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军 刘东 傅奇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6期87-88,共2页
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使用,使血常规检测变得更为快捷和方便,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因而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且重复性也更好。大量的研究表明,血常规的检测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其中标本采集后的放置时间是最主要... 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使用,使血常规检测变得更为快捷和方便,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因而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且重复性也更好。大量的研究表明,血常规的检测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其中标本采集后的放置时间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是,具体标本的放置时间一直没有统一的科学定论。此前,也有对标本放置时间的研究,但是大部分的研究时间为124h[2,3]。根据我们血液中心的实际工作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检测 标本放置时间 实际工作情况 人为因素 影响因素 血细胞分析仪 抗凝剂 平均血小板体积 红细胞压积 校准品
下载PDF
冷凝集素对1例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盛大专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718-719,共2页
血常规由于检查方便、快捷是住院患者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之一,也是临床医师最先获得的患者检查资料,需要检验人员的规范操作和经验积累。但是,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某些因素可能会干扰血细胞的检测,从而使细胞计数出现异常和错误结果。... 血常规由于检查方便、快捷是住院患者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之一,也是临床医师最先获得的患者检查资料,需要检验人员的规范操作和经验积累。但是,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某些因素可能会干扰血细胞的检测,从而使细胞计数出现异常和错误结果。现报道本科室最近发现的1例患者冷凝集素对末梢血血常规测定产生的影响,以提醒同行在日常工作中予以注意。1病例资料患者女,21岁,2014年11月5日因反复咳嗽、胸闷3d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集素 末梢血 血常规检测 临床医师 细胞计数 红细胞平均体积 血细胞比容 检验人员 常规测定 自身抗体
下载PDF
南通市某塑胶厂职工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怡华 《职业与健康》 CAS 2006年第22期1941-,共1页
目的了解塑胶行业职工血常规状况,协助企业完善各种防护措施。方法对南通市某塑胶厂职工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血常规异常检出率较高(14.0%),并且不同工龄段和不同车间的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塑胶行业确实存在影... 目的了解塑胶行业职工血常规状况,协助企业完善各种防护措施。方法对南通市某塑胶厂职工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血常规异常检出率较高(14.0%),并且不同工龄段和不同车间的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塑胶行业确实存在影响职工血常规的因素,要促进行业安全生产,应加强职工的卫生防护,以保障职工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胶行业 血常规检测 异常检出率
下载PDF
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洋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1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98例受检者(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98例受检者均实施静脉血血常规检测与末梢血血常规检测,分析比较两种... 目的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98例受检者(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98例受检者均实施静脉血血常规检测与末梢血血常规检测,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可得,组间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的结果存在差异,P<0.05;但组间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平均体积的结果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结果与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应尽量选择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测结果 差异 效果
下载PDF
不同采血方式对新生儿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建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1期1757-1758,共2页
目的:探究不同采血方式对新生儿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67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集新生儿空腹静脉血及末梢血。对比两种采血方式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结果:新生儿静脉血中WBC、EO、RBC、... 目的:探究不同采血方式对新生儿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67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集新生儿空腹静脉血及末梢血。对比两种采血方式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结果:新生儿静脉血中WBC、EO、RBC、HGB、HCT水平均低于末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NE、MO、BA、LY、PLT、MCV、MCH、MCHC水平比较,两种采血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血常规检测中末梢血无法完全反应其循环系统中血液的整体情况,需采集静脉血实施复查,有助于明确疾病,以避免误诊及漏诊现象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末梢血 新生儿 血常规检测
下载PDF
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盛兰 吴信杰 陈丽萍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25期3402-3403,共2页
目的探讨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C R P)与血常规变化规律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细菌性感染患儿68例,同期同年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检测并比较2组C R P含量及白细胞(W B C)计数。结果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C R P和W B ... 目的探讨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C R P)与血常规变化规律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细菌性感染患儿68例,同期同年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检测并比较2组C R P含量及白细胞(W B C)计数。结果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C R P和W B C数目比健康对照组高。在细菌性感染患儿中,C R P检测敏感性为84.0%,特异性为82.2%,阳性检出率为83.82%;W B C敏感性为61.4%,特异性为78.3%,阳性检出率为77.94%;C R P与W B C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5.1%,特异性为66.8%,阳性检出率为89.70%。结论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中C R P与W B C反应灵敏,将其联合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感染 小儿 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测
下载PDF
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不良影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继慧 龚苏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8期13-14,共2页
目的分析标本溶血以后对血常规检测结果不良的影响程度,寻求预防标本溶血的科学方法。方法对以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5mL,分别装进2个试管,并标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标本进行人工溶血,对比分... 目的分析标本溶血以后对血常规检测结果不良的影响程度,寻求预防标本溶血的科学方法。方法对以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5mL,分别装进2个试管,并标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标本进行人工溶血,对比分析两组标本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百分数、淋巴细胞(L)百分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1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比容(PCT)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PDW、MCHC、MCH、N、L、RBC、Hct、MCV、RDW、Plt、MPV、PCT等12个项目的检测结果不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Hb、WBC等2个项目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标本溶血会严重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测过程中,尽量避免标本溶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溶血 血常规检测 影响分析
