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分级与分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识物表达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渝宁 张明磊 +2 位作者 齐艳 赵静 赵汐渟 《医学信息》 2012年第10期87-88,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分级与危险度分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识物表达。方法连续选择新近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例,按病情分级及危险度分层进行分组,入选对象接受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识物的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 目的观察不同分级与危险度分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识物表达。方法连续选择新近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例,按病情分级及危险度分层进行分组,入选对象接受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识物的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并与参加我院同期体检,且结论健康者(对照组,39例)比较。结果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FDP和DD血浆浓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3级高血压患者FDP和DD血浆浓度值也明显高于1级和2级组(P均〈0.05~0.01)。不同分层高血压患者FDP和DD血浆浓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危和极高危高血压患者FDP和DD血浆浓度值也明显高于低危和中危组(P均〈O.05-0.01)。但各组间PT、TT和APTT时间均无明显区别(p均〉O.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着明确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识物表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原发性 分级和危险度分层 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识物
下载PDF
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分析及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江川 郭木英 +3 位作者 陈腾飞 蔡志雄 郑剑志 涂国玩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1期134-139,共6页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及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2月于德化县医院收治的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术后3 d是否形成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n=39)和非血栓组(n=41),比较两...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及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2月于德化县医院收治的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术后3 d是否形成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n=39)和非血栓组(n=41),比较两组病历资料及术前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2α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PAIC、TAT、PIC、TM对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年龄、右下肢肌力、卧床时间、下肢深静脉穿刺、下肢制动、白细胞(WB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t-PAIC、TAT、PIC、TM、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Caprin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下肢制动、D-D升高、t-PAIC、TAT、PIC、TM、Caprini评分是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TM、TAT、PIC、t-PAIC、联合预测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2、0.837、0.789、0.633、0.887。结论:血栓前t-PAIC、TAT、PIC、TM水平是影响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能早期识别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状态分子标志物 神经重症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固肾安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及Th17/Treg的影响
3
作者 郭一卜 黄向红 孙金线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固肾安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择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8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目的探讨固肾安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择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8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固肾安胎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蛋白C(PC)、蛋白S(PS)及抗凝血酶Ⅲ(AT-Ⅲ)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h17、Th17/Treg低于对照组,Treg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阿司匹林不仅能够调节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血栓前状态,还能改善Th17/Treg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肾安胎丸 分子肝素 小剂量阿司匹林 复发性流产 血栓状态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静脉血栓前状态血清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黎明 霍鑫 +2 位作者 苏柏友 覃国体 陆祥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162-164,共3页
血栓前状态是由凝血、抗凝和纤维系统失衡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病理过程。血液学变化导致血栓形成。血栓前状态基于高凝血和其他状态。许多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血栓形成是凝血,这表明了各种因素,如抗凝和纤维化系统。通过检测和识别血栓前状... 血栓前状态是由凝血、抗凝和纤维系统失衡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病理过程。血液学变化导致血栓形成。血栓前状态基于高凝血和其他状态。许多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血栓形成是凝血,这表明了各种因素,如抗凝和纤维化系统。通过检测和识别血栓前状态,可以及时治疗,这对检测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分子标记物检测目前被用作治疗和预测血栓的临床实践,并有助于血栓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状态 血清分子标志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维生素D辅助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及对血栓前状态、抗dsDNA抗体、HMGB1、sFlt-1的影响
5
作者 张瑞青 刘莉萍 武淑慧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3年第11期119-124,共6页
