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管溶栓前小球囊预扩张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安全性
1
作者 邱书森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前小球囊预扩张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小球囊扩张联合导管溶栓治疗(观察组,n=53)及...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前小球囊预扩张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小球囊扩张联合导管溶栓治疗(观察组,n=53)及直接导管溶栓治疗(对照组,n=6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一周时健侧与患侧的周径差、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活化部分酶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白细胞计数(WBC)、D-二聚体(D-D),并记录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深静脉通畅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通畅率高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T、APTT、PT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FIB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溶栓前使用小球囊预扩张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可提高治疗疗效,安全性高,且具有预后静脉通畅率高、使用溶栓药物剂量少、溶栓时间短、出血发生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急性病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清除系统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冲 余洁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766-768,共3页
【目的】探究Angiojet血栓清除系统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30日至2018年4月30日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手术结果、尿激酶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静脉... 【目的】探究Angiojet血栓清除系统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30日至2018年4月30日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手术结果、尿激酶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静脉通畅率,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深静脉血栓复发情况。【结果】8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21±6.78)min,溶栓导管留置时间20〜34(26.54±3.80)h,尿激酶使用量(245.41±41.51)万U,术中抽吸血栓时间110〜240(179.41±20.54)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5%(7/80),无死亡及颅内出血、下腔静脉破裂、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治愈42例,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临床有效率为97.5%(78/80)。术前,64例单侧下肢血栓患者患侧大腿、小腿周径分别大于健侧大腿、小腿周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患侧大腿、小腿周径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例双侧下肢血栓患者左侧、右侧下肢大腿及小腿周径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1 d、3 d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3.21±1.01)分、(1.21±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静脉通杨率分别为(76.88±10.24)%、(76.24±10.02)%、(75.44士9.89)%,术后不同时间的静脉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iojet血栓清除系统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下肢/血液供给 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急性病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中的疗效
3
作者 沈勇 郑清华 +3 位作者 杨艳 权建军 崔文宁 李兰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981-983,98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9例接受置管溶栓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30例接受尿激酶(UK)溶栓(A组),29例接受rhPro-UK溶栓(B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9例接受置管溶栓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30例接受尿激酶(UK)溶栓(A组),29例接受rhPro-UK溶栓(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静脉通畅评分、健患肢周径差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溶栓后,A组静脉通畅评分为(2.33±1.24)分,明显高于B组的(1.69±0.85)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股部周径差值和小腿周径差值分别为(1.18±1.00)cm和(1.03±0.61)cm,均高于B组的(0.64±0.63)cm和(0.71±0.47)cm,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00%(9/30),高于B组的20.69%(6/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置管溶栓治疗中,应用rhPro-UK治疗的溶栓效率高于UK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血液供给 静脉血栓形成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4
作者 李育 陶子荣 梁国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5期965-966,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病人开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可能因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发生DVT患者的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本组开颅术后DVT发生率为4.17%(25/580),出院时治愈20...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病人开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可能因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发生DVT患者的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本组开颅术后DVT发生率为4.17%(25/580),出院时治愈20例、好转5例.[结论]开颅术后DVT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达到较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腿/血液供给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血栓性静脉炎/护理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尹孝亮 郎德海 王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8-594,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血栓清除(PMT)或联合导管直接溶栓(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PMT和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PMT组94例...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血栓清除(PMT)或联合导管直接溶栓(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PMT和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PMT组94例采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系统,若血栓残留则联合CDT治疗;CDT组76例单纯行CDT治疗;两组血栓清除后若存在髂静脉狭窄则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评估并比较两组的血栓清除程度及安全性。结果:PMT组血栓清除程度达Ⅲ级86例(91.5%),Ⅱ级5例(5.3%),Ⅰ级3例(3.2%);CDT组血栓清除程度达Ⅲ级63例(82.9%),Ⅱ级7例(9.2%),Ⅰ级6例(7.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下肢肿胀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双下肢膝上15 cm周径差分别为(2.3±0.9)cm和(2.5±1.1)cm(P>0.05)。