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陶亮 黄健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1599-1601,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c,VTE)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妊娠期合并VTE的孕产妇资料,对该组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27例患者深...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c,VTE)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妊娠期合并VTE的孕产妇资料,对该组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27例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4例。肺动脉栓塞(PE)1例,DVT合并PE2例;VTE部位主要集中在患者的左下肢22例,右下肢4例;26例下肢VTE患者的患侧下肢和健侧下肢进行周径测量,结果患侧较健侧均值增加(4.1±0.5)cm,治疗后患者的平均周径差值为(2.7±0.7)cm,治疗后周径差值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27例患者中经阴道分娩21例,剖宫产6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出血,所有新生儿均无畸形,无窒息。[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症安全有效的,妊娠合并VTE不是终止妊娠的指征,应加强对高危妊娠妇女的筛查和预防,对于已形成血栓的患者加强抗凝治疗以及围产期、产褥期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静脉血栓栓塞/治疗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合并血栓栓塞治疗20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邱明生 杜兰玉 王向弘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56-156,共1页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 血栓栓塞/治疗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在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武欣 俞恒锡 +1 位作者 张建 刘建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成功进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结果无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发生.随访6~38个月,无滤器移位和相关并发症,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结论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成功进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结果无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发生.随访6~38个月,无滤器移位和相关并发症,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结论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是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滤器 血栓栓塞/治疗
下载PDF
D-D、凝血指标对高龄孕妇产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秦秋燕 马艳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949-952,共4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凝血指标对高龄孕妇产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在榆林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90例高龄孕妇为研究对象,按其产后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n=35)和非VTE组(n=55),比...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凝血指标对高龄孕妇产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在榆林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90例高龄孕妇为研究对象,按其产后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n=35)和非VTE组(n=55),比较两组产妇年龄、产次、分娩方式、体重指数(BMI)、胎数、有无先兆子痫、静脉曲张病史、吸烟史、基础疾病史及D-D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CAPRINI)评分等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D-D、FIB、CAPRINI评分对高龄孕妇产后发生VTE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龄孕妇产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果】VTE组产次≥3次、剖宫产、BMI≥30kg/m^(2)、先兆子痫、静脉曲张产妇比例及D-D水平、FIB水平、CAPRINI评分显著高于非VTE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D-D、FIB、CAPRINI评分预测高龄孕妇产后发生VT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0.869、0.892。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产次≥3次、剖宫产、BMI≥30kg/m^(2)、先兆子痫、静脉曲张病史、D-D≥2.27mg/L、FIB≥2.96g/L、CAPRINI评分≥3.40分是高龄孕妇产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论】产次、分娩方式、BMI、先兆子痫、静脉曲张病史及D-D、FIB、CAPRINI评分均可能是高龄孕妇产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需关注上述指标并及早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人种学 妊娠并发症 静脉血栓栓塞/治疗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下载PDF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30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光全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肺动脉血栓栓塞症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等心脏基础疾病以及近期手术、糖尿病、骨折、长期卧床等。临床症状... 目的分析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肺动脉血栓栓塞症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等心脏基础疾病以及近期手术、糖尿病、骨折、长期卧床等。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出现:"三联征"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的为数极少。D-二聚体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具有高度敏感性,结合心脏超声、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确诊后进行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栓栓塞/治疗 D-二聚体 溶栓 抗凝
下载PDF
闭合性股骨干骨折致股动脉血栓栓塞1例诊治分析
6
作者 张淼 王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4271-4272,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血栓栓塞/并发症/治疗 人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
7
