧具有粗大的棘 ,体侧边缘有隆起结构 ,虫体体表具有大量微毛及丰富的单纤毛感觉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血居吸虫 尾蚴 成虫 扫描电镜 吸虫
下载PDF
龙江血居吸虫幼虫发育各期及成虫的组织化学观察
6
作者 彭礼飞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55-861,共7页
对在实验室培养的含有人工感染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发育各期的折叠萝卜螺进行了详细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 .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以下 5期 :胚细胞期、胚球期、尾蚴胚体期、成熟尾蚴前期、成熟尾蚴期 .成熟尾蚴体内的腺体有 ... 对在实验室培养的含有人工感染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发育各期的折叠萝卜螺进行了详细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 .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以下 5期 :胚细胞期、胚球期、尾蚴胚体期、成熟尾蚴前期、成熟尾蚴期 .成熟尾蚴体内的腺体有 3种类型 :紧接在头器缢缩之后的一对腺体分泌富含酸性粘多糖类物质 ;体中背部 3对较大腺体分泌富含粘蛋白类物质 ;体中部另外有 5对腺体分泌富含糖原类物质 .此外 ,对实验室培养的含龙江血居吸虫成虫和虫卵的金鱼组织器官、含侵入0 .5~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血居吸虫 幼虫期 成虫 组织化学 发育过程
下载PDF
龙江血居吸虫成虫在终末宿主鲫鱼苗中寄生的研究
7
作者 彭礼飞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龙江血居吸虫 成虫 宿主 鲫鱼苗 寄生
下载PDF
淡水鱼类血居吸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8
作者 刘权 杨华 +3 位作者 王少伟 张素华 吴秀梅 马爱民 《渔业致富指南》 2004年第2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淡水鱼类 血居吸虫 发生特点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血居吸虫病的治疗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何章义 叶宗泉 《水利渔业》 1998年第6期49-49,共1页
松滋市小南海地区小南海渔场、技术推广中心和民政局渔场4口105hm2精养鱼池,1997年发生建国以来首例血居吸虫病造成大批死鱼事件,其中异育银鲫死亡510kg、规格200~350g,鲤死亡560kg、规格400~6... 松滋市小南海地区小南海渔场、技术推广中心和民政局渔场4口105hm2精养鱼池,1997年发生建国以来首例血居吸虫病造成大批死鱼事件,其中异育银鲫死亡510kg、规格200~350g,鲤死亡560kg、规格400~650g,团头鲂死亡310kg、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场 血居吸虫 治疗
下载PDF
松滋市发生首例血居吸虫病
10
作者 何章义 叶宗泉 《内陆水产》 1997年第9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草鱼 血居吸虫 防治 松滋市
下载PDF
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在不同温度下感染力变化及存活时间的实验观察
11
作者 彭礼飞 《广东寄生虫学会年报》 2000年第1期48-50,共3页
在实验室中对龙江血居吸虫(Sanguinicola lungensis)尾蚴在不同温度下对鲫鱼苗的感染力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在不同温度下尾蚴对鲫鱼苗的感染力均随生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在不同温度下,尾蚴的感染力变化趋势不尽一致;尾蚴的存... 在实验室中对龙江血居吸虫(Sanguinicola lungensis)尾蚴在不同温度下对鲫鱼苗的感染力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在不同温度下尾蚴对鲫鱼苗的感染力均随生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在不同温度下,尾蚴的感染力变化趋势不尽一致;尾蚴的存活时间随生活温度升高而缩短,部分尾蚴在4℃中生活48h,在20℃中生活36h,在25℃中生活30h和在14℃中生活36h后均仍具有感染力,在32℃中放置24h后的尾蚴已不具有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血居吸虫尾蚴 温度 感染力变化 存活时间 鱼类养殖
原文传递
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对鲫鱼苗侵入部位的研究
12
作者 彭礼飞 《广东寄生虫学会年报》 2000年第1期45-47,共3页