PMT组溶栓时间较CDT组缩短[(2.6±1.2)d与(5.3±1.5)d,P<0.05],尿激酶用量减少[(15.0±5.0)×10~5U与(26.5±7.5)×10~5U,P<0.05]。PMT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0.2±4.6)g/L,下降幅度较CDT组增加(P<0.01)。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血栓复发及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MT与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均有很好的血栓清除效果,且PMT溶栓时间短、尿激酶用量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导管插入术 支架 髂静脉 急性病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血液供给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远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余钻标 林作栋 郎德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评估经皮机械血栓清除(PMT)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宁波市第二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因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行PMT联合支架植入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支架植入后血流通畅改善情况... 目的:评估经皮机械血栓清除(PMT)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宁波市第二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因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行PMT联合支架植入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支架植入后血流通畅改善情况,术后随访通过Villalta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血栓后综合征发生情况,并行下肢超声或造影检查评估支架通畅情况。结果:70例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血流均明显改善,血栓Ⅲ级清除62例(88.6%),Ⅱ级清除5例(7.1%),Ⅰ级清除3例(4.3%)。吸栓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0±2.5)个月,64例(91.4%)患者支架通畅,9例(12.8%)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栓后综合征。结论:PMT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效果良好,中远期支架通畅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髂静脉 急性病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血液供给 治疗结果 支架
下载PDF
插管溶栓法与周围静脉溶栓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蔡挪亚 靳秋露 陈伯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474-477,共4页
【目的】比较插管溶栓法(CDT)与周围静脉溶栓法(AV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L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CDT组(n=36)和AVT组(n=34)... 【目的】比较插管溶栓法(CDT)与周围静脉溶栓法(AV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L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CDT组(n=36)和AVT组(n=34),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静脉血管造影评价、凝血纤溶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均有显著疗效,两组患者溶栓后大小腿患一健肢周径差均明显小于溶栓前,CDT组大小腿患-健肢周径差显著小于AV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T组消肿率明显高于AVT组(P〈0.05)。CDT组溶栓后总评分显著低于AVT组,CDT组溶栓率明显高于AV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24h时D-二聚体、FD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溶栓结束时均明显低于溶栓24h及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G0.05);溶栓24h血清FIB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明显高于溶栓结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T组同一时间血清D-二聚体、FIB、FDP水平与AVT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T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55%(11/36)高于AVT组的20.58%(7/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91,P〉0.05)。【结论】CDT、AVT治疗急性LDVT均有较好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CDT的消肿率和溶栓率均优于AVT,更适用于LDVT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下肢/A液供给 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急性病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股动脉穿刺溶栓与深静脉溶栓治疗对比 被引量:2
8
作者 吕永刚 李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308-309,共2页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人类
下载PDF
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28例分析
9
作者 董正亮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5期6242-6243,共2页
目的:通过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T)的患者以溶栓为目的综合治疗,评价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8例患者行肠系膜上动脉置管介入溶栓(SMA)加外周静脉溶栓等综合治疗。结果:23例通过SMA加外周静脉溶栓,病情好转,余3例手术治疗好转,无效1例... 目的:通过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T)的患者以溶栓为目的综合治疗,评价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8例患者行肠系膜上动脉置管介入溶栓(SMA)加外周静脉溶栓等综合治疗。结果:23例通过SMA加外周静脉溶栓,病情好转,余3例手术治疗好转,无效1例,死亡1例。结论:SM A加外周静脉溶栓治疗PVT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血栓形成/治疗 急性病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人类
下载PDF
血清直接胆红素、促血小板生成素与脑梗死急诊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
10
作者 席光明 武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1250-125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促血小板生成素(TPO)与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ACI患者(观察组),根据ACI患者静脉溶栓后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将其分为出血转化组(n... 【目的】探讨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促血小板生成素(TPO)与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ACI患者(观察组),根据ACI患者静脉溶栓后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将其分为出血转化组(n=27)和非出血转化组(n=43)。另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DBIL、TPO水平,比较出血转化组和非出血转化组血清DBIL、TPO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DBIL、TPO水平对ACI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DBIL、TP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转化组糖尿病所占比例高于非出血转化组(P<0.05)。出血转化组血清DBIL、TPO水平均高于非出血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DBIL、TPO水平均是ACI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BIL、TPO联合评估的曲线下面积为0.908(95%CI:0.840~0.976,P<0.05),敏感度为81.5%,特异度为90.7%。