目的:探究维生素D辅助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RSA)及对血栓前状态、抗dsDNA抗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120例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 目的:探究维生素D辅助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RSA)及对血栓前状态、抗dsDNA抗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120例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叶酸片、黄体酮胶囊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滴剂,两组均治疗至孕12周。观察两组抗体清除率、流产率、保胎成功率等妊娠结局情况、血栓前状态指标[蛋白C(PC)、蛋白S(PS)及抗凝血酶Ⅲ(AT-Ⅲ)]、血清抗dsDNA抗体、HMGB1、sFlt-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流产率(3.33%)低于对照组(15.00%,P<0.05);试验组抗体清除率、保胎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C、PS及AT-Ⅲ活性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抗dsDNA抗体、HMGB1、sFlt-1水平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辅助低分子肝素治疗RSA可改善患者血栓前状态,纠正母体免疫紊乱,降低血清抗dsDNA抗体、HMGB1、sFlt-1水平,维持妊娠正常进行,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分子肝素 复发性流产 血栓状态 抗DSDNA抗体 HMGB1 SFLT-1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在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于喜乐 卫爱武 +2 位作者 崔天薇 肖惠冬子 宋红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2期4178-4183,共6页
目的 研究补肾活血方在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104例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治疗组和联合中药方剂组,各52例。... 目的 研究补肾活血方在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104例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治疗组和联合中药方剂组,各52例。西药治疗组接受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联合中药方剂组在西药治疗组的基础上接受补肾活血方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并随访至患者分娩或流产。统计两组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期间妊娠结局,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小板功能、凝血因子、子宫血流参数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治疗3个月后,联合中药方剂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组(P<0.05);两组腰膝酸软(冷)、少腹疼痛、阴道流血、出血色暗或夹血块、面色晦暗、头晕耳鸣、夜尿频多评分、血清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及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收缩末期峰值与舒张末期峰值比值(S/D)均降低,联合中药方剂组低于西药治疗组(P<0.05);联合中药方剂组外周血血小板聚集功能(PAF)、血小板聚集率(PagT)降低,且低于西药治疗组(P<0.05);两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联合中药方剂组长于西药治疗组(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增厚,联合中药方剂组厚于西药治疗组(P<0.05)。随访期间,联合中药方剂组活产率高于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联合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调节机体血小板功能及凝血功能,改善子宫血流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结局,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血栓状态 补肾活血方 阿司匹林 分子肝素钙 疗效
下载PDF
补气活血通络汤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气虚血瘀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7
作者 胡钢 严松鹤 +1 位作者 俞云飞 蔡建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通络汤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气虚血瘀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气虚血瘀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1组、治疗2组各20例,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通络汤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气虚血瘀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气虚血瘀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1组、治疗2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1组给予补气活血通络汤联合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2组给予补气活血通络汤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3组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清抗凝血酶原Ⅲ(AT-Ⅲ)],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同时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以及是否血栓形成等数据。结果治疗后,治疗1组FDP、vWF、AT-Ⅲ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组AT-Ⅲ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个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治疗组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0.01),2个治疗组间比较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治疗组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0.01);3组血栓形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通络汤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纠正气虚血瘀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栓前状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能减少低分子肝素的用量及出血风险,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活血通络汤 分子肝素 髋部骨折 血栓状态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围生期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检测 被引量:9
8
作者 钟梅 刘宝瑛 +1 位作者 余艳红 崔宝奎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92-394,共3页