在实验室中对龙江血居吸虫尾蚴感染30min至2h的鲫鱼苗进行组织连续切片,以观察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对鲫鱼苗的侵入部位。结果显示,龙江血居吸虫尾蚴能从鲫鱼苗(全长:2.5-5.5cm)的鳃丝、鳃弓粘膜、口咽腔粘膜、鼻孔粘膜、鳍膜、头部体表... 在实验室中对龙江血居吸虫尾蚴感染30min至2h的鲫鱼苗进行组织连续切片,以观察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对鲫鱼苗的侵入部位。结果显示,龙江血居吸虫尾蚴能从鲫鱼苗(全长:2.5-5.5cm)的鳃丝、鳃弓粘膜、口咽腔粘膜、鼻孔粘膜、鳍膜、头部体表、躯干部体表甚至眼角等部位侵入鲫鱼苗。其中通过口腔(包括鳃丝、鳃弓粘膜、口咽腔粘膜)及头部体表侵入的虫体数量较多,比例分别为46.25%和37.44%。由鳍膜及躯干部侵入的虫体数量较少,比例分别为5.32%和1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苗 侵入部位 龙江血居吸虫 尾蚴
原文传递
扁弯口吸虫对鲫鱼危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权可艳 《内陆水产》 2005年第8期26-27,共2页
扁弯口吸虫隶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前口目。弯口科,弯口吸虫属。吸虫种类繁多。对渔业生产危害日趋严重,特别是双穴吸虫病、日本侧殖吸虫病、血居吸虫病等。而关于扁弯口吸虫对鲫鱼危害的研究不多、报道较少,笔者对扁弯口吸虫的... 扁弯口吸虫隶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前口目。弯口科,弯口吸虫属。吸虫种类繁多。对渔业生产危害日趋严重,特别是双穴吸虫病、日本侧殖吸虫病、血居吸虫病等。而关于扁弯口吸虫对鲫鱼危害的研究不多、报道较少,笔者对扁弯口吸虫的形态、寄生鱼体时引起的症状、流行情况及预防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力求为诊断、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危害 吸虫 鲫鱼 血居吸虫 预防方法 扁形动物门 流行情况 参考资料 寄生
下载PDF
水产养殖动物寄生虫病诊断技术(19)
14
作者 陈昌福 孟长明 《渔业致富指南》 2006年第19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寄生虫病 水产养殖动物 诊断技术 血居吸虫 龙江血居吸虫 团头鲂 海水鱼 淡水鱼
下载PDF
鲤鱼苗种阶段“鼓眼病”的诊断和防治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宗慧 彭强 《水产养殖》 CAS 2003年第5期31-32,共2页
近年来,在池塘和网箱当中饲养鲤鱼苗种均发现苗种因鼓眼、竖磷而死亡.因未见资料报道过此病,故暂定名为"鼓眼病".据笔者调查,在四川、重庆、云南省的池塘培育鲤鱼种过程中,发病率一年比一年高,相应死亡率也随之增高.在贵州省... 近年来,在池塘和网箱当中饲养鲤鱼苗种均发现苗种因鼓眼、竖磷而死亡.因未见资料报道过此病,故暂定名为"鼓眼病".据笔者调查,在四川、重庆、云南省的池塘培育鲤鱼种过程中,发病率一年比一年高,相应死亡率也随之增高.在贵州省的乌江库区,红枫湖、万峰湖网箱养鱼中,主要危害在苗种进箱后半个月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苗种 “鼓眼病” 诊断 防治 孢子虫 血居吸虫
下载PDF
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33)——团头鲂疾病
16
作者 汪建国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第9期52-56,共5页
(一)细菌性疾病1.细菌性白头白嘴病[病原体]黏细菌(Myxobacteria sp.)。[流行与危害]此病最易在团头鲂夏花鱼种饲养过程中发生,鱼苗下塘后l周左右,即发生此病。一般有经验的饲养者,鱼苗下塘后饲养25天左右就及时分塘,可以减少损失。... (一)细菌性疾病1.细菌性白头白嘴病[病原体]黏细菌(Myxobacteria sp.)。[流行与危害]此病最易在团头鲂夏花鱼种饲养过程中发生,鱼苗下塘后l周左右,即发生此病。一般有经验的饲养者,鱼苗下塘后饲养25天左右就及时分塘,可以减少损失。[症状及病理变化]鱼体的吻端、头部有白色的症状,眼球的周围皮肤溃烂,鱼体体色发黑而瘦弱,病鱼离群,在鱼池边和下风头较多,病情严重时头部出现冲血现象,这种鱼不久就会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白嘴病 淡水养殖鱼类 细菌性疾病 分塘 夏花鱼种 下塘 吻端 黏细菌 血居吸虫 鱼种培育
下载PDF
福清地区水产养殖品种病害防治方法(下)
17
作者 缪庞捷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83,共1页
(4)孢子虫、肤孢子虫、鳗匹里虫病内服:孢虫散3~5克/千克料。外用:灭孢宁0.1毫克/升,精养池使用蓝天使0.3毫克/升+孢虫散l~2毫克/升浸泡72小时,杀灭效果好。(5)鳗居线虫、血居吸虫病内服:甲苯咪唑/左旋咪唑l~3克/... (4)孢子虫、肤孢子虫、鳗匹里虫病内服:孢虫散3~5克/千克料。外用:灭孢宁0.1毫克/升,精养池使用蓝天使0.3毫克/升+孢虫散l~2毫克/升浸泡72小时,杀灭效果好。(5)鳗居线虫、血居吸虫病内服:甲苯咪唑/左旋咪唑l~3克/千克料、青蒿素2片/千克料。杀灭池中螺类用硫酸烟酰苯胺0.6毫克/升或菊酯类,用量视情况而定。(6)寄生甲壳类幼虫病外用:敌百虫0.3毫克/升。(7)绦虫病内服甲苯咪唑或阿苯达唑l~3克/千克料。(8)小瓜虫病主要是防重于治,除禁药硝酸亚汞外,目前并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提高水体温度到27~30℃。外泼杀菌醛2号(0.3毫克/升)或用生姜、辣椒粉熬汤0.5毫克/升泼洒,保持水体浓度5~7天,此法在福建北部山区效果尤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品种 防治方法 血居吸虫 病害 清地 杀灭效果 甲苯咪唑 水体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