【结论】ACI患者血清DBIL、TPO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与AC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相关,对患者发生出血转化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可作为评估出血转化的潜在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病 胆红素/血液 血小板生成素/血液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影响预后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志勤 任婧婧 +4 位作者 雷辉 顾乃兵 常明则 王新来 田晔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67-369,共3页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的预后,并探讨与不良结局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登记研究的方法,对纳入的52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进行连续性随访。研究的初级终点指标是治疗后3月时的死亡/残疾(改良Rakin评分>2)。采用多...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的预后,并探讨与不良结局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登记研究的方法,对纳入的52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进行连续性随访。研究的初级终点指标是治疗后3月时的死亡/残疾(改良Rakin评分>2)。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与预后独立相关的因素。结果:对52例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的患者,给予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治疗后3月时良好结局患者25例(48.1%),死亡/残疾27例(51.9%),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OR=0.56,95%CI(0.33,0.96)〕、有房颤病史〔OR=0.15,95%CI(0.03,0.87)〕、发病至溶栓给药时间>120min〔OR=7.59,95%CI(1.04,55.6)〕是静脉溶栓患者治疗后3月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溶栓前NIHSS评分、房颤病史、发病至溶栓给药时间是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卒中/药物疗法 脑缺血 预后
下载PDF
不同评分系统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的预测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杰 刘晓红 +3 位作者 贺菲菲 吴玉美 郭伟成 殷剑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3期551-553,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评分系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采用HAT、SEDAN、SITS3种评分... 【目的】比较不同评分系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采用HAT、SEDAN、SITS3种评分系统急性评估,根据ROC下面积比较3种不同评分系统对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8例研究对象,其中10例发生出血转化(HT),发生率为12.8%;其中HAT灵敏度为53.1%,特异度为76.8%,ROC面积为0.695;SEDAN灵敏度为72.8%,特异度为53.7%,ROC面积为0.621;SITS灵敏度为49.4%,特异度为62.3%,ROC面积为0.528;HAT评分系统与SEDAN评分系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SITS评分系统,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T及SEDAN对缺血性脑率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HT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对临床医师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下载PDF
动态CT血管造影评估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侧支血流与再灌注治疗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赖针珍 张圣 +3 位作者 钟根龙 张晓程 陈清梦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1-376,共6页
目的:研究动态CT血管造影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血流状态评估以及预测再灌注治疗后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再灌注治疗的45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 目的:研究动态CT血管造影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血流状态评估以及预测再灌注治疗后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再灌注治疗的45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患者预后的后循环侧支评分(PC-CS)的最佳阈值。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0.886,95%CI:0.802~0.979,P<0.05)和PC-CS(OR=1.962,95%CI:1.026~3.752,P<0.05)是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且PC-CS4.5分是预测患者预后的最佳阈值(AUC=0.837,敏感度为68.2%,特异度为87.0%)。结论:基于CT灌注成像重建的动态CT血管造影可用于评估后循环侧支血流状态,并能预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后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侧支循环 再灌注 动脉闭塞性疾病/药物疗法 卒中/药物疗法 血流动力学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方法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预后
下载PDF
基于CT灌注成像的侧支评分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动脉取栓治疗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庆松 张圣 +2 位作者 张美霞 陈智才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7-383,共7页
目的:评估基于CT灌注成像的软脑膜侧支评价方法(CTP-CS)在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动脉取栓治疗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动脉取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 目的:评估基于CT灌注成像的软脑膜侧支评价方法(CTP-CS)在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动脉取栓治疗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动脉取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CTP-CS和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侧支评分(DSACS)对侧支进行评分,DSA-CS或CTP-CS评分3-4分定义为侧支良好。预后优定义为术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为2分及以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侧支循环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DSA-CS和CTP-CS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共纳入40例患者,其中获得血管再通33例(82.5%),临床预后优16例(40.0%)。与预后不优的患者比较,预后优的患者侧支评分更高(均P<0.05),侧支良好比例更高(均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侧支评分是预后优的独立预测因素(CTP-CS:OR=48.404,95%CI:1.373~1706.585,P<0.05;DSA-CS:OR=34.651,95%CI:1.147~1047.018,P<0·05)。一致性分析提示,CTP-CS和DSA-CS两种评分间的一致性良好(κ=0.697,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P-CS预测患者临床预后的能力与DSA-CS相当(均AUC=0.726,95%CI:0.559~0.893,P<0.05)。结论:CTP-CS评分能独立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动脉取栓治疗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缺血/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方法 脑缺 彬治疗 卒中/治疗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侧支循环 预后
下载PDF