目的 研究具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血栓前状态相关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选取具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 2 5 8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 2 0例及门诊体检健康非妊娠妇女 2 0例 ,分别测定各组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血小板α -颗粒膜蛋... 目的 研究具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血栓前状态相关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选取具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 2 5 8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 2 0例及门诊体检健康非妊娠妇女 2 0例 ,分别测定各组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抗凝血酶 -Ⅲ (AT -Ⅲ )、蛋白C系统筛选 (PCATProCGlobal)、纤维蛋白原 (Fbg)、纤溶酶原 (PL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及其抑制物 (PAI)、D -二聚体 (D -Dimer)的含量。结果 正常妊娠时血浆内vWF ,PLG ,PAI,D -Dimer,Fbg含量升高 (P <0 0 1) ,AT -Ⅲ降低 (P <0 0 1) ,而GMP - 14 0 ,PCAT ,t-PA则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 ;具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较同龄孕产妇血浆内vWF ,GMP - 14 0 ,PLG ,PAI,D-Dimer,Fbg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1) ,PCAT ,AT -Ⅲ显著降低 (P <0 0 1) ,而t -PA则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结论 妊娠期妇女尤其是具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血液处于明显的血栓前状态 ;对孕产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 血栓状态 分子标志物 PTS 诊断 妊娠
下载PDF
分子标志物在诊断血栓前状态的意义 被引量:67
9
作者 王鸿利 宋善俊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8-72,共5页
本文综述检测止凝血和抗凝血活化过程中释放出具特异性的若干分子标志物,如凝血酶调节蛋日、内皮素-1,β-血小板球蛋白、GMP-140,凝血酶原片段1+2、纤维蛋白肽A,蛋白C活性肽、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以及D-二聚体、纤溶酶-纤溶酶抑制物... 本文综述检测止凝血和抗凝血活化过程中释放出具特异性的若干分子标志物,如凝血酶调节蛋日、内皮素-1,β-血小板球蛋白、GMP-140,凝血酶原片段1+2、纤维蛋白肽A,蛋白C活性肽、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以及D-二聚体、纤溶酶-纤溶酶抑制物等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血栓状态 分子标志物 诊断
下载PDF
不同分级与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渝宁 张明磊 +2 位作者 齐艳 赵静 赵汐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96-97,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分级与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表达水平。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初诊患者136例,按病情及危险分层分组,并进行PTS分子标志物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 目的观察不同分级与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表达水平。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初诊患者136例,按病情及危险分层分组,并进行PTS分子标志物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39例同期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结果不同分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FDP、DD血浆水平高于对照组,3级高血压患者FDP、DD血浆浓度高于1~2级高血压患者(P<0.05);不同分层高血压患者FDP、DD血浆浓度高于对照组,高危和极高危高血压患者FDP、DD血浆浓度高于低危和中危高血压患者(P<0.05);但各组间PT、TT和APTT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TS分子标志物表达异常,并随病情分级和危险分层不同而有显著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原发性 分级和危险度分层 血栓状态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在存在血栓前状态的反复着床失败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雪兰 陈薪 陈士岭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35-738,共4页
胚胎着床失败是辅助生殖治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导致着床失败的因素很多,近年血栓前状态成为反复着床失败病因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血栓前状态与反复着床失败的关系,以及低分子肝素在存在血栓前状态的反复着床失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仍不... 胚胎着床失败是辅助生殖治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导致着床失败的因素很多,近年血栓前状态成为反复着床失败病因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血栓前状态与反复着床失败的关系,以及低分子肝素在存在血栓前状态的反复着床失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仍不确定。因此,我们对相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肝素 血栓状态 反复着床失败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在血栓前状态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8
12
作者 陈欣 付帅 +3 位作者 孟丽丽 刘梅兰 祝丽琼 张建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3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存在血栓前状态的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7年在本院就诊的RSA患者203例,经系统的流产病因学检查,存在血栓前状态,排除应用低分子肝素禁忌证,于常规安胎治疗补充黄体酮、叶酸、...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存在血栓前状态的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7年在本院就诊的RSA患者203例,经系统的流产病因学检查,存在血栓前状态,排除应用低分子肝素禁忌证,于常规安胎治疗补充黄体酮、叶酸、维生素E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追踪妊娠结局,记录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RSA孕妇中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ACA阳性率、纤溶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6.6%、56.7%和3.0%、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治疗RSA后,足月活产率为81.4%,早产活产率为9.0%,流产率仅为9.6%。4例在孕期用药过程中出现少量阴道出血,1例患者出现少量牙龈出血,没有孕妇因为阴道出血事件停药。3例孕妇用药后出现肝酶升高,但程度均较轻,最高AST为156 U。无皮疹、过敏、腹泻、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显著改善血栓前状态指标,包括ACA、纤溶及aβ2GP1。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治疗RSA,改善妊娠结局,提高RSA妇女妊娠成功率。低分子肝素在妊娠期应用不良反应少,做好监测,可于孕期安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肝素 复发性流产 血栓状态
下载PDF
固肾安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干预复发性流产妇女血栓前状态的疗效 被引量:41
13
作者 韩宁 许雅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81-2484,共4页