作者 刘丹燕 窦林松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12期63-63,共1页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54例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在54例肺血栓栓塞症中,17例误诊,诊断符合率68.52%。结论: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漏诊、误诊较多,确诊困...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54例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在54例肺血栓栓塞症中,17例误诊,诊断符合率68.52%。结论: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漏诊、误诊较多,确诊困难。早期的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症/诊断 血栓栓塞/治疗 临床误诊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6例分析(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怀 虞容豪 +1 位作者 谢秋幼 温建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224-225,共2页
背景:传统观点认为高压氧可以防治脑梗死,但在高压氧治疗中有诱发脑梗死的病例报告。目的:分析高压氧过程中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病例分析。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高压氧科。对象:观察对象为1996-12/1998-0... 背景:传统观点认为高压氧可以防治脑梗死,但在高压氧治疗中有诱发脑梗死的病例报告。目的:分析高压氧过程中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病例分析。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高压氧科。对象:观察对象为1996-12/1998-03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的192例住院患者,男127例,女65例;年龄9~78岁。接受高压氧治疗中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共6例,男女各3例;年龄51~76岁。方法:对192例行高压氧治疗患者及其中发生的6例脑梗死患者的背景因素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头颅CT 或M RI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92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脑梗死发生率为0.3%(6/192)。②发现高压氧诱发脑梗死以年龄≥60岁、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原有脑梗死(或脑出血)、高黏血症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为危险因子,危险因子簇集4个以下者不发病,4个或4个以上者发病率大为增加。结论:危险因子的簇集性水平与高压氧诱发脑梗死发生概率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栓塞血栓形成/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因子:水平分析(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怀 于秋江 +2 位作者 虞容豪 孙玲玲 谢秋幼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204-205,共2页
背景:既往认为高压氧可以防治脑梗死,但有报道高压氧也可诱发其发生,其发生原因尚不甚清楚。目的:探讨高压氧诱发脑梗死的原因。设计: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高压氧科。对象:选择1996-12/1998-03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背景:既往认为高压氧可以防治脑梗死,但有报道高压氧也可诱发其发生,其发生原因尚不甚清楚。目的:探讨高压氧诱发脑梗死的原因。设计: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高压氧科。对象:选择1996-12/1998-03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高压氧科行高压氧治疗的192例住院患者。男127例,女65例,年龄9~78岁。纳入标准:①因缺氧、缺血性疾病,或由于缺氧、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且无高压氧治疗的禁忌证在高压氧科住院治疗的患者。②年龄、性别不限。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不符合上述标准或虽符合上述标准但未做高压氧治疗的住院患者为排除标准。脑梗死诊断及治愈标准:按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治疗中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共6例,男女各3例,年龄51~76岁。方法:高压氧治疗:采用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0.2MPa(2.0ATA),面罩吸纯氧40min2次,中间间歇吸空气10min,1次/d,每10次为1个疗程。对6例发生脑梗死患者、186例未发生脑梗死患者的背景因素及其危险因子水平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高压氧治疗诱发脑梗死患者危险因子分布及未发生脑梗死患者危险因子水平分析。结果:①6例患者均有高脂血症,5例有高血压,5例原有脑梗死或脑出血,4例年龄≥60岁或有高黏血症,有糖尿病者1例。6例患者的危险因子数在4个以上,存在危险因子簇集性。②6例发生脑梗死患者中含4个危险因子的有5例,含5个危险因子的1例。186例未发生脑梗死患者中含4个危险因子的有25例,含5个危险因子的0例,其危险因子蔟集性相对较小(χ2=54.37,P<0.005)。结论:发生脑梗死患者均存在危险因子簇集性,危险因子的簇集性水平与高压氧诱发脑梗死概率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栓塞血栓形成/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儿童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2018美国血液病学会静脉血栓栓塞管理指南解读 被引量:4
10
作者 戴婷婷 黄建华 +3 位作者 尹桃 唐红英 胡林 黄琪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9-653,共5页
美国血液病学会于2018年发布了《2018静脉血栓栓塞管理指南:儿童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指南。该指南主要针对儿童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提出了30条推荐意见。笔者基于现有的最佳循证医学证据,结合儿童血栓性疾病治疗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美国血液病学会于2018年发布了《2018静脉血栓栓塞管理指南:儿童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指南。该指南主要针对儿童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提出了30条推荐意见。笔者基于现有的最佳循证医学证据,结合儿童血栓性疾病治疗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重点对指南给出的儿童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推荐意见进行解读,以期相关领域的医务人员能更好的理解和遵循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治疗 儿童 指南