静脉溶栓获益的最大梗死体积阈值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美霞 周颖 +2 位作者 张睿婷 张圣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389,共6页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治疗获益的最大梗死体积阈值及其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6年6月发病9 h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起...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治疗获益的最大梗死体积阈值及其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6年6月发病9 h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起病至静脉溶栓时间(ONT)将患者分成时间窗内组(ONT≤4.5 h)和超时间窗组(ONT>4.5 h),三个月临床预后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mRS≤2定义为预后良好,mRS>2定义为预后不良。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静脉溶栓治疗获益的最大梗死体积阈值。结果:共纳入58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时间窗内465例,超时间窗122例。相对于临床预后良好者,临床预后不良者基线梗死体积较大(Z=-9.766,P<0.01)。校正年龄、ONT、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心房颤动后,较大基线梗死体积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14,95%CI:1.008~1.020,P<0.01)。根据ROC曲线,时间窗内患者和超时间窗患者静脉溶栓获益的最大梗死体积阈值分别为152 mL(曲线下面积为0.733,95%CI:0.686~0.779,P<0.01)和71 mL(曲线下面积为0.732,95%CI:0.644~0.820,P<0.01)。随着ONT延长,梗死体积阈值减小(ρ=-0.691,P<0.05)。结论:相对于超时间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时间窗内的患者从静脉溶栓中获益的梗死体积阈值更高,其阈值随时间延长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缺血/治疗 卒中/治疗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侧支循环 预后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晁苑翔 吕惠生 +6 位作者 吴顶峰 李晓宁 张晨红 杨杰 王娜 李青燕 翟海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89-690,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用尿激酶进行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观察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13患者颈内动脉狭窄5例,治疗后再通5例;大脑中动脉狭窄3例,治疗后再通1...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用尿激酶进行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观察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13患者颈内动脉狭窄5例,治疗后再通5例;大脑中动脉狭窄3例,治疗后再通1例;椎-基底动脉狭窄4例,治疗后再通1例;1例颅内动脉未见异常,总再通率为69.2%。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好转7例;病情加重4例;2例无明显变化。结论:选择合适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行动脉内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最大限度减少临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治疗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放射学 介入性/方法
下载PDF
经导管肺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12例分析
17
作者 赵自强 汤晓梅 王兆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1637-1637,共1页
关键词 肺栓塞/药物疗法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下载PDF
超选择动脉内溶栓联合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 被引量:6
18
作者 蔡学礼 邱伟文 +3 位作者 程伟进 黄跃金 彭潇 焦力群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 探讨超选择动脉内溶栓联合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8 ~72(60.2 ±7.9)岁,患者发病时间3.5~ 10.5(4.6 ±2.9)h.将微导管超选择送至血管闭塞部... 目的 探讨超选择动脉内溶栓联合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8 ~72(60.2 ±7.9)岁,患者发病时间3.5~ 10.5(4.6 ±2.9)h.将微导管超选择送至血管闭塞部位,注入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行动脉内溶栓.血管无明显再通或存在明显狭窄的患者在溶栓后采用支架血管内成形术.结果 治疗后完全再通37例,部分再通15例.入院时NIHSS评分为9~25(16.3±3.4)分.溶栓24h后NIH-SS评分为1~25(10.4±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30例,MRS评分3分10例,MRS评分4分6例,MRS评分5分3例,死亡3例.结论 超选择动脉内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效果,合并严重动脉狭窄患者可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再通不理想未明确狭窄情况患者也可考虑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输注 动脉内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脑梗死/治疗 急性病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8例的术中配合与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晓冬 孟庆娜 杨晓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740-1740,共1页
目的通过动脉内接触性溶栓(IAT)治疗脑梗死的患者术中配合与护理,总结出脑梗死患者术中配合及护理经验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IAT治疗时进行术中配合与护理。结果 6例治愈(血管再通)2例好转。结论 IAT治疗急性... 目的通过动脉内接触性溶栓(IAT)治疗脑梗死的患者术中配合与护理,总结出脑梗死患者术中配合及护理经验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IAT治疗时进行术中配合与护理。结果 6例治愈(血管再通)2例好转。结论 IAT治疗急性脑梗死是目前最及时合理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术中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能确实保证术中溶栓的顺利进行,对手术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治疗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护理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胜利 《中国校医》 2017年第5期371-372,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为出血性转化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2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18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患者纳入病例组,未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患者纳...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为出血性转化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2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18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患者纳入病例组,未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男性、有脑卒中病史、大脑中动脉梗死、颅内压升高、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体温上升、血压上升、入院高血糖、纤维蛋白原阳性的百分率均为病例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面积脑梗死OR=5.676,95%CI(13.964)、大脑中动脉梗死OR=2.764,95%CI(1.387~4.261)、体温上升OR=3.002,95%CI(1.672~6.261)、血压上升OR=2.431,95%CI(1.345~13.576)、入院高血糖OR=3.785,95%CI(1.874~20.571)、发病到溶栓时间<6 h OR=1.764,95%CI(1.275~5.676)成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影响因素较多,特别关注大面积梗死、中动脉梗死患者,加强急诊管理,提高溶栓的落实效率,同时积极控制体温、血压、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药物疗法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脑出血/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