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手术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1
作者 朱江帆 史杰 《腹腔镜外科杂志》 1999年第3期26-30,共5页
腹腔镜手术由于创伤小,病人恢复快,近年得到广泛应用。施行腹腔镜手术时需要建立CO<sub>2</sub>气腹及采用反向Trendelenburt体位,从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形成静脉淤滞。也有研究证实,腹腔镜手术后病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淤滞 预防措施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手术后 栓塞 血流速度 股静脉 下肢静脉
下载PDF
脑动脉瘤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2
作者 胡锦清 林东 沈建康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3年第4期274-277,共4页
近年来,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技术逐渐成为国内外治疗脑动脉瘤的重要手段。尽管GDC栓塞存在诸多优点,但栓塞时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仍是导致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文章就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 近年来,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技术逐渐成为国内外治疗脑动脉瘤的重要手段。尽管GDC栓塞存在诸多优点,但栓塞时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仍是导致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文章就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预后 介入疗法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3
作者 朱江帆 史杰 《实用医药杂志》 1998年第2期62-65,共4页
腹腔镜手术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济南军区总医院普外科(山东济南250031)朱江帆济南军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史杰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近年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栓塞等血栓性并发症已屡见报道[1,2]。本文就... 腹腔镜手术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济南军区总医院普外科(山东济南250031)朱江帆济南军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史杰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近年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栓塞等血栓性并发症已屡见报道[1,2]。本文就腹腔镜手术后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静脉淤滞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措施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血流速度 股静脉 栓塞 手术后 下肢静脉
下载PDF
开腹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关系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兢津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4期315-316,共2页
关键词 开腹脾切除术 血小板计数 血栓-栓塞并发症
下载PDF
为慢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效果评析
5
作者 胡颖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分析为慢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为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应用华法林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其临... 目的分析为慢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为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应用华法林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慢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其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几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房颤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疗效
下载PDF
两种非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危险评分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周银平 陈巧莉 付海燕 《心电与循环》 2014年第2期141-142,共2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据统计,我国30~85岁居民中心房颤动患病率达0.77%[1-2]。在≥6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可高达6%。致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特别是脑卒中)是心房颤动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据统计,我国30~85岁居民中心房颤动患病率达0.77%[1-2]。在≥6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可高达6%。致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特别是脑卒中)是心房颤动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心房颤动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出血风险,限制了其临床的使用。为了识别非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性,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国家采用CHADS2风险评估系统,而欧洲、加拿大采用CHA2DS2VASc系统来评估血栓风险。我国的指南建议采用CHADS2系统来评估,本文就两种评估方法的差异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心房颤动患者 非瓣膜心脏病 评分方法 评估系统 心律失常 抗凝治疗 栓塞事件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患者凝血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迟鲁梅 郭宏艳 +1 位作者 张宝红 崔明姬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4-535,共2页
慢性肾衰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易并发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等,常加重病情或成为慢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凝血活性,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是否存在高... 慢性肾衰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易并发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等,常加重病情或成为慢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凝血活性,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是否存在高凝状态,并进一步阐明其易并发血栓栓塞的机制,为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早期预防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竭患者 凝血活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临床意义 缺血心脏病 临床综合症 人类健康 高凝状态
下载PDF
心房颤动所致缺血性卒中与抗凝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8
作者 郑龙 梅元武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7期1027-1028,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年增高。房颤是引起血栓栓塞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尤其是脑栓塞是房颤致死及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目标。本文综述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年增高。房颤是引起血栓栓塞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尤其是脑栓塞是房颤致死及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目标。本文综述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危害及抗凝治疗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缺血卒中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持续心律失常 缺血脑卒中 房颤患者 发病率
下载PDF
《长期口服华法林的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血栓治疗专家共识》的解读
9
作者 李广平 刘彤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1期21-22,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慢性房颤患者面临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是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严重影响患者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的事件,严重血栓事件,如大面积的脑梗死,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近年来,...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慢性房颤患者面临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是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严重影响患者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的事件,严重血栓事件,如大面积的脑梗死,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近年来,慢性房颤的抗凝问题越来越受到临床心血管专业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患者 血栓治疗 支架术后 冠状动脉 长期口服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华法林 解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临床试验介绍 被引量:12
