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治疗急性左髂股静脉血栓——先溶栓或先扩张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献琛 陈万海 +6 位作者 李春荣 周大勇 陈磊 金一琦 沈利明 金泳海 倪才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8-691,共4页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介入治疗程序(先溶栓或先扩张)在治疗急性左髂股静脉血栓中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将45例急性左下肢中央型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两组。A组21例,经左侧腘静脉插入溶栓导管到髂股静脉血栓内,行导管溶栓,治疗...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介入治疗程序(先溶栓或先扩张)在治疗急性左髂股静脉血栓中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将45例急性左下肢中央型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两组。A组21例,经左侧腘静脉插入溶栓导管到髂股静脉血栓内,行导管溶栓,治疗后如有残留狭窄,再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B组24例,经左侧腘静脉置鞘,对左侧髂静脉和血栓先行球囊扩张,再插入溶栓导管到血栓内,行导管溶栓,治疗后如有残留狭窄,再行支架置入。对所有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结果 A组患者中应用球囊扩张18例;放置支架11例;平均尿激酶用量(427.14±49.71)万u;滤器内血栓残留2例;术后1周和1个月消肿率分别为(71±19)%和(98±3)%;发生并发症7例。B组患者中应用球囊扩张24例;放置支架16例;平均尿激酶用量(315.00±62.48)万u;滤器内血栓残留率8例;术后1周和1个月消肿率分别为(81±12)%和(99±2)%;发生并发症2例。结论在介入治疗急性左下肢中央型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先行球囊扩张可减少溶栓治疗中的尿激酶用量并降低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滤器保护下不增加血栓脱落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放射学 介入性 血栓溶栓疗法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链激酶加速溶栓疗法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24
2
作者 徐成斌 张彤 +37 位作者 刘宣重 宋柯 张龙友 张柱国 张丽坤 陈辉 师树英 秦俭 胡大一 崔亮 王建旗 张钧华 刘梅林 张宝娓 高秉新 范立文 康建 柯元南 秦艳丽 钱端 沈潞华 梁金锐 谢苗荣 吴学思 康俊萍 卢燕玲 李清朗 秦明照 吴可光 臧彬 黄建群 赵虹 杨国钧 朱兴雷 陈伟 张放 童步高 金朝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 观察链激酶 (SK)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能否提高疗效的可能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由全国 40家医院组成协作组自 1996年 4月 1日至 1997年 7月 6日采用SK加速溶栓疗法 (15 0万U ,30min内静脉滴入 )治疗AMI患者共 5 2 8... 目的 观察链激酶 (SK)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能否提高疗效的可能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由全国 40家医院组成协作组自 1996年 4月 1日至 1997年 7月 6日采用SK加速溶栓疗法 (15 0万U ,30min内静脉滴入 )治疗AMI患者共 5 2 8例 ,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结果  5周总病死率为 6 6 % (35 / 5 2 8) ;闭塞相关血管临床再灌注率为 79 7% (4 12 / 5 2 8) ;出血发生率为 2 7% (14/ 5 2 8) ,包括脑出血 4例 ,占 0 8% ,严重出血 4例 ,占 0 8% ;过敏反应发生率为 3 8% (2 0 /5 2 8) ;低血压发生率 4 2 % (2 2 / 5 2 8)。结论 SK静脉加速溶栓治疗AMI患者似可明显提高再灌注率 ,降低病死率 ,而不增加过敏、出血、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链激酶 血栓溶栓疗法
原文传递
及时再灌注对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马礼坤 陆东风 +4 位作者 李昭骥 龙冠洲 李国强 刘世明 谢蓉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15-15,共1页
根据溶栓治疗后梗塞相关冠状动脉获开通的时间不同,将5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分为<6小时组和>6小时组,又根据溶栓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通畅的程度不同,分为通畅组、基本通畅组和未通组,观察梗塞相关血管开通的不同... 根据溶栓治疗后梗塞相关冠状动脉获开通的时间不同,将5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分为<6小时组和>6小时组,又根据溶栓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通畅的程度不同,分为通畅组、基本通畅组和未通组,观察梗塞相关血管开通的不同时间和不同程度对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发现,6小时内开通者可明显降低心肌梗塞面积,改善梗塞后左定功能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小时开通组与未通组相比,也有一定程度缩小梗塞面积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基本通畅组近期心律失常、心绞痛以及再梗塞率高于通畅组和未通组,但基本通畅组和通畅组心肌梗塞缩小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提示AMI后梗塞相关血管及时有效再灌注有利于改善心肌梗塞的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肌再灌注 血栓溶栓疗法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21例临床诊治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来军 王淑君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926-928,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观察溶栓、抗凝治疗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1例肺栓塞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及肺动脉造影确诊。21例患者均行肺动脉造影确诊,对其中不属溶栓适应症的8例给予肝...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观察溶栓、抗凝治疗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1例肺栓塞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及肺动脉造影确诊。21例患者均行肺动脉造影确诊,对其中不属溶栓适应症的8例给予肝素抗凝治疗,属溶栓适应症的9例行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对其中血液动力学差的中/大块肺栓塞4例行肺动脉内导管碎栓、吸栓加肺动脉内尿激酶溶栓再加术后抗凝治疗。以临床、化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及肺动脉造影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院外误诊率高达77.8%,尿激酶溶栓加抗凝治疗组13例,总有效率为63.2%。根据本组有限病例观察溶栓效果与栓塞面积未见差异,而与发病开始到溶栓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P<0.05)。肝素抗凝8例,1例无效。结论:应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警惕性,减少误诊率。尿激酶对急性大块肺栓塞溶栓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溶栓时间窗越靠前疗效越好;对有溶栓适应症的患者应首选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栓溶栓疗法 尿激素
下载PDF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评价
5
作者 田海静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388-388,共1页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已不满足于能进行定位诊断,还需要准确计算和评估梗死范围,并对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预后作出有具体实验参数的评价。我们对一组AMI患者采用Turbo快速小...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已不满足于能进行定位诊断,还需要准确计算和评估梗死范围,并对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预后作出有具体实验参数的评价。我们对一组AMI患者采用Turbo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序列(fast low angle shot imaging,FLASH)进行磁共振心肌首过灌注成像,研究病变心肌的组织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磁共振成像 血栓溶栓疗法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