下载PDF
对导致血常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原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永翠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8期50-51,共2页
目的 :调查分析导致血常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方法 :对2013年5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测的154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首先对这154例受检者进行了门诊血常规检查,然后再对他们连续进行3次标准的血常... 目的 :调查分析导致血常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方法 :对2013年5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测的154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首先对这154例受检者进行了门诊血常规检查,然后再对他们连续进行3次标准的血常规检查,并将这3次标准血常规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结果。我们将这154例受检者最终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与其进行的门诊血常规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有9例受检者的门诊血常规检测结果存在误差,误差的发生率为5.9%。我们对这9例受检者血常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经过调查分析,在这9例血常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受检者中,有1例受检者血常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为血常规检测仪器未校准,有3例受检者血常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为血液标本受到了污染,有5例受检者血常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为血液标本自身存在问题。结论 :血常规检测仪器未校准、血液标本受到污染和血液标本自身存在问题是临床上导致血常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上述情况应引起临床检测工作者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检测 误差 原因 调查分析
下载PDF
临床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沫 张烨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第3期84-84,110,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60例患者,分析血液各指标检测结果所受影响因素,并依照影响因素制定对应预防措施。结果不同采血时间,不同储存温度及不同储存时... 目的探讨临床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60例患者,分析血液各指标检测结果所受影响因素,并依照影响因素制定对应预防措施。结果不同采血时间,不同储存温度及不同储存时间患者血液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受储存温度、储存时间以及采血时间等因素影响。结论储存温度、储存时间以及采血时间是临床常规检测各指标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需引起检验科人员重点关注,确保临床检验结果准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 血常规检测 结果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严重冷凝集标本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志红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6期1956-1958,共3页
冷凝集现象经常会出现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冷凝集素可使血液标本中红细胞出现聚集现象,导致血常规计数结果及相关参数出现误差,直接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冷凝集素引起凝集反应温度一般〈30℃,其最高滴度在4℃时出现,温度上升到3... 冷凝集现象经常会出现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冷凝集素可使血液标本中红细胞出现聚集现象,导致血常规计数结果及相关参数出现误差,直接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冷凝集素引起凝集反应温度一般〈30℃,其最高滴度在4℃时出现,温度上升到37℃时凝集现象可消失,所以在以往的研究中多偏向于热水浴的方法[1-3],但当遇到高效价冷凝集素的标本时,直接热水浴的方法效果并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集素 RBC HCT 水浴法 直接检测 血常规检测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为临床检测血常规提高准确性,作为以后诊断疾病的参考依据。方法 200例血常规检测的健康体检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冷藏组和室温组,各100例。比较分析两组血常规参数变化。结果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计...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为临床检测血常规提高准确性,作为以后诊断疾病的参考依据。方法 200例血常规检测的健康体检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冷藏组和室温组,各100例。比较分析两组血常规参数变化。结果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室温组保存12 h与冷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红细胞化积(HCT)、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样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保存会影响检测结果 ,因此,临床应用中要在4℃下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血常规检测 影响
下载PDF
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卉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74-75,共2页
目的:对比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接受体检的健康者200例,分别在静脉血、末梢血两个部位采集血液标本并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两个部位血样在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差异... 目的:对比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接受体检的健康者200例,分别在静脉血、末梢血两个部位采集血液标本并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两个部位血样在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差异。结果:两个部位血样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检测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间比较,静脉血低于末梢血(P<0.05),血红蛋白高于末梢血(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采血获得的结果优于末梢血,且检验结果精确度比较高,可作为首选方法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测
下载PDF
末梢血与静脉血对临床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7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末梢血与静脉血对临床血常规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60例健康体检者,在同一时间内同一部位行3次末梢指尖及空腹静脉采血,使用相同的仪器在采血后即刻、3 h、6 h行血常规检测。对比两种采血方法血常规检测结果及不同时间血常... 目的探讨末梢血与静脉血对临床血常规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60例健康体检者,在同一时间内同一部位行3次末梢指尖及空腹静脉采血,使用相同的仪器在采血后即刻、3 h、6 h行血常规检测。对比两种采血方法血常规检测结果及不同时间血常规检测结果[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以及血红蛋白(HGB)]。结果静脉血的HGB(127.12±5.62)g/L、RBC(3.83±0.56)×1012/L、WBC(7.72±0.84)×109/L、HCT(0.48±0.16)L/L、PLT(224.27±6.21)×109/L均高于末梢血的(103.13±4.52)g/L、(3.30±0.43)×1012/L、(7.01±0.45)×109/L、(0.35±0.15)L/L、(212.38±6.84)×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采血后3、6 h的HGB、RBC、WBC、HCT、PLT水平均低于采血后即刻,采血后6 h的HGB、RBC、WBC、HCT、PLT水平均低于采血后3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采血后即刻与采血后3 h的HGB、RBC、WBC、HCT、PL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采血后6 h的HGB、RBC、WBC、HCT、PLT水平均低于采血后即刻与采血后3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即刻、3 h和6 h,静脉血的HGB、RBC、WBC、HCT、PLT水平均高于末梢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检测结果准确性高,临床血常规检测建议采用静脉血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测