目的观察固肾养胎丸(何首乌、地黄、肉苁蓉,等)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血栓前状态(PTS)所致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PTS所致RS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LMW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固肾安胎丸... 目的观察固肾养胎丸(何首乌、地黄、肉苁蓉,等)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血栓前状态(PTS)所致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PTS所致RS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LMW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固肾安胎丸,疗程持续到妊娠20周。观察2组有效率,治疗前后凝血-纤溶指标变化,治疗后随访比较2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3.0%,观察组87.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妊娠成功率69.8%,观察组85.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LMWH治疗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肾安胎丸 分子肝素 复发性流产 血栓状态
下载PDF
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在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叶玲丽 夏淑琦 +1 位作者 张德亭 陈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77-1180,共4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动态变化,为临床判断血栓前状态、对高危患者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提供实验依据。选择40例妇科、泌尿科恶性肿瘤(未转移)、20例良性肿瘤和非肿瘤手术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分析... 本研究旨在观察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动态变化,为临床判断血栓前状态、对高危患者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提供实验依据。选择40例妇科、泌尿科恶性肿瘤(未转移)、20例良性肿瘤和非肿瘤手术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分析。于术前、术后6小时、3天、7天分别用ELISA、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其血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D-二聚体、血栓前体蛋白(TpP)、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因子(TF)、P选择素(P-S)、组织途径抑制物(TFPI)、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水平。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术后6小时,血浆TF、TpP、D-D、P-S、TAT水平高于术前,TFPI、PAI-1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术后3天TF、TpP、D-D持续升高,PAI-1开始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S、TAT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术后7天TpP、TAT、P-S、TFPI、PAI-1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TF、D-D与术前比较差异还有显著性意义。良性疾病、非肿瘤手术患者除TF、PAI-1术后6小时高于术前外,上述标志物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妇科、泌尿科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在术后6小时处于凝血与纤溶激活的高水平;术后3天以高凝状态为主,术后7天上述标志物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良性疾病患者术后6小时分子标志物处于轻度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状态分子标志物 围术期 D—D TPP TAT TF P—S TFPI PAI-1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芳芳 彭程 +1 位作者 孙景辉 杨思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6例KD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血浆中PTS分子标志物如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内皮素-1(ET-1)水平,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KD患儿急性期血浆Fg、D-D、...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6例KD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血浆中PTS分子标志物如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内皮素-1(ET-1)水平,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KD患儿急性期血浆Fg、D-D、ET-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恢复期非冠脉损伤组患儿各观察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冠状动脉损伤组血浆Fg、D-D、ET-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非冠脉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KD存在PTS;PTS在KD尤其在伴有冠状动脉损伤K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血栓状态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血栓形成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变化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建林 马向杰 +7 位作者 周燕 马立宁 张家明 李大主 林劲 张敬文 王圣 李斌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205-1207,共3页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合并糖尿病(DM)患者体内血栓形成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40例UAP合并DM患者(合并症组),40例UAP患者(UAP组),4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合并糖尿病(DM)患者体内血栓形成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40例UAP合并DM患者(合并症组),40例UAP患者(UAP组),4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体内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Plg)、抗凝血酶Ⅲ(ATⅢ)、Ⅷ因子相关抗原(Ⅷ:Ag)、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蛋白C(PC),Ⅱ因子活性(FⅡ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D-二聚体(D-dimer)、血栓素B2(TXB2)。结果合并症组vWF,Ⅷ:Ag,GMP-140,FⅡa,PAI-1,D-Dimer,TXB2水平与UAP组以及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而ATⅢ,PC,t-PA水平与UAP组以及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UAP组vWF,Ⅷ:Ag,GMP-140,FⅡa,PAI-1,D-Dimer,TXB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而UAP组ATⅢ,PC,t-P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P合并DM患者体内存在更明显的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影响其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糖尿病 血栓形成状态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在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詹海婷 赵辉 +1 位作者 马海平 郑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 研究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腹部手术围术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60~75岁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8例,分别于手术当天及术后1、2、3d测量血浆D-二聚体(D-D)、血栓前体蛋白(TpP)、P-选择素(C... 