原文传递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股静脉切开取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附12例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国 陈开 郑江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3-70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年多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程≤72h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均采取急诊行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患肢股静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术后给予抗凝、溶栓、袪聚等...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年多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程≤72h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均采取急诊行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患肢股静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术后给予抗凝、溶栓、袪聚等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术中取出髂股静脉血栓,术后经抗凝、溶栓治疗,患肢肿胀均明显消退。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可有效预防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肺栓塞,并可提高临床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治疗 下腔静脉滤器 取栓术
原文传递
颅内静脉窦血栓9例局部溶栓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华 田少勇 +1 位作者 李祯 王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0期4921-4921,共1页
关键词 颅内栓塞血栓形成/治疗/护理 血栓溶解疗法
原文传递
介入溶栓治疗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的护理
13
作者 李芸 刘亚红 王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2502-2502,共1页
现将介入溶栓治疗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 1病历摘要女,29岁。因剖宫产术后7d出现持续性头痛伴双眼胀痛、四肢无力3d于2011-01—25以颅内静脉窦血栓收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烦躁,左上下肢肌力Ⅳ级。头... 现将介入溶栓治疗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 1病历摘要女,29岁。因剖宫产术后7d出现持续性头痛伴双眼胀痛、四肢无力3d于2011-01—25以颅内静脉窦血栓收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烦躁,左上下肢肌力Ⅳ级。头颅MRI检查示上矢状窦、左侧横窦、乙状窦其颈内静脉未显影。入院后给予抗凝、脱水降颅压补液等治疗。2011-01—26患者癫痫发作,左上下肢肌力0级,给予对症治疗后2~3min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栓塞血栓形成/治疗/护理 血栓溶解疗法
原文传递
Delayed post-dilated stenting to treat an embolic myocardial infarction
14
作者 Ming-Feng JIN Zhuo XU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872-874,共3页
Thromboembolism infrequently occurs in coronary arteries. In contrast to an in situ thrombosis, a thrombus is not fresh and floating. There has been no recommended treatment strategy for this rare condition, especiall... Thromboembolism infrequently occurs in coronary arteries. In contrast to an in situ thrombosis, a thrombus is not fresh and floating. There has been no recommended treatment strategy for this rare condition, especially for large thrombi in main arteries. Here, we report a modified stenting strategy to treat thromboembolism in the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artery embolism Modified stenting Treatment strategy
下载PDF
Trauma and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n experimenta study on their correlation
15
作者 郭刚 康颖 +4 位作者 李旭 蔡泽浩 陈炅昊 王钢 裴国献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7年第4期237-241,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rauma and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Methods: Comminuted fractures and extensive soft- tissue contusion at both hind limbs were made by a falling weight from a he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rauma and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Methods: Comminuted fractures and extensive soft- tissue contusion at both hind limbs were made by a falling weight from a height in 16 rabbits. Lung perfnsion scanning was performed to obtain the radioactivity counts before trauma, at 1 h, 48 h and 96 h after trauma. All the data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based on the above 4 time points. The rabbits were sacrificed when positive findings on the pulmonary perfnsion scanning appeared. Their lungs were harvested to be paraffln-embedded and stained with hematoxylin-erosin method for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rombocmbolism. The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ANOVA and the method of 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LSD) we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adioactivity counts. Results: The histological findings showed that pulmonary embolism developed in 6 of the 16 rabbits (37.5%). Five of the 6 pulmonary embolism rabbits presented neither clinical symptoms nor positive pulmonary embolism manifestations in the lung perfnsion scann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lung perfusion radioactivity between the pre-traumatic, post-traumatic lh groups and post-traumatic 48 b and 96 b groups (P 〈 0. 05). Conclusions : Fractures of the bind limbs accompanied with extensive soft-tissue contusion may cause pulmonary micro-embolism that is not sensitive to lung perfnsion scanning and tends to have no clinical symptoms. Pulmonary embofism development may take more than two days after trau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monary embolism THROMBOEMBOLISM INJURI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