10
作者 胡大一 郭艺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70-771,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类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证实,具有中高危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危险眭。然而,在服用该药过程中需要经常性监测凝血指标...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类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证实,具有中高危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危险眭。然而,在服用该药过程中需要经常性监测凝血指标并据此随时调整用药剂量,并且该药的作用强度易受多种药物和食物的影响,为临床普遍应用带来诸多不便;更为重要的是,该药抗凝作用的个体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心房颤动 临床试验 利伐沙班 预防 心律失常 栓塞事件 房颤患者
原文传递
浅谈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海燕 林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5期565-567,共3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0~85岁居民中AF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以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AF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则是最常见的表...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0~85岁居民中AF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以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AF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则是最常见的表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患者 抗凝治疗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瓣膜 心律失常 流行病学 表现类型 患病率
下载PDF
房颤规范化抗凝,用药选择任重道远
12
作者 余剑波 《医师在线》 2016年第30期20-21,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2004年媒体发表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0~85岁居民中房颤的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达30%以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用药选择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抗凝 心律失常 数据显示 患病率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剂利伐沙班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郭欣 夏瑞丰 +1 位作者 卜颖 陈永旭 《临床医药实践》 2013年第9期688-688,707,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其导致人类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研究证实房颤使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5倍以上,大约25%的缺血性卒中来源于心房颤动[1],脑卒中的病死率是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其导致人类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研究证实房颤使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5倍以上,大约25%的缺血性卒中来源于心房颤动[1],脑卒中的病死率是20%,而存活的患者中有60%最终发展成严重瘫痪。药物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中能够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血栓栓塞性事件的危险性,华法林是传统的、能够长期口服的抗凝血药物,然而,华法林抗凝作用的个体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口服抗凝剂 利伐沙班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抗凝血药物 临床研究 缺血卒中
下载PDF
心房颤动抗栓治疗及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叱珑 屈百鸣 王海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99-202,共4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手术治疗 抗栓治疗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非风湿心脏病 缺血脑卒中 心房纤颤 心律失常
下载PDF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二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舒航 吕明 杨新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47-849,共3页
LVIS支架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新型辅助支架,是一种编织型、自膨式设计的镍钛合金闭环支架.具有较高的金属覆盖率,网孔直径仅1 mm,故可有效避免弹簧圈突出和逃逸,尤其适合微小宽颈动脉瘤的辅助栓塞[1].虽然理论上LVIS支架具有理想的顺... LVIS支架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新型辅助支架,是一种编织型、自膨式设计的镍钛合金闭环支架.具有较高的金属覆盖率,网孔直径仅1 mm,故可有效避免弹簧圈突出和逃逸,尤其适合微小宽颈动脉瘤的辅助栓塞[1].虽然理论上LVIS支架具有理想的顺应性和贴壁性,但任何类型的支架在动脉转折处都存在贴壁困难的可能,特别是LVIS支架作为编织型支架,如果规格选择有偏差或释放手法不当,则可能在动脉转折处出现张开不良、无法贴壁的情况,甚至导致血栓栓塞性并发症[2].现报道2例应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的经验,探讨LVIS支架的规格选择和释放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虹吸部 颅内动脉瘤 弹簧圈栓塞 支架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宽颈动脉瘤 镍钛合金 覆盖率
原文传递
《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专家呼吁积极关注房颤卒中预防
16
作者 雍伟哲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2年第20期4-4,共1页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心律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和心律失常联盟(中国,组织国内专家共同制定的《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心律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和心律失常联盟(中国,组织国内专家共同制定的《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日前在京举行发布会。本共识旨在促进并规范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加强对房颤及其引发的卒中的预劝,重视早期诊疗环节,提高医生对房颤的管理意识,将有助于降低缺血性卒中等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师协会 缺血卒中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专家 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中华医学会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38
17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6-921,共6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2004年所发表的数据,我国30—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2004年所发表的数据,我国30—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约5%)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缺血卒中 专家 中国 房颤患者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中国房颤联盟”项目启动
18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3年第6期6-6,共1页
本报讯(记者张亮)2013年2月28日,“中国房颤联盟”项目启动会在北京举办。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心房颤动(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且其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合理应用抗凝... 本报讯(记者张亮)2013年2月28日,“中国房颤联盟”项目启动会在北京举办。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心房颤动(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且其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合理应用抗凝药物有助于显著降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然而,在我国大多数患者未得到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中国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房颤患者 高复发率 人类健康 抗凝药物 抗凝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