目的 研究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腹部手术围术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60~75岁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8例,分别于手术当天及术后1、2、3d测量血浆D-二聚体(D-D)、血栓前体蛋白(TpP)、P-选择素(CD62P)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分析其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共有12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心脏不良事件29例(22.7%).与手术当天比较,术后1、2、3d患者血浆D-D、TpP、CD62P和vWF水平明显升高(P<0.01).女性(OR=22.5,95%CI 2.9~174.55)、合并糖尿病(OR=97.77,95%CI11.51~830.42)、手术时间延长(OR=1.08,95%CI 1.03~1.13)以及术前PTS分子标志物升高是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但都不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TS分子标志物水平升高对于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 血栓状态 分子标志物 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金花 徐吟亚 付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680-682,685,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栓前状态(PTS)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4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栓前状态(PTS)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4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皮下注射,每12 h 1次,疗程7 d。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DD、FIB、GMP-140、vWF和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DD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FIB、GMP-140、vWF及Hcy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DD、FIB、GMP-140、vWF和Hcy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DD、FIB、GMP-140、vWF和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aO2升高(P<0.05),PaCO2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ECOPD患者存在PTS,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可改善患者P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分子肝素钙 血栓状态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栓形成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建林 马立宁 +8 位作者 李斌 张家明 李大主 吴忠 陈关良 王圣 张敬文 林劲 王卫 《中国医药》 201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 观察合并高血压病的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后血栓形成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选择32例冠心病患者(A组)及3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B组)进行PCI,分别在介入治疗前与治疗后20 min、24 ... 目的 观察合并高血压病的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后血栓形成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选择32例冠心病患者(A组)及3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B组)进行PCI,分别在介入治疗前与治疗后20 min、24 h及7 d采血测定血栓形成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并动态随访PCI后冠状动脉病变再狭窄的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A组术后20 min血清von Willebrand因子(vWF)、凝血因子Ⅷ抗原(Ⅷ:Ag)、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蛋白C、凝血酶活性(F.Ⅱa)、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血清纤溶酶原(Plg)、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D-二聚体水平及术后24 h vWF、蛋白C、Fbg、Plg、PAI、D-二聚体水平均有明显改变[术前:(54±19)%、(69±16)%、(208±33)mg/L、(14±3)μg/L、(4.1±0.9)mg/L、(0.46±0.12)kU/L、(4.6±1.1)g/L、(181±42)mg/L、(0.26±0.06)kIU/L、(0.37±0.09)kAU/L、(0.53±0.15)mg/L;术后20 min:(94±34)%、(89±26)%、(188±31)mg/L、(20±5)μg/L、(3.3±1.3)mg/L、(0.58±0.17)kU/L、(5.6±1.3)g/L、(162±45)mg/L、(0.38±0.09)kIU/L、(0.48±0.13)kAU/L、(0.89±0.28)mg/L;术后24 h:(75±20)%、(3.5±0.8)mg/L、(5.3±1.1)g/L、(167±43)mg/L、(0.43±0.11)kAU/L、(0.78±0.1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7 d PCI后血栓形成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20 min、24 h、7 d vWF、Ⅷ:Ag、ATⅢ、GMP140、蛋白C、F.Ⅱa、Fbg、PAI、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变化[分别为:(135±37)%、(128±33)%、(88±19)%比(70±18)%,(120±30)%、(99±24)%、(88±22)%比(77±20)%,(157±34)、(161±31)、(164±33)mg/L比(187±33)mg/L,(23±7)、(22±6)、(20±4)μg/L比(17±4)μg/L,(2.1±1.1)、(2.2±0.7)、(2.5±0.8)mg/L比(3.0±1.1)mg/L,(0.79±0.19)、(0.74±0.18)、(0.69±0.16)kU/L比(0.61±0.16)kU/L,(6.6±1.7)、(6.4±1.8)、(6.1±1.7)g/L比(5.2±1.2)g/L,(0.68±0.15)、(0.66±0.15)、(0.57±0.18)kAU/L比(0.47±0.15)kAU/L,(1.22±0.34)、(1.10±0.30)、(0.94±0.22)mg/L比(0.68±0.1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20 min、24 h、7 d,B组与A组vWF、Ⅷ:Ag、ATⅢ、GMP140、蛋白C、F.Ⅱa、Fbg、Plg、t-PA、PAI、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PCI后出现血栓形成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指标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中更加明显,表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存在明显的血栓形成前状态,而高血压可以促进这一状态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栓形成状态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崔朝勃 班海玲 李龙芸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血栓状态 分子肝素 D-D 血栓栓塞 NSCLC 抑制剂 激活剂 T-P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