下载PDF
全血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严海云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6期64-65,共2页
分析在不同时间和温度下保存全血标本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随机采集九四〇医院临夏医疗区体检的78例健康人员的血液,将获得的全血标本分为两组,分别研究不同保存时间和不同保存温度对全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保存时间分别是... 分析在不同时间和温度下保存全血标本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随机采集九四〇医院临夏医疗区体检的78例健康人员的血液,将获得的全血标本分为两组,分别研究不同保存时间和不同保存温度对全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保存时间分别是0 h、12 h和24 h,保存温度设置为25℃室温保存和4℃冰箱保存。随着全血标本室温放置时间的增加,加大了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放置24 h时对血小板的影响最为显著(P<0.05)。与25℃室温相比,保存48 h时,4℃冰箱保存可以维持全血标本的各项指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获得全血标本后需尽快检测,若样本量过大或其他特殊情况下未能及时检测,可选择在4℃的冰箱内暂存,但仍需尽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标本 血常规检测 保存时间 保存温度
下载PDF
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学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1期174-174,176,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血和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血常规受检者200例,将受检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各100例。对照组受检者入院之后给予末梢血常规检测... 目的探讨静脉血和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血常规受检者200例,将受检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各100例。对照组受检者入院之后给予末梢血常规检测,观察组入院后给予静脉血常规检测,两组受检者在接受血常规检测后,比较两组受检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检测者血常规八项检测结果,其中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及红细胞计数5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者平均该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及平均红细胞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可以采用静脉血常规检测方法,能有全面提高血细胞检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获得非常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测
下载PDF
静脉和末梢取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文君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9期34-34,共1页
临床血常规检测常采用末梢血,但随着检验设备的更新。全自动或半自动血球计数仪已逐步替代过去传统的手工操作。由于大多数血球计数仪要求采用静脉血,末梢血需要放置3-5min后测定等,因此有必要对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 临床血常规检测常采用末梢血,但随着检验设备的更新。全自动或半自动血球计数仪已逐步替代过去传统的手工操作。由于大多数血球计数仪要求采用静脉血,末梢血需要放置3-5min后测定等,因此有必要对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为血常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检测 检测结果 静脉血 末梢取血 半自动血球计数仪 标准化操作 末梢血 检验设备
下载PDF
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凤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8期4270-4271,共2页
在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血常规检测病例100例,45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观察静脉血常规的检查结果,观察室温下10min、2、5、7、8、12及24h以后常规测定差异。55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观察静脉血常规和末梢血常规值的差异。结果 2... 在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血常规检测病例100例,45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观察静脉血常规的检查结果,观察室温下10min、2、5、7、8、12及24h以后常规测定差异。55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观察静脉血常规和末梢血常规值的差异。结果 2h内静脉血常规、红细胞、中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血红蛋白、计数各项参数与即刻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小板在12h的检测值与5min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做血常规检测时,血常规检测结果会受到血液样本送检时间及采血位置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血液样本一旦收集应当及早送检,以免造成过失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检测 检测结果 影响因素 分析
下载PDF
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谭翠莲 黄云妍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15-16,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血常规检测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集末梢血,观察组采集静脉血,比较两种不同采血方法对... 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血常规检测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集末梢血,观察组采集静脉血,比较两种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小于观察组,对照组白细胞计数(WBC)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采取静脉血检测准确性更高,且血液指标稳定性更好,为疾病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采血法 血常规检测 结果 影响
下载PDF
临床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旭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9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对血常规检测影响因素和控制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采集外周末梢血50ul、静脉血2ml进行血常规检测,随后分别在冰箱中储存,室温下留置2h、4h后,以及未溶血、溶血情况下进行检测.结果:静脉... 目的:对血常规检测影响因素和控制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采集外周末梢血50ul、静脉血2ml进行血常规检测,随后分别在冰箱中储存,室温下留置2h、4h后,以及未溶血、溶血情况下进行检测.结果:静脉血PLT、RBC、WBC显著低于外周末梢血(P<0.05).不同储存温度血常规检测中RBC、WBC、PL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后4h血液标本PLT显著低于采集后2h血液(P<0.05).RBC、WB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血液标本PLT显著高于未溶血液标本,RBC显著低于未溶血标本(P<0.05).溶血血液标本WBC和未溶血血液标本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很多因素会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常见的包括采集位置、储存时间、溶血等,检测人员应当对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检测 影响因素 临床
下载PDF
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晋芳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17期2261-2262,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进行血常规检测的220例受检者,分别采集末梢血、静脉血标本,对其检测数据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对末梢血和静脉血标本进行血常规八项检测,其中,血红蛋... 目的观察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进行血常规检测的220例受检者,分别采集末梢血、静脉血标本,对其检测数据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对末梢血和静脉血标本进行血常规八项检测,其中,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等5项差异有显著性(P<0.01),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时,使用静脉血样本更具有优势,能够保证血常规检测的重复性和准确性,从而为临床提供更科学、更可靠的数据,临床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测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