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补网形成的血栓溶解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程旭希 孙瑜 +2 位作者 董倩楠 董鑫鑫 祁嘉莹 《天津药学》 2018年第6期64-68,共5页
补阳还五汤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并有助于缓解脑缺血的症状。近年来多用中药方剂预防或治疗心肌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等一些心脑血管栓塞类疾病。补阳还五汤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凝血酶和... 补阳还五汤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并有助于缓解脑缺血的症状。近年来多用中药方剂预防或治疗心肌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等一些心脑血管栓塞类疾病。补阳还五汤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凝血酶和相关蛋白的形成,抑制内皮因子的表达。中性粒细胞是人体中的一类免疫细胞,可以通过形成胞外诱捕网捕获病原微生物,并抑制其扩散、灭活产生的内毒素以及清除病原体,从而发挥抗菌活性,完成免疫应答。近年来,研究发现冠心病、心房颤动、感染性心内膜炎、深静脉血栓等疾病形成的血栓中,均有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发挥作用。其可以刺激血小板的聚集,激活内皮细胞启动凝血,增强凝血酶及凝血酶依赖的纤维蛋白生成,促进组织因子的生成,从而引起血栓的形成。故补阳还五汤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血栓具有溶解作用。本文将就补阳还五汤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血栓溶解作用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血栓溶解作用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下载PDF
沙蚕金属蛋白酶体外抗凝血与溶栓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邓志会 孙东升 +1 位作者 李波 肖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709-4710,共2页
目的研究沙蚕金属蛋白酶(NVMP)体外的抗凝血和血栓溶解作用。方法以pH7.4的生理盐水为对照,在体外研究NVMP对家兔新鲜血液的抗凝血和血栓溶解作用;采用SDS-PAGE电泳法观察NVMP对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作用;采用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研究NVM... 目的研究沙蚕金属蛋白酶(NVMP)体外的抗凝血和血栓溶解作用。方法以pH7.4的生理盐水为对照,在体外研究NVMP对家兔新鲜血液的抗凝血和血栓溶解作用;采用SDS-PAGE电泳法观察NVMP对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作用;采用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研究NVMP在体外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方式。结果不同剂量的NVMP在体外均具有较强的抗凝血和溶解血栓的作用;沙蚕金属蛋白酶最先水解纤维蛋白原的Aα链,然后是Bβ和γ链;能够直接溶解纤维蛋白,也具有激活纤溶酶原将其转变成纤溶酶,间接水解纤维蛋白的激酶活性。结论 NVMP在体外具有明显的降纤、抗凝血和溶解血栓的作用,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蚕 金属蛋白酶 抗凝血活性 血栓溶解作用
下载PDF
溶栓素的性质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程熠 张家颖 +1 位作者 王之光 洪敏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0-471,共2页
目的 :研究溶栓素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及其体内溶栓作用。方法 :采用不连续系统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溶栓素的分子量 ,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溶栓素的体外活性和研究溶栓素的作用机理 ,不同温度和 p H值下测定体外溶栓作用以确... 目的 :研究溶栓素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及其体内溶栓作用。方法 :采用不连续系统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溶栓素的分子量 ,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溶栓素的体外活性和研究溶栓素的作用机理 ,不同温度和 p H值下测定体外溶栓作用以确定溶栓素的最适温度和 p H值 ,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法测定溶栓素的体内溶栓效果。结果 :溶栓素的相对分子量为 30 6 80 ,最适温度是 4 5℃ ,最适 p H值为7.8,溶栓素的作用机理与人血纤溶酶相似 ,有直接纤溶作用 ,溶栓素的体内溶栓作用在同等剂量的条件下优于尿激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素 性质 血栓溶解作用 生物活性 天然海洋生物 纤溶酶 溶栓药物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与灌注CT微血管通透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玮娜 王志伟 +2 位作者 郑俊江 李静 姚海涛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2440-244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发生情况及其与灌注CT微血管通透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发生情况及其与灌注CT微血管通透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资料中治疗后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分为未出血组43例和出血组39例。所有病人均行头颅CT检查,分析两组病人病侧灌注CT的主要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灌注CT微血管通透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中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①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39例病人发生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47.56%;②两组病人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大面积脑梗死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出血组病人表面通透性(PS)(15.31±1.45)mL·min^-1·(100 g)^-1明显高于未出血组病人(10.14±3.61)mL·min^-1·(100 g)-1,且出血组病人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较未出血者明显较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根据ROC曲线结果显示,PS在ROC曲线下的面积>0.9,诊断界值为5.86 mL·min^-1·(100 g)^-1,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灵敏度为94.72%,特异度为88.11%;⑤非条件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较大、NIHSS评分过高以及出现大面积梗死是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灌注CT微血管通透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中的预测价值良好,当PS值大于5.86 mL·min^-1·(100 g)^-1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风险提高,能为临床静脉溶栓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灌注成像 脑缺血 血栓溶解疗法/副作用 再灌注 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毛细血管通透性 预测
下载PDF
溶栓导管刺破腰升静脉进入腰大肌1例
5
作者 高秀华 丛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血栓溶解疗法/副作用 导管插入术 外周 腰肌/损伤 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时出现心室颤动1例的救治与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罗仁芳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8期2806-2806,2814,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出血或伴有血管痉挛导致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闭塞,造成心肌严重缺血坏死。溶栓治疗是近10余年来心肌梗死治疗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及时采取溶栓治疗可使血栓尽快溶解,恢复心肌再灌注...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出血或伴有血管痉挛导致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闭塞,造成心肌严重缺血坏死。溶栓治疗是近10余年来心肌梗死治疗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及时采取溶栓治疗可使血栓尽快溶解,恢复心肌再灌注,挽救濒临坏死心肌,对维护心室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并发症 心室颤动/病因学 血栓溶解疗法/副作用 心室颤动/护理 急救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不良反应26例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红玲 康晓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1228-1228,共1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及时应用溶栓发能挽救一部分频死心肌,缩小梗塞面积,维护心脏功能,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及改善预后。但此法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及不良反应。现将本人护理的26例AMI溶栓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及时应用溶栓发能挽救一部分频死心肌,缩小梗塞面积,维护心脏功能,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及改善预后。但此法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及不良反应。现将本人护理的26例AMI溶栓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药物疗法 血栓溶解疗法/副作用/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